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蔡克峰課題組在超級電容器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2021-01-09 同濟大學新聞網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蔡克峰課題組在超級電容器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7-09-04  瀏覽:

      隨著能源的不斷消耗,綠色儲能器件的研發顯得極其重要。與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不但使用壽命長,而且比能量和比功率都高,能夠滿足電動汽車、電子儲能設備、航空航天、軌道交通以及家用電器等對高功率儲能器件的需求。因此,超級電容器一問世,便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近來,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蔡克峰課題組基於多年在導電聚合物/無機納米複合材料的熱電性能及其器件的研究經驗和堅實的工作基礎,考慮到導電聚合物不僅可以產生贗電容,具有較高比容量,自去年始將研究方向拓展至有機/無機納米複合材料的超級電容器性能及其器件,至今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該課題組以管狀的二硫化鉬(MoS2)為骨架,通過原位化學氧化聚合的方法,將之分別與導電PPy纖維與PPy顆粒成功地複合,通過調控PPy的形貌和含量,製得了具有高比容及循環穩定性能優異的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在電流密度為1 A/g時,比容最高達462 F/g。相比於目前常用的負極材料(碳材料),該材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相關成果以「In Situ Growth of Polypyrrole onto Three-Dimensional Tubular MoS2 as an Advanced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為題發表在《Electrochimica Acta》(246 (2017) 615–624)上。

      最近,該課題組為實現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大規模應用,發展了一種具有可透氣的對稱型全固態柔性超級電容器。這種超級電容器是以多孔的商用無塵紙為透氣及柔性基底,使用低溫界面聚合的方法,將高導電的PPy薄膜沉積到無塵紙上形成電極材料,最後將兩片電極材料組成平面狀對稱型的全固態超級電容器。研究發現,製備的超級電容器不僅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及抗拉伸和彎曲等性能,還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在電流密度為1 mA/cm2時,比容量高達702 mF/cm2;同時,在功率密度為0.42 mW/cm2時,能量密度為62.4 μWh/cm2,非常有希望應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該研究成果以「High-performance and breathable polypyrrole coated air-laid paper for flexible all-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DOI: 10.1002/aenm.201701247)上。

      《Electrochimica Acta》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的影響因子分別為4.79和16.72,該課題組碩士生陳元勳為這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合作者楊曉偉教授。

       另外,該課題組對導電聚合物聚苯胺(PANi)、聚吡咯(PPy)及聚噻吩(PTh),以及分別以它們為基並與金屬氧化物或碳納米材料複合的二元複合物、及以它們為基與金屬氧化物和碳納米材料複合的三元複合材料的超級電容性能的最新研究進展做了詳細的綜述,並為導電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的超級電容性能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思路和發展方向。相關綜述以「Research progress on conducting polymer based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s」為題發表在《Nano Energy》(36 (2017) 268–285,影響因子為12.34)上,該課題組博士生孟秋風為該論文第一作者, 合作者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陳立東研究員。

      相關連結:

      https://doi.org/10.1002/aenm.201701247

      https://doi.org/10.1016/j.electacta.2017.06.102

      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17.04.040

相關焦點

  •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7-11  瀏覽:
  • 浙江師大胡勇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階段進展
    近日,浙師大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胡勇教授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了重要階段進展,分別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 中國海洋大學柳偉團隊在鉀離子超級電容器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半島記者 劉金震 通訊員 崔永朋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柳偉教授在新型鉀離子超級電容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相關鉀離子存儲材料與器件研究已成為當前科研前沿熱點之一。然而,鉀離子半徑遠大於鋰離子,導致原有電極材料在存儲鉀離子過程中出現嚴重結構破壞,器件性能下降明顯。因此,如何設計構建新型電極材料,適應鉀離子擴散的熱力學與動力學需求,開發出低成本同時兼具高性能的鉀離子電極材料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與難點。
  • 裴豔中教授課題組熱電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然而,要獲得與現有熱機相當的轉換效率,材料的平均熱電優值(zT)需達3.0左右,現有研究zT峰值可達2.0左右。因此,提高材料熱電性能是提升轉換效率並推進其大規模應用的關鍵。      裴豔中教授2012年加盟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高性能熱電材料研究與開發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林思劼教授課題組在納米材料環境安全性評價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
    林思劼教授課題組在納米材料環境安全性評價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 來源: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8-04-17  瀏覽:
  • 化學學院鄒德春課題組在鈣鈦礦憶阻器及PEDOT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
    相較於傳統的存儲材料,憶阻的非易失性、低能耗、高開關比、快響應速度以及具有超越摩爾定律限制的能力等性質使其在這個傳統矽基半導體發展越來越接近極限的時代背景下重新獲得了不斷增長的研究熱情。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鄒德春教授課題組,作為最早發現鈣鈦礦憶阻性質的科研團隊之一(J. Mater. Chem. C 2016, 4, 1375.)
  • 大連化物所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語音播報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109組研究員鄧偉僑和DNL21T3研究員吳忠帥領導的合作團隊,在尋找高比容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
    日前,北航材料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給塊體材料結構降維,讓熱傳導慢下來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成果被中外兩大高水平期刊報導既是我國材料領域首屈一指的期刊《中國科學:材料》的封面文章日前,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基金委聯合主辦的材料領域權威期刊《中國科學:材料》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在低熱導材料研究上取得的新進展:《Extremely Low
  • 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功能材料課題組在機械振動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功能材料課題組在機械振動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鈮酸鉀鈉基環境友好型壓電材料的振動催化作用:一種高效的相界催化劑》(Vibration catalysis of eco-friendly Na0.5K0.5NbO3-based piezoelectric: An efficient phase boundary catalyst)為題並以第一單位在線發表於
  • 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研究獲進展
    ,具有長壽命、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電等特點;但是其能量密度較低,不能滿足未來智能電網、軌道交通和消費電子等諸多領域對高能量密度超級電容器的需求。如何提高能量密度是目前和未來超級電容器研究的重點之一。 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一三五」重點培育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蘭州化物所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在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有序介孔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具有高比表面積、孔徑尺寸可調及大孔容的有序介孔材料因其在催化、氣體分離、藥物載體、氣體傳感及電化學能源存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研究熱點之一
  • 青島科技大學在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超級電容器以其快速充放電、功率密度大及循環壽命長等特性已成為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能量存儲裝置,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負極材料作為構建超級電容器的核心部件之一,決定著其性能的優劣。因此,開發高性能負極材料就成為本領域的熱點和難點課題。
  • 物理所等基於碳納米管薄膜的柔性儲能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納米材料與介觀物理」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碳納米管薄膜的製備、物性與應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Adv.最近,該課題組牛志強博士、周維亞研究員、解思深院士等與本所清潔能源實驗室黃學傑研究組馮國星博士、李泓研究員、胡勇勝研究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曉東教授和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智能聚合物研究所陳俊博士合作,充分利用直接生長的自支撐柔性碳納米管薄膜獨特的連續網絡結構、高電導率、高力學強度、高透光率等特點,研究了這種碳納米管薄膜在儲能器件和透明柔性電子學等領域的應用。
  • 量子中心江穎課題組和合作者在《自然》發表銅防腐蝕研究方向新進展
    2020/10/15 信息來源: 量子材料科學中心 編輯:麥洛 | 責編:山石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拓撲量子輸運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拓撲量子輸運是研究新穎量子物態的重要手段近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低維拓撲材料電子輸運與器件效應研究的前沿領域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廖志敏課題組率先實驗發現了狄拉克半金屬Cd3As2中外爾費米子手性反常導致的負磁電阻效應【Nature Commun.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能否將上述兩類材料有效「聯姻」或耦合,從而發展出高性能的電極材料,至今仍是材料科學和化學領域極具挑戰性的課題。
  • 海大課題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日前, 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徐曉峰教授課題組近期在國際頂尖材料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針對全纖維素基光/熱能量轉換器件與納米摩擦發電機一體式系統的設計與構建
  • 材料學院周濟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進展》發文綜述力學超材料相關...
    材料學院周濟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進展》發文綜述力學超材料相關研究進展清華新聞網12月26日電  12月21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周濟教授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材料科學進展》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上發表題為《關聯強度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超級電容器材料缺陷調控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催化材料團隊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在超級電容器法拉第電容材料缺陷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嵌鋰誘導四氧化三鈷缺陷調控實現高法拉第反應活性和優異超級電容器性能》(Lithiation-Indu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