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2020-08-30 經濟管理那些事

隨著可攜式和可穿戴智能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其對儲能器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超級電容器難以滿足其需求,柔性超級電容器因其具有輕便、可彎折以及良好的循環穩定性,成為新一代有巨大潛力的儲能器件。本文介紹了超級電容器以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進展,總結了柔性超級電容器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展望。


電極材料是決定超級電容器性能好壞的關鍵,如何兼顧活性電極的柔性化和高能量密度是一個難點。碳材料在硬度、光學特性、耐熱性、導電性等方面都優異於其他材料,非常適合作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基礎電極材料。其中碳纖維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以及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受到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通過不同的結構設計能夠將電極、電解質、柔性基板更好的結合,一方面能夠保證柔性超級電容器的靈活性,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儲能。


碳纖維作為一種碳含量在95%以上的新型纖維材料,對比傳統的玻璃纖維,它耐腐蝕性強,質量比金屬鋁輕,強度比鋼鐵高,具有外柔內剛的特點。纖維狀的碳材料如碳布和納米纖維紙等兼顧良好的導電性和柔韌性,常用於製備柔性超級電容器的電極。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點,這也常常限制了它的應用,碳纖維作為電極材料不例外。

為了提高能量密度可以通過工作電勢窗口、比電容最大化兩種方法。使用有機電解質或者離子電解質可以提高電導率,組裝非對稱超級電容器可以有效提高電勢窗口。MnO3的功函數高達6.9eV,可用作正極,MnO2的功函數4.4eV,可用作負極。由於正負電極功函數相差較大,可以有效增大電勢窗口電壓。對於提高比電容,可以採取與贗電容材料複合,產生贗電容效應,提高電極材料的儲存能力。碳纖維常常作為柔性基底,在其表面沉積生長金屬氧化物或導電聚合物,作為電極材料。研究人員製備了改性氮摻雜碳纖維布電極,展現了優秀的電化學性能,為大規模製備高性能碳纖維電極材料提供了一條簡便而有效的途徑。研究人員通過電沉積法在碳纖維布上生長的鎳-鈷層狀雙氫氧化物,該電極在1A/g的電流密度下具有1540F/g的高比電容。

柔性超級電容器的關鍵在於高性能與良好柔韌性的電極。碳纖維的優異物理化學性能和可編織性,非常適合作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電極。碳纖維電極的問題是能量密度低,可以通過擴大電勢窗口和增大比電容來提高能量密度。碳纖維與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的複合增加了儲存能力,使用有機、離子電解質可以電導率,不同的金屬氧化物功函數不同,組裝非對稱超級電容器可以擴大電勢窗口電壓。

總之,碳纖維等納米碳材料在柔性超級電容器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思考與解決,如:

(1)柔性超級電容器性能沒有建立統一評判標準。

(2)納米碳材料價格總體偏貴,目前還難以用於工業化生產。

(3)應該不斷探尋新的電化學性能優異的材料;從細微處分析儲能機理,對現有材料進行改進;還可以針對應用場合的不同,對超級電容器結構進行改進。

(本文章觀點及版權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來源:知網)

相關焦點

  • 柔性電子用微型超級電容器驅動的集成系統研究獲進展
    柔性電子具有革新人類生活方式的潛力,尤其是其在人體生理信息實時監控、增強現實(AR)和虛擬實境(VR)的應用引起研究人員的關注。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運行壽命長、體積小、質量輕、力學性能好和易於集成性能等優點,近年來被廣泛地作為微型儲能器件應用於柔性電子。
  •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在石墨烯諸多性質中,其中比表面積高和導電性好,最重要的是石墨烯本身的電容為21μF/cm2,達到了所有碳基雙電層電容器的上限,這比其他碳材料都要高,是製造超級電容器的理想材料。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s),也叫電化學電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是一種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介於傳統電容器和電池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超級電容器兼具蓄電池和傳統電容器的優點,如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可快速充放電、循環壽命長、具有瞬時大電流放電及對環境無汙染等特性,是近十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儲能、節能設備。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2019-06-1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該工作獲得的微型超級電容器,表現出了高體積比容量和能量密度,同時還具有優異的機械柔性和串並聯集成性能。該工作為可控制備二維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材料提供了新思路,為設計組裝高比能微型超級電容器提供了新策略。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的資助。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蔡克峰課題組在超級電容器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蔡克峰課題組在超級電容器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7-09-04  瀏覽:
  • 南京郵電大學黃維院士/趙強教授《AFM》綜述:柔性透明超級電容器的...
    首先,概述了FTSCs的器件結構、儲能機理、光電性質和機械柔性。然後,討論了電極材料的設計原則,總結了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能(包括光電性質FoMe和電容性質FoMc)、機械柔性和循環穩定性的柔性透明導電電極(FTCEs)的製備策略。接下來,討論了薄膜超級電容器、微型超級電容器、電致變色超級電容器、光超級電容器和電池類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多功能FTSCs的研究現狀。
  • 磷酸氧釩類石墨烯結構實現高能量密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在二維類石墨烯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利用新型無機二維超薄結構構建了高氧化還原電位且最優能量密度的柔性平面超級電容器。 近年來,由於可攜式電子器件突飛猛進的發展,柔性薄膜型儲能器件能夠實現能量供給的同時兼具柔性、超薄甚至透明特性而廣受關注。儘管超薄二維石墨烯/類石墨烯材料在構建柔性超級電容器表現出強勁優勢,但是目前高電化學活性的電極材料的進展依然不盡人意,無法滿足目前薄膜型超級電容器對高能量密度的迫切需求。
  • 大連化物所綜述——柔性電子用微型超級電容器驅動集成系統
    柔性電子具有革新人類生活方式的潛力,尤其是其在人體生理信息實時監控、增強現實(AR)和虛擬實境(VR)的應用引起研究人員的關注。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運行壽命長、體積小、質量輕、力學性能好和易於集成性能等優點,近年來被廣泛地作為微型儲能器件應用於柔性電子。
  • 東華大學陳南梁/廈門大學劉向陽《AFM》:在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紡織學院產業用紡織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陳南梁教授團隊與廈門大學劉向陽教授團隊合作在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超級電容器,特別是可拉伸全固態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在可穿戴電子領域的潛在應用性而受到廣泛關注。可拉伸超級電容器不但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和循環穩定性好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而且還有出色的機械性能,特別是優秀的可拉伸性、拉伸回復性和機械穩定性等。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2017-03-1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博士王奇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韓敏課題組合作,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新進展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麥亦勇團隊合作,通過發展通用的界面自組裝策略,使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得進展。
  • 可攜式儲能它最行 走近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是由電極材料、集流體、隔膜、電解液組成,而柔性超級電容器是由柔性基底、電極材料、固態電解質組成。其中電極材料可同時起到儲存能量和集流體的作用,固態電解質可同時起到電解質和隔膜的作用。  1、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  柔性超級電容器與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可分為雙電層儲能機制、贗電容儲能機制和複合儲能機制:  (1) 雙電層儲能機制是利用電極材料與電解質的接觸面存儲電荷,形成兩個電荷層,整個過程不發生化學反應,僅是離子的吸脫附。
  • 製備出具有高電位窗口的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
    日前,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超導與能源新材料研究部馬衍偉課題組採用多級次石墨烯複合電極與離子液體凝膠聚合物電解質,首次開發出具有3.5V電壓窗口的高能量密度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
  • 蘇黎世聯邦理工《AFM》:透明,柔性薄膜超級電容器和混合超級電容器的微成型方法
    並基於此電極製備了薄膜型和混合型的透明超級電容器。理論研究表明,相對於三角網格與正方形網格,六角形網格具有最高的透光率,且網格線寬帶增加對透光率的影響最小。該方法在集流體和活性材料之間提供了良好的接觸。基於這種電極材料,作者製備了透明的薄膜和混合超級電容器。
  • 裝備水凝膠電解質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柔性超級電容器以其重量輕、功率密度高、柔韌性強等優點受到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其在可穿戴電子設備領域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在某些情況下,柔性儲能設備需要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特別是在嚴寒和炎熱地區,因此迫切需要開發能夠在寬溫度範圍工作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但由於傳統水凝膠電解質在零度以下容易結冰,導致電解質離子電導率不足,而在高溫下結構不穩定,難以保留內部水分子,因此尚未實現具有良好性能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 美研發出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美國萊斯大學利用石墨烯等開發出了柔性雙電層電容器(也叫超級電容器)。相關論文已發表在《ACS NANO》上。這種雙電層電容器的特點是耐彎曲性出色。  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James Tour利用雷射照射聚醯亞胺薄膜,在其表面形成了20μm左右的與石墨烯片相連接的泡狀材料,將這種材料用作雙電層電容器的電極。
  • 蘭偉課題組:具有超高容量電容的柔性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以超快的充電放電能力和長循環壽命而被認為是下一代的理想電子電源產品。為滿足實際需要,迫切需要具有超高容量電容的柔性超級電容器。儘管已證明改良碳基電極是有效的,例如,摻雜氮石墨烯或石墨烯-金屬氧化物顯示出高的體積電容,但這些材料的複雜合成程序極大地限制了它們在能量存儲中的未來應用。
  • 哥倫比亞大學《納米快報》防凍熱穩定水凝膠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科研摘要》  由於常規水凝膠電解質的挑戰,尚未實現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在低於零的溫度下,水凝膠電解質中的大量水不可避免地會凍結並限制離子遷移,並且它們的結構在高溫下不穩定。
  • 美韓大學教授聯合改進柔性超級電容器 性能直逼電池
    近日,使用簡單的逐層塗布技術,美國和韓國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紙質柔性超級電容器,該超級電容器具備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的極佳性能。我們通常根據三種性質來判斷儲能裝置的優劣: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環穩定性。與電池相比,超級電容通常具有高功率密度,但是能量密度低,即超級電容存儲電量的能力要弱於電池,但是瞬間充放電能力要優於電池。所以想要將電容作為儲能設備,其低能量密度是最大的限制。為了提高超級電容器的性能,韓國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的Lee和合作者Jinhan Cho就提高超級電容器的能源密度進行研究,同時他們將保持其高功率產出。
  • 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原標題: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摘要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在一個基底上製造具有任意形狀的超級電容器及其模塊化集成
  • 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研究獲進展
    ,具有長壽命、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電等特點;但是其能量密度較低,不能滿足未來智能電網、軌道交通和消費電子等諸多領域對高能量密度超級電容器的需求。如何提高能量密度是目前和未來超級電容器研究的重點之一。 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一三五」重點培育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蘭州化物所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在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取得系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