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通過新材料開發繼續提高超級電容器的性能,並賦予其新的特色和功能(如輕質、柔性、可編織等),以使其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和生產中。
一個大膽而令人振奮的設想是能否開發出一種創新性的超級電容器,並賦予其智能化新特性。「智能化」意味著超級電容器本來只能執行單純能量存儲的功能,智能化後不需要複雜的電路設計,即可獲得與人互動的能力,例如將自身性能數據轉換成圖形或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並進行交互處理。
最近,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趙志剛課題組開發出一種智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有助於這一問題的解決。這種智能超級電容器電極以氧化鎢(W18O49)納米線和聚苯胺(PANI)為電極活性材料,通過圖案化製備加工而成,氧化鎢(W18O49)組成圖案「SINANO」,聚苯胺(PANI)組成背景。該電極具有豐富的顏色變化,且電容性能優異,可以通過其圖案和背景顏色的交互變化來展示其能量存儲狀態(如圖)。當一種組分著色時,另一種組分即為透明色。隨著能量儲存和釋放過程進行,圖案(W18O49)和背景(PANI)顏色發生相應的交互變化。該研究結合了普通超級電容器能量儲存的功能和電致變色的可視變化,賦予了超級電容器「智能化」新特性,為超級電容器的未來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納米快報》(Nano Letters, 2014, 14, 2150?2156)上。上述科研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