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戴宏傑:中科院外籍院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

2020-12-05 景小妹的哥哥

華人戴宏傑,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化學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由於在碳和氮化硼納米管的製造和新奇應用方面的卓越成就,成為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之一。

作為華人的驕傲,戴宏傑教授出生於湖南邵陽,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應用物理系,後赴美留學,長期從事碳納米材料的生長合成、物理性質研究、納米電子器件研發、以及納米生物醫學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是國際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

戴宏傑教授也經常與國內同行交流,當談起國內同行的研究,他說,許多中國科學家已站到了國際前沿,不少中國科學家開始在國際上得獎,但「國內做科研的環境有時候有些嘈雜,尤其是一些大的城市,不那麼安靜,會有很多事情來分心,年輕人一定要專心,鑽進去。」

戴宏傑教授應該說出了目前我們科研的根本問題,做研究的氛圍太浮躁,有些科學家有了一些成就,就會被各種榮譽和獎勵捧殺,有些潛心做研究的科學家也會因為高房價、高額的子女教育費用而不能安心科研。從而導致國內目前基礎研究薄弱,科研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創造利益。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最黑暗的秘密 據諾獎官方介紹,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獲獎原因是其「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再落選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資料顯示,除了2020年的「黑洞探秘」獲獎之外,2019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領域。熱門華人候選人再度落選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之前,有媒體預測,「納米發電機之父」王中林有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獎。事實上,早在2015年,便有預測表示,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教授成為諾獎熱門。即便2015年不會獲獎,也將在未來得獎。
  • 三人分享760萬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與之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 因此,有人戲稱諾貝爾物理學獎該改名為諾貝爾天文學獎了。 資料顯示,除了2020年的「黑洞探秘」獲獎之外,2019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領域。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再度落選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因此, 有人戲稱諾貝爾物理學獎該改名為諾貝爾天文學獎了。資料顯示,除了2020年的「黑洞探秘」獲獎之外,2019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領域。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  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資料顯示,除了2020年的「黑洞探秘」獲獎之外,2019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領域。
  • 諾貝爾物理學獎變天文學獎?三學者研究黑洞獲獎,天體物理學10年5次折桂,華人科學家戴宏傑遺憾陪跑
    記者丨盧伊 李鵬亮 編輯丨段文繼3名英美科學家因發現C肝病毒拿下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諾獎開出第二份獲獎名單。3名分別來自德英美國的科學家,從300餘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憑藉揭示「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斬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三人分享760萬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與之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因此,有人戲稱諾貝爾物理學獎該改名為諾貝爾天文學獎了。資料顯示,除了2020年的「黑洞探秘」獲獎之外,2019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領域。
  • 2015年諾貝爾獎預測公布,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成熱門
    9月24日,湯森路透在美國費城發布本年度 「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預測18位科學家有可能獲得2015年諾貝爾化學、物理學、醫學、以及經濟學獎,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教授成為諾獎熱門。而基因編輯技術雖然入選,但發明者之一的張鋒教授卻榜上無名。
  • 戴宏傑獲得諾貝爾風向標引文桂冠獎,他還曾提出了鋁離子電池
    據科睿唯安網站(clarivate.com)消息,9月23日,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公布了今年2020年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頂級科學家,華人知名科學家戴宏傑入選。從2002年開始對外發布引文桂冠獎,至今已經有360人獲得了引文桂冠獎,其中已經有54人在獲獎之後獲得了諾貝爾,其中29人在兩年內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 中科院增選的外籍院士都是誰?和中國有哪些情緣?
    根據統計,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新當選院士中有6名女性。據了解,今年共有5位從事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工作的候選人通過特別推薦機制當選,有4名候選人通過新興和交叉學科推薦評審機制當選。
  • 「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而且分別在2009年、2016年、2019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他就是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戴宏傑就在2020年9月份,戴宏傑還獲得了「引文桂冠獎」。而獲得該獎項的得主,多半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據悉截至2020年9月,54人在獲得「引文桂冠獎」後榮獲諾貝爾獎,其中29人在獲得該獎項後2年內榮獲諾貝爾獎的。
  • 「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導讀:「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是重視人才,更應具有強大的包容基因。 他出生於中國湖南,在1994年獲得美國哈佛博士學位,之後成為了史丹福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
  • 【新華網】三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他長期從事黃土、第四紀地質與全球變化研究,1991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2000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創建於1863年,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包括楊培東、戴宏傑、孟祥金與安芷生在內,美國國家科學院本年度新增選了84名院士和21名外籍院士。至此,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總數增至2291人,外籍院士總數增至465人。
  • 2016年美國科學院院士華人科學家名單簡歷資料照片
    ­  新華網華盛頓消息,美國國家科學院5月3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楊培東­  楊培東是納米材料學家,現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公布—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共同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Genzel)和安德烈亞該獎項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評獎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20世紀及21世紀物理學的主要成就和物理學的發展情況。
  •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 新華網華盛頓消息,美國國家科學院5月3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
  • 莊小威或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 曾師從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校友基金會官方網站稱,2015年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束。今年43歲的中國科大1987級少年班校友莊小威博士當選外籍院士。據悉,莊小威幼時在如皋老家跟祖父祖母生活了5年。未上過幼兒園的莊小威,拼音識字是其父母在工作之餘教的。其母親朱仁芝教授事後回憶,「我們落實政策以後分到合肥中國科大,小威就直接上了科大附小二年級。」1996年,莊小威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導師是以非線性光學領域的研究而知名的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沈元壤。之後師從朱棣文教授,在史丹福大學做生物物理學博士後研究。
  • 諾獎預測來了!這些諾獎熱門人選將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素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引文桂冠獎」,昨天(9月23日)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24位科學家上榜。包括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在內,有多位獲獎科學家將參加定於10月29-31日舉行的第三屆以下幾位今年的引文桂冠獲獎者,已經確定參加第三屆WLF:物理學獎戴宏傑
  • 三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新華社華盛頓5月3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國家科學院3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  楊培東是納米材料學家,現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 諾貝爾獎風向標「引文桂冠獎」出爐:華人教授戴宏傑入選
    9月23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來自六個國家的24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得此殊榮。科睿唯安旗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的分析表明,他們的研究成果被普遍認為達到「諾貝爾獎級別」。其中包括華人學者、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教授戴宏傑。2020年度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 獲獎名單生理學或醫學領域Pamela J. Bjorkman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和生物工程教授(David Baltimore Professor)Jack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