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偉課題組:具有超高容量電容的柔性超級電容器

2020-09-18 邃瞳科學雲



第一作者:馬永錄(蘭州大學)通訊作者:蘭偉(蘭州大學)通訊單位:蘭州大學

DOI:10.1021/acsami.0c11034


前言

蘭州大學的蘭偉等學者在國際知名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發表了題為「Fe2O3 Nanoparticles Anchored on the Ti3C2Tx MXene Paper for Flexible Supercapacitors with Ultrahigh Volumetric Capacitance」一文,來自蘭州大學的馬永錄為文章第一作者。


全文速覽

該工作報告了一種退火處理的Fe2O3納米顆粒通過靜電自組裝固定在Ti3C2Tx MXene(Fe2O3 NPs @ MX)上的雜化柔性紙。通過摻入Fe2O3 納米顆粒可以有效地擴大Ti3C2Tx納米薄片的層間距,從而允許更多的電化學活性位來存儲電荷。柔軟,超薄的Fe2O3 NPs @ MX雜化紙顯示出優良的電化學性能。


本文亮點

1. 一種簡單且通用的方法製備了柔韌的MXene雜化紙,退火處理的Fe2O3納米顆粒通過靜電自組裝固定在Ti3C2Tx MXene(Fe2O3 NPs @ MX)上的雜化柔性紙。2. 均勻分散的Fe2O3納米顆粒有效地擴展了MXene納米薄片的層間間距,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點。另一方面,高導電性的MXene骨架適當地抑制了氧化還原反應期間Fe2O3納米顆粒的體積膨脹。 3. 在二維材料層間裝飾納米顆粒,MXene和Fe2O3納米顆粒的協同作用可產生2607 F cm-3(584 F g-1)的超高體積電容,並具有出色的循環性能。


研究背景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出現極大地刺激了對靈活,小型化的儲能設備的需求。超級電容器以超快的充電放電能力和長循環壽命而被認為是下一代的理想電子電源產品。為滿足實際需要,迫切需要具有超高容量電容的柔性超級電容器。儘管已證明改良碳基電極是有效的,例如,摻雜氮石墨烯或石墨烯-金屬氧化物顯示出高的體積電容,但這些材料的複雜合成程序極大地限制了它們在能量存儲中的未來應用。換句話說,通過簡單的途徑來製備高能量密度的贗電容複合材料對實現高容量電容的柔性超級電容器電極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在二維材料層間裝飾納米顆粒,從而擴大層間間距以及利用兩相的協同效應獲得高性能的柔性電極。本研究開發了一種簡單且通用的方法製備了柔韌的MXene雜化紙。


圖文解析

Fe2O3 NPs @ MX基柔性超級電容器製備示意圖

如流程圖所示,將Ti3C2Tx MXene溶液分散到FeOOH懸浮液,在氬氣保護下攪拌24小時完成靜電自組裝過程,之後抽濾成紙,在退火過程中得到Fe2O3 NPs @ MX雜化柔性紙,組裝對稱柔性超級電容器。


Fe2O3 NPs @ MX雜化柔性紙的形貌結構分析

Figure 1. (a) SEM image of MXene on a silicon wafer. (b) AFM image of a monolayer MXene flake. (c) Cross-sectional and (d) top-view SEM images of the MXene paper. SEM images of (e) FeOOH@MX and (f) Fe2O3 NPs@MX papers; the inset shows the high-magnification SEM image. The scale bar is 200 nm. (g) High-resolution TEM image of MXene; the inset shows the corresponding SAED pattern. (h) TEM image of the Fe2O3 NPs@MX hybrid flakes. (i) C, Ti, and Fe elemental mappings of the Fe2O3 NPs@MX hybrid flakes. Scale bar is 200 nm.


圖1為MXene,FeOOH @ MX和Fe2O3 NPs @ MX紙的形貌圖。圖1a-d為MXene的形貌圖,e和f分別為FeOOH @ MX和Fe2O3 NPs @ MX紙的掃描圖像,g和h分別為FeOOH @ MX和Fe2O3 NPs @ MX紙的高解析度透射圖像,i為Fe2O3 NPs @ MX紙的元素分析。圖f和h表明Fe2O3納米顆粒成功插入到MXene層間,形貌分析表明成功合成了Fe2O3 NPs @ MX雜化柔性紙。


Fe2O3 NPs @ MX紙的晶體結構及組成分析

Figure 2. (a) XRD patterns and (b) Raman spectra of the MXene, annealed MXene, and 5Fe2O3 NPs@MX papers.

Figure 3. (a) XPS survey spectra of the MXene, annealed MXene, and 5Fe2O3 NPs@MX papers. (b−e) High-resolution (b) C 1s, (c) Ti 2p, (d) O 1s, and (e) Fe 2p spectra of 5Fe2O3 NPs@MX. (f) Element distribution in the papers, measured by EDS.


圖2a-b為MXene,退火的MXene和5Fe2O3 NPs @ MX紙的XRD圖譜和拉曼光譜。XRD峰位偏移表明擴大了層間距,Fe2O3納米顆粒成功插入到MXene層間。同時拉曼分析表明Fe2O3納米顆粒與MXene的成功複合。圖3a-e為MXene,退火的MXene和5Fe2O3 NPs @ MX紙的XPS光譜。圖3f為紙中元素的分布,由EDS測量得到。拉曼和元素分析都表明存在碳顆粒,這是由於退火時出現碳化導致,碳顆粒的存在可以有效提高導電率。結合形貌和結構分析表明在二維材料層間裝飾納米顆粒這一策略的成功。


電化學性能分析

Figure 4.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Fe2O3 NPs@MX paper electrodes in the three-electrode configuration. (a) CV curves of the different papers; scan rate: 10 mV s−1. (b) CV curves of the hybrid papers with different Fe2O3 NP mass contents; scan rate: 10 mV s−1. (c) CV curves of 5Fe2O3 NPs@MX at different scan rates ranging from 1 to 1000 mV s−1. (d) GCD curves of 5Fe2O3 NPs@MX at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e) Rate performance of Fe2O3 NPs@MX with different Fe2O3 mass contents. (f) Comparison of volumetric and gravimetric capacitances with those of other reported MXene and/or graphene-based electrodes. (g) Capacitive (red) and diffusion-controlled (blue) contributions to charge storage at 100 mV s−1. (h) Normalized contribution ratio of the capacitive (red) and diffusion-controlled (blue) capacities at different scan rates. (i) Cycling performance and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the 5Fe2O3 NPs@MX paper in a three-electrode configuration at 5 A cm−3.


圖4為Fe2O3 NPs @ MX紙電極在三電極結構中的電化學性能測試,包括不同掃描速率,不同電流密度的電容性能,電容貢獻分析和循環穩定性測試。由於Fe2O3 NPs @ MX雜化柔性紙的成功製備,MXene納米薄片的層間間距擴大以及MXene和Fe2O3納米顆粒的協同作用使得可產生2607 F cm-3(584 F g-1)的超高體積電容,並具有出色的循環性能。圖5為Fe2O3 NPs @ MX的對稱固態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性能測試,組裝後的對稱固態超級電容器具有29.7 Wh L-1的能量密度和出色的機械柔韌性。

Figure 5.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ymmetric 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5Fe2O3 NPs@MX papers. (a) CV curves of the device at different scan rates ranging from 1 to 1000 mV s−1. (b) GCD curves of the device at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c) Cycling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at 5 A cm−3. (d) CV curves of the devices connected in series/parallel. (e) GCD curves of the device bent at different angles. (f) Ragone plots of 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and comparison with those obtained in previous works.


全文小結

柔性和超薄的Fe2O3 NPs @ MX雜化紙是通過MXene納米薄片和Fe2O3納米顆粒自組裝得到的。由於MXene和Fe2O3納米顆粒的協同作用,雜化紙顯示超高的體積電容為2607 F cm-3,在13,000次循環後電容保持率為121%。這些值比純Fe2O3和Ti3C2Tx紙的值大得多。而且,對於基於Fe2O3 NPs @ MX的對稱超級電容器,可以獲得出色的體積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值。


作者介紹

蘭偉,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肅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獲得者,西北四省電子顯微鏡學會第一屆理事。

2002年6月畢業於蘭州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2007年6月,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之後留校工作,先後被蘭州大學聘任為講師、副教授和教授。2010年10月開始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John A Rogers教授(現美國西北大學,四院院士)小組作博士後研究。2020年1月開始在美國休斯敦大學機械工程系進行訪問學者研究。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1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其它各類項目10餘項,參與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計劃1項、國防863子課題1項、各類橫向項目5項。目前主要從事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具體包括透明熱療片、透明柔性傳感器、透明柔性超級電容器、透明氧化物半導體薄膜、生物可降解超級電容器等。在Sci. Adv.、Adv. Mater.、Small、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Mater. Chem.、Nanoscale、J. Power Sources、APL 等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SCI 論文70多篇,ISI 統計SCI 論文被引用2100 多次,H因子為27,申報國家專利15 項,其中已授權8項。

電子郵箱: lanw@lzu.edu.cn


文獻信息:Yonglu Ma, Hongwei Sheng, Wei Dou, Qing Su, Jinyuan Zhou, Erqing Xie, and Wei Lan. Fe2O3 Nanoparticles Anchored on the Ti3C2Tx MXene Paper for Flexible Supercapacitors with Ultrahigh Volumetric Capacitance.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20. https://doi.org/10.1021/acsami.0c11034.


相關焦點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蔡克峰課題組在超級電容器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與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不但使用壽命長,而且比能量和比功率都高,能夠滿足電動汽車、電子儲能設備、航空航天、軌道交通以及家用電器等對高功率儲能器件的需求。因此,超級電容器一問世,便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 我國科學家研製超高儲能密度超級電容器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王振洋研究員課題組實現了宏觀厚度石墨烯晶體膜大面積製備,在超高儲能密度超級電容器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積大、導電性好、穩定性高等一系列優點,近年來被廣泛研究用作超級電容儲能器件的電極材料。石墨烯電極在微觀尺寸下所具有的優異電化學性能已經被廣泛的研究和證實。但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規模化應用需要在保持其優異電化學性能的前提下,實現宏觀尺度(大面積和超高厚度)上的電極製備與組裝。
  • 蘇黎世聯邦理工《AFM》:透明,柔性薄膜超級電容器和混合超級電容器的微成型方法
    超級電容器作為儲能設備潛力巨大。除了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和快速充放電速率外,薄膜超級電容器還具有優異的機械柔韌性或光學透明度,極大地拓展了其應用範圍。恆電流充放電(GCD)測試顯示薄膜型超級電容器在面積比電容密度為3 60和120 μA cm-2時表現出了高度對稱且線性的斜率(圖3c)。在電流密度為60 μA cm-2,循環測試1000次以上,庫倫效率為99%,面積比電容僅下降了13.3%(圖3e)。
  • 磷酸氧釩類石墨烯結構實現高能量密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研究人員利用新型無機二維超薄結構構建了高氧化還原電位且最優能量密度的柔性平面超級電容器。該結果以 「Two-dimensional vanadyl phosphate ultrathin nanosheets for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flexible pseudocapacitors」 為題在線發表在9月12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 超級電容的特性!哪些情景會應用到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的特性!哪些情景會應用到超級電容器? 李倩 發表於 2018-08-22 10:56:02 在儲能產品百花齊放的今天,具有超大功率、超大電流、超寬工作範圍、超高安全性、超長壽命等儲能特點的超級電容(法拉級電容)單獨使用,以及與其他儲能產品的複合使用成為主流
  • 製備出具有高電位窗口的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
    日前,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超導與能源新材料研究部馬衍偉課題組採用多級次石墨烯複合電極與離子液體凝膠聚合物電解質,首次開發出具有3.5V電壓窗口的高能量密度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
  • 裝備水凝膠電解質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在某些情況下,柔性儲能設備需要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特別是在嚴寒和炎熱地區,因此迫切需要開發能夠在寬溫度範圍工作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但由於傳統水凝膠電解質在零度以下容易結冰,導致電解質離子電導率不足,而在高溫下結構不穩定,難以保留內部水分子,因此尚未實現具有良好性能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 一種新型石墨烯-釩柔性混合電池,容量是一般超級電容器的8倍
    加拿大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石墨烯綜合功能技術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的柔性混合電池超級電容器裝置。充電過程中,釩離子的氧化態發生變化,形成兩個具有不同電位的半電池,大大增加了能量密度。超過225mAh g−1的最大容量,大約是不含釩的石墨烯水凝膠超級電容器的8倍,但靜電位充電時間僅為後者的兩倍。作為超級電容運行,它保持95%的初始電容超過1000循環。作為電池,損失更顯著,保留約50%的初始容量。然而,這些損失在電池運行期間幾乎可以完全恢復電力措施。
  • AEnM:基於MnHCF-MnOx電極材料的全印刷柔性超級電容器
    在可充電電池中,HCF材料具有開放骨架的可用通道和剛性結構,快速的電荷轉移動力學特徵和較長的循環壽命,Li+、Na+等陽離子可以被容納並擴散到過渡金屬和氰基配體形成的交叉骨架的空隙中,因此成為一種有前途的陰極材料。一般來說,PBAs具有存儲兩個鈉離子的能力,理論容量可達170 mAh/g,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隨著可攜式和可穿戴智能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其對儲能器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超級電容器難以滿足其需求,柔性超級電容器因其具有輕便、可彎折以及良好的循環穩定性,成為新一代有巨大潛力的儲能器件。本文介紹了超級電容器以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進展,總結了柔性超級電容器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展望。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2017-03-1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 南京郵電大學黃維院士/趙強教授《AFM》綜述:柔性透明超級電容器的...
    首先,概述了FTSCs的器件結構、儲能機理、光電性質和機械柔性。然後,討論了電極材料的設計原則,總結了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能(包括光電性質FoMe和電容性質FoMc)、機械柔性和循環穩定性的柔性透明導電電極(FTCEs)的製備策略。接下來,討論了薄膜超級電容器、微型超級電容器、電致變色超級電容器、光超級電容器和電池類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多功能FTSCs的研究現狀。
  • 美研發出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美國萊斯大學利用石墨烯等開發出了柔性雙電層電容器(也叫超級電容器)。相關論文已發表在《ACS NANO》上。這種雙電層電容器的特點是耐彎曲性出色。  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James Tour利用雷射照射聚醯亞胺薄膜,在其表面形成了20μm左右的與石墨烯片相連接的泡狀材料,將這種材料用作雙電層電容器的電極。
  • 可攜式儲能它最行 走近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與傳統超級電容器相比,柔性超級電容器具有以下優點:選用性能穩定的電極材料,提高了安全性;超薄的電極材料和精簡的組裝過程,大大縮減了體積,使整個器件更小型、輕質;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材料用量少,降低了生產成本,且安全環保。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聚吡咯塗布紙——透氣、柔性及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當今,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日趨嚴重,迫使人類越來越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 柔性MXene/ rGO 膜用於超快速高體積比電容超級電容器
    MXenes是一種新興的二維材料,在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電磁屏蔽、離子篩選、細胞成像等領域引起廣泛關注。
  • Seong Chan Jun教授/張健教授課題組EnSM:MOF衍生的鈷基雜化納米片的結構工程和表面改性用於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
    近日,延世大學Seong Chan Jun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張健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影響因子:16.8) 上發表題為「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OF-derived cobalt-based hybrid nanosheets for
  • 合肥研究院在超高儲能密度超級電容器研製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振洋團隊實現了宏觀厚度石墨烯晶體膜大面積製備,在超高儲能密度超級電容器研製方面取得進展。研究人員採用雷射誘導加工法,將聚醯亞胺前驅體直接原位轉化為石墨烯晶體膜;針對其直接用作儲能電極時所面臨的體積效應技術瓶頸,通過優化前驅體的分子構型和熱敏感性,大幅增加了雷射與聚合物薄膜的作用深度,進而實現了多孔石墨烯晶體膜的宏觀厚度製備;以此作為電極構築的超級電容器,在儲能密度和循環穩定性方面得到顯著提升。
  • . | 超高面積比電容的柔性MXene電極:終端的靜電和立體效應
    英文原題:Ultrahigh Areal Capacitance of Flexible MXene Electrode: Electrostatic and Steric Effects of Terminations通訊作者:劉承斌,唐豔紅,湖南大學
  • 蘭州大學:簡易製造柔性石墨烯基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超高面域性能
    本文要點: 簡便的水熱,物理壓制和雷射雕刻方法來製造具有超高面能量密度和強大柔韌性的高負載石墨烯基MSC成果簡介 具有高性能和靈活性的微型超級電容器石墨烯和還原石墨烯氧化物(rGO)的優勢,例如高比表面積,良好的導電性,機械性能和電化學穩定性,使其成為MSCs柔性電極的有希望的候選者。但是,基於石墨烯的MSC的低質量負載和雙電層電容器(EDLC)機制導致低的區域電化學性能,這是小型化電源的關鍵參數。本文,蘭州大學Yirong Zhao等研究人員在《ACS A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