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位專家上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2021-01-11 浙江日報

美國東部時間6月19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9年度TR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狄大衛研究員榜上有名,歸為榜單「發明者」類別——他與合作者共同發明的新型LED材料比現在普遍使用的更為低成本與環保。

狄大衛現在是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也是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訪問研究員。狄大衛與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Richard Friend院士共同帶領團隊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並深入研究了其發光機理。另外,他還推動了矽基層疊太陽能電池的發展,並成功研製了納米矽/晶體矽發光二極體。

從智慧型手機、電視屏幕到交通燈,發光二極體(LED)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產品中,但它們的製造成本普遍較高。此外,發光效率與發光亮度之間往往存在權衡,而且很難達到最佳狀態。狄大衛與合作者共同發明了一系列新型 LED 材料和器件,這些材料和器件即使在需要達到較高亮度的情況下,也能以高效率發光。更重要的是,它們的生產工藝更加便宜、簡單、且節能。

典型的 LED 生產線需要高溫處理,或者需要在真空環境下在固體表面沉積發光材料,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狄大衛使用的材料成本更低,因為它們可以由廣泛可用的物質製成,而且不需要在高溫或真空環境中進行處理。相反,它們可以溶解在液體中,然後用來覆蓋在固體表面。

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評論》雜誌創刊於1899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技術類雜誌,在世界學術界和科技界有著舉足輕重的權威地位。自1999年開始,該雜誌每年從全球範圍內評選35歲以下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科技創新精英,共分為五類:有發明新技術、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賦予新的想像力的發明家(Inventors),有將原有技術賦予創新活力的遠見者(Visionaries),有拓展人類科學知識邊界的先鋒者(Pioneers),有在科學技術中發現商業機會、擴大市場甚至創造市場的創業家(Entrepreneurs),還有利用科技手段改善人類生活環境、甚至用科技解決人類生存問題的人文關懷者(Humanitarians)。

此次35名上榜者中共有8位華人。除狄大衛外,其他人是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韓松、史丹福大學博士後李金星、史丹福大學助理教授洪國松、索爾克生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徐安祺、平安科技副總工程師徐亮、SolidEnergy Systems 公司的創始人兼CEO胡啟朝、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機械工程助理教授顧鄉鄉。

相關焦點

  • 兩位清華校友上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兩位清華校友上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清華新聞網6月20日電 美國東部時間6月19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9年度TR35(35 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
  • 王思泓校友上榜《麻省理工技術評論》2020年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7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20年度TR35(35 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即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
  • 四位清華校友入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四位清華校友入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 美國時間8月23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主辦的《技術評論》雜誌(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6年度TR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
  • 5位浙大人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發布
    2019-01-22 19:47 | 起航號「浙江大學」近日,第二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 歲以下科技創新35 人」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並發布了2018年度獲獎名單。其中,5位浙大人入選,分別榮獲發明家(Inventors)、先鋒者(Pioneers)、遠見者(Visionaries)稱號。
  • 16位北京青年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
    千龍網北京2月11日訊 據中關村管委會網站消息,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推出2017年「全球35位35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榜單中國區評選結果,北京共有16位傑出青年上榜,中關村傑出青年企業家佔6人。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發布!三位浙大人入選!
    1999年始,每一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都會選出一批35歲以下最具有創新性與影響力的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創業者,他們是:發明家(Inventors)創業家(Entrepreneurs)遠見者(Visionaries)人文關懷者(Humanitarians)先鋒者(Pioneers)這就是許多人知道的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
    【MBA中國網訊】近日,第三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于EmTech China全球新興科技峰會揭曉。其中,3位浙大人入選,分別榮獲「先鋒者(Pioneers)」和「發明家(Inventors)」稱號。
  • 浙大麻省理工比較
    隨著雙一流工程的實行,我國各高校也在培養自己的學科優勢,尋找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特別是那些有希望在較短時間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頂尖大學。今天我們就以醫學建設為例,對比分析一下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與麻省理工的區別。
  • 牛頓22歲證明廣義二項式定理,中國青年科學家又將如何改變世界
    眺望未來,我們需要一個 「窗口」1861 年,以物理科學、工程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學科教研聞名世界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建校,1899 年,一些 MIT 校友們創立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 ),該刊物側重關注前沿新興科技和創新商業的發展,助力科技的商業化和資本化。
  • 最強青年(曹原)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
    最強青年!深圳天才3年學完12年課程,14歲考上中國科大,18歲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世界,美國用綠卡、教授職位、超高薪誘惑他留在美國。他說:「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學成是要回中國的,我的祖國需要我!」
  • MIT 50 家聰明公司、中國開源傑出貢獻人物,多方認可,永不止步
    新一輪產業數位化變革蓄勢待發,開展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利用新一代數位技術獲得競爭優勢,已成為未來企業的必行之道。資料庫作為基礎軟體領域的重要基石,是企業全面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引擎,PingCAP 一直堅持以創新為驅動力,以開源為核心戰略,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打造穩定高效、安全可靠、開放兼容的新型數據基礎設施,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公司榜單!後疫情時代,聚焦中國
    在 2020 年 11 月 19 日舉辦的 EmTech China 2020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再次發布了年度 「50 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榜單,於不確定性中預判科技產業最新走向。本屆峰會由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聯合主辦。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50家聰明公司」,這些醫藥企業上榜
    在11月19日舉辦的EmTechChina2020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百年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2020年度「50家聰明公司」(TR50)榜單。該榜單從公眾信譽、技術創新、具體成就、社會影響、業界標杆、商業模式等多角度考核評估企業價值,覆蓋生命科學技術、創新藥、商業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領域。
  • 上海交大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韓達研究員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2020年12月10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揭曉了中國最權威青年人才榜單—《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評選結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和仁濟醫院的PI韓達研究員獲得「遠見者Visionaries」稱號。
  • 猿輔導在線教育被麻省理工「點名」,原因是什麼
    猿輔導入選50家聰明公司據悉,在11月19日舉辦的EmTech China2020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年度「50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很榮幸猿輔導在線教育代表行業入選。一同上榜的還有騰訊、華為、美團、特斯拉、英偉達等國內外巨頭公司。
  • 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 上榜年度「50家聰明公司」
    猿輔導作為全國領先的K12在線教育公司,一直在教育領域尋求創新發展,以優質的教學服務幫助每一個中小學生,幫助中小學生更便捷地獲取優質的教育資源。在上月舉辦的EmTech China 2020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年度「50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猿輔導在線教育代表行業入選。
  • 雅禮中學校友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中國科技創新35人榜單
    2019 年 12 月 14 日,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揭曉第三屆「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中國榜單,湖南省雅禮中學校友陳丹琦作為「先鋒者」入選其中。《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雜誌。它於1899年作為「技術評論」雜誌而成立,隨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開始商業化,開始面向大眾銷售,其針對人群包括:高級管理人員、研究人員、金融家和政策制定者,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
  • 南理工這下真的厲害了!
    南理工創建於1953年短短65年就已經發展成為「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入選「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111計劃」、「卓越計劃」的入選高校之一素有「兵器技術人才搖籃」的美譽南理工的歷史牛逼
  • 鄭強教授從浙大調任太原理工,必將推動中國西部教育發展理念!
    他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浙江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鄭強是有幹勁、有思路、有擔當、有責任、有感召、有口才的一位教授,此次調任太原理工大學任學校黨委書記,必將給太原理工大學帶來重大變化!
  • 盤點高校頂級班型——復交、浙大、南大、中科大!
    致遠學院是上海交通大學將集全校之力舉辦的,還得到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有力支持,聘請一批國際一流大學知名教授,以及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和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擔任主講教師。1/3左右課程由國際著名教授親自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