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邵陽籍新科美國院士戴宏傑:胞弟也是科學家

2020-12-01 湖南在線

新科美國院士戴宏傑曾在長沙讀高中

2004年,戴宏傑回到長沙市一中,為高一理科實驗班的同學們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很受同學們的崇拜和歡迎。 長沙晚報通訊員 江曉華 供圖

在長沙市一中就讀期間,戴宏傑(右)和弟弟戴宏力參觀嶽陽樓,並在嶽陽樓前留影。長沙市一中 供圖

●出生於邵陽,從長沙市一中考進清華

●雖讀理科,但作文寫得好籃球打得棒

●回校演講,鼓勵學生多培養興趣愛好

長沙晚報記者 嶽霞 通訊員 江曉華

美國國家科學院新科院士和外籍院士中,有兩人是湖南人。當地時間5月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和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其中,戴宏傑出生於湖南邵陽,高中曾在長沙市一中就讀,現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安芷生出生於湖南芷江,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是一個友善、可愛的孩子,跟同學相處很好,成績也很優異。」昨日,戴宏傑在長沙市一中就讀時的高二班主任程子潭老師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而長沙市一中校長廖德泉表示,作為母校,一中已向戴宏傑發去賀信,並為這樣傑出的校友驕傲自豪。

就讀一中

學習成績很優異

為人正直好相處

程子潭老師今年已經77歲了。退休21年的程老一說到戴宏傑,仍然記憶猶新。「他是一個友善、可愛的孩子,跟同學相處很好,成績也很優異。」他說,「要是班上每個孩子都像他這樣,班主任就太省心了。」

雖然戴宏傑學的是理科,但文科成績也不錯,曾得過學校作文比賽一、二等獎。

程老回憶說,戴宏傑讀高中時,老師都非常信任他,經常找他了解班級情況,「因為他為人正直,不偏不倚,跟同學關係又很友善,同學們也很信任他。」

廖德泉以前跟戴宏傑也打過多次交道。「他最出色的一點就是從小有質疑精神,這是取得成就必不可少的條件。」廖德泉說,「他那時對做實驗比較痴迷,動手能力很強,經常埋在實驗室,有時候免不了遲到或者犯點小錯誤,但是老師總是很寬容對待。」這樣的教育在戴宏傑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感恩母校

對一中感情深厚

百年校慶發賀信

戴宏傑對一中感情非常深,每次回湖南,行程再忙,他也一定要到母校看看。他念念不忘的是他成長過程中給了他無盡包容和愛護的老師。

2012年11月,長沙市一中建校100周年之際,戴宏傑給母校發來賀電。賀電滿含對母校的懷念和深情,文中寫道:「1984年我畢業於湖南名校長沙市一中,進入清華,以後進入哥倫比亞,進入哈佛。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不管走到哪裡,常懷思鄉之情,常念母校恩澤……一個人做人做學問,都與所受基礎教育直接相關。是母校一中老師們的諄諄教誨,潛移默化,讓我逐漸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土壤之中。母校的教育讓人沒齒不忘。」

「戴宏傑多次表示,如果一中畢業的同學去美國深造,他能幫助的就會儘量幫助。他還建議對物理、化學有興趣的學弟學妹,可以選擇讀他的研究生、博士生。」廖德泉說。

回校演講

上課要認真聽講

多培養興趣愛好

2004年10月2日,戴宏傑回到母校,為高一理科實驗班的同學們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離開一中20年了,看到在座的同學們,就像見到了當年的自己。走進一中的校園,感覺特別親切和熟悉。一中給了我很好的教育,我在一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沒有一中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戴宏傑表示,一中校風樸實、學風好,老師工作認真負責,同學們學得活,視野開闊。

他勉勵同學們:「要想成績好,我自己感觸最深的就是上課要認真聽課,一中老師的教學水平都很高,所以要聽好每節課,掌握老師課上所傳授的知識至關重要。學理科的平時要多做題,熟能生巧;此外要關心時事,多看一些關於物理、化學方面的科學新聞。」他還叮囑學弟學妹們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平時注重鍛鍊,他在一中上學時業餘愛好廣泛,特別愛好籃球,曾是班級籃球隊的中鋒。

廖德泉也表示,戴宏傑是一中教育理念培養出的傑出學子代表,「尊重教育規律,重視學生的長遠發展和全面成長」。 這也給一中的教育人一個深刻的啟示:教育事業一定是愛的事業,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尊重學生個性發展,鼓勵和包容學生,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予寬鬆環境。秉承這個教育傳統,一定能教育出更多影響人類發展進程的偉大學子。

戴門雙傑

弟弟畢業於一中

同樣成了科學家

兩個傑出的孩子,來源於父母很好的家教。與戴宏傑父親私交甚深的廖德泉介紹說,戴父以曾國藩家書為榜樣,父母親跟孩子的溝通,寫了厚厚一疊家書。不管是孩子在國內讀書還是到美國求學工作期間,戴父都經常和兩個孩子通信。

2007年4月,戴宏傑回校時贈送了一本《兄弟家書》給長沙市一中,這本書就是這些家書的集結。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本《兄弟家書》,是哥哥戴宏傑從清華學子到哈佛大學博士的求索紀實,是弟弟戴宏力從北航學子到加州大學博士的成長見證。

戴宏力1987年從長沙市一中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工程系,1992年考取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讀研,獲化工專業博士。他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任研究助理,此後曾任美國杜邦公司高級研發工程師、美國電化學會、化學學會會員,擁有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技術方面的多項美國國家專利。

戴宏傑簡歷

戴宏傑1966年出生於湖南邵陽,高中在長沙市一中就讀。他長期從事碳納米材料的生長合成、物理性質研究、納米電子器件研發,以及納米生物醫學以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在上述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獲得了廣泛的影響,是國際碳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

1982年-1984年

就讀長沙市一中

1984年-1989年

就讀清華大學應用物理系,獲學士學位

1989年-1991年

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

1991年-1994年

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

1997年

任史丹福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

2006年

任史丹福大學教授

2007年6月

受聘為湖南大學客座教授

2009年

當選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

2011年2月

入選「2000-2010年全球頂尖一百化學家名人堂榜單」,總排名第七,華人排名第一

2016年5月

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安芷生簡歷

安芷生是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1941年生於湖南芷江,曾在南京大學地質系及中科院地質所、地球化學研究所學習。他長期從事黃土、第四紀地質與全球變化研究,1991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2000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相關焦點

  • 新科美國院士戴宏傑曾在長沙讀高中
    長沙市一中 供圖  ●出生於邵陽,從長沙市一中考進清華   ●雖讀理科,但作文寫得好籃球打得棒   ●回校演講,鼓勵學生多培養興趣愛好  長沙晚報記者 嶽霞 通訊員 江曉華    美國國家科學院新科院士和外籍院士中,有兩人是湖南人。
  • 做大師需「靜下來」 走近美國科學院新科華人院士
    當地時間5月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在華盛頓宣布了2016年院士增選84人名單,出生於中國大陸的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當選院士,其中戴宏傑與楊培東更是同門師兄弟,曾同拜在納米「大牛」查爾斯·利伯的門下。那麼,他們在美國做科研工作有著什麼樣的酸甜苦辣?怎麼一步步走向科研頂峰?對中國同行又有著怎樣的啟迪?記者為此聯繫採訪了3名新科院士。
  • 湖南人戴宏傑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系長沙一中校友
    紅網長沙5月4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周丹 通訊員江曉華)當地時間2016年5月3日,美國科學院在其網站上公布了2016年院士增選結果,共有84位知名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來自14個國家(地區)的21位學者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其中包括4位華人。長沙市一中校友戴宏傑正是其中之一。
  • 邵陽五人新當選兩院院士
    2019年11月22日,同時從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傳來喜訊,有五名邵陽籍科學家當選為兩院院士,他們分別是中科院院士王赤、謝道昕、戴永久、戴宏傑(外籍院士),工程院院士劉少軍。
  • 張劍飛會見美國科學院院士戴宏傑
    湖南日報6月27日訊(記者 陳昂 通訊員 鄧高紅)今天下午,副省長張劍飛在長沙會見了美國科學院院士戴宏傑一行。  戴宏傑是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原籍湖南邵陽,現任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張劍飛對戴宏傑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 科學院院士戴宏傑
    原標題:科學院院士戴宏傑本報6月27日訊 今天下午,副省長張劍飛在長沙會見了美國科學院院士戴宏傑一行。戴宏傑是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原籍湖南邵陽,現任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張劍飛對戴宏傑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 長沙市一中校友戴宏傑當選2016美國科學院院士
    戴宏傑在給同學籤名 新湖南5月4日訊(記者 餘蓉 通訊員 江曉華)這兩天,當選為2016年美國科學院院士的4位華人院士刷爆了朋友圈。他2009年當選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1年2月10日,入選2000-2010年全球頂尖一百化學家名人堂榜單(TOP100CHEMISTS,2000-2010),總排名第7,華人排名第1。2007年至今,戴宏傑受聘為湖南大學客座教授。 戴宏傑雖在美國,但仍心繫母校。
  • 【新華網】三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5月3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  戴宏傑也是納米技術專家,1966年出生於湖南邵陽,1989年獲中國清華大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97年任史丹福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2006年至今任該校教授。
  •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林小春/新華網 2016-05-04 13:26 來源:澎湃新聞
  • 三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新華社華盛頓5月3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國家科學院3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  楊培東是納米材料學家,現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 【百年校慶】戴宏傑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海霞)12月22日,國際著名化學家、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戴宏傑教授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為我校師生帶來一場題為「Nanoscience, Biological Imaging and Renewable Energy」的精彩報告。
  • 2016年美國科學院院士華人科學家名單簡歷資料照片
    ­  新華網華盛頓消息,美國國家科學院5月3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楊培東­  楊培東是納米材料學家,現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 華人戴宏傑:中科院外籍院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
    華人戴宏傑,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化學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由於在碳和氮化硼納米管的製造和新奇應用方面的卓越成就,成為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之一。作為華人的驕傲,戴宏傑教授出生於湖南邵陽,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應用物理系,後赴美留學,長期從事碳納米材料的生長合成、物理性質研究、納米電子器件研發、以及納米生物醫學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是國際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
  • 四名華人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院士 含一蘇州人
    2016年院士增選結果,共有84位知名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來自14個國家(地區)的21位學者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在其新聞中認為這些當選人的卓越的原創性研究得到廣泛認可。至此,美國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291人,外籍院士人數達到465人。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戴宏傑、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分子病毒學教授孟祥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楊培東等三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美國新科院士鄧興旺:難忘遙遠的小山村
    ,美國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  從美國到中國  這是我自己想做的事,而且很有意義,所以談不上委屈,更說不上後悔。  「這一生到底追求什麼?難道就在異鄉做一個過客?」隨著學術研究和職業生涯的穩步上升,鄧興旺心中的困惑也越來越大。  湘西那個遙遠的小山村,像一盞燈火,再次在心中燃起:「想讓小時候生長的地方變好,必須有人去做。」
  • 三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多人涉納米技術
    中國證券網訊 美國國家科學院3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  據新華社5月4日報導,楊培東是納米材料學家,現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 「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而且分別在2009年、2016年、2019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他就是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戴宏傑據悉,戴宏傑在該領域發表SCI論文300多篇,論文的SCI總引用次數約12萬次,H-index達到了120,而且也是在物理、化學、材料三大領域的高引用科學家之一。其科研水平在國際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是科研方面頂尖的人才,稱其為華人驕傲一點也不為過。
  • 「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導讀:「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是重視人才,更應具有強大的包容基因。 他出生於中國湖南,在1994年獲得美國哈佛博士學位,之後成為了史丹福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
  • 戴宏傑獲得諾貝爾風向標引文桂冠獎,他還曾提出了鋁離子電池
    據科睿唯安網站(clarivate.com)消息,9月23日,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公布了今年2020年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頂級科學家,華人知名科學家戴宏傑入選。2020年引文桂冠獎一共有24位科學家入選,
  • ...戴宏傑教授受聘蘇州醫工所所長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院
    6月7日,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舉行了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教授受聘蘇州醫工所所長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的儀式,唐玉國所長為戴教授頒發了聘書。戴教授在儀式前與唐玉國、武曉東副所長等就學科布局與學科規劃等方面展開了討論,雙方希望攜手努力,開展更為密切的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