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片作為高性能的氧還原反應催化劑

2020-09-23 材料分析與應用

本文要點:

使用富金屬植物作為前體製備高性能NPGM ORR催化劑鋪平了道路。


成果簡介

生物質衍生的多孔碳材料是用於氧還原反應(ORR)的有效電催化劑,在低溫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中,開發了一種以菠菜為碳,鐵和氮源製備多孔碳納米片的合成方法,並研究了其ORR催化性能。這些碳片表現出非常高的ORR活性,在0.1 M KOH中的半波電勢為+0.88 V,比市售Pt / C催化劑高20 mV。此外,它們顯示出比Pt / C更好的長期穩定性,並且對甲醇不敏感。出色的ORR性能歸因於主要來自Fe–N x的可訪問的高密度活性位點部分。這項工作為使用富含金屬的設備作為製備用於電化學能量轉換和存儲應用的多孔碳材料的來源鋪平了道路。

圖文導讀

方案1.製備菠菜衍生的碳納米片的程序示意圖


圖1. M + S + C900-900的代表性SEM(a–c)和TEM(d,e)圖像。(e)中的插圖是M+ S + C900-900 的電子衍射圖。


圖2. M + S + C900-900的結構表徵。


圖3. 在O 2飽和的0.1 M KOH中,M + S + C900-900和Pt / C 之間的甲醇耐受性和穩定性比較


圖5.對照實驗的結果。


小結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一種有效的合成方法製備菠菜衍生的雜原子摻雜的多孔碳片。這些材料在半波和起伏電位,長時間,穩定性和對甲醇中毒的抵抗性方面,在鹼性介質中均表現出優於Pt / C的ORR性能。它們還顯示在酸性介質中ORR活性接近Pt / C。對照實驗揭示了作為Fe–N x部分的活性中心以及微孔和中孔的重要作用。鑑於許多工廠都有積累金屬的能力,設想它們不僅可以用於從汙染環境中修復金屬,而且可以作為製備雜原子摻雜碳材料的天然前體,用作各種反應的催化劑和電化學儲能的電極材料。


文獻:Spinach-Derived Porous Carbon Nanosheets as High-Performance 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Xiaojun Liu, Casey Culhane, Wenyue L, and Shouzhong Zou*

Cite this: ACS Omega 2020,

Publication Date:September 15, 2020

https://doi.org/10.1021/acsomega.0c02673

相關焦點

  • ACS Omega:菠菜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片作為高性能的氧還原反應催化劑
    本文要點: 使用富金屬植物作為前體製備高性能NPGM ORR催化劑鋪平了道路。 1 成果簡介 生物質衍生的多孔碳材料是用於氧還原反應
  • 真·大力水手:菠菜有望成為可再生燃料電池的關鍵催化劑
    去年12月,另一組中國科學家則探討了將基於菠菜的納米複合材料作為光催化劑的潛力[注3]。Greenbaum早期曾申請了使用菠菜作為催化劑的專利,即將金屬鉑撒到PS1上,以產生純氫氣,並為燃料電池供電。最新論文作者認為,葉綠素有望成為燃料電函中氧化還原反應的一種低毒性、低成本催化劑。這篇中國研究人員的論文採取了不同於Greenbaum的方法,使用菠菜製成了富含碳的納米片。
  • MOF衍生的Co2P納米顆粒/多摻雜多孔碳作為三功能電催化劑
    該工作採用Co、N和P雜原子多摻雜炭材料為基體負載過渡金屬磷化物納米粒子,以調控催化劑的比表面積、電導率以及納米粒子的分散性,構建具有高催化性能的氧析出、氫析出和氧還原三功能催化劑。 當前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例如水電解和金屬-空氣電池,仍然依靠貴金屬來催化其核心的電化學反應(如氧析出反應
  • 科學家將菠菜作為電池催化劑,效率更高更便宜
    當今的燃料電池通常使用鉑基催化劑(platinum catalyst,以金屬鉑為主要活性物質)。近日,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ACS Omega》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功,表明菠菜可以作為一種優秀的可再生的富碳催化劑。
  • 湖南大學JMCA報導高性能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
    近日,湖南發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應用化學系碩士研究生洪敏在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上獲得重要進展,採用富氮石墨烯碳氣凝膠負載FeNx原子簇(FeNx-CN/g-GEL)為燃料電池應用合理設計並規模化製備低成本、高金屬利用率的原子尺度催化劑提供了新的方案
  • 石墨烯提高燃料電池氧還原催化劑性能
    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具有高性能、高穩定性的無金屬催化劑。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Nanoscale上。  由於化石燃料的稀缺和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刺激了對能源轉換和儲能系統的研究,燃料電池因其顯著的能量密度和無環境汙染的優勢,在眾多的能量系統中脫穎而出。
  •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然而,鋅空電池面臨著穩定性差和功率密低等問題,這些問題與空氣陰極催化反應密切相關。傳統貴金屬催化劑具有優異的電催化活性,但是,高成本和差穩定性限制了其規模化應用,因此,進一步開發優異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的非貴金屬催化劑成為重要挑戰。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材料孔隙和電子結構豐富,成本低、結構可調,催化活性位點多,在取代貴金屬催化劑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應用前景。
  • 為菠菜加點鹽:一種清潔、高效的燃料電池催化劑誕生了
    眾所周知,菠菜是一種富含營養和延緩衰老的蔬菜。但你可能不知道,菠菜還有另外一個用途——作為一種燃料電池催化劑。最終,研究人員在 900 攝氏度的高溫下進行幾輪熱解後,生產出了富含碳的納米片。圖 | 製備菠菜碳納米片的程序示意圖他們發現,基於菠菜研製的催化劑比鉑基催化劑的效率更高
  • 限域的Bi納米顆粒作為一種高活性、高耐久性的CO2還原電催化劑
    得益於均勻分布的超細Bi顆粒和原位退火形成的碳納米片,經優化的電極在還原CO2的過程中化中不僅表現出較高的甲酸選擇性,而且展現出優異的催化活性與穩定性。2.採用在Ar氣氛中直接退火,實現自支撐超薄碳納米片限域的超細Bi納米顆粒的製備。
  • 雷射輔助液相合成高性能石墨烯負載催化劑納米顆粒
    Zhu Liu)與Ian Kinloch教授等, 以具有弱氧化、低缺陷特性的電化學氧化石墨烯(EGO)為原料,採用光電化學手段,通過深紫外準分子雷射(248 nm)輻照前驅體溶液,一步實現EGO的深度還原與Pt和RuO2催化劑納米顆粒的高效負載(圖1)。
  • 氧還原為過氧化氫的催化劑設計、合金的原位轉變、Cu團簇、ReS2/CC...
    在本文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宇恩課題組聯合南京師範大學李亞飛課題組、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姚濤課題組,分析了具有豐富孿晶結構的高度晶格-無序的Cu3N作為前體電催化劑的CO還原量。通過在CO還原反應(CORR)中原位活化和氮的伴隨釋放,所獲得的金屬Cu°催化劑顆粒繼承了母體Cu3N晶格中存在的晶格位錯。在液流電池系統中,電流密度為727 mA cm-2時,脫硝的催化劑可提供前所未有的90%以上的C2+法拉第效率。
  • 南開大學等:綜述-聚合物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多孔碳材料
    本文要點 雜原子摻雜多孔碳材料(HPCMs)在吸附/分離、有機催化、傳感和能量轉換/存儲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碳前驅體的選擇是製造具有特定用途和功能最大化的高性能HPCMs材料的關鍵。 該工作對於系統地了解聚合物衍生的碳材料具有重要意義,並且HPCM的設計提供指導。綜合方法 通過將富含雜原子的聚合物作為前驅體進行熱解或通過將預製的多孔碳用含雜原子的前驅體進行後合成處理來製備雜原子摻雜的多孔碳。前者可以將雜原子均勻地添加到整個多孔碳基體中,而後者通常僅將雜原子加載到碳表面上。
  • 合肥研究院製備出氧還原反應非貴金屬基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李越課題組在鐵基納米複合材料的OER催化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合成的FeP/Fe3O4/CNTs複合材料展現出優異的氧還原反應催化活性及穩定性,並具有很好的本徵活性和快速的動力學過程。
  • ...雙功能電催化劑、自組裝金屬聚合物、層狀雙氫氧化物納米片
    層狀雙氫氧化物(LDH)納米片在廣泛的光反應中顯示出良好的活性,其通常歸因於納米片中大量的表面氧空位或配位不飽和金屬陽離子,它們充當活性位點以進行反應物吸附和活化。
  • ZIF-8衍生氮摻雜分層多孔碳材料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碳氣凝膠
    本文要點:ZIF-8衍生的多孔碳負載在衍生自殼聚糖的碳氣凝膠上。具有中等N含量的分級多孔結構。成果簡介 本文,使一種簡易原位沉積方法結合隨後的碳化作用,使用殼聚糖製備由ZIF-8衍生的多孔碳(ZIF-8-C)固定的氮摻雜碳氣凝膠(CA)。
  • BC-PANI衍生分層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作為鋰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要點: 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碳化和活化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BC-PANI),製備摻雜的層狀碳納米纖維LIB陽極,詳細討論了衍生的碳結構的結構和電化學性質。本文證明了源自細菌纖維素-聚苯胺納米複合材料的分級多孔碳結構的合成和利用,將其作為高速率鋰離子電池的有希望的陽極材料。衍生碳的微觀結構分析表明,細菌纖維素纖維骨架的遺傳以及聚苯胺的納米顆粒結構。通過XRD,拉曼光譜和XPS對衍生的多孔碳結構進行結構表徵,並通過循環伏安法,恆電流充放電研究對電化學性能進行分析,和阻抗譜。
  • 南開大學等《Chem.Rev》:綜述-聚合物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多孔碳材料
    在這方面,作為前驅體的聚合物因其通用的分子和納米級結構,可調節的化學組成以及豐富的加工技術(這些技術結合固態化學作用,可以在整個碳化過程中得到保持)而產生了廣闊的前景。 南開大學王鴻與國外研究人員合作在《Chem.
  • 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製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研究獲進展
    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黃小青課題組在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的製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優於鉑的氧還原催化劑-ZrN
    反應的限制。在ORR反應中,分子氧被電化學還原並伴隨著電勢的產生。當前,最廣泛使用和最有效的ORR催化劑是Pt,然而Pt來源稀少且價格昂貴,因此人們嘗試做出很多努力,以尋求更有效地使用Pt或尋找可替代的非Pt基ORR催化劑。
  • 【催化】負載錳鈷尖晶石的缺陷活性炭作為一種高效的氧還原電催化劑
    最近,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姚向東教授課題組基於他們所提出的一種缺陷催化機理,成功地使活性炭具有很高的氧還原反應(ORR)催化活性,並通過負載少量的錳鈷尖晶石納米顆粒,在鹼性條件下使其具有和商業化的Pt/C可以媲美的ORR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