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氧化鎢量子點材料研究獲進展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量子點表面包覆的長鏈脂肪胺替換為吡啶分子後展示出優秀的電化學性能。蘇州納米所供圖

  諸如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燃料電池等新興能量轉化與存儲器件,在解決傳統能源短缺、可再生能源能量來源不穩定等問題上已展示出巨大潛力,並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趙志剛研究員課題組和蘇州大學耿鳳霞教授課題組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在氧化鎢量子點製備及其電化學應用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進展。他們採用鎢基金屬有機配合物作為前驅體,單一脂肪胺為反應物/溶劑,獲得尺寸均一,平均粒徑僅1.6 納米,可單分散於有機溶劑的WO3-x納米晶,並觀察到較強的量子尺寸效應,解決了氧化鎢量子點難以獲得,或必須依賴於晶格模板(矽膠、分子篩)來製備的難題。

  研究人員進一步通過簡單的配體交換,將所得量子點表面包覆的長鏈脂肪胺替換為吡啶分子後,該量子點即展示出優秀的電化學性能。充放電與電變色測試結果表明:(1)500 mV/s高掃描速率下,CV峰型與精細結構仍能保持,體現出較高的倍率特性;(2)生色與褪色時間均在1s以內,變色效率可達154 cm2/C,性能優於非零維氧化鎢以及其他無機電變色材料。

  該項工作證實,將傳統電極材料的粒子尺度縮減到零維後,將大大提升其中的物質與電荷傳輸過程,有望拓展量子點材料在超快響應電化學器件領域的應用。相關結果近日發表在《先進材料》。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4-08-11 第7版 窗口)

相關焦點

  • 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研究獲進展
    二極體 日前,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的支持下,浙江大學化學系彭笑剛課題組與材料系金一政課題組合作在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上。該文報導了一種以量子點為電致發光材料的新型LED器件。其性能遠遠超過了目前相關文獻報導的其他量子點LED,並且該新型器件可以通過簡單的溶液加工路線製備而得。 LED作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的核心器件已被業界認可。GaN外延生長量子阱的LED器件則是目前市場上的流行產品。
  • 【中國科學報】超高強度水凝膠生物潤滑材料研究獲進展
    蘭州化物所 【中國科學報】超高強度水凝膠生物潤滑材料研究獲進展 2015-05-18 中國科學報 科訊   水凝膠是一類包含大量水分的具有三維網絡結構的高分子材料,其在關節潤滑、組織工程、藥物控釋載體等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受到廣泛關注。水凝膠還與人體諸多活性組織,如人的關節潤滑軟骨、肌肉組織等有極為相似的性質,從而使得水凝膠成為人工關節最為理想的替代材料,也是開發類肌肉驅動器的最佳基體材料。但是水凝膠通常比較脆弱,受到外力後容易發生機械破裂,從而大大限制了其應用範圍。
  • 浙江理工大學石墨烯量子點製備光催化材料研究獲進展
    作為光催化技術分支的年輕「一族」,近年來二維複合材料的製備研究成為熱門。  在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浙江理工大學化學系教授董曉平的主持下,一項名為「石墨烯量子點輔助剝離石墨相氮化碳製備二維複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應用研究」的基礎研究獲得了一定進展。
  • 科學網—蜂窩晶格量子磁體晶格效應研究獲進展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
  • 納米氧化鎢在傳感器中的應用
    納米氧化鎢在氣敏傳感器中的應用前景在對各種有害氣體檢測的研究領域內,納米半導體金屬氧化物氣敏傳感器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一種n型半導體金屬氧化物
  • 半導體電池材料:氧化鎢
    氧化鎢是一種N型半導體金屬氧化物材料,由於具有非常優異的光學性質、電學性質以及穩定的半導體性能,目前已廣泛用於光催化降解水制氫氣、光催化劑、蓄能材料、吸波材料以及氣敏組件等很多領域。
  • 「中國科學報」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與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並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科學通報》上。
  • 半導體光催化材料:黃色氧化鎢
    黃色氧化鎢(即大家熟知的三氧化鎢/WO3)是一種典型的n型半導體材料,因具有高的太陽能利用率、良好的可見光響應性和較強的抗光腐蝕性而被認為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半導體光催化材料,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光解水制氫及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等領域中。 中鎢在線提供優質氧化鎢材料。
  • 有序中孔的六方氧化鎢應用於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近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雷射聚變研究中心的劉旭東副研究員,周秀文副研究員,聯合西南科技大學曹林洪教授(共同通訊)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影響因子9.93)上發表了題為「Self-assembled pancake-like hexagonal tungsten oxide withordered mesopores for supercapacitors
  • 氧化鎢也能當負極材料?東芝:當然可以!
    題中的氧化鎢,其實是被稱為「紫色氧化鎢」的相成分為WO2.72(或W18O49)的紫色細碎晶體狀粉末。在前不久落幕的「2018年橫濱人車科技展」上,東芝材料展出一款可用於負極材料的紫色氧化鎢,它可幫助鋰離子電池實現超快速充電,因此可以構建高功率密度的電池器件,從而實現更小,更輕的器件。據東芝材料的官網介紹,他們研發的紫色氧化鎢是通過WO3缺氧狀態下獲得,具有非常高的化學活性,可此增強電子傳導性。由於該材料內阻小,而且具備優異的Li離子擴散性。
  • 【中國科學報】金屬有機超分子配合物研究獲進展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韓克利帶領的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團隊與美國猶他大學合作,在金屬—有機環狀超分子配合物的激發態動力學過程研究中獲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據了解,金屬有機超分子配合物可形成一系列特殊的框架結構,空腔大小達納米量級,表現出很好的主客體性能,可與其他物質發生多種非鍵相互作用。
  • 設計出具有缺陷態的氧化鎢納米結構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熊宇傑課題組基於無機固體精準製備化學,採用晶體缺陷工程,設計出一類具有缺陷態的氧化鎢納米結構
  • 【中國科學報】兩院院士評選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
  • 納米氧化鎢
    ; 5.摻鎢改性材料摻雜用; 6.氣體傳感材料;7.石油化工的出催化或輔助催化劑。加氫脫氫、氧化、烴類異構化、烷基化等許多反應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納米三氧化鎢 加氫催化劑納米三氧化鎢    催化劑納米三氧化鎢陶瓷添加劑納米三氧化鎢產品名稱:三氧化鎢中文別名:鎢酸酐;氧化鎢(VI)英文名稱:Tungsten(VI oxide,分子式:WO3,分子量:231.84CAS號:1314-35-8
  • 科學網—設計出具有缺陷態的氧化鎢納米結構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熊宇傑課題組基於無機固體精準製備化學,採用晶體缺陷工程,設計出一類具有缺陷態的氧化鎢納米結構
  • 【中國科學報】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韓克利帶領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團隊,在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研究團隊發現全無機鈣鈦礦微晶激發態載流子存在快速擴散行為,以此製備出的光電探測器具有超高靈敏度和快速時間響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  光電探測器在信號處理、通訊、生物成像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 基於零維硫化鉛量子點與二維二硒化鎢納米片協同效應的高性能寬光譜光電場效應電晶體
    另一方面,低成本硫化鉛量子點由於其極強的光吸收能力、溶液加工特性和可調的光響應特性被認為是柔性光電器件的明星候選材料,其被廣泛地應用於近紅外探測、光伏和光譜分析。美中不足的是硫化鉛量子點光電探測器的響應率被其本身的低載流子遷移率所限制,阻礙了其在光電探測領域的廣泛應用。
  • 鎘系量子點細胞毒性研究獲進展
    然而,如何解決量子點,特別是發光效率最高的鎘系量子點的生物相容性問題,成為其臨床應用的瓶頸,相關研究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黃慶與樊春海課題組近日應邀在生物材料領域的著名雜誌《生物材料》發表論文,系統討論了鎘系量子點的細胞毒性及其作用機制,並對該領域的相關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 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水冷磁體和極低溫測試系統支持下,在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
  • 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喜慶團隊在通過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期刊ACS Catalysis上。1-烯烴作為一種理想的下一代能源物質與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方式受到廣泛關注。目前,1-烯烴主要通過傳統的石油工業產品乙烯聚合而成,但通過該方法只能得到偶數碳鏈長度的烯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