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一中傑出校友劉莊教授獨佔兩項殊榮!2019年唯一青年學者

2020-12-05 校園快報

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這成為了後世君子的行為追求,也成為了我們後人的精神標準。

劉 莊

湖南省長沙一中傑出校友劉莊教授,因在化學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日前獲得兩項殊榮:「第七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和「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青年科學獎」。

據悉,這兩項大獎均是授予在化學領域獲得突出貢獻的青年學者,是化學領域最高水平的獎項之一,而劉莊教授是2019年度,唯一同時獲得這兩項大獎的青年學者。

劉莊教授在我校求學階段(1994.9-2000.7)學籍表

劉莊教授1997年進入我校學習,以多個學科接近滿分的成績畢業,曾兩次獲得「校文明學生」「校級三好學生」榮譽稱號,曾獲全國物理競賽(湖南省賽區)二等獎,以全國化學競賽(湖南賽區)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特等獎,入選化學競賽省級代表隊,獲全國化學競賽一等獎。在高中班主任、「全國優秀教師」宋小英的評語中,多次有「文明有禮,誠實謙虛」「注重自學,善於知識歸納總結」這樣的評價。

2000年,劉莊教授以優異成績進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求學,本科畢業後被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錄取,師從傑出華人化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同為我校傑出校友的戴宏傑院士。受戴宏傑導師言傳身教影響,劉莊教授在納米研究領域刻苦專研,先後獲得史丹福大學研究生獎、美國材料學學會銀獎,並在高水平雜誌上發表20餘篇文章,申請3項美國發明專利。2009年6月,懷揣著「納米夢想」,劉莊教授來到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述湯領銜的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開始了前沿科技的研究工作。

劉莊教授在生物材料與腫瘤診療這一交叉學科領域從事研究,系統研究了多種納米材料的生物學效應,探索了功能納米材料在生物影像與腫瘤診療中的應用,並提出了基於生物材料的局部治療介導增效腫瘤免疫治療的創新策略,研究成果產生了較廣泛的國際學術影響。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總他人引用5萬餘次,H因子116。

劉莊教授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15);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7)、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RSC Fellow,2015)、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會士(AIMBE Fellow,2019);2015年起連續入選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發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材料、化學);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Biomaterials Science Lectureship等國內外學術獎勵;擔任生物材料領域國際著名期刊Biomaterials副主編和多個國際主流期刊編委。人才培養方面,劉莊教授培養的青年人才中已有6人任教授、5人任副教授,一人獲國家優青,一人入選青年長江學者,三人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此外,依託劉莊教授團隊在生物材料增效腫瘤免疫治療方面的基礎研究成果,相關技術的產業化與臨床轉化工作也已啟動。

劉莊教授與其導師戴宏傑院士,均畢業我校,在化學領域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也成為了一段「校友師徒致力科技前沿」的佳話。我校始終堅持培養學生的「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一中精神,我校廖德泉校長也多次強調一中人應該志存天下,用自我的格局去拓寬世界。劉莊教授的成就,正是一中精神的體現,也是一中教育有持續影響力的證明。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

相關焦點

  • 湖南人戴宏傑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系長沙一中校友
    紅網長沙5月4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周丹 通訊員江曉華)當地時間2016年5月3日,美國科學院在其網站上公布了2016年院士增選結果,共有84位知名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來自14個國家(地區)的21位學者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其中包括4位華人。長沙市一中校友戴宏傑正是其中之一。
  • 肇慶一中傑出校友參與完成的項目喜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牽頭完成的項目「肺癌微創治療體系及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由何建行教授課題組領銜完成。其中肇慶一中傑出校友、廣醫一院梁文華博士是主要完成人之一,主持完成該項目中多項關鍵研究。
  • 永州四中傑出校友清華大學教授唐建石回校開展講座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陳芳樂 王彪)9月25日上午,永州四中邀請該校傑出校友清華大學微電子系博士生導師唐建石教授在學校報告廳開展題為《集成電路 築夢未來》的講座,唐建石就讀永州四中時的班主任李朝國等老師及近500名學生聆聽了講座。
  • 中國科大林毅恆教授、何玉明研究員獲「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會微信公眾號10月27日消息 日前,求是科技基金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獲獎名單,中國科大林毅恆(05210)教授、何玉明(SA07234)研究員獲獎。2015-2018年在美國JILA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2018年通過海外人才項目引進回國和加入中國科大,現任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工作主要圍繞離子阱量子信息處理研究,致力於開發新方法和開展基礎量子信息研究。
  • 天津醫科大學姚智教授榮獲中國免疫學會傑出學者獎
    會上,天津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微環境與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姚智教授被授予「傑出學者獎」。    來自全國各地、港、澳、臺和海外的4000餘名代表參加本次大會,盛況空前。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德國及中國的免疫學會理事長先後致辭,10餘名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 西工大6名青年教授獲得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0日電(李崧維)近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獲得者名單(陝科辦發〔2018〕270號),全省共有33名青年學者入選。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李慧平,材料學院李宏偉、範曉麗、謝科予,理學院顧軍渭,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黃慶華等6位青年教授獲得資助。
  • 全球「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公布,中國教授用實力為汞元素代言
    8月4日,第43屆國際配位化學會議在日本舉行,我國蘇州大學的劉莊教授被宣布為「Hg」元素代言人。↑「Hg」元素代言人劉莊(截圖來源:IUPAC網站)首先,IUPAC為什麼要評選元素「代言人」呢?原來,2019年是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這是1919年成立的世界上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化學組織)成立一百周年,也是聯合國確立的「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Periodic Table of Chemical Elements,簡稱IYPT)。
  • 湖南公布「芙蓉學者計劃」第七批特聘教授名單
    本報長沙12月21日訊(記者 劉怡斌)今天下午,2011年湖南省「芙蓉學者計劃」頒獎、頒證儀式暨專家評審會議在長沙舉行,公布了第二屆芙蓉學者成就獎、貢獻獎獲獎者名單以及第七批特聘教授、第二批講座教授名單。
  • 中國農業大學傑出校友朱健康勉勵青年學子
    首頁 » 人物 » 中國農業大學傑出校友朱健康勉勵青年學子 中國農業大學傑出校友朱健康勉勵青年學子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
  • 歷屆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據統計:南京大學位列高校第二!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1994年成立以來共進行了25批,約4025人獲得了這一振奮殊榮。從1994年至2018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共176人,位居高校排行榜第二。歷屆「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數統計排名結果(截圖)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簡稱:國家傑青基金)自1994年設立以來,
  • 9位北大校友獲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總數居國內高校第一
    編者按:近日,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獲獎名單揭曉,北京大學有9位校友獲獎。其中在化學領域,北大有5位本科校友獲獎。斯隆研究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旨在獎勵職業生涯早期的傑出青年學者。新聞網轉載微信公眾號「青塔」關於此次獎項評選結果的最新報導(標題有改動),供讀者了解更多信息。
  • 長沙市一中校友戴宏傑當選2016美國科學院院士
    記者了解到,其中一位戴宏傑教授是長沙市一中校友,1982-1984年在該校清華實驗班就讀。 長沙市一中校長廖德泉告訴記者,學校已給戴宏傑發去賀電,送去母校的關愛。戴宏傑教授長期從事碳納米材料的生長合成、物理性質研究、納米電子器件研發,以及納米生物醫學以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在上述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獲得了廣泛的影響,是國際碳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
  • 北工大校友張曉東獲得2010中國計算機學會海外傑出貢獻獎
    2010年8月,經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獎勵委員會投票,2010年度中國計算機學會海外傑出貢獻獎由北工大校友、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張曉東教授獲得。張曉東教授1982年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並獲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89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Boulder)主校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 吳蓓麗校友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吳蓓麗校友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清華新聞網12月28日電 12月22日,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9位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女性獲此殊榮。清華大學校友、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名列其中。今年36歲的吳蓓麗祖籍蘇州吳江,在無錫長大。
  • 兩位清華校友上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兩位清華校友上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清華新聞網6月20日電 美國東部時間6月19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9年度TR35(35 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
  • 山東大學兩教授同日當選院士!另有3位山大校友入選!
    2019年11月22日對山東大學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天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先後公布增選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另外3名山東大學校友成功當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院士。
  • 南昌大學校友鄭泉水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南昌大學校友鄭泉水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9-11-23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大學校友鍾傳建教授當選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公布了2019當選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NAI Fellow)名單。我校77級化學班校友、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化學系教授鍾傳建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 四位清華校友入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四位清華校友入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 美國時間8月23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主辦的《技術評論》雜誌(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6年度TR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
  •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友傅曉田成為「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候選人
    「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評選活動意在表彰內地來港的「新香港青年」在香港金融、地產、 建築、工程、醫療、文化、藝術、社會等各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為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不斷做出的傑出貢獻。此次活動由益利樂生教育基金特別呈現,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評選組委會主辦,港漂圈承辦,香港青年聯會,香港菁英會,香港華菁會,港區政協青年聯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百川匯協辦。活動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不僅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還獲得了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