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科大在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中德科技學院教授李鎮江泰山學者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該成果由中德科技學院新引進青年教師趙健和李鎮江團隊成員共同完成,並以「A High-Energy Density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Based on Fe2O3Nanoneedle Arrays and NiCo2O4/Ni(OH)2Hybrid Nanosheet Arrays Grown on SiC Nanowire Networks as Free-Standing Advanced Electrodes」為題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18, 8: 1702787,IF=16.721)上。

超級電容器作為一種新型儲能裝置,因具有快速充放電、庫倫效率高及循環壽命長等特性受到了國內外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然而,構築出具有良好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是實現其高效能量存儲的關鍵。因此,如何設計高性能骨架材料和活性材料,並實現兩種材料的協同作用,就成為該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李鎮江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在已掌握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量產化製備SiC納米線核心技術的基礎上,首次以量產化製備出的SiC納米線網絡為骨架,以過渡金屬化合物為活性材料,通過控制工藝參數,分別在SiC納米線上生長出NiCo2O4/Ni(OH)2混合納米片陣列正極材料和Fe2O3納米針陣列負極材料,所製備的複合電極材料不僅具有高的比電容還具有優異的倍率特性;此外,利用製備出的複合正極和負極材料,並通過合理匹配正、負電極材料的質量和電容量等,組裝得到了具有高能量密度及良好循環穩定性的非對稱型超級電容器。該項成果為新一代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產業化製造奠定了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材料】穩定的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儲能器件,可用於存儲由各種清潔能源轉化得到的電能。其主要特點是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清潔環保等。組成電容器的兩個電極的性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電容器能夠存儲的電量(電容值)。氧化釩因價格低廉、易於製備以及具有很高的理論電容值一直備受科學界的關注。然而氧化釩自身的不穩定性嚴重製約了其商業化應用。
  • 青島科技大學在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超級電容器以其快速充放電、功率密度大及循環壽命長等特性已成為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能量存儲裝置,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負極材料作為構建超級電容器的核心部件之一,決定著其性能的優劣。因此,開發高性能負極材料就成為本領域的熱點和難點課題。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超級電容器材料缺陷調控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催化材料團隊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在超級電容器法拉第電容材料缺陷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嵌鋰誘導四氧化三鈷缺陷調控實現高法拉第反應活性和優異超級電容器性能》(Lithiation-Induced
  • 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是儲能原理不同、各有特點的兩類代表性儲能器件。鋰電池能量密度高(~250 Wh kg-1),但功率密度偏低(<1 kW kg-1),而超級電容器功率密度高(~15kW kg-1)但能量密度過低(<20 Wh kg-1)。
  • 大連理工:超級電容器解決儲能材料研究難題
    原標題:超級電容器解決儲能材料研究難題 大連理工大學化工與環境生命學部教授邱介山領導的能源材料化工學術團隊在高性能儲能設備所用儲能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近日,相關研究成果作為封面發表於《先進能源材料》期刊。
  • 研究人員開發新一代低成本超級電容器薄膜電極
    ,使用鈷金屬絡合物和聚吡咯導電聚合物,製造高功率、低成本的超級電容器薄膜電極材料。 超級電容器是可充電儲能設備,與傳統電池相比,可以更快地提供高功率密度電荷。A它的優點是充電速度快,在數百至數千次充電循環後,仍能保持存儲容量。超級電容器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包括電動車輛的再生制動系統、無線通信和高功率雷射器。但是,電極材料的高成本阻礙這類器件的廣泛使用。因此,開發高電容材料(改善充放電循環),同時降低材料成本,非常重要。
  • 東華大學陳南梁/廈門大學劉向陽《AFM》:在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紡織學院產業用紡織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陳南梁教授團隊與廈門大學劉向陽教授團隊合作在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超級電容器,特別是可拉伸全固態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在可穿戴電子領域的潛在應用性而受到廣泛關注。可拉伸超級電容器不但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和循環穩定性好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而且還有出色的機械性能,特別是優秀的可拉伸性、拉伸回復性和機械穩定性等。
  • 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是儲能原理不同、各有特點的兩類代表性儲能器件。鋰電池能量密度高(~250 Wh kg-1),但功率密度偏低(<1 kW kg-1),而超級電容器功率密度高(~15kW kg-1)但能量密度過低(<20 Wh kg-1)。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研究和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發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研究較多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者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等,而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的商品化相對較成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1什麼是超級電容器?
  • 日本將摻硼納米金剛石用作超級電容器電極
    一開始,科學家們嘗試利用有機溶劑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解液(作為傳導介質)以解決該問題,提高產生的電壓(注意,在能量存儲設備中,電壓的平方與能量密度成正比)。但是,有機溶劑很昂貴且導電率低。因此,科學家們認為,也許水電解質會更好。自此,研發配備水電解質的高效超級電容器元件成為了該領域的中心研究課題。
  • 化學學院鄒德春課題組在鈣鈦礦憶阻器及PEDOT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
    鈣鈦礦應用的新路線——首個纖維形態的鈣鈦礦憶阻器件研發成功近幾年來,作為一種新型的太陽電池材料,有機無機雜化的鈣鈦礦材料得到了持續增長的研究關注,由於製備方法簡單、器件效率優良並且有潛力超遠前面幾代的材料體系,這類鈣鈦礦很快就成為了能源領域的「搖滾明星」。
  • AEnM:基於MnHCF-MnOx電極材料的全印刷柔性超級電容器
    當前對該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1)通過合理選擇HCF模板的組分和控制化學轉化過程,合理控制最終產物的組成;(2)在製備過程中可以生成多功能或多層次的納米結構。HCF具有成本低、製備方便、穩定性好、框架結構、成分可設計等優點,在電化學儲能相關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 上海矽酸鹽所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是儲能原理不同、各有特點的兩類代表性儲能器件。鋰電池能量密度高(~250 Wh kg-1),但功率密度偏低(<1 kW kg-1),而超級電容器功率密度高(~15 kW kg-1)但能量密度過低(<20 Wh kg-1)。
  • 晶片超級電容器又添新材料
    據德國《光譜》雜誌網站近日報導,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VTT)研究團隊最近把目光轉向了一種「不可能」的弱電材料——多孔矽,為了把它變成強大的電容器,團隊創新性地在其表面塗了一層幾納米厚的氮化鈦塗層,使其性質得以改變。  該團隊負責人麥卡·普倫尼拉解釋說,因化學反應導致的不穩定性和高電阻導致的低功率,不帶塗層的多孔矽本是一種極差的電容器電極材料。
  • 浙江師大胡勇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階段進展
    近日,浙師大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胡勇教授團隊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了重要階段進展,分別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 中國海洋大學柳偉團隊在鉀離子超級電容器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半島記者 劉金震 通訊員 崔永朋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柳偉教授在新型鉀離子超級電容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鉀離子因電化學性能與鋰離子相近,儲量豐富,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從而在儲能領域表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相關鉀離子存儲材料與器件研究已成為當前科研前沿熱點之一。然而,鉀離子半徑遠大於鋰離子,導致原有電極材料在存儲鉀離子過程中出現嚴重結構破壞,器件性能下降明顯。因此,如何設計構建新型電極材料,適應鉀離子擴散的熱力學與動力學需求,開發出低成本同時兼具高性能的鉀離子電極材料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與難點。
  • 美國用新材料制更堅固的超級電容器電極
    蓋世汽車訊 移動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無人機和其他技術的爆炸式增長,推動了人們對需要能夠為此類設備提供動力的新型輕量化材料的需求。據外媒報導,美國休斯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和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由還原氧化石墨烯和芳綸納米纖維製成了結構型超級電容器電極,而且此種電極比傳統的碳基電極更堅固、更靈活。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是儲能原理不同、各有特點的兩類代表性儲能器件。鋰電池能量密度高(~250 Wh kg-1),但功率密度偏低(<1 kW kg-1),而超級電容器功率密度高(~15 kW kg-1)但能量密度過低(<20 Wh kg-1)。超越上述兩類儲能器件的儲能極限,發展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儲能器件的新型電極材料,是化學儲能領域極具挑戰性的世界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