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中孔的六方氧化鎢應用於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2021-01-15 能源學人

【前沿部分】

在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中,氧化鎢被認為在微型器件和非對稱電容器負極材料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在氧化鎢諸多晶體結構中,六方結構可提供最大的晶格通道,因而具有大的質子插入式贗電容,進而可表現出更高的比容量。通常認為,六方氧化鎢為亞穩態,其水熱合成需要添加額外封端劑(capping agent),這使得工藝更複雜,更昂貴,並易於引入更多雜質。同時,已有報導有序的中孔結構可以有效提高金屬氧化物比容量。之前的方法多基於模板法,這也會增加製備工藝的複雜性和製備成本。可以設想,相比於通常實心的六方氧化鎢結構,具有有序中孔結構的六方氧化鎢可能具有更佳的電容性能,但是目前尚缺乏能簡單獲得有序中孔六方氧化鎢的方法。近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雷射聚變研究中心的劉旭東副研究員,周秀文副研究員,聯合西南科技大學曹林洪教授(共同通訊)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影響因子9.93)上發表了題為「Self-assembled pancake-like hexagonal tungsten oxide withordered mesopores for supercapacitors」的文章,第一作者為碩士研究生賈金志。該研究通過方便的一步水熱合成法成功合成了具有有序中孔結構的餅狀六方氧化鎢,該過程無需額外添加劑也無需任何模板。研究者通過對多孔結構成型過程的系統研究發現,NaNO3可阻礙形核後的氧化鎢進一步向中心生長,因而使得「氧化鎢單元」的中孔結構得以保存,最終形成了有序中孔的餅狀結構。該材料在應用於超級電容器時,表現出優異的電容性能。最後,研究者通過機理分析發現,相比於實心六方氧化鎢,該材料的最可入面積的電容佔比大大提高。


【核心內容】

具有中孔結構的六方氧化鎢(nc-WO3;將無孔的六方氧化鎢納米片作為參比樣,記為np-WO3)的尺寸為微米量級,無明顯團聚,且表現出明顯的多孔狀結構;高分辨透射電鏡結果結果表明該材料的晶面間距為0.64 nm,對應六方氧化鎢的(100)晶面。統計結果表明,此材料的平均孔徑約為10.5 nm,這與N2吸附/脫附測試的擬合結果一致(約11.3nm)。這些都說明了該材料為具有多孔結構的六方氧化鎢。

圖1 (a-c)不同放大倍數下的多孔餅狀六方氧化鎢SEM圖像;(d)高分辨透射電鏡圖;(e)孔徑分布直方圖;(f)N2吸附/脫附測試結果;(g)基於BJH模型的平均孔徑分布。

圖2 多孔氧化鎢的成形機理圖。水熱合成(a)2h;(b)3h;(c)12h;(d)18h。


隨後,研究者對此材料的成形機理進行了分析,認為在水熱合成過程中,Na+吸附WO4^2-促進了WO3在其周圍形核,並可阻止WO3核心進一步向中心生長,從而形成所謂的具有中孔的WO3「單元」。其後,氧化鎢單元趨於自發的沿著長度方向團聚,而當實驗條件合適時,這種自組織過程可以延續。同時,水分子脫出氧化鎢晶格的過程利於形成六方的結構。驗證實驗表明,初期的形核生成的是中間略鼓而兩端稍扁的片狀結構,隨著水熱合成的進一步發展這種心部和邊緣的厚度差距將縮短,形成了厚度均勻的餅狀結構,並且此餅狀結構的厚度可隨著水熱合成的進程而逐漸增加;而在整個過程中,多孔狀結構始終保持。實驗數據很好的支撐了成形機理。

圖3 (a)20mV/s時多孔氧化鎢和無孔氧化鎢納米片的循環伏安曲線對比;(b)不同掃描速率下的循環伏安曲線;(c)比容量與別的文獻對比(具體的參比文獻參見正式論文);(d)1A/g時的恆流充放電曲線對比;(e)不同電流密度下的恆流充放電曲線;(f)不用電流密度下的比容量。


當掃描速率在2-50mV/s變化時,餅狀氧化鎢的容量最高可達702.5F/g,且其比容量的降低比率為44.7%。恆流充放電(GCD)結果表明,電流密度在0.37-7.5A/g下變化時,其比容量最高可達605.5F/g。電極材料在以50mV/s充放電4000周,容量保持率仍高達110.2%。電化學阻抗(EIS)測試結果說明該材料具有小的等效串聯電阻和幾乎可忽略的電荷轉移電阻。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無孔的氧化鎢納米片,此材料具有更小的等效串聯電阻。

圖4 (a)長周穩定性測試結果;(b)多孔氧化鎢與無孔氧化鎢納米片的Nyquist圖對比。


經典的功率法則中b值可說明電極材料的電荷儲存類型。對於有序中孔的六方氧化鎢,當掃描速率在0.5-5mV/s時,其陰陽極峰的b值分別為0.9和0.95;而當掃描速率更高(10-100mV/s)時,其b值降低至0.70和0.79,這可歸因於歐姆貢獻和擴散的限制。電荷儲存機理分析可知,該材料最大表面面積的電荷儲存佔比可達18.1%,這比報導的實心納米柱高(10.4%),這應歸因於有序多孔結構的貢獻。

圖5 (a)陰陽極峰值電流的歸一化處理和b值;(b及c)電荷儲存機理分析。


研究者認為,該材料的高電容性能可歸於以下原因:1)有序的中孔利於電解液滲透,提高了活性材料利用率,提供了更多的電化學活性位點並緩衝了充放電過程的體積膨脹;2)六方晶格大而光滑的晶體通道有助於離子的進駐,從而增強了比容量;3)材料低的內阻利於快速的電子轉移。


材料製備過程

具有有序中孔結構的餅狀六方氧化鎢合成流程:0.65g Na2WO4溶於40mL去離子水,攪拌幾分鐘直至形成透明溶液。隨後加入HNO3至PH值為2,並攪拌8 h。接著,前驅體溶液轉入50mL的反應釜,加熱至180℃保溫18 h,自然冷卻。離心清洗後,分離樣品並在60℃烘乾。最終,所得樣品在350℃退火2h。

 

JinzhiJia, Xichuan Liu, Rui Mi, Nian Liu, Zhengwei Xiong, Lei Yuan, Chaoyang Wang,Guangmin Sheng, Linhong Cao*, Xiuwen Zhou*, Xudong Liu*, Self-assembled pancake-like hexagonal tungsten oxide with ordered mesopores for supercapacitor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8, DOI:10.1039/C8TA05292A

 

JouleSemi-annual Readers' Favorite Paper獎項快速投票入口

抽取50張免費峰會門票

掃描上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2019-06-1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二維材料,如石墨烯,是一類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平面微型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發展二維材料基複合介孔納米片,不僅可有效抑制片層的堆疊,增加比表面積,而且可大大緩衝電極的體積膨脹,提高電解液離子的擴散和電化學性能。但是,目前報導的都是關於面內垂直柱狀的介孔納米片,而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納米片的可控制備仍面臨著很大挑戰。
  • 【材料】穩定的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儲能器件,可用於存儲由各種清潔能源轉化得到的電能。其主要特點是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清潔環保等。組成電容器的兩個電極的性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電容器能夠存儲的電量(電容值)。氧化釩因價格低廉、易於製備以及具有很高的理論電容值一直備受科學界的關注。然而氧化釩自身的不穩定性嚴重製約了其商業化應用。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近些年來,高度有序碳納米管陣列的研究再次引起關注,這種在集流體上直接生長的碳納米管陣列不僅減小了活性物質與集流體間的接觸電阻,而且還簡化了電極的製備工序。  活性炭  由於活性炭具有穩定的使用壽命、低廉的價格以及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基礎,已經在商品化超級電容器生產中被廣泛採用。
  • 夏永姚綜述:超級電容器的機理、 材料、系統、表徵及應用
    在大牛夏永姚研究團隊的這篇最新綜述中,對超級電容器的儲能機理、電極材料、電解液材料、系統、表徵方法及應用做了一個系統全面而精簡的講解。4.1 對稱型超級電容器對稱超級電容器通常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電容式電極組裝而成。在水性電解液中受水的分解電壓所限,電容器電壓被限制在1.23 V左右,大多數商業超級電容器是基於有機電解液中兩個對稱AC電極,電壓窗口可達2.7 V。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新進展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麥亦勇團隊合作,通過發展通用的界面自組裝策略,使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得進展。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讓氧化還原電解液「戀上」電極——給超級電容器一個驚喜
    研究主題:儲能材料-氧化鐵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改性   3.發表時間:2018年2月9日上線   【 研究背景 】   ·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作為目前應用廣泛並且備受關注的兩種電化學儲能裝置;   ·與鋰離子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中儲能相關反應多發生在電極材料表面或近表面
  • 半導體光催化材料:黃色氧化鎢
    黃色氧化鎢(即大家熟知的三氧化鎢/WO3)是一種典型的n型半導體材料,因具有高的太陽能利用率、良好的可見光響應性和較強的抗光腐蝕性而被認為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半導體光催化材料,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光解水制氫及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等領域中。 中鎢在線提供優質氧化鎢材料。
  • 【中國科學報】氧化鎢量子點材料研究獲進展
    蘇州納米所供圖  諸如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燃料電池等新興能量轉化與存儲器件,在解決傳統能源短缺、可再生能源能量來源不穩定等問題上已展示出巨大潛力,並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趙志剛研究員課題組和蘇州大學耿鳳霞教授課題組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在氧化鎢量子點製備及其電化學應用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進展。
  • 美國用新材料制更堅固的超級電容器電極
    蓋世汽車訊 移動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無人機和其他技術的爆炸式增長,推動了人們對需要能夠為此類設備提供動力的新型輕量化材料的需求。據外媒報導,美國休斯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和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由還原氧化石墨烯和芳綸納米纖維製成了結構型超級電容器電極,而且此種電極比傳統的碳基電極更堅固、更靈活。
  • 半導體電池材料:氧化鎢
    氧化鎢是一種N型半導體金屬氧化物材料,由於具有非常優異的光學性質、電學性質以及穩定的半導體性能,目前已廣泛用於光催化降解水制氫氣、光催化劑、蓄能材料、吸波材料以及氣敏組件等很多領域。
  • 研究人員開發新一代低成本超級電容器薄膜電極
    (圖源:阿肯色大學小石城分校官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阿肯色大學小石城分校(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Little Rock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低成本工藝,使用鈷金屬絡合物和聚吡咯導電聚合物,製造高功率、低成本的超級電容器薄膜電極材料
  • 蘇州納米所信息成功研發智能超級電容器
    近年來,人們通過新材料開發繼續提高超級電容器的性能,並賦予其新的特色和功能(如輕質、柔性、可編織等),以使其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和生產中。   一個大膽而令人振奮的設想是能否開發出一種創新性的超級電容器,並賦予其智能化新特性。
  • 我國科學家研製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
    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是儲能原理不同、各有特點的兩類代表性儲能器件。鋰電池能量密度高(~250 Wh kg-1),但功率密度偏低(<1 kW kg-1),而超級電容器功率密度高(~15 kW kg-1)但能量密度過低(<20 Wh kg-1)。
  • 【科技日報】智能超級電容器可通過圖案顯示電量
    近日,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趙志剛課題組開發出一種智能超級電容器電極,可通過圖案和背景顏色的交互變化來展示電容器能量存儲狀態變化。該成果發表於第14期國際著名期刊《納米快報》。   超級電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等特點而被認為是最有應用前景的新型儲能裝置,在交通、電力、通信、國防、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眾多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和市場潛力。
  • 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是儲能原理不同、各有特點的兩類代表性儲能器件。鋰電池能量密度高(~250 Wh kg-1),但功率密度偏低(<1 kW kg-1),而超級電容器功率密度高(~15kW kg-1)但能量密度過低(<20 Wh kg-1)。
  • 晶片超級電容器又添新材料
    >  多年來,能裝在晶片上的微小超級電容一直廣受科學家追捧,決定電容器性能的關鍵是其電極材料,有潛力的「選手」包括石墨烯、碳化鈦和多孔碳等。目前用多孔矽—氮化鈦(Si-TiN)做電極的電容裝置能完全穩定地通過5萬次測試。」  在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方面,新電極裝置比得上目前最先進的超級電容器。目前由氧化石墨烯/還原氧化石墨烯製造的晶片微電容器功率密度為200瓦/立方釐米,能量密度為2毫瓦時/立方釐米,而新電極裝置功率密度達到214瓦/立方釐米,能量密度為1.3毫瓦時/立方釐米。
  • 【科普】高比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電解質和能量密度限制原理
    然而,受限於表面電荷物理吸脫附存儲機制只能儲存有限電荷,雙電層電容器的能量密度較低,大約為6~7 Whkg-1,遠遠低於成熟的鋰離子電池(~250 Whkg-1)。贗電容器(pseudocapacitor)通過電極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快速的氧化還原反應存儲能量,故贗電容器的容量一般要遠遠大於傳統的雙電層電容器,從而較大幅度提高了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全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通過對氧化石墨烯進行簡單的化學熱修飾而設計「全石墨烯」電極系統於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成果簡介 「電極失衡」是阻礙非對稱超級電容器(ASC)潛在性能的主要問題之一,這主要是由於電極微結構的巨大差異引起的。
  • AEnM:基於MnHCF-MnOx電極材料的全印刷柔性超級電容器
    在可充電電池中,HCF材料具有開放骨架的可用通道和剛性結構,快速的電荷轉移動力學特徵和較長的循環壽命,Li+、Na+等陽離子可以被容納並擴散到過渡金屬和氰基配體形成的交叉骨架的空隙中,因此成為一種有前途的陰極材料。一般來說,PBAs具有存儲兩個鈉離子的能力,理論容量可達170 mAh/g,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