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石墨烯混合材料:TUM開發超級電容器|汽車製造AP

2021-02-18 汽車製造AP

■編譯:Bright

■審校:Ken

■來源:Automobil Produktion


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無機和有機金屬化學教授羅蘭·菲舍爾(Roland Fischer)領導的一個團隊成功地開發了一種高效超級電容器。

▲由金屬有機骨架(MOF)和石墨烯酸製成的石墨烯混合物成為超級電容器的極佳正極,因此可實現與鎳氫電池相似的能量密度。圖片:J.Kolleboyina/IITJ

根據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說法,儲能系統的基礎是新型、高性能和可持續的石墨烯混合材料。它應該具有與當前使用的電池和蓄電池相當的性能數據。

據研究人員稱,新型能源存儲裝置不僅可以實現高達73Wh/kg的能量密度,大致相當於鎳氫電池的能量密度。而且憑藉其16kW/kg的功率密度,它的性能也大大超過了其他大多數超級電容器。

研究人員認為,新型超級電容器的秘密在於不同材料的組合,這就是為什麼化學家將之稱為「不對稱的」超級電容器。

為了克服普通材料的性能限制,科學家依靠所謂的混合材料。羅蘭·菲舍爾(Roland Fischer)說:「大自然充滿了高度複雜的、經過進化優化的混合材料,骨骼和牙齒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大自然通過結合不同的材料來優化其機械性能,例如硬度或彈性。」
研究團隊將結合基礎材料的抽象思想轉移到了超級電容器上。他們使用化學修飾的石墨烯作為存儲器新正極的基礎,並將其與納米結構的金屬有機骨架(MOF)結合使用。

科學家們解釋說,石墨烯混合材料的性能一方面取決於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可控制的孔徑,另一方面取決於高電導率。

對於良好的超級電容器,大的表面積也很重要。通過巧妙的材料設計,使得石墨烯酸與金屬有機骨架(MOF)化學連接成為可能。

根據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研究數據,這種混合金屬有機骨架(MOF)的內表面非常大,每克高達900平方米,作為超級電容器的正極非常強大。

往期文章

畢馬威研究:自動駕駛將首先在哪裡流行?中國僅排第20位|汽車製造AP

諾基亞與戴姆勒的糾紛:專利之戰為何如此重要?|汽車製造AP

電池、合成燃料、架空線和氫氣:未來的長途運輸靠什麼來驅動?|汽車製造AP

2020年:特斯拉差點兒交付50萬輛汽車|汽車製造AP

加杯咖啡!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混合材料制超級電容器 1萬次充放電循環後仍...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TUM)的合作團隊研發出一款超高效超級電容器。該款儲能裝置以新穎、強大且具可持續性的石墨烯混合材料為基礎,性能數據與當前使用的電池相當。
  • 石墨烯與MOF結合的新材料可製造出高效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與電池不同的是,它可以快速儲存大量能量,並以同樣快的速度將其釋放出來。比如說,如果火車進站時剎車,超級電容就會把能量儲存起來,當火車在啟動時需要大量能量的時候,超級電容就會非常迅速地再次提供能量。不過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還不夠大,比如鋰蓄電池的能量密度為265千瓦時(KW/h),而超級電容器只能達到其十分之一。
  • 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近日,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Wang Zhenyang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報導了一種製備具有超高儲能密度的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新方法。構建具有超厚和豐富離子傳輸路徑的三維石墨烯框架,對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較厚的電極中,由於離子向電極材料表面輸送不足,電子傳輸性能較差,整體儲能能力受到限制。
  • 科學家研發高性能環保超級電容器 商用化或加速(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外媒報導,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芬蘭阿爾託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了一款高性能、環保、可伸縮的超級電容器,有望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超級電容器的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率高、循環壽命長且具有成本效益,是一種前景很好的電源,適用於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等產品。 科學家們成功改進了超級電容器原型的體積電容性能、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教授Albert Nasibulin表示:「我們打造了一個超級電容器原型,經過1000次的拉伸循環後,拉伸率小於50%時,性能沒有發生改變。
  • 超級電容器勢起 汽車領域初顯崢嶸
    作為一種新型儲能裝置,超級電容器具有輸出功率高、充電時間短、使用壽命長、工作溫度範圍寬、安全且無汙染等優點,有望成為本世紀新型的綠色電源。傳統的超級電容器體積較大,不能適應微型設備對於儲能器件體積較小的要求。因此,高性能微型超級電容器的設計與製備,以及在微型系統中作為能量存儲單元的應用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
  • 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原標題: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摘要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在一個基底上製造具有任意形狀的超級電容器及其模塊化集成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全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通過對氧化石墨烯進行簡單的化學熱修飾而設計「全石墨烯」電極系統於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成果簡介 「電極失衡」是阻礙非對稱超級電容器(ASC)潛在性能的主要問題之一,這主要是由於電極微結構的巨大差異引起的。
  • 石墨烯超級電容器:介紹和新聞
    石墨烯常被認為是超級電容器中活性炭的替代品,部分原因是其相對表面積高(甚至比活性炭的相對表面積更大)。表面積是電容的限制之一,表面積越大,靜電電荷的存儲效果越好。此外,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將利用其輕質、彈性和機械強度。據稱,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儲存的能量幾乎和鋰離子電池一樣多,充電和放電只需幾秒鐘,而且可以維持數萬次充電循環。
  • 技術解析:我國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因此,發展合適的製備方法,對石墨烯進行修飾或與其他材料形成複合電極材料是一種有效解決途徑。本文對石墨烯基電極及其在雙電層電容器、法拉第準電容器和混合型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的研究進展進行歸納,重點介紹了石墨烯凝膠薄膜電極的製備過程,以促進石墨烯基電極在超級電容器構築中應用。
  • 石墨烯電池與超級電容器 誰是儲能界未來?
    而近期石墨烯鋰電池的出現更是讓儲能行業狂歡,由西班牙科學家研製出的石墨烯鋰電池據說充電完成只需8分鐘,電池續航能到1000英裡,秒殺傳統汽油車,這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想像空間,石墨烯鋰電池因此被稱為「超級電池」。  不過遺憾的是,這項技術普及到汽車身上仍舊需要時間。首先鋰電池的技術需要改進,其次作為新興材料,石墨烯的製備對於國內產業來說仍舊具有難度。
  • 未來幾年車用超級電容器技術發展趨勢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熱度越來越高,超級電容器從早期的客車領域應用為主逐步過渡到乘用車領域;乘用車製造商對超級電容器也投入了更多的關注目光。2018年1月,世界頂級跑車製造商蘭博基尼宣稱,將和麻省理工共同開發使用超級電容提供動力的超級跑車。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博士王奇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韓敏課題組合作,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金屬性1T MoS2雖然具有較好的超級電容器性能(質量比電容350-400 F/g, 體積比電容400-700 F/cm3),但是熱力學亞穩相、製備較為困難、且電導率偏低,僅為10−100 S/cm。
  • 蘭州大學:簡易製造柔性石墨烯基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超高面域性能
    本文要點: 簡便的水熱,物理壓制和雷射雕刻方法來製造具有超高面能量密度和強大柔韌性的高負載石墨烯基MSC成果簡介 具有高性能和靈活性的微型超級電容器石墨烯和還原石墨烯氧化物(rGO)的優勢,例如高比表面積,良好的導電性,機械性能和電化學穩定性,使其成為MSCs柔性電極的有希望的候選者。但是,基於石墨烯的MSC的低質量負載和雙電層電容器(EDLC)機制導致低的區域電化學性能,這是小型化電源的關鍵參數。本文,蘭州大學Yirong Zhao等研究人員在《ACS Appl.
  • 電子皮膚能量存儲的訣竅: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多孔多層噴塗技術
    電子皮膚能量存儲的訣竅:石墨烯微型超級電容器的多孔多層墨水噴塗技術【導讀】:在可穿戴和醫療技術領域,在高度柔性和生物相容性基板上開發多功能設備受到了極大的關注。本文引入了一種通用且可擴展的方法來製造平面和對稱的微型超級電容器,該電容器可以安裝在任何複雜的表面上。通過石墨烯墨水的角噴塗在高度柔性和超薄基板上開發的微型超級電容器表現出出色的性能,最大面電容為〜8.38 mF / cm 2彎曲半徑為1.8毫米的操作靈活性。
  •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供能策略
    近日,閩江學院張誠博士、王軍教授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程寰宇教授、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報導了利用柔性可延展的納米發電機及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為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供能策略。研究人員利用贗電容特性的ZnP多孔超薄納米片與雷射直寫石墨烯(LIG)複合材料製備了島橋構型的叉指結構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兩種不同儲能機理電極材料的高效複合,實現了電容器在不犧牲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的條件下大幅提升其能量密度;藉助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串聯/並聯,有效的調控了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電流特性。
  • 為什麼要研究石墨烯電池?
    然而,由於鋰離子電池製造成本更低,而且能量密度更高,它們似乎不那麼普遍。雖然有某些類型的電池能夠儲存大量的能量,但是它們體積很大,重量很重,釋放的能量也很慢。另一方面,電容器能夠快速充電和放電,但其能量比電池要少得多。然而,石墨烯在這一領域的使用,為能源儲存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新可能性,高電荷和放電率,甚至經濟的可承受性。石墨烯改進的性能因此模糊了超級電容器和電池之間的傳統界限。
  • 基於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級電容器研究
    基於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級電容器研究 1.本項目研究的意義及同類研究工作國內外研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並列出主要參考文獻。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性能介於電池與傳統電容器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如可用於可攜式儀器設備、數據記憶存儲系統、電動汽車電源及應急後備電源等。
  • 超級電容器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
    而超級電容器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超級電容器的容量有足夠大,成本很低,對環境又無汙染。大功率的超級電容器對於電動汽車的啟動、加速和上坡行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汽車啟動和爬坡時快速提供大功率電流;在汽車正常行駛時由蓄電池快速充電;在汽車剎車時快速存儲發電機產生的大電流,這些可以減少電動汽車對蓄電池大電流充電的限制,大大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提高電動汽車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