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備出具有高電位窗口的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

2020-12-06 科學網

 

日前,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超導與能源新材料研究部馬衍偉課題組採用多級次石墨烯複合電極與離子液體凝膠聚合物電解質,首次開發出具有3.5V電壓窗口的高能量密度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研究人員通過調控電極的微觀結構和引入離子液體凝膠電解質,成功製備出具有寬電壓窗口的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有效提升了器件的能量密度。該研究為今後提高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提供了一種有效策略。

 

該研究採用的多級次石墨烯複合電極由石墨烯和碳化的聚苯胺納米線組成,這種複合電極材料不僅實現了一維納米材料和二維納米材料的多維度複合,還具有豐富的納米孔道結構,有利於大尺寸的離子液體電解質離子在材料內部的擴散與存儲。此外,該複合材料還具有2416 m2/g的大比表面積和7246 S/m的優異導電率,特別適合作為有機體系的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基於該電極材料和離子液體凝膠電解質薄膜組裝的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展現出高比電容(180 F/g)和良好的倍率性能,以及優異的能量密度(75Wh/kg)。充放電10000次循環後,容量仍然可以保持85%以上。此外,通過原位測試反覆彎折狀態下的電容性能,發現該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顯示了良好的耐彎折性能,連續彎折1000次後容量仍可以保持88%。這表明該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不僅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還展現出優異的力學耐彎折性能。

 

該研究是電工所團隊與西南石油大學教授葛性波合作完成,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 Funct. Mater, 2017, DOI: 10.1002/adfm.201704463)。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市科委、中科院青促會和電工所創新人才引進計劃的大力支持。(來源: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高電壓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的循環伏安曲線圖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製備出高比能柔性固態鋰離子電容器製備技術
    此外,這些特殊工藝還無法與當前商業化電池/超級電容器的生產過程相兼容,較難實現規模化製備。材料合成與器件設計示意圖、製備的鋁塑鋰離子電容器及其原位柔性測試>近日,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馬衍偉研究團隊在高性能柔性儲能器件製備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從材料到器件的協同創新設計,開發出高比能柔性固態鋰離子電容器的規模化製備技術
  • 磷酸氧釩類石墨烯結構實現高能量密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研究人員利用新型無機二維超薄結構構建了高氧化還原電位且最優能量密度的柔性平面超級電容器。該結果以 「Two-dimensional vanadyl phosphate ultrathin nanosheets for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flexible pseudocapacitors」 為題在線發表在9月12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聚吡咯塗布紙——透氣、柔性及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當今,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日趨嚴重,迫使人類越來越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 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隨著可攜式和可穿戴智能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其對儲能器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超級電容器難以滿足其需求,柔性超級電容器因其具有輕便、可彎折以及良好的循環穩定性,成為新一代有巨大潛力的儲能器件。本文介紹了超級電容器以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進展,總結了柔性超級電容器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展望。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博士王奇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韓敏課題組合作,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 微流控法製備分層多孔超導炭黑/石墨烯雜化纖維用於超級電容器
    該複合纖維具有大的比表面積,高的電導率和出色的機械柔韌性。全固態柔性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全固態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具有高體積電容,出色的能量密度和出色的長期循環穩定性。成果簡介 隨著人們對可穿戴,便攜,靈活的紡織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一領域和技術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 東華大學陳南梁/廈門大學劉向陽《AFM》:在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進展
    超級電容器,特別是可拉伸全固態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在可穿戴電子領域的潛在應用性而受到廣泛關注。可拉伸超級電容器不但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和循環穩定性好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而且還有出色的機械性能,特別是優秀的可拉伸性、拉伸回復性和機械穩定性等。
  • 可攜式儲能它最行 走近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是由電極材料、集流體、隔膜、電解液組成,而柔性超級電容器是由柔性基底、電極材料、固態電解質組成。其中電極材料可同時起到儲存能量和集流體的作用,固態電解質可同時起到電解質和隔膜的作用。  1、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  柔性超級電容器與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可分為雙電層儲能機制、贗電容儲能機制和複合儲能機制:  (1) 雙電層儲能機制是利用電極材料與電解質的接觸面存儲電荷,形成兩個電荷層,整個過程不發生化學反應,僅是離子的吸脫附。
  • 川大:超細Fe3O4納米顆粒/石墨烯用於超級電容器
    成果簡介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超級電容器越來越難以支持各種場景的應用。因此,開發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對於滿足未來需求至關重要。本文,四川大學Siyu Su等研究人員在《ACS Appl.Fe3O4納米顆粒/石墨烯,並直接用作超級電容器電極,無需任何後續操作和額外的添加劑。
  • 南京郵電大學黃維院士/趙強教授《AFM》綜述:柔性透明超級電容器的...
    (FTSCs)因具有高的光學透光率、持久的機械柔性、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和易於製備的器件結構等優點,受到科研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首先,概述了FTSCs的器件結構、儲能機理、光電性質和機械柔性。然後,討論了電極材料的設計原則,總結了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能(包括光電性質FoMe和電容性質FoMc)、機械柔性和循環穩定性的柔性透明導電電極(FTCEs)的製備策略。接下來,討論了薄膜超級電容器、微型超級電容器、電致變色超級電容器、光超級電容器和電池類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多功能FTSCs的研究現狀。
  • 退火輔助浸塗合成超細Fe3O4納米顆粒石墨烯用超級電容器電極
    因此,開發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對於滿足未來需求至關重要。本文,四川大學Siyu Su等研究人員在《ACS Appl.Fe3O4納米顆粒/石墨烯,並直接用作超級電容器電極,無需任何後續操作和額外的添加劑。此外,組裝的柔性準固態對稱超級電容器具有良好的柔性(45、90、135和180°摺疊後性能無明顯下降),800.2 W kg–1時的高能量密度為19.2 W h kg–1,10.7 W h kg–1時的功率密度為8614.7 W kg–1,以及顯著的循環穩定性(在1 A g–1下進行4000次循環後沒有衰減)。這些結果證明了這種合成方法的可行性和優越性,以及其實際應用的潛力。
  • 裝備水凝膠電解質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柔性超級電容器以其重量輕、功率密度高、柔韌性強等優點受到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其在可穿戴電子設備領域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凝固點低於−50 °C的2 M H2SO4-DMSO/H2O水系電解質則為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動力學提供了足夠的離子電導率。以該電解質組裝的超級電容器在−50~90 °C的寬溫度範圍顯示出高的容量,且在10000次循環中表現出優異的循環穩定性。(i)製備了一種既抗凍又耐熱的低成本MMT/PVA水凝膠電解質,並成功實現了在−50~90 °C溫度範圍下穩定工作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羅勒種子中合成多孔炭用於柔性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首次採用環保的自凝膠方法,從天然羅勒種子中製備出富含雜原子的多孔碳樣品成果簡介 在相對較低的KOH負載和活化溫度下製備的BHPC-700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1178.3m2 g-1)、良好的分層微/介觀孔隙率和豐富的自摻雜雜原子功能(氧、氮、磷和硫的13.08%)。
  • 蘭偉課題組:具有超高容量電容的柔性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以超快的充電放電能力和長循環壽命而被認為是下一代的理想電子電源產品。為滿足實際需要,迫切需要具有超高容量電容的柔性超級電容器。儘管已證明改良碳基電極是有效的,例如,摻雜氮石墨烯或石墨烯-金屬氧化物顯示出高的體積電容,但這些材料的複雜合成程序極大地限制了它們在能量存儲中的未來應用。
  • 我國開發出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DNL21T3)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合作開發出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柔性、高耐熱性能的柔性平面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
  • 基於全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和納米纖維電極的可再生柔性超級電容器
    可再生材料製備電解質和電極有望為儲能材料的設計提供一種創新的可持續化學方法,並擴大廢棄物的應用領域。在可再生材料中,從木材生物質中提取的木質素是第二豐富的可再生天然聚合物,木質素作為生產能源、材料或化學品的原料,減少人們對不可再生礦物燃料來源的依賴。
  • 蘇黎世聯邦理工《AFM》:透明,柔性薄膜超級電容器和混合超級電容器的微成型方法
    然而,由於網絡結構的隨機性,在進行堆疊製備超級電容器後,器件的透光率嚴重下降。當採用光刻與電沉積的方法製備結構規整的透明電極時,由於活性材料僅能沉積在金的周圍,不可避免的對器件總體透明的產生了影響。因此,需要發展一種應用範圍廣泛的微成型方法,對超級電容器的集流體和活性材料的透明度同時進行優化。
  • 柔性MXene/ rGO 膜用於超快速高體積比電容超級電容器
    MXenes是一種新興的二維材料,在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電磁屏蔽、離子篩選、細胞成像等領域引起廣泛關注。
  • 我國科學家製備高性能柔性儲能器件
    將生長在銅線表面的Zn-CuO@MnO2材料用於同軸非對稱纖維型超級電容器正極材料,獲得了高的比容量及寬的工作電壓窗口。(A-F)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製備示意圖。(G)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截面示意圖二氧化錳具有高的理論容量、低成本、低毒性和環境友好等特性,被認為是優異的電化學活性材料。然而,二氧化錳材料低的導電性和易於團聚的問題導致了其有限的比容量和功率密度。
  • 超級電容器電化學分析解決方案
    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的核心部件(電極材料主要包括碳材料、金屬氧化物以及有機聚合物,其中金屬氧化物和有機聚合物材料循環穩定性差),它對超級電容器的性能起著關鍵性作用,研發具有優異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究中最核心的課題。碳材料由於其高的比表面積(1000~2000 m2.g-1)、高導電率、電化學穩定性和開放的孔結構等滿足了高電化學雙電層電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