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理化青年論壇」、理化所青促會以及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學實驗室邀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曲良體、張加濤於4月17日上午到理化所交流訪問,並作學術報告。
曲良體作了題為《石墨烯的組裝與非常規應用研究》的報告,重介紹了其研究小組在石墨烯一維和三維組裝、功能化及應用方面的研究。通過模板誘導組裝的方法實現了從零維量子點、一維石墨烯纖維納米管和三維石墨烯網絡的構建。通過雷射照射局部熱還原、摻雜磁納米粒子或外力扭曲等方法,製備了功能性纖維,實現了纖維的智能驅動。在水熱條件下,利用小分子或聚合物屏蔽石墨烯片層間的π-π強作用,實現高比表面積石墨烯凝膠的製備,其具有優良的壓縮恢復性能。通過刻蝕,製備出具有維納複合孔道的石墨烯,具有很好的離子選擇透過性。並利用氧化石墨烯的氧化性,可將其沉積在各種導電基底上,為其在電極材料方面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張加濤作了題為《半導體納米晶的異質界面、摻雜調控及性能研究》的報告,詳細介紹了其在大晶格失配度下金屬/半導體納米核殼結構的非外延生長方面的工作。通過化學熱力學精確調控單晶半導體的非外延生長,實現了形狀、直徑和半導體殼層厚度精確控制的金屬/半導體納米核殼結構,並對其在等離激子-激子耦合與去耦合作用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通過界面應力能的調控,實現了金屬/半導體從對稱到非對稱結構的調控,並對其在表面等離激元-激子耦合下的光催化還原產氫效應進行了對比研究和深入探討。通過離子交換,實現半導體的異價參雜,對其瞬態螢光壽命有很好的增強作用。
曲良體現為北京理工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特立特聘教授。獲得榮譽包括2014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4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五獲獎人)、2013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2年霍英東基金獲得者、2009年新世紀優秀人才等。主要從事新型納微米功能結構材料的開發、控制製備、組裝、性能調控及應用研究。在Science、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Nano Lett.等國際重要期刊發表論文130餘篇,撰寫專著章節6篇,申請國際國內發明專利10項,論文被他人引用4000餘次。並有1篇論文榮獲2012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張加濤現為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特立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研究興趣為多功能低維納米複合材料的形貌設計、合成及光電性能及其在光電信息、光催化/光伏、能源轉化與存儲等方面的應用。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ure、Science、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NPG Asian Mater.等SCI論文30餘篇,國內/國際專利4個,研究工作他引1300多次,單篇他引超過530次。目前擔任中國材料學會理事,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副秘書長,環境材料分會委員,SCI雜誌PNS:MI編委委員等職,是JACS、Nature Commun.、Adv. Energ.Mater.、Adv. Funct. Mater.、Small、Sci. Rep.、Nano Scale、Nano Res.等雜誌審稿人。
學術報告會現場
應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理化青年論壇」、理化所青促會以及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學實驗室邀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曲良體、張加濤於4月17日上午到理化所交流訪問,並作學術報告。
曲良體作了題為《石墨烯的組裝與非常規應用研究》的報告,重介紹了其研究小組在石墨烯一維和三維組裝、功能化及應用方面的研究。通過模板誘導組裝的方法實現了從零維量子點、一維石墨烯纖維納米管和三維石墨烯網絡的構建。通過雷射照射局部熱還原、摻雜磁納米粒子或外力扭曲等方法,製備了功能性纖維,實現了纖維的智能驅動。在水熱條件下,利用小分子或聚合物屏蔽石墨烯片層間的π-π強作用,實現高比表面積石墨烯凝膠的製備,其具有優良的壓縮恢復性能。通過刻蝕,製備出具有維納複合孔道的石墨烯,具有很好的離子選擇透過性。並利用氧化石墨烯的氧化性,可將其沉積在各種導電基底上,為其在電極材料方面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張加濤作了題為《半導體納米晶的異質界面、摻雜調控及性能研究》的報告,詳細介紹了其在大晶格失配度下金屬/半導體納米核殼結構的非外延生長方面的工作。通過化學熱力學精確調控單晶半導體的非外延生長,實現了形狀、直徑和半導體殼層厚度精確控制的金屬/半導體納米核殼結構,並對其在等離激子-激子耦合與去耦合作用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通過界面應力能的調控,實現了金屬/半導體從對稱到非對稱結構的調控,並對其在表面等離激元-激子耦合下的光催化還原產氫效應進行了對比研究和深入探討。通過離子交換,實現半導體的異價參雜,對其瞬態螢光壽命有很好的增強作用。
曲良體現為北京理工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特立特聘教授。獲得榮譽包括2014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4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五獲獎人)、2013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2年霍英東基金獲得者、2009年新世紀優秀人才等。主要從事新型納微米功能結構材料的開發、控制製備、組裝、性能調控及應用研究。在Science、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Nano Lett.等國際重要期刊發表論文130餘篇,撰寫專著章節6篇,申請國際國內發明專利10項,論文被他人引用4000餘次。並有1篇論文榮獲2012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張加濤現為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特立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研究興趣為多功能低維納米複合材料的形貌設計、合成及光電性能及其在光電信息、光催化/光伏、能源轉化與存儲等方面的應用。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ure、Science、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NPG Asian Mater.等SCI論文30餘篇,國內/國際專利4個,研究工作他引1300多次,單篇他引超過530次。目前擔任中國材料學會理事,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副秘書長,環境材料分會委員,SCI雜誌PNS:MI編委委員等職,是JACS、Nature Commun.、Adv. Energ.Mater.、Adv. Funct. Mater.、Small、Sci. Rep.、Nano Scale、Nano Res.等雜誌審稿人。
學術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