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拓撲量子輸運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2020-12-05 北京大學新聞網

拓撲量子輸運是研究新穎量子物態的重要手段,也為拓撲材料應用於電子、光電子器件奠定基礎。近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低維拓撲材料電子輸運與器件效應研究的前沿領域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

廖志敏課題組率先實驗發現了狄拉克半金屬Cd3As2中外爾費米子手性反常導致的負磁電阻效應【Nature Commun. 6, 10137 (2015)】、Berry相位調製的表面態Aharonov-Bohm量子振蕩【Nature Commun. 7, 10769 (2016)】、拓撲表面態與體態的Fano量子幹涉效應【PRL 120, 257701 (2018)】、起源於拓撲表面態的量子霍爾效應【PRL 122, 036602 (2019)】、拓撲半金屬表面態的自旋輸運特性以及自旋極化電流的柵壓開關效應【PRL 124, 116802 (2020)】。

柵壓調控拓撲相變以及自旋極化電流開關

廖志敏課題組進一步構築了拓撲半金屬-超導體約瑟夫森結,發現了4π周期的超導電流以及Majorana零能模【PRL 121, 237701 (2018)】;實現了拓撲表面態超導電流的磁場和柵壓調控,揭示了軌道幹涉效應導致的超導臨界電流隨面內磁場的周期性振蕩效應【Nature Commun. 11, 1150 (2020)】;實現了一維拓撲稜態傳輸的超導電流,提供了higher-order拓撲半金屬量子態的輸運佐證【PRL 124, 156601 (2020)】。

利用不同通道(三維體態、二維表面態、一維稜態)的相位相干長度的差異,增大樣品尺寸實現一維拓撲稜態(hinge states)的超導電流輸運

這一系列深入系統的工作有力地推動了狄拉克半金屬量子輸運領域的發展。廖志敏課題組應ACS Nano編輯邀請,撰寫了綜述論文「Topological Semimetal Nanostructures: From Properties to Topotronics」【ACS Nano DOI: 10.1021/acsnano.9b07990 (2020)】,總結了拓撲半金屬納米結構從物性到拓撲電子學的重要進展,並展望了其在光電探測、自旋電子學、拓撲場效應電晶體、拓撲量子比特等方面的潛在應用。

拓撲半金屬在後摩爾時代新型器件中的可能應用

該系列工作是課題組近五年幾屆研究生持續研究的結果,包括已經畢業的王禮先博士、李彩珍博士、林本川博士、王碩博士,在讀博士生王安琦、鄭文壯以及本科生葉興國等;主要合作者包括北京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俞大鵬院士、荷蘭Twente大學Chuan Li教授與Alexander Brinkman教授等。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委創新特區、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納光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等支持。

相關焦點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拓撲超導相變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教授課題組與荷蘭屯特大學李川助理教授、南方科技大學俞大鵬院士等合作,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題為「Topological Transi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Dirac Semimetal Nanowire Josephson Junctions」的研究論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物理學院在拓撲絕緣體納米材料的光熱電效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
    拓撲絕緣體的材料製備和量子輸運特性是近年來國際研究前沿的一個熱點。在眾多拓撲絕緣體材料中,Bi2Se3是拓撲絕緣體家族中一種重要的三維強拓撲絕緣體。拓撲絕緣體納米結構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增強的表面電導貢獻非常有利於探索拓撲絕緣體奇異表面態的物理性質和開發拓撲絕緣體在自旋電子學等方面的潛在應用。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狄拉克半金屬中量子...
    狄拉克半金屬在動量空間的三個方向都具有線性的能帶色散關係和受拓撲保護的費米弧狀表面態,呈現出許多新奇的物理性質,在未來電子學器件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然而,由於狄拉克半金屬的體態電導很高,輸運上很難探測到表面態的性質。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俞大鵬院士領導的「納米結構與低維物理」團隊在該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 北大-廖志敏及其合作者︱在拓撲超導相變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教授課題組與荷蘭屯特大學李川助理教授、南方科技大學俞大鵬院士等合作,實現了狄拉克半金屬納米線約瑟夫森結中拓撲超導相變的柵壓調控
  • 物理所拓撲絕緣體材料生長調控和輸運性質研究獲系列進展
    最近三年來,三維拓撲絕緣體的研究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飛速進展,並成為凝聚態物理研究中的一個爆發性熱點領域。拓撲絕緣體是一類具有非平庸的拓撲對稱性(Z2)的材料,其內部絕緣,但在表面上存在著一種無能隙的、線性色散並且自旋與動量鎖定的特殊電子態。這種新的量子物質態被預言可以產生出許多新奇的準粒子和物理效應,如磁單極、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化的反常霍爾效應等。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10-19 19:38
  • 物理系張廣銘教授課題組在非阿貝爾量子拓撲物態相變研究方面取得...
    物理系張廣銘教授課題組在非阿貝爾量子拓撲物態相變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4月7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物理系張廣銘教授課題組在非阿貝爾量子拓撲物態相變理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2020年4月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的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非阿貝爾拓撲物態相變的張量網絡方法」(Tensor
  • 清華物理系張廣銘教授課題組在量子拓撲相變理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物理系張廣銘教授課題組在量子拓撲相變理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5月7日電 4月30日,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張廣銘課題組近期在量子拓撲相變理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的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自對偶拓撲張量網絡態中演生出無能隙庫侖氣體態
  •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近期,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與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研究組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拓撲超導...
    2018年9月7日下午,由北京大學作為牽頭單位,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參與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項目「拓撲超導等關聯體系的量子態」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西樓563報告廳舉行。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中山大學副教授王慧超作學術報告暨研究生招生宣講
    新聞網訊 8月18日下午,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王慧超應邀為物理科學學院師生作了題為《狄拉克材料中的對數周期量子振蕩》的線上學術報告,並介紹了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的基本情況,作了研究生招生宣講。報告會由物理科學學院應用物理系主任溫崢主持,學院部分老師、本科生及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
  • 物理系江萬軍課題組在拓撲量子磁性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清華新聞網7月13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物理系江萬軍課題組在拓撲磁結構的旋性布朗運動方面取得進展,在2020年7月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的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拓撲數相關的斯格明子旋性布朗運動」(Topology-Dependent Brownian Gyromotion
  • 物理學院王雷教授在雙層轉角過渡金屬硫化物輸運測量...
    物理學院王雷教授在雙層轉角過渡金屬硫化物輸運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07-10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拓撲半金屬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論文—科學網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拓撲半金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南開大學在拓撲光子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宋道紅)日前,南開大學陳志剛教授、許京軍教授課題組與克羅埃西亞Zagreb大學Hrvoje Buljan教授課題組的合作研究在拓撲光子學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首次實驗觀測並理論證明了贗自旋渦旋拓撲荷的轉換與狄拉克點拓撲特性相關,揭示了動量與實空間拓撲轉換的普適規律。
  • 南開大學在聲學人工微結構前沿物理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外爾點(Weyl point)是三維動量空間能帶結構的雙重簡併點,它攜帶有量子化的拓撲荷。最近,外爾費米子在外爾半金屬中被發現,並導致了一系列超常的性質,如拓撲保護的表面態和手徵反常。按照能帶的傾斜程度和能帶連接處費米面的形狀,外爾點分為第一類和第二類,其中第二類外爾點能帶色散沿一個方向強烈傾斜,並在能帶連接處具有錐型的費米面。
  • 拓撲絕緣體實驗研究取得新進展
    圖二 近日,清華大學物理系薛其坤、陳曦和賈金鋒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拓撲絕緣體的實驗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三維拓撲絕緣體的量子薄膜的實現為理論預言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巨大熱電效應、激子凝聚等新奇量子現象的研究提供了基礎,是在拓撲絕緣體材料製備方面的一個重要進展。
  • Nature Nanotechnology長文報導物理學院馬仁敏課題組實現拓撲體態...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馬仁敏研究員課題組實驗發現了拓撲能帶反轉光場限制效應,將拓撲態的利用由拓撲邊緣態擴展至拓撲體態,並基於此實現了一種高性能的拓撲體態雷射器。這種新型雷射器具有垂直出射、高方向性、小體積、低閾值、窄線寬、單橫模、單縱模和高邊模抑制比等優異特性。
  •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課題組在本徵磁性拓撲絕緣體中觀測到量子...
    近日,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王靖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陳仙輝合作團隊首次通過實驗在本徵磁性拓撲絕緣體錳鉍碲(MnBi2Te4)中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該研究將為未來本徵材料體系中拓撲物理的研究開闢新思路。
  • 量子中心江穎課題組和合作者在《自然》發表銅防腐蝕研究方向新進展
    最近,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課題組與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鄭南峰教授、傅鋼教授團隊合作,利用甲酸鈉溶液對銅進行熱處理,實現了工業銅箔和銅納米材料的高效防腐。研究人員利用高分辨掃描探針顯微鏡解析了表面防腐層的原子結構,發現了一種由甲酸根誘導的超薄配位鈍化層,可以在抗氧化的同時保持銅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