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鋅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ZHSC)結合了高能Zn離子電池和大功率超級電容器的優勢,近年來已成為有前途的儲能設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ZHSC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有許多瓶頸需要克服。尤其是,碳正電極的有限離子吸附能力引發的挑戰嚴重限制了ZHSC的能量密度。因此,設計新穎的碳正電極已成為關鍵問題,該電極能夠實現高能量密度,但又不會降低固有功率能力和長期耐久性。
中山大學盧錫洪教授團隊在《Carbon Energy》期刊發表名為「Recent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of carbon materials for Zn‐ion hybrid supercapacitors」的綜述,研究的重點是使用各種碳材料合成ZHSC,形態和電化學性能方面的最新成就。簡要總結了優化其電化學性能的修飾策略。此外,還概述了該領域的當前挑戰和未來機遇。這項綜述將有助於為碳正電極的研究系統提供一個有組織的框架,並開發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新型ZHSC。
圖文導讀
圖1、鋅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組成和部分電化學行為。碳正電極吸附/解吸涉及的離子是(A)電解質中的陰離子或(B)Zn 2+
圖2、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與其他儲能設備的Ragone圖
主要關注近年來ZHSC中碳陽性電極的進展。ZHSC中使用的各種碳材料主要分為四類,包括商用AC,CNT,石墨烯和多孔碳(PC)。系統地研究了它們的合成,形態和電化學性能。然後,簡要總結了優化其電化學性能的修飾策略。最後,討論了ZHSC中碳正電極的當前挑戰和未來機會。
圖3、包括了各種形式的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ZHSC)
圖4、(A)(B)X射線光電子能譜C1s光譜,帶有氧化碳納米管(oCNT)的調查光譜插圖和oCNT的透射電子顯微鏡圖像。
C),Zn // CNTs微型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m-ZHSC)的製備示意圖。
D),CNTs紙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
E),Zn // CNTs m-ZHSC 在1至10 mA cm -2的恆電流充放電曲線。
儘管CNT具有用作ZHSC組裝電極材料的巨大潛力,但其相對較低的比表面積和密度導致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進行額外的改性。非常需要擴大表面積(通過引入多孔結構)或引入一些額外的活性位點以進行Zn 2+調節。
圖5、A,無嵌入劑碳(LC)和層狀B / N共摻雜多孔碳(LDC)的合成程序。B,Zn // LDC 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ZHSC)與其他ZHSC水溶液在0.5 A g -1時的恆電流充放電曲線。C,D,MXene-rGO氣凝膠的製備示意圖。(E)rGO氣凝膠和(F)MXene-rGO氣凝膠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
與其他碳納米材料相比,二維材料具有團聚和自堆積的問題,不利於電解質離子的傳輸和電荷存儲。如上所述,可以通過與3D骨架材料結合併引入雜原子以增加層之間的靜電排斥力來克服此缺點。
圖6、A,製備富氧多孔碳(OPC)的示意圖。B,OPC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C,由獲得的Zn // OPC 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供電的數字手錶和手機
圖7、在具有令人滿意的電化學性能的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中獲得碳正電極的方法
小結與挑戰
通過這篇綜述,我們討論並分析了ZHSCs碳陽性電極的最新進展。這主要包括各種商用AC,CNT,石墨烯和PC材料的合成,形態和電化學性能。此外,簡要總結了碳材料正極的修飾策略,以構建更理想的ZHSC。但是,碳正電極的電流電容和能量密度仍需要進一步提高,以匹配鋅負電極的高理論容量。因此,在新型碳材料作為ZHSCs正極的設計和合成中仍然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
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