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皮膚能量存儲的訣竅:石墨烯微型超級電容器的多孔多層墨水噴塗技術
【導讀】:
在可穿戴和醫療技術領域,在高度柔性和生物相容性基板上開發多功能設備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為了通常在單個平臺上實現這種獨特的技術,採用具有足夠效率的高度柔性且可嵌入的能量存儲設備作為電源至關重要。本文引入了一種通用且可擴展的方法來製造平面和對稱的微型超級電容器,該電容器可以安裝在任何複雜的表面上。通過石墨烯墨水的角噴塗在高度柔性和超薄基板上開發的微型超級電容器表現出出色的性能,最大面電容為〜8.38 mF / cm 2彎曲半徑為1.8毫米的操作靈活性。該設備還顯示出出色的機械穩定性,可進行10,000次彎曲循環,具有高比電容(〜22 F / g)和功率密度(〜1.13 kW / kg),通常在100 mV / s的掃描速率下即可。此外,關於mSC的皮膚可安裝和可包裹特性的論證強調了它們作為各種表皮和可穿戴設備的嵌入式電源的適應性。
DGIST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廉價的方法來製造微型能量存儲設備,該設備可以為其他可穿戴式皮膚傳感器和其他電子設備提供有效的動力,從而為遠程醫療監控和診斷以及可穿戴設備鋪平了道路。
他們的發現發表在《Nano Energy》雜誌上("極其柔性且機械耐用的平面超級電容器:電子皮膚電子產品的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電源", "Extremely flexible and mechanically durable planar supercapacitors: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low-cost power source for E-skin electronics")。
大邱慶北科技大學(DGIST)的材料科學家Sungwon Lee和Koteeswara Reddy Nandanapalli與韓國同事一起開發了製造工藝。成功的關鍵是在特定的角度和溫度下將一定量的石墨烯墨水噴塗到柔性基材上。
微型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相互交叉的電極,可以製造在柔性基板上,從而有可能集成到電子皮膚設備中。
Lee說:"對遠程診斷和可穿戴設備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因此,許多科學家將他們的研究重點集中在開發各種電子皮膚設備上,這需要極小且靈活的能源設備作為電源。"對微型超級電容器充電時,正負電荷會積聚在其電極上並作為能量存儲。與電池相比,這些設備的充電和放電時間短,但是它們不能存儲太多能量。
改善微型超級電容器性能的另一種方法是通過製造帶有互鎖齒的電極(如兩個梳子的齒)來增加可存儲的能量。但是此過程很昂貴,並且不適用於對溫度敏感的柔性基板。更直接的解決方案是將石墨烯噴塗到柔性基板上,但是垂直噴塗導致電極不是很多孔並且具有緻密的層,從而使其性能較差。
而石墨烯是用於改善其能量存儲的有前途的材料,因為石墨烯電極是高度多孔的,因此為發生必要的靜電反應提供了較大的表面積。
Lee,Nandanapalli及其同事將石墨烯墨水噴塗到薄而柔軟的基板上,從而製造出具有互鎖電極和出色性能的,紙質薄的微型超級電容器。
他們探索的訣竅是在45°角和80°C的溫度下將十毫升的石墨烯墨水噴塗到柔性基板上。這導致形成多孔的多層電極。該團隊的微型超級電容器薄了23微米,比紙薄了十倍,並且在彎曲10,000次後仍保持其機械穩定性。它每平方釐米可以存儲約8.4微法拉的電荷(比今天報導的值高2倍),功率密度約為1.13千瓦/千克(比鋰離子電池高4倍)。該團隊證明了它可以用於粘附在皮膚上的可穿戴設備中。
"我們的工作表明,有可能減小用於柔性設備的微型超級電容器的厚度,而不會降低其性能," Lee說。該團隊的下一個目標是提高微型超級電容器的存儲容量和能耗,以使其可用於現實世界的電子皮膚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