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證實非簡單空間群拓撲絕緣體中的沙漏費米子 | 進展

2021-01-21 中科院物理所

「拓撲」是數學中的一個概念,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物理領域。隨著拓撲能帶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湧現出形形色色的對稱性保護的拓撲量子物態,如拓撲絕緣體、拓撲半金屬、拓撲超導等等。這些拓撲態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存在拓撲性保護的表面電子態,如強拓撲絕緣體中的狄拉克錐型色散的表面態、拓撲外爾半金屬中的非閉合費米弧表面態等等。人們利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ARPES)已經從實驗上證實了兩類拓撲絕緣體,即時間反演對稱保護的強拓撲絕緣體和鏡面對稱保護的拓撲晶體絕緣體。它們的表面態電子結構都具有狄拉克錐形的能帶色散,表面態低能激發的準粒子是無質量的二維狄拉克費米子。

圖一:(A)和(B)分別為具有簡單空間對稱性的拓撲平庸和非平庸絕緣體表面態能帶示意圖。(C)和(D)分別為具有非簡單空間對稱性的拓撲平庸和非平庸絕緣體表面態能帶示意圖。

2016年初,普林斯頓大學的王志俊博士和Bernevig教授及合作者從理論上提出了一類新的拓撲絕緣體。與之前的研究結果不同,這類拓撲絕緣體具有非簡單(nonsymmorphic)的空間群,即存在滑移軸或(和)滑移面。在某些表面上,它的拓撲表面態電子結構具有類似沙漏形式的能帶色散。表面態低能激發的準粒子被命名為「沙漏費米子」,以區別於其它拓撲絕緣體中的狄拉克費米子(圖1)。他們還同時預言了首個非點群拓撲絕緣體KHgX(X=As,Sb,Bi)系列。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EX7組丁洪研究員和錢天副研究員指導博士生馬均章和呂佰晴,在上海光源「夢之線」ARPES實驗站對非簡單空間群拓撲絕緣體KHgSb的電子結構進行了細緻的測量,觀測到沙漏型色散的表面態,提供了沙漏費米子的實驗證據。物理所EX1組石友國研究員和博士生伊長江提供了高質量的KHgSb單晶樣品,普林斯頓大學王志俊博士和物理所T04組博士生聶思敏和翁紅明研究員進行了能帶計算。

圖二:(A)KHgSb晶體結構示意圖,黃色的面代表滑移面。(B)體態以及不同表面投影的布裡淵區示意圖。(C)ARPES實驗測量的(001)面能帶色散。(D)從ARPES實驗結果提取的(010)面表面態電子結構。(E)理論計算的(001)面能帶投影。(F)理論計算的(010)面能帶投影,方向具有沙漏型的表面態能帶。

KHgSb具有非簡單空間群的晶體結構,存在滑移軸和滑移面(圖2A)。理論計算表明,滑移面保護(010)表面布裡淵區方向具有沙漏型的表面態能帶(圖2F),而在(001)表面體態能隙中不存在任何表面態(圖2E)。丁洪課題組在上海光源「夢之線」上用ARPES分別測量了KHgSb不同解理面的電子結構。在(001)面清晰地觀測到體態能帶,揭示了體態能隙中沒有表面態(圖2C)。在(010)面體態能隙中觀測到了表面態。通過測量(010)表面布裡淵區不同方向表面態的能帶色散,總結出(010)表面態電子結構(圖2D),與計算結果高度吻合,提供了非簡單空間群拓撲絕緣體存在沙漏費米子的首個實驗證據。

這一研究成果5月5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 3, e1602415 (2017)】上。物理所石友國、錢天和丁洪為該文共同通訊作者,物理所博士生馬均章、伊長江、呂佰晴和普林斯頓大學王志俊博士為該文共同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YFA0300600、2016YFA0401000、2015CB921300、2013CB9217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11622435、11474340、11422428、11274367、11474330、11504117、11234014、11274362、11674371)和中國科學院先導B項目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3/5/e1602415

編輯:J.C


相關焦點

  • 拓撲絕緣體實驗研究取得新進展
    圖二 近日,清華大學物理系薛其坤、陳曦和賈金鋒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拓撲絕緣體的實驗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原位角分辨光電子能譜測量顯示,這些薄膜具有本徵的絕緣體特徵。三維拓撲絕緣體的量子薄膜的實現為理論預言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巨大熱電效應、激子凝聚等新奇量子現象的研究提供了基礎,是在拓撲絕緣體材料製備方面的一個重要進展。
  • 拓撲絕緣體簡介
    1982年,Thouless等人指出,σxy對系統自身變化的不敏感性來源於QHE體系的拓撲不變性,描述它的拓撲不變量稱為Chern 數 (用整數 n 表示),其能帶的拓撲性與一般絕緣體截然不同:QHE態中 n 為非零的整數,對應量子電導前的係數;普通絕緣體,n 為零。普通絕緣體和真空有相同的拓撲分類。
  • 拓撲超導體與拓撲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在尋找具有更高應用價值的強拓撲絕緣體材料的同時,許多新的拓撲物性被預言和發現,如磁單極、拓撲超導態、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化的反常霍爾效應等。其中,尤以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因其奇特的量子特性和應用價值而備受關注。
  • 理論預言並實驗發現固體中的無質量費米子態丨物理所入選「率先行動」第一階段成果進展
    近日,在系統梳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眾多科技成果基礎上,中科院按照「三個面向」凝練歸納出59項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由中科院物理所主要完成的三項成果同時入選。今天為大家介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理論預言並實驗發現固體中的無質量費米子態」成果進展。
  • 理論預言並實驗發現固體中的無質量費米子態丨物理所入選「率先行動」第一階段成果進展
    1929年德國科學家外爾Weyl提出——存在一種無「質量」的可以分為左旋和右旋兩種不同「手性」的電子,這種電子被稱為「外爾費米子」。但是歷經80多年,科學家們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外爾費米子存在的證據。但是近十多年來,拓撲絕緣體,尤其是拓撲半金屬等新奇量子態研究的快速發展為在凝聚態體系中實現和觀測外爾費米子的準粒子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備受矚目的就是找到真實的外爾半金屬材料。
  • 物理所關聯拓撲絕緣體和關聯拓撲晶體絕緣體研究獲進展
    拓撲絕緣體是當前凝聚態物理的研究熱點之一。這類材料不同於傳統的「金屬」和「絕緣體」,其體內為有能隙的絕緣態,而表面則是無能隙的金屬態。這種金屬表面態是由內在電子結構的拓撲性質決定的,受時間反演不變性的保護,因而受缺陷、雜質等外界影響較小。目前發現的和實驗研究的拓撲絕緣體大部分是半導體材料,電子間的關聯效應很小,理論分析較為簡單。
  • Majorana費米子與拓撲量子計算(上)
    由於費米統計,這樣得到的無自旋費米子的配對必須服從奇宇稱,這意味著它們必須以非平庸的形式配對,其中最簡單的就是一維p 波和二維p+ip 超導配對。這樣,最終得到的無自旋費米子的超導態具有非平庸的拓撲性質,通常稱為拓撲超導,而Majorana 費米子可以出現在拓撲超導體系的缺陷附近或邊緣上。
  • 理論預言並實驗發現固體中的無質量費米子態丨物理所入選「率先...
    實驗發現外爾費米子1929年德國科學家外爾Weyl提出——存在一種無「質量」的可以分為左旋和右旋兩種不同「手性」的電子,這種電子被稱為「外爾費米子」。但是歷經80多年,科學家們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外爾費米子存在的證據。但是近十多年來,拓撲絕緣體,尤其是拓撲半金屬等新奇量子態研究的快速發展為在凝聚態體系中實現和觀測外爾費米子的準粒子提供了新的思路。
  • 拓撲絕緣體中兩帶模型的規範理論
    1990 年V.M.Yakovenko給出Haldane模型中拓撲數的表達式[10],指出該拓撲數是從有序對(kx,ky)到一個單位矢量的映射;後文中我們將看到這個映射實際是從布裡淵區到群空間中二維單位球面S2 的映射,相應的拓撲映射度由所謂的Pontrjagin指標給出[11]。QAHE 的邊緣態僅由一種自旋取向的電子提供。
  • ...發表拓撲和超導領域的重要發現:三維拓撲狄拉克半金屬中的超導...
    1980年整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諾貝爾物理獎)使得拓撲的概念應用到物理相變中。量子霍爾效應所對應的相變並不伴隨著對稱性的改變,改變了人們對於相變和對稱性破缺的看法。近些年,隨著拓撲絕緣體的發現和進一步研究,人們對基本物質態的劃分有了新的認識:物質材料可以劃分為拓撲非平庸和拓撲平庸這兩類。
  • 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研製成功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李依環)日前,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陳紅勝課題組成功研製出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將三維拓撲絕緣體從費米子體系擴展到了玻色子體系,有望大幅度提高光子在波導中的傳輸效率。研究成果今日於《自然》雜誌正式發表。
  • 中國科大在超冷原子拓撲量子體系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大潘建偉教授及同事陳帥、鄧友金等與北京大學劉雄軍、維也納工業大學、卡爾加裡大學的合作者們,在超冷原子拓撲量子體系的實驗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用量子淬火動力學方法在人工合成的二維自旋軌道耦合超冷原子體系中得到了直接判斷體系拓撲的動力學判據,並據此精確測定了體系的拓撲相圖。
  • 進展 | 外爾費米子與鐵磁自旋波共舞
    固體中的外爾費米子準粒子還具有不同於真空中真實粒子的獨特物理性質和新奇現象,譬如費米弧和手性反常導致的磁阻效應、內稟反常霍爾效應、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等。因此,首個非磁性外爾半金屬TaAs家族材料的發現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極大地推動了外爾半金屬的研究進展。另一類破壞時間反演對稱性的磁性外爾半金屬在近期也得到了材料實現和密切研究。
  • 進展|外爾費米子與鐵磁自旋波共舞
    雖然自由粒子形式的外爾費米子至今未能被實驗確認,但在外爾半金屬中卻能夠實現外爾費米子形式的準粒子,這為研究外爾費米子的行為提供了新的途徑。固體中的外爾費米子準粒子還具有不同於真空中真實粒子的獨特物理性質和新奇現象,譬如費米弧和手性反常導致的磁阻效應、內稟反常霍爾效應、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等。因此,首個非磁性外爾半金屬TaAs家族材料的發現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極大地推動了外爾半金屬的研究進展。
  • 科學家在三重簡併費米子半金屬MoP中觀測到壓力誘導的超導電性
    拓撲材料是近幾年凝聚態物理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根據電子結構的不同,拓撲材料可以分為拓撲絕緣體、拓撲半金屬和拓撲超導體。三者的不同之處在於拓撲絕緣體和拓撲超導體的體態是全能隙的絕緣態,而拓撲半金屬的體態在費米面附近存在零能隙的簡併點或線。目前,實驗已發現的拓撲半金屬包括狄拉克(Dirac) 半金屬、外爾 (Weyl) 半金屬、節線 (nodal-line) 半金屬等。
  • 彭海琳丨拓撲絕緣體:基礎及新興應用
    拓撲絕緣體奇特的邊界/表面態,導致電子輸運時自旋與動量鎖定,受到時間反演對稱性的保護,且不會被非磁性雜質背散射,因此是自旋輸運的理想「雙向車道」的高速公路,在自旋電子學、低功耗電子器件以及量子計算機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 物理所一維拓撲超導體中的安德森無序轉變研究取得新進展
    拓撲物質態的研究是近年來物理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除了拓撲絕緣體之外,拓撲超導體也是一類備受關注的系統。與拓撲絕緣體類似,體內具有的超導能隙的拓撲超導體在邊界或表面上具有被拓撲保護的零能態。對於一維拓撲超導體,這些零能態是局域在邊界上的馬拉約那(Majorana)費米子態。
  • 拓撲絕緣體研究獲進展
    該論文第一作者,現為杜克大學博士後的楊可松解釋說,這項工作的原始思想是尋找一種簡易並有效的方法從海量電子結構資料庫中尋找拓撲絕緣體。他們通過定義負能隙表徵反轉能帶結構以識別拓撲絕緣體,並通過分析自旋軌道耦合的物理本質,進而發現拓撲絕緣體在能帶反轉點(動量空間)的能隙差值(非自旋軌道耦合和自旋軌道耦合計算之間的差值,ΔEk)隨著晶格參數的略微變化近乎不變或者變化相對較小。
  • 物理所拓撲絕緣體材料生長調控和輸運性質研究獲系列進展
    最近三年來,三維拓撲絕緣體的研究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飛速進展,並成為凝聚態物理研究中的一個爆發性熱點領域。拓撲絕緣體是一類具有非平庸的拓撲對稱性(Z2)的材料,其內部絕緣,但在表面上存在著一種無能隙的、線性色散並且自旋與動量鎖定的特殊電子態。這種新的量子物質態被預言可以產生出許多新奇的準粒子和物理效應,如磁單極、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化的反常霍爾效應等。
  • 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 1月10日,國際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研製成功,三維拓撲絕緣體從費米子體系擴展到了玻色子體系,有望大幅度提高光子在波導中的傳輸效率,相關成果發布在《自然》上。   這項研究由浙江大學教授陳紅勝課題組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Baile Zhang、Yidong Chong課題組合作完成,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博士楊怡豪為論文第一作者,陳紅勝、Baile Zhang、Zhen Gao為共同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