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磷高壓調控的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2021-01-15 中國科學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物質計算科學研究室研究員鄒良劍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仙輝研究團隊以及香港大學教授沈順清合作,在靜水壓調控塊體黑磷的電子結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證明壓力下黑磷可以從半導體轉變成狄拉克半金屬,相關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物理評論B》上【Physical Review B 93, 195434 (2016)】。

  二維晶體材料因其優越的電氣特性,成為半導體材料研究的新方向。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大課題組在製備的高質量的多層黑磷的基礎上製備了新型場效應電晶體器件【Nature Nano,2014】,有可能替代矽成為新型電子線路和光電器件的基本材料,而且還在更高質量的樣品上發現了量子霍爾效應【Nature Nano,2016】現象;同時,尋找三維的狄拉克(Dirac)半金屬材料也是近年來的熱點目標。

  此前,中國科大教授陳仙輝與復旦大學教授張遠波、固體所研究員鄒良劍等研究團隊合作報導在高壓下發現了反常的Subnikov-de Haas振蕩現象,暗示存在Berry相;靜水壓可以導致塊體黑磷從半導體到半金屬的Lifshitz轉變,說明壓力是調控塊體黑磷電子結構的一種有效方式【Physical Review Letter 115, 186403 (2015)】,但是實驗上很難確定高壓下黑磷晶體結構和電子結構的演化過程。

  為了深刻理解壓力對黑磷的物性調控機制,研究人員結合多種第一性原理的計算方法,確定了高壓下塊體黑磷晶體結構和電子結構的演化過程。電子結構隨壓強的演化如圖1所示,結果表明,在臨界壓強Pc~1.23 GPa,在布裡淵區Z點發生了導帶和價帶的接觸現象,並且在該點出現一個四重簡併的狄拉克錐,說明黑磷發生了從半導體到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的轉變,此時黑磷演變成三維狄拉克半金屬。隨著壓強進一步增加,Z點附近的能帶發生交叉和反轉現象,如圖2所示狄拉克錐沿著Γ-Ζ方向移動形成兩個大的空穴型費米波包,沿著Γ-Μ方向移動形成兩個微小的電子型費米波包以及四個大的電子型費米波包,演變成如圖3所示的狄拉克半金屬。根據理論分析表明,這種從半導體到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的Lifshitz相變是由晶體的非點式空間群的對稱性保護而穩定存在的。同時研究人員還預測了塊體黑磷體系在不同壓強下具有很強各向異性的載流子有效質量和費米速度的變化。

  塊體黑磷在較低靜水壓下展現出壓力可調的奇異電子性質,預示著它在光電和電子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上述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和重點項目等的資助。

    文章連結:1 2

 

 

圖1. 黑磷能帶結構隨靜水壓的演化

圖2. 黑磷費米面隨靜水壓演化圖

圖3. 靜水壓下黑磷的狄拉克錐分布示意圖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物質計算科學研究室研究員鄒良劍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仙輝研究團隊以及香港大學教授沈順清合作,在靜水壓調控塊體黑磷的電子結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證明壓力下黑磷可以從半導體轉變成狄拉克半金屬,相關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物理評論B》上【Physical Review B 93, 195434 (2016)】。
  二維晶體材料因其優越的電氣特性,成為半導體材料研究的新方向。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大課題組在製備的高質量的多層黑磷的基礎上製備了新型場效應電晶體器件【Nature Nano,2014】,有可能替代矽成為新型電子線路和光電器件的基本材料,而且還在更高質量的樣品上發現了量子霍爾效應【Nature Nano,2016】現象;同時,尋找三維的狄拉克(Dirac)半金屬材料也是近年來的熱點目標。
  此前,中國科大教授陳仙輝與復旦大學教授張遠波、固體所研究員鄒良劍等研究團隊合作報導在高壓下發現了反常的Subnikov-de Haas振蕩現象,暗示存在Berry相;靜水壓可以導致塊體黑磷從半導體到半金屬的Lifshitz轉變,說明壓力是調控塊體黑磷電子結構的一種有效方式【Physical Review Letter 115, 186403 (2015)】,但是實驗上很難確定高壓下黑磷晶體結構和電子結構的演化過程。
  為了深刻理解壓力對黑磷的物性調控機制,研究人員結合多種第一性原理的計算方法,確定了高壓下塊體黑磷晶體結構和電子結構的演化過程。電子結構隨壓強的演化如圖1所示,結果表明,在臨界壓強Pc~1.23 GPa,在布裡淵區Z點發生了導帶和價帶的接觸現象,並且在該點出現一個四重簡併的狄拉克錐,說明黑磷發生了從半導體到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的轉變,此時黑磷演變成三維狄拉克半金屬。隨著壓強進一步增加,Z點附近的能帶發生交叉和反轉現象,如圖2所示狄拉克錐沿著Γ-Ζ方向移動形成兩個大的空穴型費米波包,沿著Γ-Μ方向移動形成兩個微小的電子型費米波包以及四個大的電子型費米波包,演變成如圖3所示的狄拉克半金屬。根據理論分析表明,這種從半導體到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的Lifshitz相變是由晶體的非點式空間群的對稱性保護而穩定存在的。同時研究人員還預測了塊體黑磷體系在不同壓強下具有很強各向異性的載流子有效質量和費米速度的變化。
  塊體黑磷在較低靜水壓下展現出壓力可調的奇異電子性質,預示著它在光電和電子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上述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和重點項目等的資助。
    文章連結:1 2
 
圖1. 黑磷能帶結構隨靜水壓的演化
 
圖2. 黑磷費米面隨靜水壓演化圖
 
圖3. 靜水壓下黑磷的狄拉克錐分布示意圖

相關焦點

  • 三維狄拉克半金屬ZrTe5能帶調控研究獲進展
    不同厚度ZrTe5納米片的電阻性能和T=2K時的霍爾電阻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三維狄拉克半金屬材料 狄拉克半金屬是目前凝聚態領域和材料科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它可視為「三維石墨烯」,在低能耗電子學器件應用上具有重要價值。層狀材料ZrTe5由於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狄拉克能帶特徵,在相關研究中受到很多關注。早期研究表明ZrTe5是性能優異的熱電材料,最近的理論研究表明單層的ZrTe5是一個具有大能隙的量子自旋霍爾絕緣體,塊體材料的拓撲性質位於強-弱拓撲絕緣體之間。
  • 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水冷磁體和極低溫測試系統支持下,在三維狄拉克半金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
  • 物理所等在黑磷單晶的高壓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同時,也激發了人們對黑磷單晶重新研究的興趣,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多個課題組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其開展了實驗和理論的研究。早期的高壓研究顯示,黑磷在常壓下具有正交結構(A17相),高壓下會經歷兩個結構相變,分別在約5GPa和10GPa依次轉變為菱方結構(A7相)和簡單立方結構(SC),而且這兩個高壓相在低溫下都出現超導電性。
  • 進展|HgCr2Se4的高壓調控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多個課題組近期開展了系列研究。2011年,凝聚態理論與材料計算重點實驗室的方忠研究員與合作者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預測HgCr2Se4是磁性外爾半金屬,並可能會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Phys. Rev. Lett. 107, 186806 (2011)]。
  • 研究揭示黑磷化學活性構建高效鉑磷催化劑的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課題組在黑磷化學活性和催化應用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Rapid Activation of Platinum via Black Phosphorus for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黑磷對鉑基電化學析氫催化劑的快速活化作用》)為題在線發表於
  • 南科大俞大鵬團隊發表狄拉克半金屬超導電性調控研究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團隊與北京大學、荷蘭特文特大學等合作,在狄拉克半金屬-超導體異質結量子調控方面取得研究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通過增大狄拉克半金屬約瑟夫森結的幾何尺寸將電子輸運維數降到拓撲鉸鏈態》(「Reducing Electronic Transport Dimension to Topological Hinge States by Increasing
  • 深大團隊製備出高性能黑磷電晶體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馬璇)記者昨天從深圳大學獲悉,該校二維材料光電科技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的張晗特聘教授團隊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團隊和武漢大學廖蕾教授團隊合作,在二維黑磷領域取得新進展,通過金屬離子修飾的方法製備出高穩定性且高性能的黑磷電晶體。
  • 複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吸附材料開發與應用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記者7月2日從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與環境治理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王洪傑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曲久輝院士團隊合作,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支持下,在複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吸附材料開發與吸附除磷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為此類功能材料的開發及應用提供了新的科學線索,相關論文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和《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
  • ...發表拓撲和超導領域的重要發現:三維拓撲狄拉克半金屬中的超導...
    近些年,隨著拓撲絕緣體的發現和進一步研究,人們對基本物質態的劃分有了新的認識:物質材料可以劃分為拓撲非平庸和拓撲平庸這兩類。最近,三維狄拉克半金屬作為一種新的拓撲非平庸材料,由於其能帶的導帶和價帶在狄拉克點接觸,並且在三維動量空間中表現出線性色散關係,已成為凝聚態物理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三維狄拉克半金屬可以看成是石墨烯的三維形式或是無能隙的拓撲半金屬態。
  • 脂肪酸合成途徑調控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梁斌課題組在脂肪酸合成途徑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 科學家發表黑磷研究綜述文章
    根據生物界面的複雜程度,黑磷-生物界面可分為黑磷-液體、黑磷-分子、黑磷-生物結構、BP-細胞和BP-生物個體等多個層次的界面(圖1A)。進入生物體後,明確黑磷與生物系統在黑磷-生物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方式對於研究其生物效應與醫學應用十分重要(圖1B)。這種相互作用直接影響其在組織中的累積和分布、細胞特異性吞噬與亞細胞的定位以及後續觸發的生物學效應。
  • 拓撲超導體與拓撲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的方忠研究組及其合作者,在該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從理論上預言NaCoO2的表面態具有半金屬性,在其與傳統s波超導體的界面上可以誘導出拓撲超導態。NaxCoO2是層狀結構材料[圖1],當x大於0.5而小於1.0時,CoO2層具有鐵磁序而相鄰層反鐵磁排列;x=1.0時,NaCoO2是簡單的能帶絕緣體。
  • 黑磷,石墨烯的「升級版」
    自2010年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石墨烯研究獲諾貝爾獎以來,石墨烯這個二維材料即以其獨特性質,成為科學界和產業界關注的焦點。同時,它還引發了人們對其他二維材料的探索,黑磷正是其中最具潛力的一個。  黑磷,人們可能比較陌生,但說起磷,可能無人不曉。
  • 第二類外爾半金屬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研究人員在被稱為「Weyl半金屬」(Weyl semimetal)的拓撲材料中發現其低能準粒子激發滿足與無質量Weyl費米子相同的物理規律,在凝聚態體系中發現了高能物理中預言的奇異粒子。與在高能物理中不同的是,在凝聚態系統的一些固體材料體系中可以存在不滿足洛倫茲不變性的Weyl費米子。
  • 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中紅外(3-5μm)雷射因在雷射通訊,雷射調控和雷射醫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而備受關注。傳統的紅外晶體AgGaS2和ZnGeP2可用於中紅外波段,但因其損傷閾值較低,限制其實際應用。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通常可實現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寬的透光範圍(紫外-中紅外)、適中的雙折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 探尋黑磷的「殺手鐧」應用
    2016年以來,黑磷晶體產量實現了單管四個數量級的增長,王佳宏本人也從博士後快速成長為副研究員。  然而,對這樣的成績王佳宏並不滿意:「我們還是很期待能有更理想的工藝,比如磷礦石被還原成磷蒸氣後,我們能將磷蒸氣直接轉化成黑磷。」  按住躁動的「磷原子」  二維黑磷具有大比表面積、帶隙調控等優勢,但是黑磷上面的孤對電子和缺陷使其在水氧條件下容易發生分解、性能下降,極大地限制了黑磷的發展和應用。
  • 拓撲半金屬WC表面沉積金屬薄膜誘導的界面超導研究獲進展
    長期以來,拓撲超導體因其在Majorana 費米子的研究和拓撲量子器件上的潛在應用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本徵的拓撲超導材料非常罕見。近年來,理論和實驗研究表明:除本徵的拓撲超導材料之外,利用拓撲絕緣體和拓撲半金屬材料拓撲非平庸的能帶結構為實現拓撲超導電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徑。
  • 北京大學:吳孝松課題組發現狄拉克半金屬在量子極限下的霍爾熱電導...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吳孝松研究員與南方科技大學張立源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傅亮教授、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顧根大教授等合作,在強磁場下使得狄拉克半金屬ZrTe5進入量子極限態,觀測到了巨大的磁熱電效應和不同尋常的霍爾熱電導平臺,並給出了理論解釋。
  • 進展 | 黑磷中的黑洞:費米子的高溫霍金輻射
    與此不同的是,固體裡存有大量電子、準電子等費米子,由於這些基本費米子間的靜電力強於引力很多數量級,由狄拉克半金屬模擬的費米性黑洞應具有較高的霍金溫度。但是,因缺乏可控的狄拉克費米子體系,此類費米子的霍金輻射的物理機制和真實材料的實現是大家普遍關注的重點,但一直未被解決。
  • 進展|黑磷中的黑洞:費米子的高溫霍金輻射
    與此不同的是,固體裡存有大量電子、準電子等費米子,由於這些基本費米子間的靜電力強於引力很多數量級,由狄拉克半金屬模擬的費米性黑洞應具有較高的霍金溫度。但是,因缺乏可控的狄拉克費米子體系,此類費米子的霍金輻射的物理機制和真實材料的實現是大家普遍關注的重點,但一直未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