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撲晶體絕緣體的拓撲超導電性研究獲得進展

2020-12-06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近日,李耀義特別研究員、賈金鋒教授研究團隊在拓撲晶體絕緣體Sn1-xPbxTe與超導體Pb形成的異質結中發現了超導拓撲晶體絕緣體存在拓撲超導電性的證據。該工作以「Superconductivity of Topological Surface States and Strong Proximity Effect in Sn1-xPbxTe-Pb Heterostructure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影響因子25.8)。博士生楊浩為第一作者,李耀義特別研究員和賈金鋒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上海交通大學為第一單位。研究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的支持。

圖1: Sn1-xPbxTe/Pb異質結的分子束外延生長。

圖2: Sn1-xPbxTe與Pb超導能隙特徵對比。

圖3: 在Sn1-xPbxTe超導能隙內外的準粒子幹涉測量。

拓撲超導體在體內具有全開的超導能隙,在表面具有無能隙的拓撲表面態。理論預言,在拓撲超導體磁通渦旋中能夠形成Majorana零能模,其具有非阿貝爾統計特性,適合用於構建拓撲量子比特,有望實現可容錯的拓撲量子計算。所以,拓撲超導體是目前一個非常熱門的前沿研究領域。拓撲絕緣體的拓撲表面態受時間反演對稱性保護,而拓撲晶體絕緣體的拓撲表面態受晶體對稱性保護。理論計算表明超導的拓撲晶體絕緣體是一種新型的拓撲超導體。雖然人們已經在拓撲晶體絕緣體中誘導出超導電性,但是實驗測得的超導能隙特徵和普通超導體的能隙特徵類似,這使得超導的拓撲晶體絕緣體是否具有拓撲超導電性存在爭議。

博士生楊浩在李耀義特別研究員和賈金鋒教授的指導下,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長技術,製備出原子級平整的拓撲晶體絕緣體Sn1-xPbxTe與超導體Pb形成的側向和縱向異質結(圖1)。變溫實驗發現Sn1-xPbxTe的超導轉變溫度Tc不低於6.5K,這比之前用In摻雜Sn1-xPbxTe得到的最高Tc = 4.7K還要高。另外,在4.2K下,超導能隙的衰減長度估計在200nm以上,遠大於之前報導的其他超導體異質結的衰減長度。由於超導針尖具有更高的能量解析度,通過對比在Sn1-xPbxTe和Pb島上測得的超導能隙,發現Sn1-xPbxTe的超導能隙具有「peak-dip-hump」特徵(圖2)。這與理論計算的超導拓撲絕緣體和拓撲晶體絕緣體在具有拓撲超導電性時的超導能隙特徵一致。另外準粒子幹涉技術進一步證明在Sn1-xPbxTe的超導能隙裡有無能隙的表面態存在。在倒空間中幹涉圖案具有四重對稱性,在實空間中幹涉圖案呈條狀分部(圖3)。

該工作在拓撲晶體絕緣體中首次觀測到peak-dip-hump型超導能隙特徵以及超導能隙內存在四重對稱性幹涉圖,為超導拓撲晶體絕緣體存在拓撲超導電性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也為研究其它拓撲材料的拓撲超導電性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表徵方法。另外拓撲晶體絕緣體Sn1-xPbxTe與超導體Pb形成的異質結在4.2K下具有很強的超導近鄰效應,為今後研製大尺寸拓撲超導器件以及探測拓撲晶體絕緣體Majorana零能模提供了新的平臺。

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https://doi.org/10.1002/adma.201905582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賈金鋒團隊在拓撲晶體絕緣體的拓撲超導電性研究再獲突破...
    近日,李耀義特別研究員、賈金鋒教授研究團隊在拓撲超導電性研究中再次獲得突破性進展。他們利用超導針尖觀測到拓撲晶體絕緣體Sn1-xPbxTe超導能隙內有多重的束縛態,這一發現為超導拓撲晶體絕緣體存在拓撲超導電性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直接證據。
  • 物理所關聯拓撲絕緣體和關聯拓撲晶體絕緣體研究獲進展
    拓撲絕緣體是當前凝聚態物理的研究熱點之一。這類材料不同於傳統的「金屬」和「絕緣體」,其體內為有能隙的絕緣態,而表面則是無能隙的金屬態。這種金屬表面態是由內在電子結構的拓撲性質決定的,受時間反演不變性的保護,因而受缺陷、雜質等外界影響較小。目前發現的和實驗研究的拓撲絕緣體大部分是半導體材料,電子間的關聯效應很小,理論分析較為簡單。
  • Science Bulletin:PbTaSe2拓撲表面態的向列超導電性
    這種二重對稱性在塊體超導電性被抑制後依舊存在,並且一直持續到表面超導的上臨界場,意味著其可能是一種「僅存在於表面」的向列性超導。作為佐證,對塊體的平面內的磁場轉角比熱測量,並沒有觀測到超導態的六度晶格旋轉對稱性破缺現象。理論計算發現這種向列超導電性可能來源於PbTaSe2的拓撲表面態超導。這些發現,為揭示向列超導電性與非平庸拓撲性質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
  • 拓撲半金屬WC表面沉積金屬薄膜誘導的界面超導研究獲進展
    長期以來,拓撲超導體因其在Majorana 費米子的研究和拓撲量子器件上的潛在應用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本徵的拓撲超導材料非常罕見。近年來,理論和實驗研究表明:除本徵的拓撲超導材料之外,利用拓撲絕緣體和拓撲半金屬材料拓撲非平庸的能帶結構為實現拓撲超導電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徑。
  • 進展|拓撲半金屬WC表面沉積金屬薄膜誘導的界面超導
    長期以來,拓撲超導體因其在Majorana 費米子的研究和拓撲量子器件上的潛在應用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本徵的拓撲超導材料非常罕見。近年來,理論和實驗研究表明:除本徵的拓撲超導材料之外,利用拓撲絕緣體和拓撲半金屬材料拓撲非平庸的能帶結構為實現拓撲超導電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徑。多數研究組採用摻雜、高壓或通過近鄰效應等在拓撲絕緣體和拓撲半金屬中誘導出可能的拓撲超導。
  • 拓撲絕緣體研究獲進展
    該論文第一作者,現為杜克大學博士後的楊可松解釋說,這項工作的原始思想是尋找一種簡易並有效的方法從海量電子結構資料庫中尋找拓撲絕緣體。他們通過定義負能隙表徵反轉能帶結構以識別拓撲絕緣體,並通過分析自旋軌道耦合的物理本質,進而發現拓撲絕緣體在能帶反轉點(動量空間)的能隙差值(非自旋軌道耦合和自旋軌道耦合計算之間的差值,ΔEk)隨著晶格參數的略微變化近乎不變或者變化相對較小。
  • 拓撲絕緣體的邊緣無損耗傳導
    半金屬二碲化鎢的原子薄層沿著晶體邊緣的狹窄的一維通道無損傳導電,因此,這種材料是一種二階拓撲絕緣體。通過獲得這種行為的實驗證明,巴塞爾大學的物理學家們擴大了拓撲超導候選材料庫。這一發現已經發表在《Nano Letters》雜誌上。拓撲絕緣體代表了一個關鍵的研究領域,因為它們有可能被用作未來電子學中的超導體。
  • 美研製奇特拓撲超導材料 表面金屬內部超導體
    實 驗中,為了評價新晶體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員利用X光譜進行分析,通過研究X射線轟擊出來的單個電子來確定晶體的真實屬性,測試發現生成的是一種拓撲超導 體。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晶體的表面發現了不同尋常的電子,其表現得像輕子。
  • 一種新的量子材料--拓撲絕緣體
    這樣的導電邊緣態是穩定存在的,且不同自旋的導電電子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所以信息的傳遞可以通過電子的自旋,而不像傳統材料通過電荷,不涉及耗散過程,通俗地說就是不會發熱,這一發現讓人們對製造未來新型電腦晶片等元器件充滿了希望。
  • 拓撲絕緣體實驗研究取得新進展
    ,在拓撲絕緣體的實驗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原位角分辨光電子能譜測量顯示,這些薄膜具有本徵的絕緣體特徵。三維拓撲絕緣體的量子薄膜的實現為理論預言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巨大熱電效應、激子凝聚等新奇量子現象的研究提供了基礎,是在拓撲絕緣體材料製備方面的一個重要進展。
  • 拓撲絕緣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本報訊 日前,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和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博士張海軍,研究員戴希、方忠所在的T03組在拓撲絕緣體的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突破。
  • 科學家在三重簡併費米子半金屬MoP中觀測到壓力誘導的超導電性
    科學家在三重簡併費米子半金屬MoP中觀測到壓力誘導的超導電性 2018-06-08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合作期刊《NPJ量子材料》(npj Quantum Materials 3, 28 (2018))上。  拓撲材料是近幾年凝聚態物理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根據電子結構的不同,拓撲材料可以分為拓撲絕緣體、拓撲半金屬和拓撲超導體。三者的不同之處在於拓撲絕緣體和拓撲超導體的體態是全能隙的絕緣態,而拓撲半金屬的體態在費米面附近存在零能隙的簡併點或線。
  • 物理史上首份「拓撲圖鑑」,鋪平科學家尋找拓撲絕緣體之路
    上周,《Nature》刊登的一篇論文就為我們展示了一份意義深遠的「拓撲圖鑑」,從原理上揭示了哪些材料會具有拓撲效應——這將幫助科學家深刻探索馬約拉納費米子、外爾費米子等奇異粒子——在這點上,最近關於「天使粒子」的研究成果就是在超導拓撲材料上達成的。
  • 拓撲絕緣體簡介
    三位科學家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因為「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獲獎。本刊在2012年發表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呂衍鳳、陳曦、薛其坤的撰文《拓撲絕緣體簡介》,現整理出來以微信版(略去了參考文獻)再現讀者。
  • 進展|本徵磁性拓撲絕緣體研究進展
    近十幾年來,拓撲絕緣體已經成為凝聚態物理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對於Z2拓撲絕緣體,其拓撲性質受到時間反演對稱性的保護。如果將Z2拓撲絕緣體的時間反演對稱性破壞,會形成一類新的拓撲態,即磁性拓撲絕緣體。
  • 南科大俞大鵬團隊發表狄拉克半金屬超導電性調控研究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團隊與北京大學、荷蘭特文特大學等合作,在狄拉克半金屬-超導體異質結量子調控方面取得研究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通過增大狄拉克半金屬約瑟夫森結的幾何尺寸將電子輸運維數降到拓撲鉸鏈態》(「Reducing Electronic Transport Dimension to Topological Hinge States by Increasing
  • 實驗證實非簡單空間群拓撲絕緣體中的沙漏費米子 | 進展
    隨著拓撲能帶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湧現出形形色色的對稱性保護的拓撲量子物態,如拓撲絕緣體、拓撲半金屬、拓撲超導等等。這些拓撲態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存在拓撲性保護的表面電子態,如強拓撲絕緣體中的狄拉克錐型色散的表面態、拓撲外爾半金屬中的非閉合費米弧表面態等等。人們利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ARPES)已經從實驗上證實了兩類拓撲絕緣體,即時間反演對稱保護的強拓撲絕緣體和鏡面對稱保護的拓撲晶體絕緣體。
  • 美研製出奇特的拓撲超導體材料
    實驗中,為了評價新晶體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員利用X光譜進行分析,通過研究X射線轟擊出來的單個電子來確定晶體的真實屬性,測試發現生成的是一種拓撲超導體。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晶體的表面發現了不同尋常的電子,其表現得像輕子。由於哈桑小組去年曾經第一次直接觀察到了一種被稱為螺旋狀狄拉克費米子的電子,此時他們立刻認出了這種電子就是科學家長期尋找的馬拉約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s)。
  • 物理所拓撲絕緣體材料生長調控和輸運性質研究獲系列進展
    最近三年來,三維拓撲絕緣體的研究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飛速進展,並成為凝聚態物理研究中的一個爆發性熱點領域。拓撲絕緣體是一類具有非平庸的拓撲對稱性(Z2)的材料,其內部絕緣,但在表面上存在著一種無能隙的、線性色散並且自旋與動量鎖定的特殊電子態。這種新的量子物質態被預言可以產生出許多新奇的準粒子和物理效應,如磁單極、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化的反常霍爾效應等。
  • 黃銅礦中存大量拓撲絕緣體材料
    空心標識代表該材料的晶體結構常數來自於已有的相關文獻,其它化合物的晶體結構常數來自於第一性原理結構優化。當ΔE < 0時,方形代表拓撲絕緣體,菱形代表拓撲金屬。陰影區域表示黃銅礦化合物的晶格常數在±2%範圍內與GaAs、InAs和InSb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