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桉樹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分級多孔碳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本文,通過ZnCl2活化和NH4Cl吹塑協同作用製備桉樹來源的氮/氧摻雜的分級多孔碳(NHPC)。具有高比表面積,合理的孔隙率和足夠的N / O摻雜等優點。這些優良的物理化學特性使其在超級電容器中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在三電極系統中,在0.5 A g−1時為359 F g−1,在雙電極系統中為0.5 A g−1時為234 F g−1,在功率密度為750 W kg−1時,高能量密度為48 Wh kg−1,在有機電解液中以10 a g−1的高電流密度進行10000次循環試驗
-
南開大學等:綜述-聚合物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多孔碳材料
本文要點 雜原子摻雜多孔碳材料(HPCMs)在吸附/分離、有機催化、傳感和能量轉換/存儲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碳前驅體的選擇是製造具有特定用途和功能最大化的高性能HPCMs材料的關鍵。 該工作對於系統地了解聚合物衍生的碳材料具有重要意義,並且HPCM的設計提供指導。綜合方法 通過將富含雜原子的聚合物作為前驅體進行熱解或通過將預製的多孔碳用含雜原子的前驅體進行後合成處理來製備雜原子摻雜的多孔碳。前者可以將雜原子均勻地添加到整個多孔碳基體中,而後者通常僅將雜原子加載到碳表面上。
-
南開大學等《Chem.Rev》:綜述-聚合物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多孔碳材料
1 本文要點 雜原子摻雜多孔碳材料(HPCMs)在吸附/分離、有機催化、傳感和能量轉換/存儲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碳前驅體的選擇是製造具有特定用途和功能最大化的高性能HPCMs材料的關鍵。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Energy Research》:自凝膠法從羅勒種子中合成富雜原子多孔炭用於柔性超級電容器
首次採用環保的自凝膠方法,從天然羅勒種子中製備出富含雜原子的多孔碳樣品採用簡單的凝膠化方法合成羅勒種子衍生的多雜原子摻雜多孔炭
-
廢棄小龍蝦殼為原料製備多孔碳材料實現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使用小龍蝦殼(CS)作為生物模板獲得的獨特多孔碳。氧摻雜的HPC在0.5Ag-1時具有351Fg-1的高比電容。%) ),CSB-800的重量比電容高達351 F g -1(0.5 A g -1),這比以前報導的其他基於生物質的材料要好得多或至少可比。此外,組裝的CSB-800 // CSB-800對稱超級電容器在功率密度為350 W kg -1(0.5 A g -1)時可以達到20 W h kg -1的出色能量密度。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羅勒種子中合成多孔炭用於柔性超級電容器
>採用簡單的凝膠化方法合成羅勒種子衍生的多雜原子摻雜多孔炭(BHPCs),然後採用中性凝膠水/KOH共活化工藝。BHPC,羅勒種子衍生的多雜原子摻雜多孔碳;DFT,密度泛函理論圖3、A,BHPC-600的SEM圖像; B,BHPC-700;C,BHPC-800;BHPC-700的D,HRTEM和SAED圖像。
-
ZIF-8衍生氮摻雜分層多孔碳材料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碳氣凝膠
本文要點:ZIF-8衍生的多孔碳負載在衍生自殼聚糖的碳氣凝膠上。具有中等N含量的分級多孔結構。成果簡介 本文,使一種簡易原位沉積方法結合隨後的碳化作用,使用殼聚糖製備由ZIF-8衍生的多孔碳(ZIF-8-C)固定的氮摻雜碳氣凝膠(CA)。
-
BC-PANI衍生分層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作為鋰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要點: 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碳化和活化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BC-PANI),製備摻雜的層狀碳納米纖維LIB陽極,詳細討論了衍生的碳結構的結構和電化學性質。 為了實現諸如電動車輛之類的應用,對具有高能量存儲和高額定功率的鋰離子電池的需求不斷增長,需要具有大電荷存儲能力和更快動力學的電極材料
-
菠菜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片作為高性能的氧還原反應催化劑
本文要點: 使用富金屬植物作為前體製備高性能NPGM ORR催化劑鋪平了道路。成果簡介 生物質衍生的多孔碳材料是用於氧還原反應這項工作為使用富含金屬的設備作為製備用於電化學能量轉換和存儲應用的多孔碳材料的來源鋪平了道路。
-
江蘇大學:生物質氮摻雜碳氣凝膠在電催化和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
最重要的是,大多數生物質材料都具有氮功能,可以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原位摻雜(自摻雜)雜原子(例如N),從而產生其他缺陷和具有增強的電子密度和電子貢獻屬性的活性中心。本文總結了近十年來生物質衍生的碳氣凝膠的電化學應用,特別是在水電解,金屬空氣電池,燃料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領域。簡要強調了當前的研究挑戰和未來的方向。
-
ACS Omega:菠菜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片作為高性能的氧還原反應催化劑
本文要點: 使用富金屬植物作為前體製備高性能NPGM ORR催化劑鋪平了道路。 1 成果簡介 生物質衍生的多孔碳材料是用於氧還原反應
-
Carbontech 2020 多孔碳材料論壇精彩呈現
電極材料作為超級電容器的核心,其內部緩慢的電子/離子傳輸速率導致器件的存儲/釋放效率低於預期。改善電極材料的傳輸動力學是獲得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關鍵和可行性策略之一。報告介紹了多種功能碳材料的可控制備技術,通過對碳材料的結構設計與調控,顯著提升其電化學性能。上述系列研究工作為高比能儲能器件用電極材料的設計和實用化提供了新思路。
-
王舜&金輝樂&夏鎮海 Angew.雜原子摻雜碳材料增強電荷存儲的起源
成果簡介由於其可調的表面功能和優異的性能,摻雜雜原子的碳材料迅速成為超級電容器應用的候選材料。儘管人們一直致力於研究摻雜雜原子碳材料的增強電荷存儲的起源,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結果。本文通過實驗和理論模擬,證明了雜原子摻雜不僅使工作電壓變寬,而且成功地提高了水系超級電容器的比電容。更具體地說,吸附在雜原子摻雜碳上的電解質離子能有效地抑制氫的析出反應,這是充電過程中水分解的關鍵步驟,使水系電解質的電壓窗口甚至超過水的熱力學極限(1.23 V)。此外,由於雜原子摻雜碳的吸附能降低,導致在雜原子摻雜碳表面上存儲了更多的陽離子,從而提高了電荷存儲性能。
-
中山大學:碳材料用於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最新進展和挑戰
圖文導讀 圖1、鋅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組成和部分電化學行為。碳正電極吸附/解吸涉及的離子是(A)電解質中的陰離子或(B)Zn 2+圖2、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與其他儲能設備的Ragone圖主要關注近年來ZHSC中碳陽性電極的進展。ZHSC中使用的各種碳材料主要分為四類,包括商用AC,CNT,石墨烯和多孔碳(PC)。
-
中山大學:碳材料用於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最新進展和挑戰
ZHSC中使用的各種碳材料主要分為四類,包括商用AC,CNT,石墨烯和多孔碳(PC)。系統地研究了它們的合成,形態和電化學性能。然後,簡要總結了優化其電化學性能的修飾策略。最後,討論了ZHSC中碳正電極的當前挑戰和未來機會。
-
武漢紡織大學:牛仔布廢料通過熔鹽熱解製備摻氮多孔碳材料
本文要點:通過熔鹽熱解將三聚氰胺改性牛仔布廢料轉化為氮摻雜多孔碳簡易方法成果簡介 將生物質廢物轉化為摻氮多孔碳已被認為是實現儲能材料具有前景的方法。本文,通過使用三聚氰胺改性牛仔布廢料作為原料通過熔鹽熱解(MSP)成功地製備了摻氮活性碳材料。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博士王奇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韓敏課題組合作,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
北化《Small》:基於多孔炭的超級電容器的性能與多孔炭的孔結構...
在《Small》期刊發表名為「Cucurbit[6]uril-Derived Sub-4 nm Pores-Dominat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for Supercapacitors: Operating Voltage Expansion and Pore Size Matching」的論文,研究以具有豐富氮、氧雜原子的籠狀超分子基體葫蘆
-
上海矽酸鹽所:氮摻雜的分層多孔碳,可有效存儲電化學能量
成果簡介 碳電極材料的大表面積,高電導率和豐富的活性部位是儲能裝置的必要特性。但是,碳電極材料的高導電性和高氮摻雜難以協調。在NH3下於900°C煅燒的氮摻雜分級多孔碳大氣中的氮含量高,為7.48 at%,比表面積較大,為1613.2 m 2/ g,並且具有2.7S / cm的高電導率。
-
Energy Mater: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的分層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作為高速鋰離子電池的陽極
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碳化和活化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BC-PANI),製備摻雜的層狀碳納米纖維LIB陽極,詳細討論了衍生的碳結構的結構和電化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