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清華校友入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2020-12-05 清華大學新聞網

四位清華校友入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 美國時間8月23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主辦的《技術評論》雜誌(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6年度TR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在35名上榜者中,共有6名中國學者,他們是IBM研究中心研究員曹慶、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助理教授刁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高偉、前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研發構架師/首席設計師顧嘉唯、清華大學副教授張一慧以及南京大學教授朱嘉。其中,刁瑩、高偉、顧嘉唯、張一慧四位均為清華校友。

張一慧:「彈出式」三維成型技術使得製作微小形狀結構更容易。

張一慧(Yihui Zhang),30歲,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副教授。2006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8年和2011年在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2011-2015年,在美國西北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先後擔任Postdoctoral Fellow和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研究領域為屈曲力學及其新興應用,柔性可延展電子器件,仿生軟物質,智能材料與結構力學。

刁瑩:她知道怎麼才能列印出完美的高分子太陽能電池

刁瑩(Ying Diao),33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助理教授。2006年在清華大學化工系獲得學士學位,並獲優秀畢業生榮譽。2008年和2011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15年1月至今,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擔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高分子電化學,發表多篇高影響因子學術論文。她提出一種實現高分子太陽能電池高效轉化的新列印技術,2016年被材料化學雜誌譽為「新型研究者」。

高偉:新發明的防汗帶可以監測身體健康

高偉(Wei Gao),31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2007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9在清華大學精儀系獲得碩士學位。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可穿戴設備,柔性電子,微米納米馬達,生物納米技術,生物醫學和生化傳感器。2010年至今,在《自然》(Nature), 《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美國化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納米通訊》(Nano Letters),《美國化學會 納米》(ACS Nano), 《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總引用超過2300次,高引用次數(H-index) 27。

顧嘉唯:設計出幫得上忙、而不是惹人厭的用戶界面

顧嘉唯(Jiawei Gu),30歲,前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研發構架師、首席設計師。2008年在同濟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11年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獲得碩士學位。2011年7月-2014年5月,任微軟公司研究院人機互動科學家;2014年5月-2016年8月,任百度公司主任研發架構師,百度研究院人機互動負責人;2016年8月,被東方網力聘任為副總經理。

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評論》雜誌創刊於1899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技術類雜誌,在世界學術界和科技界有著舉足輕重的權威地位。自1999年開始,該雜誌每年從全球範圍內評選出35位35歲以下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科技創新精英,獲獎者通過他們在能源、醫藥、計算機、通信、納米技術等眾多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成果引領科技發展潮流,極可能改變世界的未來。他們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

今年,《技術評論》收到了數百份提名,經過編輯初篩後的名單被提交第三方人士對各位候選人進行發明潛在影響力的評估,最終形成了本年度青年創新英雄榜。該榜單分為5大類別,即遠見者(Visionaries)、發明者(Inventors)、創業者(Entrepreneurs)、科技先鋒(Pioneers)、人文關懷者(Humanitarians)。張一慧、刁瑩校友入榜科技先鋒;高偉、顧嘉唯校友入榜發明者。

此前,我校校友劉湘軍(1985級生物)、吳旻(1991級自動化)、楊榮貴(1996級熱能,碩)、宋曉東(1992級物理)、夏豐年(1993級電子)、李笑(1997級電子)、陳啟鑫(2001級電機)、魯南姝(2001級力學)、張柏樂(1999級電機)、張良方(1996級化工)、鄭曉琳(1995級熱能)、伍暉(2000級化工)、戈鈞(2000級化工)等曾先後入榜。

供稿:校友總會 編輯:悸寔 田心

 

相關焦點

  • 兩位清華校友上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兩位清華校友上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清華新聞網6月20日電 美國東部時間6月19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9年度TR35(35 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
  • 王思泓校友上榜《麻省理工技術評論》2020年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7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20年度TR35(35 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即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
  • 浙大一位專家上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美國東部時間6月19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9年度TR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狄大衛與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Richard Friend院士共同帶領團隊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並深入研究了其發光機理。另外,他還推動了矽基層疊太陽能電池的發展,並成功研製了納米矽/晶體矽發光二極體。從智慧型手機、電視屏幕到交通燈,發光二極體(LED)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產品中,但它們的製造成本普遍較高。此外,發光效率與發光亮度之間往往存在權衡,而且很難達到最佳狀態。
  •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清華新聞網12月13日電 12月12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 ACM)公布了2019年新選會士名單(ACM Fellow),清華大學1995屆計算機系校友李向陽、1997屆電子系校友謝源、1996屆物理系校友宋曉東當選
  • 3位浙大人榜上有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
    【MBA中國網訊】近日,第三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于EmTech China全球新興科技峰會揭曉。其中,3位浙大人入選,分別榮獲「先鋒者(Pioneers)」和「發明家(Inventors)」稱號。
  • 5位浙大人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發布
    2019-01-22 19:47 | 起航號「浙江大學」近日,第二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 歲以下科技創新35 人」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並發布了2018年度獲獎名單。其中,5位浙大人入選,分別榮獲發明家(Inventors)、先鋒者(Pioneers)、遠見者(Visionaries)稱號。
  • 16位北京青年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
    千龍網北京2月11日訊 據中關村管委會網站消息,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推出2017年「全球35位35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榜單中國區評選結果,北京共有16位傑出青年上榜,中關村傑出青年企業家佔6人。
  • 雅禮中學校友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中國科技創新35人榜單
    2019 年 12 月 14 日,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揭曉第三屆「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中國榜單,湖南省雅禮中學校友陳丹琦作為「先鋒者」入選其中。《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雜誌。它於1899年作為「技術評論」雜誌而成立,隨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開始商業化,開始面向大眾銷售,其針對人群包括:高級管理人員、研究人員、金融家和政策制定者,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
  •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5月30日下午,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舉行。共有6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三校校友共話創新創業-中國,哈佛,麻省...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1月8日報導:以「網聚創新的力量」為主題的2015MHS中國創新創業論壇本周末在上海浦東軟體園舉行,300餘名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三校校友共聚浦軟,分享中國合伙人成長史、海龜創業者成功經驗。
  • 中科大校友入選2014年度麻省理工學院世界級榜單
    中安在線訊 日前,《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雜誌揭曉了2014年全球35位35歲以下傑出青年創新人物評選結果,中國科技大學餘桂華校友因其研究成果可促進能源儲存、健康監測和環境清潔等領域的發展,從500多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第9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科技大學校友。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發布!三位浙大人入選!
    1999年始,每一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都會選出一批35歲以下最具有創新性與影響力的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創業者,他們是:發明家(Inventors)創業家(Entrepreneurs)遠見者(Visionaries)人文關懷者(Humanitarians)先鋒者(Pioneers)這就是許多人知道的
  • 5位清華校友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從全國823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鍾南山、樊錦詩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另有30位和20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現場 本年度有5位清華校友獲獎:北京大學顏學慶教授、澳門大學宋永華教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王國慶研究員榮獲
  • 清華終身校長、液體火箭發明者做校友,小麻省理工學院留學太驕傲
    伍斯特理工學院(WPI)成立於1865年,是一所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伍斯特市的世界知名私立研究型大學。WPI一直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最好的學校,在東部業界擁有良好的口碑以及龐大的校友圈。其學生受歡迎程度僅次於麻省理工學院,因此也被戲稱為"小麻省理工學院"。
  • 謝爾頓為何嘲笑霍華德的母校麻省理工
    比如我國的清華北大,英國的牛津劍橋,美國的哈佛耶魯,當然了,還有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作為美國最頂尖的兩所理工類院校。加州理工學院是一所很小的大學,全校學生不過兩千多人,位於洛杉磯東北郊,像我國著名科學家,兩彈元勳錢學森先生就是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的,並且在那長期任教。
  • 謝爾頓為何嘲笑霍華德畢業於麻省理工
    比如我國的清華北大,英國的牛津劍橋,美國的哈佛耶魯,當然了,還有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作為美國最頂尖的兩所理工類院校。加州理工學院是一所很小的大學,全校學生不過兩千多人,位於洛杉磯東北郊,像我國著名科學家,兩彈元勳錢學森先生就是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的,並且在那長期任教。
  • ...中國,哈佛,麻省,斯坦福,校友,創新,創業,理工學院,縮寫,字母...
    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三校校友共話創新創業2015-11-8 14:23:27 來源:東方網 作者:劉軼琳 選稿:包永婷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1月8日報導:以「網聚創新的力量」為主題的2015MHS中國創新創業論壇本周末在上海浦東軟體園舉行,300餘名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三校校友共聚浦軟,分享中國合伙人成長史、海龜創業者成功經驗
  •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清華新聞網2月25日電(通訊員 田陽)2月19日,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獎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57所高等院校的126位研究人員榜上有名,其中有4位清華校友:2007級物理系碩士校友、中佛羅裡達大學助理教授馮小峰獲得化學獎;2004級計算機系校友、杜克大學助理教授的鬲融獲計算機科學獎;2002級物理系校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助理教授周鑫獲數學獎;
  • 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本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主要表彰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及團體,共評選產生10個獎牌獲獎團隊、28名獎章獲獎人選、258名獎狀獲獎人選。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分別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和獎狀。
  • 清華校友郭毅可、周濟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清華校友郭毅可、周濟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清華新聞網9月21日電 9月18日,英國皇家工程院在其網站上正式公布2018年度院士增選名單,共評選出50位院士及4位國際院士、1位榮譽院士。清華計算機系1980級校友、帝國理工學院數據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毅可教授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清華精儀系1965級校友、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周濟院士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國際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