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穩定的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2021-01-16 X-MOL資訊

‍‍‍‍


綠色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是目前能源研究領域的重點。絕大部分綠色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因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均勻分布,需要可靠的能量存儲裝置以提供其利用的可能性。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儲能器件,可用於存儲由各種清潔能源轉化得到的電能。其主要特點是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清潔環保等。組成電容器的兩個電極的性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電容器能夠存儲的電量(電容值)。氧化釩因價格低廉、易於製備以及具有很高的理論電容值一直備受科學界的關注。然而氧化釩自身的不穩定性嚴重製約了其商業化應用。研究表明該不穩定性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長時間的充放電循環使氧化釩持續形變(膨脹收縮),最終造成結構坍塌或粉化;其二,氧化釩在水性電解質中持續充放電會緩慢形成水溶性的釩氧離子。兩者均會導致氧化釩在工作時逐漸流失,使得氧化釩超級電容器器件性能不斷衰減。如何同時克服上述兩個缺點,製備性能穩定的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一直是材料和能源研究領域面臨的挑戰。


近日,東北大學劉曉霞教授課題組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的李軼(Yat Li)副教授課題組合作製備得到極穩定的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他們採用高效可控的電化學技術將混合價態的氧化釩納米線沉積在部分剝離的碳纖維上(下圖),相關工作近期發表在Small 上。


穩定性測試表明這一剝離碳纖維/混合價態氧化釩納米線複合電極在十萬次充放電後沒有觀察到性能衰減,其極高的穩定性遠遠優於目前已知的其他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結構、元素表徵以及對照組實驗表明,部分剝離碳纖維外層的疏鬆結構可以有效緩衝氧化釩在充放電時產生的形變應力,從而減小形變應力對氧化釩結構的損壞,防止材料的坍塌。而電化學還原引入的四價釩因具有熱力學穩定性以及四價釩氧化物VO2在中性電解質中不溶於水的特性,有效抑制了水溶性釩氧離子的生成,並防止氧化釩在使用過程中流失。


此外,該工作還探究了氧化釩電極在長時間穩定性測試中的活化機理(下圖黑色和紅色數據點初始的上升階段)。文章指出,電極活化可歸因於兩個主要因素:1)結構水的富集撐大了氧化釩層間距,使得電解液中離子嵌入和脫嵌變得容易;2)氧化釩納米線薄膜表面出現裂隙,增大了電極材料與電解質中離子的接觸表面積。

本文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電化學法製備極穩定的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通過優化V4+/V5+的比例以及將氧化釩與部分剝離碳纖維複合,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的穩定性被提高到歷史新高度:100000次充放電循環後沒有任何性能衰減。該電化學處理方法簡便快捷,無需任何表面保護材料,同時解決了氧化釩結構坍塌和化學溶解的兩大問題。該工作為氧化釩在能量存儲器件中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該論文作者為:Yu Song, Tianyu Liu, Bin Yao, Tianyi Kou, Dongyang Feng, Xiaoxia Liu, Yat Li

原文(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後直達原文頁面):

Amorphous Mixed-Valence Vanadium Oxide/Exfoliated Carbon Cloth Structure Shows a Record High Cycling Stability 

Small, 2017, 13, 1700067, DOI: 10.1002/smll.201700067


導師介紹

劉曉霞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19231

李軼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6064


X-MOL材料領域學術討論QQ群(338590714)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讀者朋友們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參加討論

相關焦點

  • 電化學價態調控—提升氧化釩電極材料循環穩定性的新思路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具有快速存儲及釋放能量的儲能器件,在清潔能源存儲等領域有很好的應用潛力。電極材料是影響超級電容器性能的重要因素,決定了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存儲容量。氧化釩價格低廉,理論電容值高,是備受關注的高性能電極材料。然而氧化釩存在穩定性差等問題,嚴重製約了其商業化應用。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研究和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發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研究較多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者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等,而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的商品化相對較成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1什麼是超級電容器?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晶片超級電容器又添新材料
    ,決定電容器性能的關鍵是其電極材料,有潛力的「選手」包括石墨烯、碳化鈦和多孔碳等。目前用多孔矽—氮化鈦(Si-TiN)做電極的電容裝置能完全穩定地通過5萬次測試。」  在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方面,新電極裝置比得上目前最先進的超級電容器。目前由氧化石墨烯/還原氧化石墨烯製造的晶片微電容器功率密度為200瓦/立方釐米,能量密度為2毫瓦時/立方釐米,而新電極裝置功率密度達到214瓦/立方釐米,能量密度為1.3毫瓦時/立方釐米。
  • 【科普】高比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電解質和能量密度限制原理
    然而,受限於表面電荷物理吸脫附存儲機制只能儲存有限電荷,雙電層電容器的能量密度較低,大約為6~7 Whkg-1,遠遠低於成熟的鋰離子電池(~250 Whkg-1)。贗電容器(pseudocapacitor)通過電極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快速的氧化還原反應存儲能量,故贗電容器的容量一般要遠遠大於傳統的雙電層電容器,從而較大幅度提高了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
  • AEnM:基於MnHCF-MnOx電極材料的全印刷柔性超級電容器
    在可充電電池中,HCF材料具有開放骨架的可用通道和剛性結構,快速的電荷轉移動力學特徵和較長的循環壽命,Li+、Na+等陽離子可以被容納並擴散到過渡金屬和氰基配體形成的交叉骨架的空隙中,因此成為一種有前途的陰極材料。一般來說,PBAs具有存儲兩個鈉離子的能力,理論容量可達170 mAh/g,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有序中孔的六方氧化鎢應用於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前沿部分】在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中,氧化鎢被認為在微型器件和非對稱電容器負極材料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美國用新材料制更堅固的超級電容器電極
    蓋世汽車訊 移動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無人機和其他技術的爆炸式增長,推動了人們對需要能夠為此類設備提供動力的新型輕量化材料的需求。據外媒報導,美國休斯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和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由還原氧化石墨烯和芳綸納米纖維製成了結構型超級電容器電極,而且此種電極比傳統的碳基電極更堅固、更靈活。
  • 磷酸氧釩類石墨烯結構實現高能量密度柔性超級電容器
    研究人員利用新型無機二維超薄結構構建了高氧化還原電位且最優能量密度的柔性平面超級電容器。該結果以 「Two-dimensional vanadyl phosphate ultrathin nanosheets for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flexible pseudocapacitors」 為題在線發表在9月12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全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通過對氧化石墨烯進行簡單的化學熱修飾而設計「全石墨烯」電極系統於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成果簡介 「電極失衡」是阻礙非對稱超級電容器(ASC)潛在性能的主要問題之一,這主要是由於電極微結構的巨大差異引起的。
  • :讓氧化還原電解液「戀上」電極——給超級電容器一個驚喜
    研究主題:儲能材料-氧化鐵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改性   3.發表時間:2018年2月9日上線   【 研究背景 】   ·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作為目前應用廣泛並且備受關注的兩種電化學儲能裝置;   ·與鋰離子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中儲能相關反應多發生在電極材料表面或近表面
  • 夏永姚綜述:超級電容器的機理、 材料、系統、表徵及應用
    在大牛夏永姚研究團隊的這篇最新綜述中,對超級電容器的儲能機理、電極材料、電解液材料、系統、表徵方法及應用做了一個系統全面而精簡的講解。,開發納米多孔電極材料改善比電容和建立混合型/非對稱超級電容器增加電壓成為有效的方法。
  • 新型石墨烯-釩柔性混合電池/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直接翻倍
    加拿大皇后大學石墨烯集成功能技術(GIFT)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石墨烯柔性混合電池-超級電容器裝置。混合電池/超級電容器的結構圖像該裝置由高比表面積電極與電解質組合而成,電解質中含有可以兩種以上氧化狀態存在的氧化還原物質
  • 基於碳材料和二氧化錳的複合型超級電容器性能研究
    目前超級電容器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電極材料的選擇、製備及組裝工藝等,而超級電容器的關鍵技術—電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屬氧化物、活性炭材料和導電聚合物及以上三種材料的混合物上[1]。因這幾種材料均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或易產生法拉第贗電容,使得以這些材料為電極組成的電容器具有較高的比電容和功率密度。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釩液流電池電極材料
    從長沙理工大學獲悉,該校丁美、賈傳坤教授團隊,聯合重慶大學教授孫立東、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孫其君,及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等多個科研團隊,利用電沉積和氧化還原靶向催化交叉結合技術,共同開發出了一種大規模儲能釩液流電池用的普魯士藍複合電極材料,可顯著提高釩液流電池功率密度和能量效率。這種新型電極材料,有望助推釩液流電池「提質降本」,為其進一步商業化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 【鋰電池】釩酸鹽-硼酸鹽玻璃電極材料有望使鋰電容量翻倍
    -- 2015年1月消息,日前,蘇黎世的化學家和材料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玻璃粒子——釩酸鹽-硼酸鹽玻璃,可以用作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有望大幅提高電池容量和能量密度。該材料是由氧化釩(V2O5)和鋰-硼酸鹽(LiBO2)前體組成,塗有還原後的氧化石墨烯(RGO),以提高該材料的電極性能。V2O5可以以結晶形式結合三個帶正電的鋰離子,是目前所用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三倍以上。為了研製正極材料,科研人員將V2O5粉狀與硼酸鹽化合物混合在一起,最終所得的玻璃化合物是一種全新的材料,既不是V2O5也不是LiBO2。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聚吡咯塗布紙——透氣、柔性及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當今,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日趨嚴重,迫使人類越來越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 桉樹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分級多孔碳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碳基超級電容器這些優良的物理化學特性使其在超級電容器中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在三電極系統中,在0.5 A g−1時為359 F g−1,在雙電極系統中為0.5 A g−1時為234 F g−1,在功率密度為750 W kg−1時,高能量密度為48 Wh kg−1,在有機電解液中以10 a g−1的高電流密度進行10000次循環試驗
  • ...桉樹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分級多孔碳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成果簡介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碳基超級電容器由於其高電導率 這些優良的物理化學特性使其在超級電容器中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在三電極系統中,在0.5 A g 1時為359 F g 1,在雙電極系統中為0.5 A g 1時為234 F g 1,在功率密度為750 W kg 1時,高能量密度為48 Wh kg 1,在有機電解液中以10 a g 1的高電流密度進行10000次循環試驗,同時具有92%的電容保持率的高耐久性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超級電容器電極用多孔炭材料製備...
    2011年8月9日,科技部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超級電容器電極用多孔炭材料製備技術及設備研發」重點項目驗收會。    項目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負責組織實施,解決了高溫強鹼環境下活化反應釜的設計、製造及安全運行所設計的關鍵技術;研製成功了合成炭氣凝膠的耐高壓、耐氯離子、快開式反應釜;掌握了超級活性炭/炭氣凝膠複合電極材料的結構匹配規律;通過優化複合電極材料的製備工藝,成功研製出高性能複合電極材料,建立了電極材料的質量控制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