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智能超級電容器可通過圖案顯示電量

2021-01-09 中國科學院

  近日,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趙志剛課題組開發出一種智能超級電容器電極,可通過圖案和背景顏色的交互變化來展示電容器能量存儲狀態變化。該成果發表於第14期國際著名期刊《納米快報》。 

  超級電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等特點而被認為是最有應用前景的新型儲能裝置,在交通、電力、通信、國防、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眾多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和市場潛力。 

  近年來,人們通過新材料開發繼續提高超級電容器的性能,並賦予新的特色和功能,如輕質、柔性、可編織等,以使其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產和生活中。 

  目前的普通超級電容器只能執行單純能量存儲的功能。蘇州納米所科學家提出:能否開發出一種創新性的超級電容器,並賦予其智能化新特性? 

  這種智能化的電容器不需要複雜的電路設計,即可獲得與人互動的能力,例如將自身性能數據轉換成圖形或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並進行交互處理。 

  趙志剛課題組利用納米技術將這一設想變成了現實。他們開發的智能超級電容器電極以氧化鎢納米線和聚苯胺為電極活性材料,通過圖案化製備加工而成,氧化鎢組成圖案,聚苯胺組成背景。 

  該電極具有豐富的顏色變化,且電容性能優異,可以通過其圖案和背景顏色的交互變化來展示其能量存儲狀態。當一種組分著色時,另一種組分即為透明色。隨著能量儲存和釋放過程進行,圖案和背景顏色發生相應的交互變化。 

  該研究結合普通超級電容器能量儲存的功能和電致變色的可視變化,賦予了普通超級電容器「智能化」新特性,為超級電容器的未來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4-05-18 01版) 

相關焦點

  • 蘇州納米所信息成功研發智能超級電容器
    近年來,人們通過新材料開發繼續提高超級電容器的性能,並賦予其新的特色和功能(如輕質、柔性、可編織等),以使其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和生產中。   一個大膽而令人振奮的設想是能否開發出一種創新性的超級電容器,並賦予其智能化新特性。
  • 科普短文,超級電容器與普通電容器的區別,走進科技前沿
    前文,介紹了電容器可分為,無極性的電容器和有極性的電解電容器。有正負極之分的電解電容器容量一般都比無極性的大得多,從數uF到數千uF不等。給電解電容器充電後,可以點亮LED或小燈泡。短路時會產生火花放電,容納的電量比較多,放電電流可以很大。
  •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由密西根州立大學的Changyong Cao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特殊的列印技術和創新材料製造了可拉伸的儲能設備。該設備可用於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使其變得更加靈活、舒適和可靠;也可以用於智能紡織品,以監測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生命體徵;還可以用在電子皮膚上,為使用假肢的人恢復一些觸覺;甚至可以用在智能植入物上,跟蹤患者的健康狀況。儲能設備中的一個關鍵構件是一種被稱為超級電容器的組件,它利用電化學原理像電池一樣進行充電和放電,但速度要比電池快得多。
  • 超級電容器行業前景可期
    超級電容器又稱雙層電容器是一種新型儲能裝置,具有充電時間短、使用壽命長、溫度物性好、節約能源和綠色環保等優點。超級電容器用途廣泛,目前主要用於五個方面,包括稅控機、數位相機、掌上電腦等微小電流供電的後備電源。
  • 儲能「黑科技」——超級電容器行業爆發時點來臨
    10倍;  產品原材料構成、生產、使用、儲存以及拆解過程均沒有汙染,是理想的綠色環保電源;  超低溫特性好,溫度範圍寬-40℃~+70℃;  檢測方便,剩餘電量可直接讀出;  也正是因為超級電容器所具有的上述特點,超級電容器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
  • 市場分析顯示:超級電容器應用場景增多
    IDTechEx估計,對於用於能量收集的超級電容器來說,其耐久性大約是電池的100倍,同時還能「深度放電」,而電池只有15%的容量可以被吸收。」 在能量循環應用中,就更換電池所需的能量而言,超級電容器也優於電池存儲,這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超級電容器的成本,混合動力汽車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 外研人員發明出可彎曲超級電容器 充電幾秒鐘可使用一周以上
    外研人員發明出可彎曲超級電容器 充電幾秒鐘可使用一周以上 辰光 發表於 2016-11-28 10:35:06   國外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的超級電容器製備技術,通過這種技術製備出來的超級電容器可以隨便彎曲
  • 蘇黎世聯邦理工《AFM》:透明,柔性薄膜超級電容器和混合超級電容器的微成型方法
    這一獨特的功能在顯示器、虛擬/增強現實、可穿戴設備和車輛導航等領域開拓了廣闊的應用市場。而透明電子設備離不開電力的支持,因此在理想的情況下,需要集成透明的儲能設備。超級電容器作為儲能設備潛力巨大。介孔碳材料在規則的銀圖案上直接微成型,製備了具有六角網格結構的透明銀/介孔碳(Ag/porous carbon)電極。
  • 超級電容器概述
    b.放電過程: 進入氧化物中的離子通過以上氧化還原反應的逆反應重新返回到電解液中,同時將所存儲的電荷通過外電路釋放出來。 1.3 超級電容器的分類 對於超級電容器而言,可從不同方面對其進行分類,具體分類如下:  (1)從儲能原理方面,可分為雙電層電容器、準電容器和混合型電容器。
  • 超級電容器參數測試與特性研究
    蓄電池作為當前主要電力儲能裝置,其缺點非常明顯:如儲能容量較小、啟動較慢、電量衰減較為嚴重[3-4]。而超級電容器因為具有可快速充放電、循環壽命長、綠色環保、功率密度高、可逆性好、工作溫度範圍寬、具有良好的低溫使用性能和安全性等優點,世界各國學者都開展了廣泛的研究[5]。
  • 中國研製出柔性可拉伸電容器 解決可穿戴智能設備難題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和先進材料實驗室彭慧勝教授團隊日前研製出世界首個可拉伸的線狀超級電容器。柔性可穿戴智能設備是當今電子產品的主流發展方向,這種可拉伸的彈性電容器將成為其重要部件。可拉伸線狀超級電容器示意圖外套的袖子上集成了行動電話,運動服上能實時顯示心電圖的變化
  • 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原標題: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摘要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在一個基底上製造具有任意形狀的超級電容器及其模塊化集成
  • 超級電容器的主要應用領域
    超級電容器在汽車減速、下坡、剎車時可快速回收並存儲能量,將汽車在運行時產生的多餘的不規則的動力安全轉化為電池的充電能源,保護電池的安全穩定運行;啟動或加速時,先由電池將能量轉移入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可在短時間內提供所需的峰值能量。   在國內涉足新能源汽車的廠商中,已有眾多廠商選擇了超級電容器與鋰離子電池配合的技術路線。
  • 超級電容器的容量為普通電解電容器的1000 倍以上,能進行快速充電...
    本屆展會預計將吸引200多家國內外超級電容器企業參加,集中展示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包括各類型單體、組合型超級電容器,活性炭,電解液,隔膜,極片,超級電容器生產設備、配件、檢測設備等。據了解,超級電容屬於第三代綠色物理儲能裝置,可廣泛應用於各型車輛、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艦船、石化、風能、太陽能、智能電網等諸多領域,更是大容量高功率雷射武器等國防軍事核心科技的重要技術支撐,是國際科技和新興產業爭奪的關鍵技術高地之一。超級電容器的容量為普通電解電容器的1000 倍以上,能進行快速充電放電,反覆數十萬次。
  • 超級電容器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
    超級電容器的價格比鉛酸電池高一倍,但由於超級電容器的壽命比化學電池高~100倍,所以超級電容器電動車的綜合運營成本大大低於化學電池。超級電容器在電動車上的應用全球每年通過公交系統在固定線路上出動的運輸車輛約是5000億次,其中人們最普遍使用的運輸工具仍是公交車輛。
  • 英媒:伊朗讓紙變成「超級電容器」 可快速充電放電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伊朗伊斯蘭自由大學等離子體物理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可以讓紙張成為儲存電能的超級電容器。這種僅一層紙厚的新型超級電容器可以彎曲、摺疊,同時依然能夠保存電能。
  • 超級電容器在電動車上的應用
    超級電容器簡介超級電容器又稱為電化學電容器,是20世紀年代末出現的一種新產品,電容量高達法拉級。以使用的電極材料來看,目前主要有3種類型:高比表面積碳材料超級電容器、金屬氧化物超級電容器、導電聚合物超級電容器。
  • 《Science子刊》超薄、可變形、體內降解超級電容器植入物
    但依舊長期面臨著缺乏合適的植入式電源的挑戰,它需要有足夠的能力為可植入的醫療電子(BIMEs)供電、機械柔軟性、與軟器官和組織兼容、緊湊的外形以及可生物降解性。蘭州大學與休斯敦大學合作報告了一種可機械變形、完全生物降解的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植入物。
  • 青島科技大學在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超級電容器以其快速充放電、功率密度大及循環壽命長等特性已成為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能量存儲裝置,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負極材料作為構建超級電容器的核心部件之一,決定著其性能的優劣。因此,開發高性能負極材料就成為本領域的熱點和難點課題。
  • 晶片超級電容器又添新材料
    晶片超級電容器又添新材料 矽基電極性能首次達到碳基水平 2016-06-14 科技日報 常麗君 「超級電容要求穩定地達到10萬次循環。目前用多孔矽—氮化鈦(Si-TiN)做電極的電容裝置能完全穩定地通過5萬次測試。」  在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方面,新電極裝置比得上目前最先進的超級電容器。目前由氧化石墨烯/還原氧化石墨烯製造的晶片微電容器功率密度為200瓦/立方釐米,能量密度為2毫瓦時/立方釐米,而新電極裝置功率密度達到214瓦/立方釐米,能量密度為1.3毫瓦時/立方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