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戴宏傑教授到蘇州納米所進行學術交流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8月8日下午,國際著名化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教授應邀訪問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並做了題為Nanoscience for Biological Systems的學術報告。蘇州納米所所長楊輝研究員及相關科研人員、學生100餘人聆聽報告,報告會由蘇州納米所副所長陳立桅研究員主持。

  報告會上,戴宏傑與大家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工作進展:基於近紅外二區(NIR-II 1000-1700 nm)螢光成像技術的納米生物探針在轉化醫學中的應用實例;等離子體金薄膜為襯底的近紅外螢光增強的微陣列晶片用於特異性生物因子及腫瘤標誌物的體外高靈敏度檢測。同時,戴宏傑結合自身科研工作,對納米科學在臨床醫學中的轉化前景做了展望。報告結束後,戴宏傑與在座科研人員進行了熱情交流,並回答了相關提問。

  戴宏傑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求學並獲得博士學位。2006年成為史丹福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化學及納米器件研究、納米技術在能源再生中的應用研究以及納米生物技術在生命醫學領域中的革命性應用等。由於其在納米材料領域研究中的傑出貢獻,2009年被評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目前,戴宏傑教授是國際期刊Nano research的合作主編,同時也擔任多個國際科技刊物的編輯和編委。

戴宏傑作報告

報告會現場

相關焦點

  • ...戴宏傑教授受聘蘇州醫工所所長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院
    6月7日,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舉行了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教授受聘蘇州醫工所所長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的儀式,唐玉國所長為戴教授頒發了聘書。戴教授在儀式前與唐玉國、武曉東副所長等就學科布局與學科規劃等方面展開了討論,雙方希望攜手努力,開展更為密切的合作與交流。
  •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張躍鋼教授訪問蘇州納米所
    9月26日上午,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張躍鋼教授應邀來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張躍鋼教授為大家作了題為Graphene for Nanoelectronics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的學術報告。報告由蘇州納米所副所長陳立桅主持,副所長劉佩華出席報告會。
  • 【百年校慶】戴宏傑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海霞)12月22日,國際著名化學家、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戴宏傑教授做客  提問環節中,師生們熱情高漲,大家與戴宏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討論。  戴宏傑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 諾貝爾獎風向標「引文桂冠獎」出爐:華人教授戴宏傑入選
    今年24位獲獎者中,有19位來自美國的領先學術機構,其他則來自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其中包括華人學者、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教授戴宏傑。2020年度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 獲獎名單生理學或醫學領域Pamela J.
  • 「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他出生於中國湖南,在1994年獲得美國哈佛博士學位,之後成為了史丹福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更值得一提的是戴宏傑曾經入選全球頂尖100化學家名人堂榜單,總排名第7位,在華人中排名第1位。而且他還曾獲得哈佛博士學位後,跟隨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 「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導讀:「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是重視人才,更應具有強大的包容基因。 他出生於中國湖南,在1994年獲得美國哈佛博士學位,之後成為了史丹福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
  • 華人教授戴宏傑入選
    今年24位獲獎者中,有19位來自美國的領先學術機構,其他則來自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其中包括華人學者、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教授戴宏傑。)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化學教授(J.G.ackson & C.J.Wood Professor )Alex Zettl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高級教授科學家
  • 學術交流 | 美國聖約翰大學陳哲生教授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
    7月1日上午,美國聖約翰大學陳哲生教授應邀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並以「天然藥物克服腫瘤多藥耐藥的研究」為題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景永奎教授主持,生命科學與生物製藥學院部分教師及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陳教授長年專注於研究腫瘤耐藥機制和尋找開發逆轉耐藥的天然藥物。
  • 「60秒鋁電池充電」成果到底屬於湖南大學還是斯坦福?
    到了4月8日,人民網轉載了科技日報的一篇《世界進入「鋁」電池時代》,文中提到「美國華人科學家研製出首款可商業應用的高性能鋁電池」,不過這篇報導裡,該研究的領導者是史丹福大學化學教授戴宏傑。史丹福大學化學院官網中戴宏傑的簡歷       戴宏傑是誰?
  • 四名華人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院士 含一蘇州人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戴宏傑、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分子病毒學教授孟祥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楊培東等三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湖南人戴宏傑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系長沙一中校友
    長沙市一中校友戴宏傑正是其中之一。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戴宏傑,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分子病毒學教授孟祥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楊培東等三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據時刻新聞記者了解,戴宏傑1966年出生於湖南邵陽,1982至1984年在長沙市第一中學清華實驗班就讀,1984年秋考入清華大學。
  • 新科美國院士戴宏傑曾在長沙讀高中
    當地時間5月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和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其中,戴宏傑出生於湖南邵陽,高中曾在長沙市一中就讀,現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安芷生出生於湖南芷江,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是一個友善、可愛的孩子,跟同學相處很好,成績也很優異。」
  • 華人戴宏傑:中科院外籍院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
    華人戴宏傑,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化學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由於在碳和氮化硼納米管的製造和新奇應用方面的卓越成就,成為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之一。作為華人的驕傲,戴宏傑教授出生於湖南邵陽,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應用物理系,後赴美留學,長期從事碳納米材料的生長合成、物理性質研究、納米電子器件研發、以及納米生物醫學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是國際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
  • 香港中文大學王建方教授來校進行學術交流
    6月17日至19日,香港中文大學王建方教授來校進行學術交流,於17日上午在圖北會議室作了《Colloidal Plasmonic Nanocrystals》學術報告。材料學院院長朱金波教授、化工學院院長何杰教授,材料學院、化工學院相關專業教師、學生12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報告由朱金波教授和何杰教授主持。
  • 揭秘邵陽籍新科美國院士戴宏傑:胞弟也是科學家
    當地時間5月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和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其中,戴宏傑出生於湖南邵陽,高中曾在長沙市一中就讀,現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安芷生出生於湖南芷江,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是一個友善、可愛的孩子,跟同學相處很好,成績也很優異。」
  • 科學院院士戴宏傑
    原標題:科學院院士戴宏傑本報6月27日訊 今天下午,副省長張劍飛在長沙會見了美國科學院院士戴宏傑一行。戴宏傑是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原籍湖南邵陽,現任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張劍飛對戴宏傑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 上海海洋大學李晨虹教授到水生所進行學術交流
    李晨虹教授作學術報告11月15日,上海海洋大學特聘教授李晨虹應邀到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並為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Genecap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evolutionary Biology的學術報告。
  • 湖南長沙一中傑出校友劉莊教授獨佔兩項殊榮!2019年唯一青年學者
    2000年,劉莊教授以優異成績進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求學,本科畢業後被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錄取,師從傑出華人化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同為我校傑出校友的戴宏傑院士。受戴宏傑導師言傳身教影響,劉莊教授在納米研究領域刻苦專研,先後獲得史丹福大學研究生獎、美國材料學學會銀獎,並在高水平雜誌上發表20餘篇文章,申請3項美國發明專利。
  •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訪問理化所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訪問理化所 2018-03-12 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3月8日下午來理化所交流訪問,並作了題為Nanotechnology for Energy, Environment and Textile的精彩報告。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子暘教授一行來電子...
    新聞網訊 5月27日上午,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子暘教授作題為《紅外III-V族半導體光源的研製》的高端學術報告。學院班子成員、全體教師和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院長遲宗濤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