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nM:基於MnHCF-MnOx電極材料的全印刷柔性超級電容器

2021-01-14 騰訊網

普魯士藍類似物(PBAs),被認為是一類鐵氰化合物(HCF)或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MOFs),通常以AxMA[MB(CN)6]y·zH2O公式來表示,其中A為骨架間可嵌入的陽離子,如Li+、Na+、Ca2+、Mg2+、Al3+等,MA和MB是由氰基配體連接的過渡金屬(如鈷、鎳、錳),分別與CN基團的氮和碳八面配位,此類材料已經廣泛應用在催化,光熱治療,信息存儲,傳感器,和能量存儲領域。在可充電電池中,HCF材料具有開放骨架的可用通道和剛性結構,快速的電荷轉移動力學特徵和較長的循環壽命,Li+、Na+等陽離子可以被容納並擴散到過渡金屬和氰基配體形成的交叉骨架的空隙中,因此成為一種有前途的陰極材料。一般來說,PBAs具有存儲兩個鈉離子的能力,理論容量可達170 mAh/g,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當前對該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1)通過合理選擇HCF模板的組分和控制化學轉化過程,合理控制最終產物的組成;(2)在製備過程中可以生成多功能或多層次的納米結構。HCF具有成本低、製備方便、穩定性好、框架結構、成分可設計等優點,在電化學儲能相關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武漢大學印刷與包裝系可印刷功能材料與印刷電子實驗室吳偉教授課題組從結構設計方面,提出了簡單的製備方法,通過一步加入NH4F的方法製備了多級結構的MnHCF-MnOx電極材料,並從製備原理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最後利用印刷電子技術,實現了高性能的柔性圖案化超級電容器的製備。相關成功發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DOI:10.1002/aenm.202000022)上。

實際上,引入高性能的贗電容材料仍是當前提升單一電極材料的有效方式,然而在眾多方法中,大部分是兩種材料的直接複合,使得兩種材料結合方式不夠穩定,並且製備過程比較繁瑣。本研究通過簡單自模板的方法,製備了多級結構的MnHCF-MnOx電極材料,並在原理方面對此方法進行闡述,得到的電極材料在電容性能上比單純的MnHCF提高了2.4倍。隨後,將該電極材料與氧化石墨烯複合製備可印刷的功能性油墨,通過對油墨的接觸角測試和流變力學性能進行分析,為後續製備的高精度可印刷超級電容器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利用兩種印刷電極材料的協同作用,極大的提升了印刷超級電容器的綜合電化學性能,電化學測試結果表明:其對稱超級電容器的電壓可達到1 V,面積電容可達到16.8 mF/cm2,能量和功率密度分別為0.5 mWh/cm2和0.0023 mW/cm2。此外,該圖案化的印刷超級電容器還表現出優異的柔性,即使彎曲多個的角度(60°,90°和180°)和經過百次彎曲循環,電容也能保持穩定。在實際應用中,通過多個陣列的串聯和並聯均可為多種LED燈提供能量。這種簡單的自模板方法可以擴展到其他電極材料的製備中,為以後大批量生產印刷超級電容器提供了方法和理論基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聚吡咯塗布紙——透氣、柔性及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當今,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日趨嚴重,迫使人類越來越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 基於液態金屬電極和集成功能化碳納米管的全柔性超級電容器
    因此,要實現全柔性超級電容器,電極必須柔軟、可拉伸、導電性好且不影響電化學性能。圖片概要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鎵銦液態金屬(共晶鎵銦合金,EGaIn)電極與集成功能化碳納米管(CNTs)的集成柔軟微系統用全柔性超級電容器。碳納米管表面的氧官能團保證了功能化的碳納米管與EGaIn表面的薄的天然氧化層之間的強附著力,即使在機械變形的情況下也能實現無脫層的柔性、可拉伸的電極。
  • 基於全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和納米纖維電極的可再生柔性超級電容器
    可再生材料製備電解質和電極有望為儲能材料的設計提供一種創新的可持續化學方法,並擴大廢棄物的應用領域。在可再生材料中,從木材生物質中提取的木質素是第二豐富的可再生天然聚合物,木質素作為生產能源、材料或化學品的原料,減少人們對不可再生礦物燃料來源的依賴。
  • 寧波材料所: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平面離子超級電容器(MSC)由於快速的離子傳輸,超長的使用壽命以及易於與微電子設備集成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MSC中薄膜電極的堅固性通常不能滿足薄膜電極的結構穩定性和裝置的耐用性。
  • ACS Omega:基於花生殼的碳製備柔性超級電容器
    成果簡介 花生殼是年產量巨大的可再生材料,通常直接被人們丟棄。經過處理,花生殼可用於許多應用。本文,證明了經過碳化和活化處理的花生殼不僅具有極高的表面積,而且還為能量存儲提供了層次結構。通過氮摻雜和向電極添加氧化石墨烯可以進一步改善電極的性能。電極的比電容為289.4 F / g,即使在高掃描速率下也可以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此外,經過5000次測試循環後,良好的電容保持率為92.8%,這表明電極具有出色的電化學性能。圖文導讀 圖1.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蔡克峰課題組在超級電容器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與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不但使用壽命長,而且比能量和比功率都高,能夠滿足電動汽車、電子儲能設備、航空航天、軌道交通以及家用電器等對高功率儲能器件的需求。因此,超級電容器一問世,便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 哥倫比亞大學《納米快報》防凍熱穩定水凝膠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科研摘要》  由於常規水凝膠電解質的挑戰,尚未實現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在低於零的溫度下,水凝膠電解質中的大量水不可避免地會凍結並限制離子遷移,並且它們的結構在高溫下不穩定。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為滿足人們對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迫切需要發展柔性全固態功率源或能量儲存裝置。要想實現這一目的,關鍵在於設計開發出兼具優異儲能和機械性質的電極材料。雜原子摻雜石墨烯以及2D層狀金屬硫化物(LMCs)納米結構的出現,為高性能電極材料的設計帶來了新的契機,但其儲能性能(能量密度、循環穩定性等)尚需進一步提高。
  • 裝備水凝膠電解質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在某些情況下,柔性儲能設備需要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特別是在嚴寒和炎熱地區,因此迫切需要開發能夠在寬溫度範圍工作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但由於傳統水凝膠電解質在零度以下容易結冰,導致電解質離子電導率不足,而在高溫下結構不穩定,難以保留內部水分子,因此尚未實現具有良好性能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 蘇黎世聯邦理工《AFM》:透明,柔性薄膜超級電容器和混合超級電容器的微成型方法
    並基於此電極製備了薄膜型和混合型的透明超級電容器。理論研究表明,相對於三角網格與正方形網格,六角形網格具有最高的透光率,且網格線寬帶增加對透光率的影響最小。該方法在集流體和活性材料之間提供了良好的接觸。基於這種電極材料,作者製備了透明的薄膜和混合超級電容器。
  • 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隨著可攜式和可穿戴智能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其對儲能器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超級電容器難以滿足其需求,柔性超級電容器因其具有輕便、可彎折以及良好的循環穩定性,成為新一代有巨大潛力的儲能器件。本文介紹了超級電容器以碳纖維在柔性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進展,總結了柔性超級電容器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展望。
  • 可攜式儲能它最行 走近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是由電極材料、集流體、隔膜、電解液組成,而柔性超級電容器是由柔性基底、電極材料、固態電解質組成。其中電極材料可同時起到儲存能量和集流體的作用,固態電解質可同時起到電解質和隔膜的作用。與傳統超級電容器相比,柔性超級電容器具有以下優點:選用性能穩定的電極材料,提高了安全性;超薄的電極材料和精簡的組裝過程,大大縮減了體積,使整個器件更小型、輕質;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材料用量少,降低了生產成本,且安全環保。
  • 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平面離子超級電容器(MSC)由於快速的離子傳輸,超長的使用壽命以及易於與微電子設備集成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MSC中薄膜電極的堅固性通常不能滿足薄膜電極的結構穩定性和裝置的耐用性。
  • 製備出具有高電位窗口的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
    日前,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超導與能源新材料研究部馬衍偉課題組採用多級次石墨烯複合電極與離子液體凝膠聚合物電解質,首次開發出具有3.5V電壓窗口的高能量密度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
  • 基於自編織納米纖維網的抗衝擊柔性電極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為實現高性能與高集成度,現有的電子器件多基於結構脆弱的微納米材料,在彎曲或碰撞時,易造成材料結構坍塌、器件失靈。如何賦予柔性器件抗衝擊性仍是一大挑戰。現有抗衝擊性策略主要從封裝工藝出發,將材料包裹在堅硬的抗衝擊外殼中。但這種方法使器件柔性變差,並且提高了製造成本、增加了器件的重量與體積。
  • 南京郵電大學黃維院士/趙強教授《AFM》綜述:柔性透明超級電容器的...
    因此,系統地對FTSCs的電極材料設計、電極製備和器件結構進行綜述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概述了FTSCs的器件結構、儲能機理、光電性質和機械柔性。然後,討論了電極材料的設計原則,總結了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能(包括光電性質FoMe和電容性質FoMc)、機械柔性和循環穩定性的柔性透明導電電極(FTCEs)的製備策略。接下來,討論了薄膜超級電容器、微型超級電容器、電致變色超級電容器、光超級電容器和電池類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多功能FTSCs的研究現狀。
  • 石河子大學在基於共價鍵自支撐柔性超級電容器方面取得進展
    碳布作為一種常用的柔性集流體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但是如何在其表面負載電極材料,能保證在頻繁機械變形下維持其性能不變,仍面臨挑戰。報導了通過共價鍵將酞菁接枝在碳布上作為柔性電極材料,並應用於對稱性柔性超級電容器。在這項工作中,他們通過等離子體處理碳布表面,再經酸化,通過醯胺反應將單氨基酞菁接到碳布上。
  • 柔性電子用微型超級電容器驅動的集成系統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研究員類偉巍團隊合作,撰寫了面向柔性電子應用的微型超級電容器驅動一體化的集成系統(Micro-supercapacitors Powered Integrated System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研究和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發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研究較多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者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等,而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的商品化相對較成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1什麼是超級電容器?
  • 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近日,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Wang Zhenyang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報導了一種製備具有超高儲能密度的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新方法。構建具有超厚和豐富離子傳輸路徑的三維石墨烯框架,對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較厚的電極中,由於離子向電極材料表面輸送不足,電子傳輸性能較差,整體儲能能力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