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2020-12-04 粉體技術網

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大量汙染物被排放到環境中,引發了眾多環境問題,例如土壤、水和大氣汙染,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了極大威脅。近年來,隨著納米技術的興起與發展,各種納米材料被廣泛應用於環境汙染物的處理。與傳統材料相比,納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以及活性位點多等優點,被認為是處理眾多汙染物的絕佳材料。

1、納米材料概述

納米材料是指該材料的基本單元在三維空間中,至少有一維尺寸在1-100nm範圍內。納米材料按維數可分為四大類:

(1)零維納米材料(0D):材料的三維尺度均在納米尺度範圍之內,如原子團簇、量子點和納米顆粒等;

(2)—維納米材料(1D):材料的三維空間中有兩維在納米尺度範圍內,如納米線、納米棒、納米帶和納米管等;

(3)二維納米材料(2D):材料的三維空間中有一維在納米尺度範圍內,如納米片、納米膜和納米板等;

(4)三維納米材料(3D):由上述納米材料為基本單元構成的具有多級結構的塊體,例如納米片組裝而成的花球、納米棒組裝而成的空心微球。

在眾多環境材料中,具有納米結構的環境材料由於具有比表面積大、活性位點多以及汙染物去除能力強等優點在環境領域成為持續關注的熱點。

目前,涉及到的環境納米材料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天然納米材料和合成納米材料兩類。

2、天然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自然界中存在著大量的具有納米結構的礦物,例如粘土礦物以及鐵和錳氧化物納米顆粒等。其中在環境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當屬粘土礦物。

由於粘土礦物無毒、廉價、自然界儲量豐富且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和陽離子交換量,近年來粘土礦物及其複合材料在環境領域成為研究熱點。下面我們就環境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四種粘土礦物進行詳細介紹。

(1)高嶺石

高嶺石是典型的1:1型的二八面體層狀粘土礦物,一般呈假六邊形層狀結構,易沿著與層面平行的方向解理。由於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粘結性、分散性、絕緣性、耐火性和化學穩定性等,高嶺石已經成為橡膠、造紙、陶瓷以及耐火材料等行業不可缺少的礦物原料。此外,高嶺石在重金屬和染料處理等方面也顯現出較好的去除性能。

(2)埃洛石

埃洛石也屬於1:1型的二八面體粘土礦物,一般呈中空納米管狀結構埃洛石納米管的長度範圍為0.2-2μm,內徑和外徑分別為10-40和40-70nm。埃洛石的中空管內外所帶電荷不同,裡面帶正電荷而外面帶負電荷。由於其特殊的中空管狀結構和大的長徑比及比表面積,近年來埃洛石在汙染物去除以及藥物運輸等方面的研究成為熱點。

(3)蒙脫石

蒙脫石是2:1型粘土礦物,一般為層片狀形貌,具有優良的納米結構屬性、吸附性、催化性、粘結性以及分散懸浮性等性質,可作為粘結劑、懸浮劑、絮凝劑、穩定劑、脫色劑、催化劑等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

而在環境領域,由於大的比表面積和豐富的矽羥基,蒙脫石主要作為納米基底與其他納米材料結合,應用於重金屬的去除以及有機物的降解。

(4)海泡石

海泡石是一種纖維狀的富鎂粘土礦物,具有典型的層鏈狀結構,與其他粘土礦物不同之處在於其含有連續的二維四面體晶片和非連續的八面體晶片結構。這種獨特的纖維結構含有大量的內部孔道,允許有機和無機分子進入其結構中。由於海泡石的納米纖維結構,其理論比表面積可高達900m2/g。

此外,它還具有高的機械穩定性、良好的流變性能以及強的催化效應。因此,海泡石在石油化工以及環境領域應用非常廣泛。尤其是近年來,由於海泡石高的比表面積、低廉的成本以及在自然界中豐富的儲存量,其在環境領域的應用,如作為吸附劑、脫色劑、淨化劑、過濾劑以及納米基底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極大興趣。

3、合成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合成納米材料是通過物理和化學加工的方法合成的具有一定納米結構的材料。合成納米材料與天然納米材料相比,成分更純,結構更具多樣性,性能也更加突出。由於合成納米材料一般具有比表面積大、表面活性位點多等特點,在環境汙染物處理方面受到持續關注。

但是,納米材料對汙染物的去除與其比表面積緊密相關。一般來說,大的比表面積有利於對汙染物的去除。對於納米材料而言,尺寸越小,其比表面積越大,相應的活性位點也越多,越有利於對汙染物的去除。但尺寸越小,汙染物處理後的沉澱的分離回收成為一大難題。而當納米材料的粒徑較大時,其比表面積較小,對汙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相對而言,具有多級結構的納米材料一般具備更大的比表面積以及更出色的汙染物去除性能,因而在環境領域應用前景更為廣泛。

目前,研究者們已經製備出各種具有精美的多級結構的納米材料,並研究了其在環境中的應用。

(1)Mg(OH)2納米花球

例如,Lietal在60℃的水浴條件下,通過向MgSO4溶液中滴加氨水的方法,成功製備由納米片穿插組裝而成的Mg(OH)2納米花球,該納米花球對低濃度的稀土元素(ND、Eu、Tb、Dy、Yb)均表現出極高的富集和回收能力。即使在高的流速中,該納米花球也能實現對稀土元素的有效固定。

(2)空心羥基磷灰石微球

Jiangetal通過水熱法,在水溶性聚天冬氨酸(PASP)調控下,合成出由納米短棒構成的空心羥基磷灰石微球,在重金屬多元體系(Pb2+、Cu2+、Cd2+)的去除實驗中,該空心羥基磷灰石微球對Cu2+表現出很好的選擇性吸附。

(3)梭形文石

Yuetal採用便捷的微波輔助法製備出梭形結構的文石介晶,這種梭形文石能夠有效去除水體中的LA(III)。

(4)納米複合材料

在環境領域中,除了通過各種方法合成出具多級結構的納米材料之外,將多種納米材料通過一定的方法複合在一起製備納米複合材料,也是提高納米材料自身性能的一種方法。納米複合材料在保持原組分性能的情況下,還可能會因為複合而產生原組分所不具備的新性能。

此外,複合材料可以通過對原材料、各組分分布以及工藝條件等方面的設計,實現各組分的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與單一的納米材料相比,多種納米材料複合而成的納米複合材料在實際的複雜汙染物去除方面往往具有更出色的表現。

例如,Panetal通過原位氧化還原反應將MnO2納米顆粒負載在氧化石墨烯薄膜上。結果顯示,存在的MnO2納米顆粒增加了氧化石墨烯的比表面積,並且該納米複合材料對水體中的放射性核素Th(IV)和U(VI顯現出極高的同時去除能力。

Yuetal通過微波輔助法獲得的Fe3O4/海泡石納米複合材料,不僅表現出良好的分散性,且對低濃度Cr有極好的還原去除效果。

此外,Liuetal以納米水鎂石花球為基底,將納米零價鐵負載在水鎂石花球的納米片上,避免了納米零價鐵顆粒的聚集,從而大大提高了對重金屬Pb(II)的還原去除能力。

來源:陳媛媛.環境納米材料的製備及汙染物去除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

相關焦點

  • 歐盟納米技術在汙染土壤和汙水治理中的應用
    歐盟納米技術在汙染土壤和汙水治理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儘管工業化為人類生活改善提供了大量的積極正面影響,但也遺留下許多需要治理的汙染場地和汙水,歐盟及其成員國每年花費在治理汙染土壤與汙水的資金投入已超過60億歐元。
  •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31 10:13:41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   納米材料直徑一般是1
  • 新型納米無機材料 室內空氣治理專家
    2016年6月5日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環保產業協會)主辦,崑山隆達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簡稱「隆達」)的首屆「2016中國室內空氣品質與裝飾材料研討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石墨烯納米材料應用
    石墨烯是各種形態石墨材料的母體,既可以捲曲形成零維的富勒烯和一維的碳納米管,也可以堆疊形成三維的石墨。根據碳原子層數的不同,石墨烯可以分為單層石墨烯、雙層石墨烯和多層石墨烯,多層石墨烯的碳原子層數一般不超過10 層石墨烯納米材料包括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以及石墨烯的各種衍生物。
  • 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在纖維中的應用研究
    摘要:        本文介紹了納米技術在化學纖維中的應用方式,並闡述了納米技術在功能性纖維和其他特種纖維中的應用情況,以及納米材料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最後展望了納米技術的應用前景。
  • 納米材料在紡織品功能整理中的應用
    將納米材料應用於紡織品的功能整理中,製備出具有抗菌、抗紫外、抗靜電、自清潔、導電、抗皺等單一或多種性能且具有高附加價值的功能性紡織品已成為紡織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一。光催化自清潔主要是利用納米TiO2的光催化反應,在光照條件下TiO2發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並生成氫氧自由基,從而能夠分解有機物。與超疏水化表面整理相比,光催化表面整理僅需在太陽光照射下,即可對汙染物催化氧化,分解得到的產物環保、無汙染,催化過程中沒有能源的損耗,是一種環境友好型技術,更具優勢。
  • 2018年我國納米材料市場規模,納米材料醫學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二、納米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從全球範圍來看,納米粉體材料中的納米碳酸鈣、納米氧化鋅、納米氧化矽等幾個產品已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納米粉體應用廣泛的納米陶瓷材料、納米紡織材料、納米改性塗料等材料也已開發成功,並初步實現了產業化生產;納米粉體顆粒在醫療診斷製劑、微電子領域的應用正加緊由實驗研究成果向產品產業化生產方向轉移
  • 碳納米礦化還原環境治理技術通過國家級鑑定
    中國環境報訊 由瑞寶環境治理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碳納米礦化還原環境治理技術」近日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的國家級成果鑑定。  鑑定委員會專家聽取了項目技術報告、查新報告和研究工作報告,審查了相關技術資料,並實地考察了北京市南護城河水汙染治理項目。
  • 納米吸附性材料去除水環境中汙染物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納米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納米材料的基本結構決定其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因此納米材料作為吸附劑去除水環境中的汙染物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總結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資料,歸納了幾種比較常見的納米吸附材料在去除水汙染物方面的研究進展,並指出目前納米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對納米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 微納米材料在超聲診療學中的應用進展_微納米材料_超聲診療_影像科...
    除微泡外,在過去幾年中,納米材料的迅速發展也帶動超聲分子影像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與傳統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相比,納米材料具有以下4個優點:① 與小分子造影劑、藥物不同,納米材料可以更容易地整合多種藥物(成像劑/治療劑),成為具有診斷和治療的多功能納米平臺。
  • 納米材料在有機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科技人員對修復技術的不斷創新,納米材料(粒徑為1~100nm)修復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經濟的有機汙染土壤修復技術為人們提供了新的研究機遇。與傳統有機汙染土壤的修復技術相比,納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超強的吸附螯合能力和優秀的催化活性,使得納米材料修復技術克服了傳統修復技術的部分缺點,在有機汙染土壤修復中表現出極高的修復效率。
  • 清華大學:碳納米管/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碳納米管(CNT)/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積,中孔結構,可調節的表面性質和高化學穩定性,因此具有作為有機廢水處理吸收材料的巨大潛力。這些屬性使它們能夠在高濃度或高溫下承受苛刻的廢水條件,例如酸性,鹼性和鹹性條件。儘管已經報導了大量有關CNT /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有機廢水系統中的性能的工作,但其實際應用仍存在挑戰。
  • 納米材料是什麼 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納米材料的應用
    納米材料是什麼 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納米材料的應用 2018-06-08 11:45:03 來源:全球紡織網 納米材料是什麼?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 水環境治理中增氧曝氣技術的對比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我國的水環境治理技術主要包物理技術、化學技術、生物技術以及綜合技術的應用等。其中,曝氣增氧技術是物理技術中最核心的技術。雖然曝氣在汙水治理中是非常成熟的技術與產品,但河道、景觀水體、水庫等城市地表水體具有面積大、形狀各異、通電困難等問題,造成汙水處理中常規的曝氣技術與產品很難應用到地表水環境治理中。
  • 無機納米材料在超濾膜中的合理應用
    為了增加超濾膜的性能,對膜材料進行有機-無機改性是常用的方法,改性後的膜兼具有機和無機膜的優良特徵,其物化穩定性、抗汙染能力、分離特性和滲透性及膜孔結構完善程度均大大提高。近年來,無機納米材料的快速發展為膜材料的開發與設計開闢了新的方向。
  • 納米二氧化鈦汙水治理技術暗藏生態風險
    科技日報合肥7月10日電 記者 吳長鋒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技術生物所許安研究員課題組,以秀麗線蟲為模型,在二氧化鈦納米顆粒(TiO2 NPs)與重金屬(鎘、砷和鎳)聯合暴露的生物效應方面取得新進展。
  • 帶你認識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
    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主要成分是納米TiO2,是一種在日光(或者模擬日光)照射下,促進氧化反應的高效率催化材料。可把空氣中游離的有機汙染物、細菌、病毒等直接分解成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從而達到淨化空氣、殺菌、除臭等目的。該材料具有簡便、安全、高效和持久性,適合不同空間特徵汙染物源頭控制、過程消減和末端治理,利用動靜結合關鍵技術、方法和裝置,可對不同分散源無組織和集中排放,進行就地消減和排風排煙末端淨化。
  • 上海可佑納米與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達成戰略合作
    」、「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納米生物與醫藥技術專業委員會」、「納米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海納米技術工作組」,以及中心與在納米技術領域具有優勢的高校、研究所、醫院和企業建立的聯合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和產業化基地為支撐,立足於納米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應用,致力於納米技術在環境治理、功能材料、生物醫藥、清潔能源、表面信息等領域的應用;通過自主研發、產學研醫用聯合、引進吸收等多種模式
  • 等離子體所低溫等離子體製備納米材料及應用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王奇博士的論文《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製備基於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複合材料及其在燃料電池中的應用》(Low-temperature plasma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based materials and their fuel cell applications
  • 研究:納米二氧化鈦汙水治理技術或暗藏生態風險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技術生物所許安研究員課題組,以秀麗線蟲為模型,在二氧化鈦納米顆粒(TiO2 NPs)與重金屬(鎘、砷和鎳)聯合暴露的生物效應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被Elsevier旗下期刊《生態病理學與環境安全》接受在線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