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撲超導體與拓撲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2020-12-08 科學網

圖1,NaCoO2的表面模型


 

圖2,5-層 NaCoO2的自旋極化能帶圖,自旋向下為絕緣態,只有自旋向上的費米面,其自旋構型與拓撲絕緣體表面態相似。

圖3,在HgCr2Se4側表面上形成的「費米弧」

圖4, HgCr2Se4中霍爾電導隨量子阱厚度d的臺階式跳變

 

近年來,作為一種新的量子物態,拓撲絕緣體因其豐富奇特的電子特性以及在未來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前景,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快速發展,並成為凝聚態物理研究中的一個熱點領域。在尋找具有更高應用價值的強拓撲絕緣體材料的同時,許多新的拓撲物性被預言和發現,如磁單極、拓撲超導態、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化的反常霍爾效應等。其中,尤以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因其奇特的量子特性和應用價值而備受關注。

 

193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Ettore Majorana提出一組滿足Dirac方程的實數解,與描述電子的複數解不同,這組實數解描述了一個具有電中性,且該粒子的反粒子就是其自身的全新粒子,後來被人們稱為Majorana費米子。理論研究發現,Majorana費米子滿足非阿貝爾統計規律,即操作粒子的結果與操作的先後順序有關,這為設計新概念的拓撲量子計算機提供了重要途徑。因而,尋找Majorana費米子既有重要的基礎理論意義,也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的方忠研究組及其合作者,在該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從理論上預言NaCoO2的表面態具有半金屬性,在其與傳統s波超導體的界面上可以誘導出拓撲超導態。NaxCoO2是層狀結構材料[圖1],當x大於0.5而小於1.0時,CoO2層具有鐵磁序而相鄰層反鐵磁排列;x=1.0時,NaCoO2是簡單的能帶絕緣體。翁紅明、徐剛等人巧妙地利用這一特點,提出如果保持體內Na的濃度x=1.0,而部分或全部除去最外層的Na[圖1],通過理論計算發現,表面的CoO2層具有穩定的鐵磁半金屬性,而且只有單個自旋極化的費米面[圖2]。由於Rashba型自旋軌道耦合效應,其費米面具有與拓撲絕緣體表面態費米面類似的自旋構型[圖2],因而可以用來實現p+ip型的拓撲超導態,並進而可能在其中找到Majorana費米子態。本工作以Rapid Communicaton形式發表在Phys. Rev. B 84, 060408 (2011),並被選為編輯推薦的文章。

 

最近,徐剛、翁紅明等人又將凝聚態中電子態通過拓撲分類的概念從絕緣體推廣到了半金屬。他們通過計算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拓撲半金屬態材料——HgCr2Se4。HgCr2Se4具有典型的尖晶石結構,它的低能電子結構可以很好地用我們熟悉的重空穴、輕空穴和具有S軌道特性的導帶來描寫。在低溫下,Cr離子的磁矩形成很強的鐵磁態,費米面附近的能帶感受到很強的塞曼劈裂,這導致了自旋向下能帶反轉而自旋向上的能帶維持正常的結構。所以在HgCr2Se4材料中,只有自旋取向跟磁化方向一致的那一半能帶形成了反帶結構,從而導致所謂的既是單自旋金屬(暫譯,half-metal)又是半金屬(semi-metal)的極為特殊的電子結構。在這種特殊的電子結構下,體系的能帶在沿Z軸的兩個互為反演的點上交叉,形成所謂的「Weyl」費米子的特殊結構,「Weyl」費米子是狄拉克費米子的一半,在空間維度是三維的情況下,任何保持平移對稱的微擾項都不能使得能隙打開,而只能使交叉點在k空間內移動。因此,這樣的「Weyl」費米子體系是拓撲穩定的。

 

徐剛等人在文章中進一步對該體系的拓撲結構進行了分析,指出這類「Weyl」費米子體系可以通過研究有效Chern數隨著z方向動量演化來很好地刻畫。「Weyl」費米子的一個重要的物理後果是在其側表面上形成所謂的「費米弧」(見圖 3),即不連續的費米面結構。這完全是其特殊的能帶拓撲結構所導致的。同時,徐剛等人進一步預言,如果把HgCr2Se4材料製成有限厚度的量子阱,可以實現量子化的反常Hall效應(圖 4)。該文章在Phys. Rev. Lett.發表以後,引起了編輯部的濃厚興趣,他們專門約稿在Physics雜誌上同步刊登了介紹文章,向讀者重點推薦該工作,同時該文也被PRL編輯部評為當期的編輯推薦文章。

 

以上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和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的支持。(來源: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發表拓撲和超導領域的重要發現:三維拓撲狄拉克半金屬中的超導...
    最近,三維狄拉克半金屬作為一種新的拓撲非平庸材料,由於其能帶的導帶和價帶在狄拉克點接觸,並且在三維動量空間中表現出線性色散關係,已成為凝聚態物理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三維狄拉克半金屬可以看成是石墨烯的三維形式或是無能隙的拓撲半金屬態。有趣的是,三維狄拉克半金屬作為一種量子材料和物相,處於各種拓撲材料的相臨界點。
  • 拓撲半金屬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論文—科學網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拓撲半金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拓撲半金屬WC表面沉積金屬薄膜誘導的界面超導研究獲進展
    長期以來,拓撲超導體因其在Majorana 費米子的研究和拓撲量子器件上的潛在應用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本徵的拓撲超導材料非常罕見。近年來,理論和實驗研究表明:除本徵的拓撲超導材料之外,利用拓撲絕緣體和拓撲半金屬材料拓撲非平庸的能帶結構為實現拓撲超導電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徑。
  • 拓撲半金屬碳化鎢單晶沉積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安徽大學以及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合作研究表明,通過在新發現的拓撲半金屬碳化鎢(WC)單晶上沉積金屬薄膜,獲得了界面超導性,軟點接觸光譜證明了這個發現。一種方案是建立基於混合結構的人工拓撲超導體,例如,利用s-波超導體和自旋非退化金屬之間的接近效應。另一種方案是尋找具有自旋三重態奇偶校驗對的本徵拓撲超導體。最近在碳化鎢(WC)上發現了尖端誘導超導現象,碳化鎢是一種新型的超硬拓撲半金屬。
  • 物理所一維拓撲超導體中的安德森無序轉變研究取得新進展
    拓撲物質態的研究是近年來物理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除了拓撲絕緣體之外,拓撲超導體也是一類備受關注的系統。與拓撲絕緣體類似,體內具有的超導能隙的拓撲超導體在邊界或表面上具有被拓撲保護的零能態。對於一維拓撲超導體,這些零能態是局域在邊界上的馬拉約那(Majorana)費米子態。
  • 美研製奇特拓撲超導材料 表面金屬內部超導體
    兩年來,科學家經過不斷探索,完全扭轉其性質,使之成為表面是金屬、內部卻具有 超導性的拓撲超導體。這種新材料的發現有望發展出新一代電子學,使當前的信息存儲與處理方式完全改觀。:在極低溫度下,晶體內 部表現與普通超導體類似,能以零電阻導電;同時,它的表面是仍有電阻的金屬,能傳輸電流。
  • 合肥研究院發現新的三重簡併拓撲半金屬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拓撲半金屬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2017年,我國科研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理論報導並實驗發現三重簡併費米子(該發現也被評為年度十大科學進展之一),但是目前人們僅在鎢-碳型材料WC和MoP中確認存在三重簡併費米子。因此,探索包含三重簡併費米子的拓撲半金屬材料,對探索基本粒子性質,了解電子拓撲物態,進而開發新型電子器件具有重要意義。
  • 美研製出奇特的拓撲超導體材料
    3年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三維拓撲絕緣體,這是一種金屬表面的奇怪絕緣體,雖然它獨特的屬性具有很大應用潛力,但用於量子計算機卻並非理想材料。兩年來,科學家經過不斷探索,完全扭轉其性質,使之成為表面是金屬、內部卻具有超導性的拓撲超導體。這種新材料的發現有望發展出新一代電子學,使當前的信息存儲與處理方式完全改觀。
  • 界面超導體系與拓撲半金屬體系的表面電子-聲子相互作用研究獲進展
    該譜儀可以對表面元激發進行高分辨、高效率的測量,能夠給出電子、晶格及其集體激發的綜合信息,是研究低維材料體系電子-聲子等多體相互作用的利器。  近年來,利用此2D-HREELS系統,SF06組在界面超導體系FeSe/SrTiO3的晶格動力學和電子-聲子相互作用機理的研究方面取得多項進展。
  • 拓撲晶體絕緣體的拓撲超導電性研究獲得進展
    近日,李耀義特別研究員、賈金鋒教授研究團隊在拓撲晶體絕緣體Sn1-xPbxTe與超導體Pb形成的異質結中發現了超導拓撲晶體絕緣體存在拓撲超導電性的證據。拓撲超導體在體內具有全開的超導能隙,在表面具有無能隙的拓撲表面態。理論預言,在拓撲超導體磁通渦旋中能夠形成Majorana零能模,其具有非阿貝爾統計特性,適合用於構建拓撲量子比特,有望實現可容錯的拓撲量子計算。所以,拓撲超導體是目前一個非常熱門的前沿研究領域。拓撲絕緣體的拓撲表面態受時間反演對稱性保護,而拓撲晶體絕緣體的拓撲表面態受晶體對稱性保護。
  • 凝聚態物理的巨大進步,在狄拉克半金屬中,發現新的奇異拓撲態!
    現在,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一大類名為狄拉克半金屬的三維半金屬晶體中,發現了一種奇異的新形式拓撲態。研究人員開發了廣泛的數學機制,以彌合具有「高階」拓撲(僅在邊界邊界表現出來的拓撲)形式的理論模型和真實材料中電子物理行為之間的差距。該團隊由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組成,其中包括博士後研究員Benjamin Wieder博士。
  • Nature Materials:拓撲半金屬光電探測器
    近日,來自天津大學、耶魯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等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Materials 上發表了關於半金屬材料高性能光電探測的「Perspective」型文章,指出半金屬材料在低能、高速光電探測中具有獨特優勢,但也存在具有較高暗電流噪聲的缺陷。作者展望了利用石墨烯等半金屬拓撲材料解決這一問題的前景,總結了近期的相關進展,也討論了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 拓撲激子絕緣體相研究獲進展
    上世紀60年代,諾貝爾獎獲得者Mott提出激子絕緣相,Mott提出考慮庫侖屏蔽效應,在半金屬體系中電子-空穴配對而形成激子,可能會導致體系失穩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拓撲超導相變研究中取得進展
    126, 027001 (2021)】,該工作實現了狄拉克半金屬納米線約瑟夫森結中拓撲超導相變的柵壓調控。近期,他們在狄拉克半金屬納米線體系中首次實現了馬約拉納零能模的門電壓調控。通過調節門電壓,控制納米線表面量子限制效應的出現和消失,進而調控體系的拓撲性質。由於該體系中電子的平均自由程遠大於空穴的平均自由程,當調節門電壓使得體系由電子導電進入空穴導電時,納米線表面由量子限制效應導致的子能帶能隙會逐漸消失,出現拓撲非平庸的狄拉克型能帶。
  • 凝聚態物理的巨大進步:在狄拉克半金屬中,發現新的奇異拓撲態!
    最著名的是晶體砷化鉭(TAAS),這是第一個發現的拓撲外爾費米子半金屬。研究人員觀察到,晶體砷化鉭表現出被稱為「費米弧」的二維拓撲表面狀態。但到目前為止,在狄拉克費米子半金屬中觀察到的類似現象一直令人費解。什麼是費米弧?
  • 磁性外爾半金屬中局域無序誘發的拓撲能帶調製效應研究獲進展
    在磁性拓撲半金屬材料中,外爾點和帶能隙的節線環能夠產生拓撲增強的貝利曲率,有望產生巨大的內稟AHC。因此,磁性拓撲半金屬成為獲得強橫向輸運效應的理想材料。  近兩年,鐵磁性Shandite化合物Co3Sn2S2被證實是第一個時間反演對稱破缺的磁性外爾半金屬。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狄拉克半金屬中柵壓調控的拓撲超導相變
    隨著人類社會全面進入信息技術時代,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科學研究對計算機的算力要求越來越高。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拓撲量子輸運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低維拓撲材料電子輸運與器件效應研究的前沿領域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廖志敏課題組率先實驗發現了狄拉克半金屬Cd3As2中外爾費米子手性反常導致的負磁電阻效應【Nature Commun.
  • 進展|拓撲半金屬WC表面沉積金屬薄膜誘導的界面超導
    長期以來,拓撲超導體因其在Majorana 費米子的研究和拓撲量子器件上的潛在應用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本徵的拓撲超導材料非常罕見。近年來,理論和實驗研究表明:除本徵的拓撲超導材料之外,利用拓撲絕緣體和拓撲半金屬材料拓撲非平庸的能帶結構為實現拓撲超導電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徑。多數研究組採用摻雜、高壓或通過近鄰效應等在拓撲絕緣體和拓撲半金屬中誘導出可能的拓撲超導。
  • 北大-廖志敏及其合作者︱在拓撲超導相變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教授課題組與荷蘭屯特大學李川助理教授、南方科技大學俞大鵬院士等合作,實現了狄拉克半金屬納米線約瑟夫森結中拓撲超導相變的柵壓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