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2021-01-08 科技報告與資訊

由密西根州立大學的Changyong Cao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特殊的列印技術和創新材料製造了可拉伸的儲能設備。該設備可用於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使其變得更加靈活、舒適和可靠;也可以用於智能紡織品,以監測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生命體徵;還可以用在電子皮膚上,為使用假肢的人恢復一些觸覺;甚至可以用在智能植入物上,跟蹤患者的健康狀況。

儲能設備中的一個關鍵構件是一種被稱為超級電容器的組件,它利用電化學原理像電池一樣進行充電和放電,但速度要比電池快得多。Cao的團隊開發出一種方法來製造超級電容器,它可以在不影響其電化學性能的情況下伸展到新的極限。該方法是一種所謂的4D列印,或者說是製造隨時間變化的3D結構。

該團隊使用氣溶膠噴射印表機將一種特殊配方的墨水直接沉積在可拉伸的聚合物基底上,就像噴墨印表機在紙上分配墨水一樣。以下這兩項創新,構成了可拉伸超級電容器的基礎。首先,墨水混合了導電碳材料,同時包含碳納米管和氧化石墨烯,滿足團隊所需的電化學和機械性能。第二個創新是採用了摺紙的形式,將墨水乾燥成一種皺紋圖案,就像手風琴一樣,有助於其保持伸縮性。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研究人員拉伸了聚合物基底,並將定製墨水印在上面。當油墨固化後,研究人員釋放基底,讓它放鬆回到初始形狀,就能將印刷的薄膜摺疊成預期的圖案。

論文標題為《4D Printing of Stretchable Supercapacitors via Hybrid Composite Materials》,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雜誌上。

相關焦點

  • 中國研製出柔性可拉伸電容器 解決可穿戴智能設備難題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和先進材料實驗室彭慧勝教授團隊日前研製出世界首個可拉伸的線狀超級電容器。柔性可穿戴智能設備是當今電子產品的主流發展方向,這種可拉伸的彈性電容器將成為其重要部件。復旦大學8日傳出消息,該校彭慧勝課題組成功製備出一種新型的超級電容器,能滿足上述要求。該研究工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應用化學》中,最新一期《自然》在「亮點」欄目中對其進行報導。它是一種基於碳納米管的線狀器件,這種柔性電容器在拉伸75%的情況下能100%保持電容器的各項性能。
  • 新型超級電容器來了!可拉伸到原來大小的8倍 1萬次充放電能量損耗...
    它不會因反覆拉伸而產生任何磨損,在1萬次充放電後,其能量性能僅損耗幾個百分點。研究人員設想的超級電容器是一個電力獨立、可伸縮、靈活的電子系統的一部分,應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或生物醫學設備。研究結果發表在3月19日的《Matter》雜誌網絡版上。
  • 研究人員開發新一代低成本超級電容器薄膜電極
    (圖源:阿肯色大學小石城分校官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阿肯色大學小石城分校(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Little Rock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低成本工藝
  • 東華大學陳南梁/廈門大學劉向陽《AFM》:在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進展
    超級電容器,特別是可拉伸全固態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在可穿戴電子領域的潛在應用性而受到廣泛關注。可拉伸超級電容器不但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和循環穩定性好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而且還有出色的機械性能,特別是優秀的可拉伸性、拉伸回復性和機械穩定性等。
  • 外研人員發明出可彎曲超級電容器 充電幾秒鐘可使用一周以上
    外研人員發明出可彎曲超級電容器 充電幾秒鐘可使用一周以上 辰光 發表於 2016-11-28 10:35:06   國外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的超級電容器製備技術,通過這種技術製備出來的超級電容器可以隨便彎曲
  • 寧波材料所劉兆平教授團隊:石墨烯助力超穩定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而在眾多的儲能裝置中可伸縮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安全性好而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候選之一。水凝膠基可拉伸超級電容器因其獨特的力學性能賦予其優異的拉伸性能,在這一領域顯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共軛聚合物由於其獨特的贗電容特性和環境友好性,已經作為活性材料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可伸縮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可自供電可穿戴設備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煥宇教授科學與力學系的多蘿西·奎格(Dorothy Quiggle)職業發展教授,教授Huanyu" Larry" 程煥宇教授帶領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自供電,可拉伸的系統,該系統將用於可穿戴式健康監測和診斷設備
  •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發表時間:2018/4/10
  • 中美科學家聯合研究、 全球首個高性能可拉伸自供能系統誕生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供能策略
    近日,閩江學院張誠博士、王軍教授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程寰宇教授、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報導了利用柔性可延展的納米發電機及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為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供能策略。研究人員利用贗電容特性的ZnP多孔超薄納米片與雷射直寫石墨烯(LIG)複合材料製備了島橋構型的叉指結構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兩種不同儲能機理電極材料的高效複合,實現了電容器在不犧牲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的條件下大幅提升其能量密度;藉助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串聯/並聯,有效的調控了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電流特性。
  • 美研發出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美國萊斯大學利用石墨烯等開發出了柔性雙電層電容器(也叫超級電容器)。相關論文已發表在《ACS NANO》上。這種雙電層電容器的特點是耐彎曲性出色。  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James Tour利用雷射照射聚醯亞胺薄膜,在其表面形成了20μm左右的與石墨烯片相連接的泡狀材料,將這種材料用作雙電層電容器的電極。
  • 中美研究人員研發新型超級電容器 功率高/充電速度快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以及中國兩家大學(閩江學院和貴州教育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基於氧化錳研發出一種新型超級電容器,能夠將電池的存儲容量與其他超級電容器的高功率和快速充電特點相結合。
  • 科學家研發高性能環保超級電容器 商用化或加速(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外媒報導,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芬蘭阿爾託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了一款高性能、環保、可伸縮的超級電容器,有望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超級電容器的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率高、循環壽命長且具有成本效益,是一種前景很好的電源,適用於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等產品。 科學家們成功改進了超級電容器原型的體積電容性能、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教授Albert Nasibulin表示:「我們打造了一個超級電容器原型,經過1000次的拉伸循環後,拉伸率小於50%時,性能沒有發生改變。
  • 我國開發出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DNL21T3)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合作開發出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柔性、高耐熱性能的柔性平面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
  • 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研究獲進展
    如何提高能量密度是目前和未來超級電容器研究的重點之一。 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一三五」重點培育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蘭州化物所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在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化學學院鄒德春課題組在鈣鈦礦憶阻器及PEDOT超級電容器領域取得新...
    器件結構示意圖及I-V性能原位氣相沉積聚合:提升PEDOT可拉伸超級電容器性能的新思路可拉伸電子設備由於在便攜性隨著各類可拉伸功能器件的發展,開發具有高穩定性、高能量密度與功率密度的可拉伸電源變得愈發迫切。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快速、循環穩定性高等優點,因而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PEDOT由於其良好的導電性、電化學活性與機械穩定性成為超級電容器的一種理想電極材料,但受限於聚合及負載方法,基於PEDOT作為活性電極材料的可拉伸超級電容器性能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 全球首個高性能可拉伸自供能系統誕生電
    具體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通過低成本的雷射照射和簡單的噴塗塗層方法,製備出基於雷射還原石墨烯泡沫和 ZnP(磷化鋅)超薄多孔納米片的複合結構(ZnP@LIG)電極材料。複合結構電極材料的厚度和圖案,可分別通過雷射功率和電腦進行調控,該策略為定製各種形貌和結構的功能電極提供了新方向。
  • 石墨烯與MOF結合的新材料可製造出高效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與電池不同的是,它可以快速儲存大量能量,並以同樣快的速度將其釋放出來。比如說,如果火車進站時剎車,超級電容就會把能量儲存起來,當火車在啟動時需要大量能量的時候,超級電容就會非常迅速地再次提供能量。不過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還不夠大,比如鋰蓄電池的能量密度為265千瓦時(KW/h),而超級電容器只能達到其十分之一。
  • 科學家研發高性能環保超級電容器 適用於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等產品
    科學家研發高性能環保超級電容器 適用於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等產品 來源:蓋世汽車 • 2020-06-19 09:53:05
  • 高性能石墨烯混合材料:TUM開發超級電容器|汽車製造AP
    ■編譯:Bright■審校:Ken■來源:Automobil Produktion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無機和有機金屬化學教授羅蘭·菲舍爾(Roland Fischer)領導的一個團隊成功地開發了一種高效超級電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