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

2020-12-06 清華大學新聞網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


清華新聞網2月25日電(通訊員 田陽)2月19日,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獎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57所高等院校的126位研究人員榜上有名,其中有4位清華校友:2007級物理系碩士校友、中佛羅裡達大學助理教授馮小峰獲得化學獎;2004級計算機系校友、杜克大學助理教授的鬲融獲計算機科學獎;2002級物理系校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助理教授周鑫獲數學獎;2004級數學系校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數學系助理教授鄭天一獲數學獎。

馮小峰

馮小峰(Xiaofeng Feng),中佛羅裡達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2007年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09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獲得碩士學位,2013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材料系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史丹福大學化學系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

鬲融

鬲融(Rong Ge),杜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曾獲第16屆國際信息學奧賽金牌,2004年獲保送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入選姚期智院士創立的致力於培養拔尖創新計算機科學人才的「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曾獲2007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清華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在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微軟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工作。

周鑫

周鑫(Xin Zhou),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數學系助理教授。2002-2006年在清華大學基礎科學班學習並獲得學士學位,2006-2008年在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學習並獲得碩士學位,2008-2013年在史丹福大學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曾在伯克利美國數學所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鄭天一

鄭天一(Tianyi Zheng),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數學系助理教授,2008年在清華大學數學系學習並獲得學士學位,2013年在康奈爾大學數學系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史丹福大學數學系做博士後研究。

斯隆研究獎由斯隆基金會自1955年起每年頒發,獎勵在職業生涯早期的傑出青年學者。目前獲獎者的研究方向包括化學、計算和進化分子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數學、神經科學、海洋科學和物理學等8個領域;獲獎者將獲得七萬美元為期兩年的研究經費。

據不完全統計,清華大學校友戴宏傑(1984級物理)、王帆(1988級生物)、陳挺榮(1988級計算機)、金得哲(1985級物理)、宋曉東(1992級物理)、左昳(1994級生物)、吳從軍(1992級物理)、邢波(1988級物理)、祁曉亮(1999級物理)、檀時鈉(1992級物理)、許岑珂(1999級物理)、陳汐(1999級物理)、楊俊鋒(1996級計算機)、劉通(1995級碩,數學)、馬登科(1998級物理)、沈悅(1998級物理)、許可(2000級化學)、亓磊(2001級物理)、洪暐哲(2002級生物)、陳諧(2002級物理)、刁瑩(2002級化工)、鄧嘉(2002級計算機)、吳毅弘(2002級電子)、李婧翌(2003級生物)、常翠祖(2007級博,物理)曾先後獲得過斯隆研究獎。

供稿:校友總會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周襄楠

相關焦點

  • 清華校友亓磊、洪暐哲、陳諧獲得2017年斯隆研究獎
    清華校友亓磊、洪暐哲、陳諧獲得2017年斯隆研究獎清華新聞網2月24日電 2月22日,美國斯隆基金會(Alfred P.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17年獲得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126名青年學者名單,共有15位華人學者獲獎,其中有3位清華校友,他們分別為:亓磊獲「計算與進化分子生物學獎」,洪暐哲獲「神經科學獎」,陳諧獲「物理學獎」。
  • 9位北大校友獲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總數居國內高校第一
    編者按:近日,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獲獎名單揭曉,北京大學有9位校友獲獎。其中在化學領域,北大有5位本科校友獲獎。斯隆研究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旨在獎勵職業生涯早期的傑出青年學者。新聞網轉載微信公眾號「青塔」關於此次獎項評選結果的最新報導(標題有改動),供讀者了解更多信息。
  • 諾獎風向標!清華姚班校友馬騰宇等18名華人科學家獲得2021年斯隆獎學金!
    47 位研究人員曾在各自領域獲得諾貝爾獎,17 位獲得菲爾茲數學獎,69 位獲得國家科學獎,18 位獲得約翰貝茨克拉克經濟學獎。2021年的獲獎者將獲得為期兩年共計 7.5 萬美元的獎金(往期為 7 萬美元),用於進一步研究。
  • 中科大校友陳鷗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 曾在Nature等權威雜誌發表...
    中科大校友陳鷗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 曾在Nature等權威雜誌發表多篇論文  olivia chan • 2020-02
  • 2020年斯隆研究獎公布,4位北京大學數學院友上榜!他們都是誰?
    當地時間2020年2月12日,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20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
  •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清華新聞網12月13日電 12月12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 ACM)公布了2019年新選會士名單(ACM Fellow),清華大學1995屆計算機系校友李向陽、1997屆電子系校友謝源、1996屆物理系校友宋曉東當選
  • 中國海洋大學校友梁鑫峰獲得2018年度美國斯隆研究獎
    中國海洋大學校友梁鑫峰獲得2018年度美國斯隆研究獎 http://www.huaue.com  2018年3月29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2018年2月15日,美國斯隆基金會(
  • 2020 年斯隆研究獎公布,16位華人科學家入選,4名來自北大數院
    其中有 7 位畢業於北京大學(值得強調的是,其中4位畢業於北大數學科學學院,不愧是「北大四大瘋人院之首」),中科大、清華、南大、山東大學、港中文等分別有一名畢業生入選。作為「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自1955年設立每年頒發一次,以表彰那些在其研究領域內被認為最有前途的早期職業學者(2020 年斯隆研究獎的完整獲獎名單詳見https://sloan.org/fellowships/2020-Fellows)。斯隆基金會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主席 Adam F.
  • 19位華人學者獲2019年斯隆研究獎—新聞—科學網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2019年的獲獎名單,19位華人學者榜上有名。本年度獲獎者共126位,分屬化學、計算與進化分子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數學、神經科學、海洋科學、物理學等8個領域。每位獲獎者將獲得70000美元的獎金。
  • 2020年科學突破獎公布 清華校友陳諧獲得新視野物理學獎
    2020年科學突破獎公布 清華校友陳諧獲得新視野物理學獎清華新聞網9月6日電(通訊員 田陽)北京時間9月5日,2020年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除生命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數學突破獎外,面向年輕學者的新視野物理學獎和新視野數學獎也同時公布。
  • 16位華人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獎,4人來自北大數院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賴可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2020斯隆研究獎公布,北大數院成為最大閃光點。16位華人獲獎者中,4位來自北大數院。
  • 清華校友吳耀文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古斯塔夫森分子生物學獎
    清華校友吳耀文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古斯塔夫森分子生物學獎清華新聞網3月7日電(通訊員 田陽)3月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古斯塔夫森獎獲獎名單。今年有5位科學家分獲數學、物理、化學、分子生物學和醫學5個獎項,清華校友、瑞典于默奧大學生物化學教授吳耀文憑藉其在細胞內膜運輸和自噬作出創新的分子研究而榮獲得分子生物學獎。古斯塔夫森獎是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的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的幾個獎項中唯一針對45歲以下科學家的獎項,吳耀文校友是首位獲得古斯塔夫森分子生物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 2020年斯隆研究獎公布,16名華人科學家上榜
    斯隆研究獎自 1955 年設立以來頒發給物理學、化學和數學領域的傑出青年,以向這些「早期職業科學家和學者提供支持和認可」,後來陸續增加了神經科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以及計算和進化分子生物學,也有著「諾獎風向標」的美稱。
  • 保送清華姚班,17科滿分大神,32歲斬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獎
    今年,年僅32歲的鬲(gé)融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這個獎又被稱為「諾獎風向標」,因為根據統計,獲得該獎的人中,已經有47位獲得了「諾貝爾獎」。幫助他摘得這個桂冠的一技之長就是——編程。斬獲斯隆獎後,鬲融還談道,正是父母對自己興趣的培養,才讓他對計算機的興趣保持至今。交上成績單:保送清華姚班,成17科滿分大神從高中起,鬲融開始參加全國性計算機競賽。
  •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5月30日下午,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舉行。共有6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清華校友祁曉亮獲2016年物理學新視野獎
    清華校友祁曉亮獲2016年物理學新視野獎  清華新聞網11月10日電(通訊員 田 陽) 11月8日, 2016年「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頒獎儀式在美國加州聖何塞舉行。此次頒發的獎項有基礎物理、生命科學和數學三大突破獎,數學和物理兩項新視野獎,以及新設立的青年挑戰突破獎。
  •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清華新聞網11月7日電 (通訊員 田陽)11月6日,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共有56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今年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院士;37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8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其中,清華大學潘峰教授、聶建國院士,清華校友向濤院士、李立浧院士、楊志峰院士、周志成院士獲得「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清華校友吳蓓麗研究員獲得「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11位清華校友入選「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名單 16位校友在「最美...
    11位清華校友入選「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名單  16位校友在「最美奮鬥者」集體中榜上有名清華新聞網9月17日電 近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泛開展先進模範學習宣傳活動,根據中央統一部署,組織開展「最美奮鬥者」學習宣傳活動。
  • 五位華人獲得斯隆獎,四人曾在北大數院學習,現在國外大學做助教
    1955年設立的斯隆獎素有「諾獎風向標」的美譽,主要是表彰那些被認為在所從事的相關研究領域內最有前途的早期職業學者。迄今為止,已有50位獲獎人獲得了「諾貝爾獎」。近日,斯隆研究獎公布了2020年最新獲獎名單,本次一共有126人獲獎,每位獲獎者將獲得7.5萬美元資助。在今年獲得數學方向的5位華人學者中,有4位曾經在北大數院學習。
  • 兩位清華校友當選2020年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清華新聞網9月25日電 9月22日,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RAE)公布2020年新選院士名單,新當選的50位院士和3位外籍院士中有7位華人學者,兩位清華校友榜上有名,他們是英國肯特大學教授閆勇和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羅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