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2020-11-25 科學網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水冷磁體和極低溫測試系統支持下,在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物理評論B》上。

三維拓撲狄拉克半金屬是目前凝聚態領域和材料科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它被人們形象地譽為三維版本的石墨烯,在未來低能耗電子學器件應用上具有重要價值。早期研究表明,層狀材料ZrTe5是性能優異的熱電材料,而最近的角分辨光電子能譜測量和紅外光譜測量則表明,該材料可能是一種三維狄拉克半金屬材料。但目前相關的研究還沒有確鑿的電輸運證據。

研究人員通過對ZrTe5中量子振蕩行為進行分析,確認了樣品中的電子具有高的遷移率和非常輕的有效質量,同時具有非平庸的貝裡位相(Berry phase)。而轉角磁電阻測量則發現,這些狄拉克電子具有明顯的三維特徵。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進一步在強磁場(31T)、極低溫(300mK)下測量了樣品中的量子振蕩行為,發現由於朗道能級劈裂效應,這些量子振蕩峰會隨著溫度的降低出現劈裂,表明材料中的狄拉克點可能由於時間反演對稱性破缺劈裂為兩個外爾點。這些研究表明,層狀ZrTe5材料是研究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的理想材料體系。(來源:中國科學報 李瑜)

相關焦點

  • 三維狄拉克半金屬ZrTe5能帶調控研究獲進展
    ZrTe5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通過機械剝離ZrTe5單晶的辦法研究了不同厚度ZrTe5納米片的輸運性能,結果發現納米片的厚度能夠顯著調製其能帶特徵,相關研究結果以Thickness-tuned transition of band topology in ZrTe5 nanosheets為題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物理評論B》(Physical Review B)上。
  • 南科大俞大鵬團隊發表狄拉克半金屬超導電性調控研究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團隊與北京大學、荷蘭特文特大學等合作,在狄拉克半金屬-超導體異質結量子調控方面取得研究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通過增大狄拉克半金屬約瑟夫森結的幾何尺寸將電子輸運維數降到拓撲鉸鏈態》(「Reducing Electronic Transport Dimension to Topological Hinge States by Increasing
  • 黑磷高壓調控的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物質計算科學研究室研究員鄒良劍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仙輝研究團隊以及香港大學教授沈順清合作,在靜水壓調控塊體黑磷的電子結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證明壓力下黑磷可以從半導體轉變成狄拉克半金屬,相關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物理評論B》上【Physical Review B 93, 195434 (2016)】。
  • 武大:在狄拉克半金屬中,實現三維聲子,為控制聲音開闢新方式!
    狄拉克半金屬是拓撲上不同相的臨界態,這種無間隙拓撲態是通過帶反轉機制實現的,在這種機制中,狄拉克點可以被微擾成對湮沒,而不會改變系統的對稱性。 三維Dirac半金屬(DSM)具有許多奇異的輸運性質,如反常磁電阻和超高遷移率,是研究拓撲相變和其他新穎拓撲量子態的特殊平臺
  • 凝聚態物理的巨大進步,在狄拉克半金屬中,發現新的奇異拓撲態!
    現在,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一大類名為狄拉克半金屬的三維半金屬晶體中,發現了一種奇異的新形式拓撲態。研究人員開發了廣泛的數學機制,以彌合具有「高階」拓撲(僅在邊界邊界表現出來的拓撲)形式的理論模型和真實材料中電子物理行為之間的差距。該團隊由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組成,其中包括博士後研究員Benjamin Wieder博士。
  • ...發表拓撲和超導領域的重要發現:三維拓撲狄拉克半金屬中的超導...
    近些年,隨著拓撲絕緣體的發現和進一步研究,人們對基本物質態的劃分有了新的認識:物質材料可以劃分為拓撲非平庸和拓撲平庸這兩類。最近,三維狄拉克半金屬作為一種新的拓撲非平庸材料,由於其能帶的導帶和價帶在狄拉克點接觸,並且在三維動量空間中表現出線性色散關係,已成為凝聚態物理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三維狄拉克半金屬可以看成是石墨烯的三維形式或是無能隙的拓撲半金屬態。
  • 凝聚態物理的巨大進步:在狄拉克半金屬中,發現新的奇異拓撲態!
    現在,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一大類名為狄拉克半金屬的三維半金屬晶體中,發現了一種奇異的新形式拓撲態。研究人員開發了廣泛的數學機制,以彌合具有「高階」拓撲(僅在邊界邊界表現出來的拓撲)形式的理論模型和真實材料中電子物理行為之間的差距。  該團隊由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組成,其中包括博士後研究員Benjamin Wieder博士。
  • 發現狄拉克半金屬自旋密度波態
    本報訊(記者黃辛)復旦大學物理學系修發賢課題組通過研究狄拉克半金屬ZrTe5在強磁場下的輸運性質,首次觀測到一種新奇的磁場誘導的自旋密度波態
  • 我國科學家發現狄拉克半金屬自旋密度波態
    ZrTe5在強磁場下的輸運性質,首次觀測到一種新奇的磁場誘導的自旋密度波態,這一發現為狄拉克半金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  狄拉克半金屬具有和石墨烯相似的能帶結構,它展現出高磁阻、高遷移率等優良電學性質。大量理論研究指出,多體相互作用能誘導狄拉克半金屬發生奇特相變,同時使原本無質量的狄拉克電子產生質量,此前尚未有實驗報導驗證這一現象。  研究者發現,ZrTe5具有很好的準二維特性,表現出體態的量子霍爾效應。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狄拉克半金屬中量子...
    狄拉克半金屬在動量空間的三個方向都具有線性的能帶色散關係和受拓撲保護的費米弧狀表面態,呈現出許多新奇的物理性質,在未來電子學器件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然而,由於狄拉克半金屬的體態電導很高,輸運上很難探測到表面態的性質。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俞大鵬院士領導的「納米結構與低維物理」團隊在該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 拓撲超導體與拓撲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的方忠研究組及其合作者,在該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從理論上預言NaCoO2的表面態具有半金屬性,在其與傳統s波超導體的界面上可以誘導出拓撲超導態。NaxCoO2是層狀結構材料[圖1],當x大於0.5而小於1.0時,CoO2層具有鐵磁序而相鄰層反鐵磁排列;x=1.0時,NaCoO2是簡單的能帶絕緣體。
  • 第二類狄拉克半金屬材料PtTe
    應用該效應於當前自旋電子學金屬多層膜器件中需要尋找既具有大自旋霍爾角又具有高導電性(即高自旋霍爾電導)的材料。相比於傳統上使用的Pt、W等重金屬,二維的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TMDs)在晶相、對稱性、電導、自旋軌道耦合強度以及能帶拓撲特性等方面具有更多的可調空間,因而近來成為研究電荷與自旋(及贗自旋)等自由度之間相互轉換的一個新興體系。
  • 拓撲半金屬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論文—科學網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拓撲半金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進展|磁性半金屬EuB6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進展
    拓撲半金屬的研究一直是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熱點研究之一。根據能帶交叉點的簡併度和形狀,拓撲半金屬材料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四度簡併點的狄拉克半金屬,二度簡併點的外爾半金屬和nodal-line半金屬等。近年來,研究人員已經在非磁性材料中發現了大量的拓撲半金屬材料,例如狄拉克半金屬Na3Bi和Cd3As2, 外爾半金屬TaAs, 和nodal-line半金屬Cu3PdN。通過破缺特定的對稱,由對稱性保護的拓撲半金屬態可以轉化為其他拓撲半金屬態或者有能隙的拓撲態,例如,破缺時間反演對稱,狄拉克半金屬會轉化成外爾半金屬;破缺鏡面對稱,nodal-line半金屬會轉化成外爾半金屬。
  • 進展|第二類狄拉克半金屬材料PtTe2薄膜中的高自旋霍爾電導
    應用該效應於當前自旋電子學金屬多層膜器件中需要尋找既具有大自旋霍爾角又具有高導電性(即高自旋霍爾電導)的材料。相比於傳統上使用的Pt、W等重金屬,二維的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TMDs)在晶相、對稱性、電導、自旋軌道耦合強度以及能帶拓撲特性等方面具有更多的可調空間,因而近來成為研究電荷與自旋(及贗自旋)等自由度之間相互轉換的一個新興的體系。
  • 北京大學:吳孝松課題組發現狄拉克半金屬在量子極限下的霍爾熱電導...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吳孝松研究員與南方科技大學張立源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傅亮教授、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顧根大教授等合作,在強磁場下使得狄拉克半金屬ZrTe5進入量子極限態,觀測到了巨大的磁熱電效應和不同尋常的霍爾熱電導平臺,並給出了理論解釋。
  • 物理所提出拓撲Node-Line半金屬的理論預言
    拓撲半金屬是不同於拓撲絕緣體的一類全新拓撲量子態,是當前凝聚態物理的研究熱點之一。和普通金屬相比,拓撲半金屬的費米面有且只有能帶交叉點。這些能帶交叉點構成了晶格動量空間的磁單極子。根據磁單極子在晶格動量空間的分布,拓撲半金屬可以分為拓撲狄拉克半金屬、外爾半金屬和Node-Line半金屬,組成拓撲半金屬「三重奏」。
  • 拓撲半金屬光電晶體的超靈敏室溫長波探測研究 | 中國半導體十大研究進展候選推薦(2020-024)
    光電探測器是光電系統的核心,拓展紅外光電子學往長波太赫茲領域發展是新一代無線通訊、物聯網、智能傳感、防禦體系建設等的重要研究目標,並對探測器性能、集成化、功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林、陳效雙和陸衛研究團隊提出從微觀原子操控的角度出發來構造特定輸運與光電特性,設計了具備C3V反演結構特徵的第二類狄拉克半金屬-碲化鈀太赫茲探測器結構,通過誘導金屬-材料界面產生電荷轉移和電場局域化的協同作用,形成本徵對稱性破缺的photogalvanic直接光轉換效應。
  • 【科學講座】翁紅明:拓撲半金屬——新奇費米子的固體宇宙
    10月29日晚七點,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翁紅明研究員在階一五教室為同學們帶來題為「拓撲半金屬——新奇費米子的固體宇宙」的科學講座。  首先,翁紅明簡要介紹了凝聚態物理的含義及應用等。
  • 《自然-通訊》報導狄拉克量子材料中紅外光開關
    作為新型量子材料,狄拉克半金屬近年來受到廣泛的關注。狄拉克半金屬具有和石墨烯類似的能帶結構,也被稱為「三維石墨烯」。南京大學王楓秋教授課題組與科研合作團隊(復旦大學修發賢教授、電子科技大學李劍峰教授、澳大利亞Wollongong大學張潮教授等),首次利用中紅外超快泵浦探測技術系統研究了可通過分子束外延(MBE)生長的三維狄拉克半金屬薄膜材料Cd3A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