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訪問理化所

2020-12-06 中國科學院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訪問理化所

2018-03-12 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應理化「未來論壇」、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院重點實驗室邀請,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於3月8日下午來理化所交流訪問,並作了題為Nanotechnology for Energy, Environment and Textile的精彩報告。

  面對當前電池材料在能源、環境領域的挑戰性問題,崔屹的報告以「問題導向」作為基本研究思路,圍繞高能鋰電池,重點分析了目前最具應用前景的金屬鋰負極材料。針對鋰金屬極易生長枝晶、造成負極材和電解液損失甚至誘發安全性等問題,崔屹從問題本質出發,提出為鋰尋找一個合適的「host」材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矽負極對鋰具有高存儲優勢,但存在易破裂不穩定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其團隊通過巧妙構築特殊結構,如雙壁空心結構,實現了矽負極的穩定。隨後,他還介紹了利用鋰電池中鋰的插入和抽出造成電極材料膨脹收縮的原理,電化學調控催化劑原子間距,用以優化催化劑的性能,以及在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後崔屹還向大家介紹了其團隊在霧霾處理、個人熱管理方面的一些有趣的工作。崔屹的報告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講解風趣,深入淺出,為在座的師生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報告會後,崔屹還與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就共同感興趣的科研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崔屹1998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02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3-2005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材料系終身教授,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美國材料學會會士。現任Nano Letters副主編、美國灣區太陽能光伏聯盟(Bay Area Photovoltaics Consortium)主任以及美國電池500聯盟(Battery500 Consortium)主任。已發表影響因子超過10的論文300多篇,其中Science8篇,Nature2篇,Nature子刊70餘篇,被引用11萬餘次,H因子為155,(Google Scholar)授權國際專利40餘件,並獲得一系列獎項,包括2017年度布拉瓦尼克青年科學家獎、2015年MRS Kavli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in Nanoscience, Resonate Award for Sustainability、2014年Nano Energy獎、2014年Blavatnik(布拉瓦尼克)國家獎入圍獎、2013年IUPCA(國際理論化學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新材料及合成傑出獎、2011年哈佛大學威爾遜獎、2010年斯隆研究基金、2008年KAUST研究獎、2008年ONR年輕發明家獎、2007年MDV創新獎等,2004年入選「世界頂尖100名青年發明家」。

  

  應理化「未來論壇」、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院重點實驗室邀請,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於3月8日下午來理化所交流訪問,並作了題為Nanotechnology for Energy, Environment and Textile的精彩報告。
  面對當前電池材料在能源、環境領域的挑戰性問題,崔屹的報告以「問題導向」作為基本研究思路,圍繞高能鋰電池,重點分析了目前最具應用前景的金屬鋰負極材料。針對鋰金屬極易生長枝晶、造成負極材和電解液損失甚至誘發安全性等問題,崔屹從問題本質出發,提出為鋰尋找一個合適的「host」材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矽負極對鋰具有高存儲優勢,但存在易破裂不穩定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其團隊通過巧妙構築特殊結構,如雙壁空心結構,實現了矽負極的穩定。隨後,他還介紹了利用鋰電池中鋰的插入和抽出造成電極材料膨脹收縮的原理,電化學調控催化劑原子間距,用以優化催化劑的性能,以及在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後崔屹還向大家介紹了其團隊在霧霾處理、個人熱管理方面的一些有趣的工作。崔屹的報告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講解風趣,深入淺出,為在座的師生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報告會後,崔屹還與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就共同感興趣的科研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崔屹1998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02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3-2005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材料系終身教授,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美國材料學會會士。現任Nano Letters副主編、美國灣區太陽能光伏聯盟(Bay Area Photovoltaics Consortium)主任以及美國電池500聯盟(Battery500 Consortium)主任。已發表影響因子超過10的論文300多篇,其中Science8篇,Nature2篇,Nature子刊70餘篇,被引用11萬餘次,H因子為155,(Google Scholar)授權國際專利40餘件,並獲得一系列獎項,包括2017年度布拉瓦尼克青年科學家獎、2015年MRS Kavli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in Nanoscience, Resonate Award for Sustainability、2014年Nano Energy獎、2014年Blavatnik(布拉瓦尼克)國家獎入圍獎、2013年IUPCA(國際理論化學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新材料及合成傑出獎、2011年哈佛大學威爾遜獎、2010年斯隆研究基金、2008年KAUST研究獎、2008年ONR年輕發明家獎、2007年MDV創新獎等,2004年入選「世界頂尖100名青年發明家」。
  

列印 責任編輯:陳丹

相關焦點

  •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崔屹專訪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 跨界的力量、成長的力量和自由的力量是引領崔屹早早成功成名的重要力量。 作為一名年僅41歲的斯坦福教授,崔屹已經培養近60位博士和博士後,在世界範圍培養了40多位教授,崔屹預計在5年後,培養的教授人數將達到100位。 崔屹還是一位創業家。9年前,崔屹創辦了第一家公司安普瑞斯(Amprius),生產矽負極高能鋰電池;2015年,崔屹和諾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教授共同創辦了4CAir公司,生產霧霾過濾產品。
  • 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崔屹做客北洋大學堂
    本站訊(通訊員 孫潔 陶衛靜)應化工學院邀請,9月12日下午,美國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世界知名科學期刊《納米快訊》副主編、美國灣區光伏聯盟主任和電池報告中,崔屹教授系統介紹了近年來自己的科研團隊在能源存儲方面所取得科研成果,從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這一性能的關鍵—正負極材料入手,通過嘗試用其它材料代替碳作為負極材料,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研究進展:開發了13代矽負極材料、快充型磷負極、研發了高安全性的金屬鋰負極、柔性電池、透明電池、可拉伸電池等,從而滿足當今對電池的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長循環性能需求。
  • 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
    崔屹認為,中國電動新能源車或將在未來超過美國:一方面,中國在電動車的核心技術領域起步緊隨美國之後,比如電池、電驅動系統、人工智慧;另一方面,基於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成熟的製造業基礎,中國電動車在產業化方面會迅速超越美國。
  • 專訪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矽負極鋰電池走向產業化
    新華社舊金山10月3日電 專訪:矽負極鋰電池快速走向產業化——訪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崔屹  在現代科學體系內,能開闢一個重要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並不多,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崔屹是其中一個。2016年,美國權威學術雜誌《科學》發表長篇通訊,專門介紹崔屹和他對矽負極鋰電池發展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 斯坦福教授崔屹與廣西師大共建新能源研究中心
    2017年07月03日 19:21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李宇傑 張婷婷 編輯:陳麗婕 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3日訊(通訊員 李宇傑 張婷婷)6月27日,美國布拉瓦尼克基金會與紐約科學院聯合宣布,史丹福大學廣西籍教授崔屹因其通過納米材料革新環境保護和持續能源的卓越貢獻
  • 專訪:矽負極鋰電池快速走向產業化——訪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崔屹
    新華社舊金山10月3日電 專訪:矽負極鋰電池快速走向產業化——訪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崔屹  新華社記者林小春  在現代科學體系內,能開闢一個重要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並不多,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崔屹是其中一個。
  •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Shihe Yang訪問理化所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Shihe Yang訪問理化所 2016-09-21 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暨中科院青促會理化技術研究所分會邀請,香港科技大學教授Shihe Yang於9月19日來理化所交流訪問,並作了題為Riding the wave: The journey from clusters, nanomaterials, to clean energy (乘風破浪: 從團簇,納米材料,到清潔能源之旅) 的報告。
  • 斯坦福終身教授崔屹專訪:那些指引向成功的力量—新聞—科學網
    那些指引向成功的力量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崔屹專訪 文/張春晏:本刊高級編輯
  • 中國科大校友崔屹將出任斯坦福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12月18日,據史丹福大學能源網報導,崔屹(中國科大9312校友)教授將於明年1月1日起擔任史丹福大學Precourt能源研究中心(Stanford University’s Precourt Institute
  • 「又是」崔屹!斯坦福能源中心迎首位華裔主任,上任四大計劃首次...
    當地時間 12 月 16 日,全球頂級能源中心之一的史丹福大學普雷考特能源研究所迎來首位華裔主任崔屹。  當天,史丹福大學官網發消息稱,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崔屹,將擔任該能源中心的新任主任,履新時間為 2021 年 1 月 1 日。
  • 西班牙瓦倫西亞科技大學教授Hermenegildo Garcia訪問理化所
    西班牙瓦倫西亞科技大學教授Hermenegildo Garcia訪問理化所 2017-08-29 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未來五到十年,矽負極電池應用會越用越好
    8月15日上午,納米材料科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首屆納米能源獎獲得者、清華五道口科學企業家項目授課師資崔屹,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雲課堂聯合每經智享會推出的「在線大講堂·科學大家談」上指出,可以說,當下鋰電池的發展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 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未來五到十年,矽負極電池應用會越用越好
    8月15日上午,納米材料科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首屆納米能源獎獲得者、清華五道口科學企業家項目授課師資崔屹,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雲課堂聯合每經智享會推出的「在線大講堂·科學大家談」上指出,可以說,當下鋰電池的發展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 斯坦福能源中心迎首位華裔主任崔屹,上任四大計劃首次曝光
    而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非常重視應對氣候變化,恰好史丹福大學也正在建立一所針對氣候和可持續性的新學院,因此他認為史丹福大學的能源研究人員,目前正處於可讓全世界受益的位置。談及該中心的影響力,崔屹表示,該中心一度曾影響到美國政府的能源決策,同時也給美國政府輸送了頂級人才,該校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教授此前曾擔任美國能源部長,後又回到斯坦福物理系任教。
  • 德國洪堡大學教授Nicola Pinna訪問理化所
    德國洪堡大學教授Nicola Pinna訪問理化所 2015-06-05 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專訪丨斯坦福納米科學家崔屹:做頂級科研,還要開成功公司
    41歲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用來解決現實問題的尺度極其微小:納米。一根直徑0.05毫米的頭髮,軸向平均剖成5萬份,每份的厚度才是1納米。問及中美在對待科學家創業上的區別時,崔屹回答:「細節上,比如股份分配的靈活度上有很大區別。價值觀上,是不是教授創業就不務正業?這要有所改變。」 電池的「三步走」就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的前一天,崔屹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合作的一篇論文剛在美國的《科學》雜誌上發表。
  • 開學季丨第一課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來分享成功的好習慣
    開學第一課,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請來了學術大牛——美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納米材料科學家崔屹博士跟同學們分享他的成長感悟和引導他成功的力量。開學典禮上,學校授予崔屹博士「優才計劃導師」。中學時代的好習慣影響一生如何從一個鄉村的普通孩子,一步步攀登高峰,成長為世界名校的教授、科學家?崔屹侃侃而談自己的成長曆程。崔屹的媽媽是一位小學教師,因此5歲的時候就上了小學。然而媽媽當班主任的日子並不好受,小 學一二年級的時候,他的成績也不是班上最好的。
  • 2020年以來崔屹教授團隊最新研究進展梳理
    有鑑於此,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課題組通過原位研究,考察了液態硫可能對鋰硫電池產生的影響。有鑑於此,史丹福大學崔屹團隊攜手諾獎得主朱棣文教授,北京化工大學譚天偉教授等人,報導了一種高選擇性高穩定性的催化界面設計策略,用於非均相催化CO2製備C2高價值化學品。
  • 今日Joule:崔屹教授組多色降溫織物問世
    基於對調控衣物紅外性質的研究,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團隊已經基於聚乙烯材料在紅外透明室內降溫衣物(Science, 353,1019 (2016);Nature Sustainability,1, 105 (2018))、低紅外發射率保溫衣物(Nature Communication, 8, 496 (2017))、室外降溫衣物(Advanced Materials, 30, 1802152 (2018
  •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曲良體、張加濤訪問理化所
    應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理化青年論壇」、理化所青促會以及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學實驗室邀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曲良體、張加濤於4月17日上午到理化所交流訪問,並作學術報告。  曲良體作了題為《石墨烯的組裝與非常規應用研究》的報告,重介紹了其研究小組在石墨烯一維和三維組裝、功能化及應用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