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納米所&喬治亞理工大學:獲得高負載的MnO2納米片材料

2021-02-25 材料學網

導讀: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邸江濤等與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Ching-ping Wong合作,設計並製備出鋅摻雜氧化銅納米線(Zn-CuO)三維陣列結構,為電化學活性物質MnO2提供導電支架,獲得高負載的MnO2納米片材料。將生長在銅線表面的Zn-CuO@MnO2材料用於同軸非對稱纖維型超級電容器正極材料,獲得了高的比容量及寬的工作電壓窗口。

同軸非對稱纖維型器件具有體積小、便攜、工作窗口大等優勢,被認為在未來柔性可穿戴及微型的電子器件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目前,同軸非對稱纖維器件仍存在能量密度低、電極材料及結構設計的局限性等問題,這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二氧化錳具有高的理論容量、低成本、低毒性和環境友好等特性,被認為是優異的電化學活性材料。然而,二氧化錳材料低的導電性和易於團聚的問題導致了其有限的比容量和功率密度。

為解決上述問題,蘇州納米所研究員李清文團隊與Ching-ping Wong團隊合作,設計並製備出Zn-CuO@MnO2納米線陣列電極;使用Zn0.11CuO@MnO2作為核電極(正極)、生長在碳納米管薄膜上的VN納米線陣列作為負極,包覆在核電極表面組裝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相關研究成果以Atomic Modulation 3D Conductive Frameworks Boosts Performance of MnO2 for Coaxial Fiber-Shaped Supercapacitors為題,發表在Nano-Micro Letters上。蘇州納米所助理研究員、博士王曉娜為論文第一作者,邸江濤、李清文、Ching-ping Wong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圖1.(A-F)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製備示意圖。(G)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截面示意圖

Zn-CuO納米線通過一步法原位生長在銅線表面,為MnO2提供導電支架和沉積基底。Zn摻雜進入CuO晶格提高了CuO的導電性,改進了MnO2納米片在電化學反應過程中與導電基底之間有效的電子傳輸。與其他導電支架相比,Zn-CuO納米線為複合電極貢獻了部分容量。通過摻雜不同含量的Zn,獲得了導電性和比容量較佳的Zn0.11CuO納米線材料。其能夠負載MnO2的質量達12.4 mg/cm2,使電極獲得了高的面積比容量(4.26 F/cm2)。

  圖2.(A-B)CuO,CuO@MnO2,Zn0.11CuO and Zn0.11CuO@MnO2電極電化學充放電曲線及比容量與壓降圖。(C)MnO2負載量與沉積時間的關係。(D-E)Zn0.11CuO@MnO2電極在不同MnO2負載量時面積和質量比容量的關係。(F)Zn0.11CuO@MnO2電極循環穩定性

該同軸非對稱器件的工作電壓能夠達到1.8 V,比容量為296.6 mF/cm2,能量密度為133.5 mWh/cm2(功率密度為0.9 mW/cm2)。與其他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相比,該研究製備的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明顯優於其他同類器件。為進一步驗證其在可穿戴柔性器件領域的應用,研究人員考察了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在不同彎曲條件下的電化學穩定性。結果顯示,在不同彎曲條件下,器件充放電曲線無明顯變化,這說明其在外力形變狀態下,具有較好的電化學穩定性及循環穩定性。這種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能夠點亮一個2 V的LED小燈泡並能維持60 s。該研究成果的發表為纖維型儲能器件在柔性可穿戴領域的發展提供了進一步的可能性。

  圖3.(A)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在不同彎曲狀態下的光學圖片。(B)在1-3彎曲狀態下,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的充放電曲線。(C)在90度彎曲狀態下,器件的充放電循環測試。(D)同軸非對稱超級電容器在可攜式可穿戴領域展示出潛在的應用前景

公眾號時間軸改版,很多讀者反饋沒有看到更新的文章,據最新規則,建議:將「材料學網」公眾號設為星標,或多次進公眾號,閱讀3-5篇文章,成為「常讀」用戶,就能及時收到了。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等在高性能柔性儲能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邸江濤等與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Ching-ping Wong合作,設計並製備出鋅摻雜氧化銅納米線(Zn-CuO)三維陣列結構,為電化學活性物質MnO2提供導電支架,獲得高負載的MnO2納米片材料。
  • 成會明院士訪問蘇州納米所
    成會明院士訪問蘇州納米所 2016-01-12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字體:報告由蘇州納米所先進材料部主任李清文主持,相關科研人員和研究生聽取了報告。   報告之前,成會明首先參觀了先進材料部,對李清文研究組浮動法製備碳納米管薄膜工藝表示了充分肯定。隨後,成會明為蘇州納米所師生作報告。
  • 周偉家研究進展:MoO2納米片及鉬衍生物在能源轉化與存儲中的應用
    ,實現鉬基電催化劑催化位點的調控,明確了二維納米結構有利於鉬催化位點的暴露[ACS Nano, 2017, 11, 12509];同時,發現了碳化鉬納米片形成過程中,氮元素的引入有利於釕納米顆粒的反向奧斯特瓦爾德成熟過程,獲得釕單原子負載的氮摻雜碳化鉬納米片[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0, 277, 119236];最後,MoO2納米片通過原位轉化反應和自模板作用
  • 蘇州納米所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躍鋼與藺洪振團隊分別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製備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選用原位光譜手段研究其相關作用機制。研究人員優化調控三維石墨烯的孔隙結構及其功能團,實現對可溶的多硫化物的物理與化學強吸附作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6, 321, 193);利用原位化學聚合的方式,增強三維石墨烯/碳納米管的複合納米材料的結構穩定性,實現高面積載量(10.2 mgcm-2)硫正極的長壽命穩定循環(圖1)(Nano Energy, 2017, 40, 390)。
  • 構建納米陣列支撐納米片複合電極材料用於催化新型陽極增值反應
    然而為了與實際應用中的大規模電解水析氫耦合,進一步提高其電催化劑活性迫在眉睫;在保證其催化活性與性能穩定性的同時,實現高附加值產物的高選擇性製備也是需關注的要點。本文亮點採用簡易的電化學循環伏安法實現了泡沫鎳負載鎳鈷雙金屬MOF納米陣列的活化。
  • 天津理工大學:高級吡啶-N-摻雜碳納米片被用作鋰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要點: 過將g-C3N4前體與聚吡咯(PPy)進行熱處理製備高級吡啶基N摻雜碳納米片。(g-C 3 N 4)中去除氮原子來合成高含量的N摻雜碳納米片。 對於獲得的碳納米片,可以輕鬆地設計氮摻雜水平和可變氮類型的相對量,包括吡啶,吡咯和石墨N。吡啶氮的超高含量高達19.1 at%,接近報導的氮摻雜碳材料中的最高值。
  • 史丹福大學戴宏傑教授到蘇州納米所進行學術交流
    8月8日下午,國際著名化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教授應邀訪問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並做了題為Nanoscience for Biological Systems的學術報告。蘇州納米所所長楊輝研究員及相關科研人員、學生100餘人聆聽報告,報告會由蘇州納米所副所長陳立桅研究員主持。
  • 寧波材料所:可擴展製備石墨烯納米片和高導熱性柔性石墨烯薄膜
    本文要點: 通過簡單,綠色和溫和的方法製備石墨烯納米片成果簡介 眾所周知,石墨烯納米片(GNS)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但是,以可控和可擴展的方式將石墨剝落成GNS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本文,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餘海斌研究院團隊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期刊發表名為「One-step scalabl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nanosheets and high-thermal-conductivity flexible graphene films」的論文,研究開發了一種名為木糖醇輔助球磨剝落
  • 蘇州醫工所提出納米碳點螢光增強的方法
    蘇州醫工所提出納米碳點螢光增強的方法 2014-12-24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對碳納米點的相互作用進行實驗設計,並獲得碳納米點螢光發射增強方面的相關結果。
  • 蘇州納米所高粘度油水分離研究取得新進展
    蘇州納米所高粘度油水分離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6-05-18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在油水分離中最令人頭疼的難題之一是原油、重油等高粘度油的分離或漏油處理,該類油極易粘附並汙染分離材料和設施,造成其功能失效,很多超浸潤材料也不能倖免。
  • 納米中心舉辦納米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論壇(第4期:納米能源)
    「納米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論壇」在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四樓會議室召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武漢理工大學麥立強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天津大學楊全紅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郭玉國研究員,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蘇州大學晏成林教授,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湖北大學王賢保教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吳忠帥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霍開富教授出席論壇。
  • 背後的力量 華雲數據助力中科院蘇州納米所搭建新一代IT基礎設施平臺
    目前,隨著雲計算、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機構希望將工作負載遷移到雲端,並搭建一個在現在和未來幾年都更有效的IT框架,提高基礎設施的效率。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就是其中之一。信息化建設難題亟需解決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由中國科學院與江蘇省人民政府、蘇州市人民政府和蘇州工業園區共同出資創建。
  • 中國科大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揭牌儀式在蘇州納米所舉行
    中國科大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揭牌儀式在蘇州納米所舉行 2016-05-27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揭牌儀式暨2016年導師培訓研討會在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舉行。
  • 《納米研究前沿分析報告》發布
    二氧化鈦是有望替代石墨電極的鋰離子電池理想負極材料。近年來,研究人員圍繞不同形貌納米結構的TiO2負極材料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樓雄文研究團隊在該方向表現突出,通過將TiO2和高導電性的石墨烯複合,獲得了具有較高的可逆比容量、優異的循環和倍率性能的複合材料。復旦大學、中科院金屬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均在該方向也取得了若干突破。
  • 納米科學:穩定的,高導電的氮化硼納米片!
    納米科學:穩定的,高導電的氮化硼納米片!通過通道和多孔膜實現增強的離子流速率對於一系列應用是重要的,例如能量儲存和水脫鹽,但它具有挑戰性。氮化硼納米片通常是親水的,並且團隊在過濾過程中使用了解溶液中納米片相互作用的理解,以允許納米片自組裝成水溶液中的特殊結構。
  • Small:基於三聯吡啶-鈷配合物納米片的穩定雙離子電池陰極材料
    而具有結構多樣性的有機材料面臨合成條件苛刻,或因為離子的插入造成體積膨脹從而引發材料降解或結構崩壞,導致材料循環穩定性差的問題。基於上述科學問題,香港理工大學黃維揚教授團隊通過簡單而溫和的方式製備出一種基於三聯吡啶配體和鈷離子的配合物納米片Co-sheet,且其作為雙離子電池的陰極材料表現出可觀的電化學穩定性。
  • 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如納米片、納米膜和納米板等;(4)三維納米材料(3D):由上述納米材料為基本單元構成的具有多級結構的塊體,例如納米片組裝而成的花球、納米棒組裝而成的空心微球。尤其是近年來,由於海泡石高的比表面積、低廉的成本以及在自然界中豐富的儲存量,其在環境領域的應用,如作為吸附劑、脫色劑、淨化劑、過濾劑以及納米基底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極大興趣。3、合成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合成納米材料是通過物理和化學加工的方法合成的具有一定納米結構的材料。
  • 蘇州納米所新型納米載藥體系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納米藥物遞送體系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式將藥物分子裝載在納米材料載體上,形成藥物-載體的複合體系。因此,新型納米載藥體系是目前納米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最近,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智軍課題組在新型納米藥物載體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和興趣。
  • AFM:刺激響應性納米材料複合水凝膠|複合水凝膠|納米|水凝膠|納米...
    從納米到宏觀尺度的複雜組織特異性生理學,結合動態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刺激,啟發了具有刺激響應特性的複雜水凝膠和納米顆粒系統的設計。水凝膠和納米顆粒結合,擴大了它們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範圍。通過簡單靈活的選擇不同類別的納米材料/水凝膠,或調節納米顆粒-水凝膠的物化相互作用,可以獲得大大超出傳統水凝膠的性能。
  • 蘇州大學科研團隊在多組分鉑基納米材料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交匯點訊 鉑基納米材料在越來越多的能源和催化領域中展現出良好的應用潛力,因此鉑基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及其能源催化應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社會價值。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黃小青教授帶領的團隊在該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近日,團隊開展的「面向燃料電池應用的多組分鉑基納米材料研究」榮獲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