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小龍蝦殼為原料製備多孔碳材料實現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2020-12-01 石墨烯聯盟

本文要點:

  • 從大量的生物油(HB)中綠色合成分級多孔碳(HPC)。
  • 使用小龍蝦殼(CS)作為生物模板獲得的獨特多孔碳。
  • 氧摻雜的HPC在0.5Ag-1時具有351Fg-1的高比電容。
  • 組裝好的對稱超級電容器在350Wkg-1時可提供20Whkg-1的出色能量密度。

1成果簡介

原始生物質在高性能超級電容器中的實際應用主要由於它們相對稀少的有效存儲位點和低擴散動力學而受到阻礙。本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團隊在《Carbon》期刊發表名為「Synthesis of 3D-interconnect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from heavy fraction of bio-oil using crayfish shell as the biological template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的論文,研究基於硬模板法,伴隨著不同的NaOH活化溫度,從重質生物油(HB)中合成了分級多孔碳(HPC)。

得益於良好的3D互連分層多孔結構,超高的比表面積(3095 m 2 g -1),大的總孔體積(1.66 cm 3 g -1)以及合理的氧原子含量(7.83 at。%) ),CSB-800的重量比電容高達351 F g -1(0.5 A g -1),這比以前報導的其他基於生物質的材料要好得多或至少可比。此外,組裝的CSB-800 // CSB-800對稱超級電容器在功率密度為350 W kg -1(0.5 A g -1)時可以達到20 W h kg -1的出色能量密度。基於HB的HPC的方法為探索由工業副產物和廚房廢物大規模合成電極材料開闢了新的途徑。

2圖文導讀

圖1。HB的元素分析和GC / MS分析

圖2。(a)通過生物模板策略在不同的NaOH活化溫度下從HB合成HPC的示意圖。(b)HB-800,(c)CSB-700,(d)CSB-800和(e)CSB-900的FESEM圖像。(fg)CSSEM-800的FESEM圖像和相應的EDS映射。

圖3。(a)N 2吸附-解吸等溫線;(b)HB-800和CSB-n的孔徑分布(PSD),(c)XRD圖,(d)拉曼光譜和(ef)高解析度XPS光譜(n = 700、800或900)。

圖4。在具有6 M KOH電解質的三電極系統中測得的HB-800和CSB-n(n = 700、800或900)的電化學性能:(a)CVs的掃描速率為50 mV s -1;(b)1 A g -1時的GCD曲線;(c)電流密度為0.5至20 A g -1時的重量電容;(d)的Nyquist曲線和Ë博德相位圖; (f)先前報導的水性電解質中基於生物質的HPC的重量電容的性能比較。

圖5。在K(OH)0.2(OAc)0.8 ·2.78H 2 O電解質中測量的組裝後的CSB-800 // CSB-800對稱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性能。

3小結

本文作者成功地將CS用作生物學模板,以輔助理想的富氧前體HB合成高性能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合成HPC。HPC的微觀結構和孔隙率可以通過控制熱活化溫度來調節。本文的工作是一個典型的示例,該示例使用從生物煉油廠中收集的副產品和從廚餘中獲得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方法實現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結構工程。結果表明,CSB-800在電極材料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為從工業副產品和廚房垃圾中獲得高附加值產品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文獻:

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0.11.083

來源:材料分析與應用

相關焦點

  • 科研新發現:小龍蝦殼助力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
    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示意圖。中國科大供圖中新網合肥12月7日電 (記者吳蘭)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採用新方法,將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等合成製備成一種高性能電極材料。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碳》(Carbon)上。
  • 小龍蝦殼還能這樣用?科研新發現:小龍蝦殼助力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
    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示意圖。中國科大供圖中新網合肥12月7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採用新方法,將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等合成製備成一種高性能電極材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我國科學家實現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材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HB)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材料
    原標題: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材料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記者12月5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小龍蝦殼等原料製成高性能電極材料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據了解,中科大研究團隊採用生物模板—鹼活化的方法,以小龍蝦殼為輔助材料,從重質生物油中成功合成具有超高比表面積、高孔容和適宜氧原子含量的分層多孔碳。同時,他們還研究了活化溫度對分層多孔碳雜原子含量的影響,對獲得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
  • 我國學者用小龍蝦殼等為原料製成高性能電極材料
    新華社合肥12月19日電(記者徐海濤)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小龍蝦殼能幹啥?專家用它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訊 (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小龍蝦殼能幹啥專家用它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
    新華社訊 (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據了解,中科大研究團隊採用生物模板—鹼活化的方法,以小龍蝦殼為輔助材料,從重質生物油中成功合成具有超高比表面積、高孔容和適宜氧原子含量的分層多孔碳。同時,他們還研究了活化溫度對分層多孔碳雜原子含量的影響,對獲得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
  • 小龍蝦殼能幹啥 專家用它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
    新華社訊 (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據了解,中科大研究團隊採用生物模板—鹼活化的方法,以小龍蝦殼為輔助材料,從重質生物油中成功合成具有超高比表面積、高孔容和適宜氧原子含量的分層多孔碳。同時,他們還研究了活化溫度對分層多孔碳雜原子含量的影響,對獲得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
  • 小龍蝦「硬核外衣」有大用途,可用來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
    除此之外,不久前有研究人員發現,小龍蝦殼還可用於電極材料的製備。,用作超級電容器的高性能電極)的文章發布。圖 | CS 和 HB 製備多層分孔碳用作超級電容器電極示意圖(來源:論文)用小龍蝦殼輔助作電極材料隨著智能可穿戴設備、電動汽車等以電為驅動的裝備迅猛增長,更高性能的儲能設施已經成為緊迫的需求。超級電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高充放電循環壽命以及更大的儲能容量被視為潛力巨大的儲電佳選。
  • 中科大研究團隊用小龍蝦殼等製成高性能電極材料
    IT之家 12 月 19 日消息 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用小龍蝦殼等為原料製成高性能電極材料,有望用於電動汽車等領域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據了解,中科大研究團隊採用生物模板—鹼活化的方法,以小龍蝦殼為輔助材料
  • 中科大研究團隊用小龍蝦殼等製成高性能電極材料,有望用於電動汽車
    鞭牛士BiaNews消息: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據了解,中科大研究團隊採用生物模板—鹼活化的方法,以小龍蝦殼為輔助材料,從重質生物油中成功合成具有超高比表面積、高孔容和適宜氧原子含量的分層多孔碳。同時,他們還研究了活化溫度對分層多孔碳雜原子含量的影響,對獲得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
  • 桉樹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分級多孔碳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碳基超級電容器本文,通過ZnCl2活化和NH4Cl吹塑協同作用製備桉樹來源的氮/氧摻雜的分級多孔碳(NHPC)。具有高比表面積,合理的孔隙率和足夠的N / O摻雜等優點。這些優良的物理化學特性使其在超級電容器中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在三電極系統中,在0.5 A g−1時為359 F g−1,在雙電極系統中為0.5 A g−1時為234 F g−1,在功率密度為750 W kg−1時,高能量密度為48 Wh kg−1,在有機電解液中以10 a g−1的高電流密度進行10000次循環試驗
  • ...桉樹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分級多孔碳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成果簡介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碳基超級電容器由於其高電導率本文,通過ZnCl2活化和NH4Cl吹塑協同作用製備桉樹來源的氮/氧摻雜的分級多孔碳(NHPC)。具有高比表面積,合理的孔隙率和足夠的N / O摻雜等優點。
  • 武漢紡織大學:牛仔布廢料通過熔鹽熱解製備摻氮多孔碳材料
    本文要點:通過熔鹽熱解將三聚氰胺改性牛仔布廢料轉化為氮摻雜多孔碳簡易方法成果簡介 將生物質廢物轉化為摻氮多孔碳已被認為是實現儲能材料具有前景的方法。本文,通過使用三聚氰胺改性牛仔布廢料作為原料通過熔鹽熱解(MSP)成功地製備了摻氮活性碳材料。
  • Carbontech 2020 多孔碳材料論壇精彩呈現
    電極材料作為超級電容器的核心,其內部緩慢的電子/離子傳輸速率導致器件的存儲/釋放效率低於預期。改善電極材料的傳輸動力學是獲得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關鍵和可行性策略之一。報告介紹了多種功能碳材料的可控制備技術,通過對碳材料的結構設計與調控,顯著提升其電化學性能。上述系列研究工作為高比能儲能器件用電極材料的設計和實用化提供了新思路。
  • ACS Omega:廢棄菱角殼合成多孔碳,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為了製備WCS生物炭,首先採用頂部點燃上升氣流法將乾燥的WCS碳化成比表面積約為230m2 g–1的微孔炭。然後,採用無溶劑物理共混的方法,將微孔WCS生物炭直接與適量的ZnO納米粒子和KOH作為活化劑混合。在900℃下進一步活化後,得到的碳具有微孔和中孔,稱為WCS多孔碳。製備的高比表面積WCS多孔炭在1175-1537m2 g-1範圍內的碳產率可達50%。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研究和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發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研究較多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者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等,而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的商品化相對較成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1什麼是超級電容器?
  • 陝西中醫藥大學Chemistry Select:廢木糖母液製備3D石墨烯樣多孔碳材料,具有超高比電容和能量密度的超級電容器
    一種通過木糖母液製備三維多孔碳的簡單方法,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木糖的製備過程是在稀酸或濃酸的高溫下水解生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