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全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

2020-12-03 材料分析與應用

本文要點:

通過對氧化石墨烯進行簡單的化學熱修飾而設計「全石墨烯」電極系統於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

成果簡介

「電極失衡」是阻礙非對稱超級電容器(ASC)潛在性能的主要問題之一,這主要是由於電極微結構的巨大差異引起的。本文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周旭峰 研究員劉兆平研究員(點擊藍色字體有導師詳細介紹)在INT J ENERG RES期刊發表名為「All graphene electrode for highperformanc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的論文。通過對氧化石墨烯進行簡單的化學熱修飾而設計「全石墨烯」電極系統。簡單的合成路線製備化學功能化的石墨烯(FG)陰極和兩個陽極。

以熱還原的氧化石墨烯(TrGO)和摻碘的石墨烯(IG)為基礎,然後組裝成ASC。由FG陰極-IG陽極組成的ASC可提供極高的能量(E-P)密度(91Whkg -1和424.95Wkg -1)和10000次循環後的良好電容保持率。結果證明了電極的化學性質相似,可將電極的不平衡降至最低。開發的方案有能力用作全石墨烯混合儲能系統,可提高性能和循環穩定性。

圖文導讀

方案一、陰極(功能化石墨烯[FG]),陽極(碘摻雜石墨烯[IG])和製造不對稱超級電容器(ASC)合成的示意圖

圖1、(A)摻碘石墨烯(IG),熱還原氧化石墨烯(TrGO)和功能化石墨烯(FG)的X射線衍射(XRD)圖和(B)拉曼光譜。(C)FG和(D)IG的N2吸附/解吸等溫線和BJH孔徑分布曲線。

圖2、A,用於官能化石墨烯(FG),熱還原氧化石墨烯(TrGO)和碘摻雜石墨烯(IG)的XPS的寬光譜。B,C1s對FG的分析。IG的C,I3d光譜。D,TrGO的C1s分析

圖3、(AC)熱還原氧化石墨烯(TrGO),(DF)功能化石墨烯(FG)和(GI)碘摻雜石墨烯(IG)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像

圖4、(AC)熱還原氧化石墨烯(TrGO),(DF)功能化石墨烯(FG)和(GI)碘摻雜石墨烯(IG)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圖像

圖5、(A)循環伏安法(CV)和(B)功能化石墨烯(FG)的恆電流充/放電(GCD),(C)CV和(D)熱還原氧化石墨烯(TrGO)的GCD和(E)CV和(F)碘摻雜石墨烯(IG)的GCD

圖6、(A)循環伏安法(CV),(C)恆電流充/放電(GCD),以及(E)不對稱超級電容器(ASC)碘摻雜石墨烯(IG)//功能化石墨烯(FG)的循環性能和速率性能。ASC熱還原氧化石墨烯(TrGO)// FG的(B)CV,(D)GCD和(F)循環性能/速率性能

小結

在本研究中,成功地製造了全石墨烯ASC,並被認為是高E-P設備的未來方法。全石墨烯ASC中電極材料的相似表面化學成分,組成和微觀結構可防止功率不平衡(通常認為是在傳統ASC中發生),從而使每個電極發揮最大性能。結果,全石墨烯ASC可提供91 W h kg -1和424.95 W kg -1的超高E-P曲線,並且在10000次循環後性能穩定。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前瞻性的新方法,通過利用全石墨烯電極系統來擴展對新一代儲能技術發展的科學視野。

文獻:

All graphene electrode for highperformanc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相關焦點

  • 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近日,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Wang Zhenyang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報導了一種製備具有超高儲能密度的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新方法。構建具有超厚和豐富離子傳輸路徑的三維石墨烯框架,對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較厚的電極中,由於離子向電極材料表面輸送不足,電子傳輸性能較差,整體儲能能力受到限制。
  • 寧波材料所劉兆平教授團隊:石墨烯助力超穩定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柔性電子技術的發展需要高性能的柔性儲能裝置作為能量源來支撐。而在眾多的儲能裝置中可伸縮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安全性好而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候選之一。水凝膠基可拉伸超級電容器因其獨特的力學性能賦予其優異的拉伸性能,在這一領域顯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為滿足人們對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迫切需要發展柔性全固態功率源或能量儲存裝置。要想實現這一目的,關鍵在於設計開發出兼具優異儲能和機械性質的電極材料。雜原子摻雜石墨烯以及2D層狀金屬硫化物(LMCs)納米結構的出現,為高性能電極材料的設計帶來了新的契機,但其儲能性能(能量密度、循環穩定性等)尚需進一步提高。
  • 三維石墨烯框架/Co3O4複合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和無酶葡萄糖檢測
    三維石墨烯框架/Co3O4複合電極是通過熱爆炸法製得,在此過程中,有Co3O4納米顆粒生成,氧化石墨烯得以還原,且三維框架也隨之構造。
  • 寧波材料所: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通過凍幹獲得具有不同長寬比的石墨烯納米卷。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成果簡介 小型,靈活和自供電的電子系統的興起極大地刺激了對微型電化學儲能裝置的迫切需求。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研究和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發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研究較多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者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等,而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的商品化相對較成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1什麼是超級電容器?
  • SCMs|3D蜂窩狀CoxSy網絡結構用於高性能固態不對稱超級電容器
    過渡金屬氧化態調控工程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改善電極材料的氧化還原活性、增加活性位點的策略。
  • AEnM:基於MnHCF-MnOx電極材料的全印刷柔性超級電容器
    在可充電電池中,HCF材料具有開放骨架的可用通道和剛性結構,快速的電荷轉移動力學特徵和較長的循環壽命,Li+、Na+等陽離子可以被容納並擴散到過渡金屬和氰基配體形成的交叉骨架的空隙中,因此成為一種有前途的陰極材料。一般來說,PBAs具有存儲兩個鈉離子的能力,理論容量可達170 mAh/g,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齊齊哈爾大學:3D多孔富氧石墨烯水凝膠,具有對稱的超級電容器
    成果簡介 通過一步法水熱法製備3D多孔富氧石墨烯水凝膠(POGH),該方法採用氧化石墨烯和少量酸性穀氨酸作為羧基源,還原劑,氮摻雜劑,以及孔徑和密度調節器同時進行。由於高含氧官能團含量和高密度,通過氮摻雜修復的石墨烯片結構,3D互連的多孔網絡和較大的比表面積,所獲得的POGHs無粘結劑電極在6M中具有出色的電化學性能KOH電解質。特別是,基於POGH-30的對稱超級電容器顯示出均衡的體積電容(241.1 F cm -3)和重量電容(256.5 F g -1)在0.5 A g -1時,即使在10 A g -1時也可以保持91.8%。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聚吡咯塗布紙——透氣、柔性及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當今,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日趨嚴重,迫使人類越來越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 廢棄小龍蝦殼為原料製備多孔碳材料實現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組裝好的對稱超級電容器在350Wkg-1時可提供20Whkg-1的出色能量密度。%) ),CSB-800的重量比電容高達351 F g -1(0.5 A g -1),這比以前報導的其他基於生物質的材料要好得多或至少可比。此外,組裝的CSB-800 // CSB-800對稱超級電容器在功率密度為350 W kg -1(0.5 A g -1)時可以達到20 W h kg -1的出色能量密度。
  • 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原標題: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摘要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在一個基底上製造具有任意形狀的超級電容器及其模塊化集成
  • 【科普】高比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電解質和能量密度限制原理
    然而,受限於表面電荷物理吸脫附存儲機制只能儲存有限電荷,雙電層電容器的能量密度較低,大約為6~7 Whkg-1,遠遠低於成熟的鋰離子電池(~250 Whkg-1)。贗電容器(pseudocapacitor)通過電極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快速的氧化還原反應存儲能量,故贗電容器的容量一般要遠遠大於傳統的雙電層電容器,從而較大幅度提高了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混
  • 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研究獲進展
    如何提高能量密度是目前和未來超級電容器研究的重點之一。 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一三五」重點培育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蘭州化物所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在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青科大在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新聞—科學網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中德科技學院教授李鎮江泰山學者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該成果由中德科技學院新引進青年教師趙健和李鎮江團隊成員共同完成
  • 夏永姚綜述:超級電容器的機理、 材料、系統、表徵及應用
    ,開發納米多孔電極材料改善比電容和建立混合型/非對稱超級電容器增加電壓成為有效的方法。4  超級電容器系統根據電極材料組成差異,將超級電容器分為對稱型超級電容器、非對稱型超級電容器及混合型超級電容器。4.1 對稱型超級電容器對稱超級電容器通常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電容式電極組裝而成。在水性電解液中受水的分解電壓所限,電容器電壓被限制在1.23 V左右,大多數商業超級電容器是基於有機電解液中兩個對稱AC電極,電壓窗口可達2.7 V。
  • 高性能石墨烯混合材料:TUM開發超級電容器|汽車製造AP
    ▲由金屬有機骨架(MOF)和石墨烯酸製成的石墨烯混合物成為超級電容器的極佳正極,因此可實現與鎳氫電池相似的能量密度。圖片:J.Kolleboyina/IITJ根據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說法,儲能系統的基礎是新型、高性能和可持續的石墨烯混合材料。它應該具有與當前使用的電池和蓄電池相當的性能數據。
  • 石墨烯與MOF結合的新材料可製造出高效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與電池不同的是,它可以快速儲存大量能量,並以同樣快的速度將其釋放出來。比如說,如果火車進站時剎車,超級電容就會把能量儲存起來,當火車在啟動時需要大量能量的時候,超級電容就會非常迅速地再次提供能量。不過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還不夠大,比如鋰蓄電池的能量密度為265千瓦時(KW/h),而超級電容器只能達到其十分之一。
  • 美國用新材料制更堅固的超級電容器電極
    蓋世汽車訊 移動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無人機和其他技術的爆炸式增長,推動了人們對需要能夠為此類設備提供動力的新型輕量化材料的需求。據外媒報導,美國休斯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和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由還原氧化石墨烯和芳綸納米纖維製成了結構型超級電容器電極,而且此種電極比傳統的碳基電極更堅固、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