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製出奇特的拓撲超導體材料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3年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三維拓撲絕緣體,這是一種金屬表面的奇怪絕緣體,雖然它獨特的屬性具有很大應用潛力,但用於量子計算機卻並非理想材料。兩年來,科學家經過不斷探索,完全扭轉其性質,使之成為表面是金屬、內部卻具有超導性的拓撲超導體。這種新材料的發現有望發展出新一代電子學,使當前的信息存儲與處理方式完全改觀。

表面是金屬 內部是超導體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3日(北京時間)報導,普林斯頓大學扎西德·哈桑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具有「雙重性格」新型晶體材料:在極低溫度下,晶體內部表現與普通超導體類似,能以零電阻導電;同時,它的表面是仍有電阻的金屬,能傳輸電流。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學》雜誌上。

實驗中,為了評價新晶體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員利用X光譜進行分析,通過研究X射線轟擊出來的單個電子來確定晶體的真實屬性,測試發現生成的是一種拓撲超導體。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晶體的表面發現了不同尋常的電子,其表現得像輕子。由於哈桑小組去年曾經第一次直接觀察到了一種被稱為螺旋狀狄拉克費米子的電子,此時他們立刻認出了這種電子就是科學家長期尋找的馬拉約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s)。

而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家查爾斯·凱恩預測,如果一種拓撲超導體取代了一種拓撲絕緣體,把這種混合材料置於強磁場中時,其邊界電子將變成馬拉約那費米子。由於這種新晶體材料囊括了金屬、絕緣體和傳統超導體等多重「身份」,如何根據電子狀態來將它歸類讓科學家困惑不已。哈桑表示,拓撲超導體除了表面是金屬以外,其他部分都是超導體,這將給我們帶來許多應用前景。

把絕緣體變成超導體

2007年,哈桑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三維拓撲絕緣體硒化鉍。在過去的兩年中,研究小組扭轉了硒化鉍的屬性,使其變成了表面是金屬、內部為超導體的材料,這種屬性就很適合於未來電子學的開發。

為了使超導體具有拓撲性質,參與研究的普林斯頓大學化學教授羅伯特·卡瓦把銅原子嵌入硒化鉍半導體的原子晶格中,發明了一種新晶體。這一過程稱為半導體摻雜,是一種改變材料電子數量的方法,用來轉變其電性。結果發現,在低於4K(約零下269攝氏度)的溫度下,合適的嵌入數量能將晶體轉變成一種超導體。但美中不足的是,根據最初的實驗結果,超導體無法長久保持其拓撲性質,在真空中僅能保持幾個月。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副教授約爾·摩爾說,從理論上而言,如果一種拓撲絕緣體變成了拓撲超導體,它會具有一些超常的性質,最異類的就是出現馬拉約那費米子。由普通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固體能「生成」具有特異性質的粒子,比如分數電荷,但馬拉約那費米子是零質量零電荷,這可能是最奇怪的。儘管還沒有能檢測拓撲超導體的工具,但哈桑的研究在正確的方向上邁進了一大步。

應用還需再等幾十年

量子計算機使用次原子粒子「量子」來存儲和處理信息。量子計算機將來能以遠遠超過今天傳統計算機的速度來操作數據,然而,研製更高性能量子計算機的努力,卻由於量子行為的不確定而受到阻礙。如果多個馬拉約那費米子的運動能被預測,拓撲量子計算機用它們來存儲信息將是容錯的,即計算機能「知道」自己在執行對錯計算時是否出現了錯誤。

「從新物理學發展到新技術應用需要很長時間,通常要20年到30年時間。」哈桑介紹說,拓撲超導體最激動人心的應用就是高能量子計算機,它能在計算中發現錯誤,一旦出錯就會在信息處理過程中產生抵抗。他解釋說,普通電子帶負電荷,而馬拉約那費米子是中性的,它不會被附近的粒子、原子吸引或排斥,它們的行動就是可預測的,有著預定的軌跡,這是它們真正的潛能所在。

哈桑也稱,這種具有雙重電子特性的新型超導材料,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絕緣體。「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哄騙』電子嗖嗖地跑到它的表面上,變成馬拉約那費米子。」

「這些超導體是產生和控制馬拉約那費米子的理想育兒所。」論文第一作者L·安德魯·雷說。由於粒子是存在於超導體中的,能以低能耗裝置來控制,不僅環保,也避免了當前矽材料不可避免的過熱問題。

目前,研究小組還在鑑別其他種類的拓撲超導體和拓撲絕緣體。關於進一步的研究,哈桑和他的團隊表示將繼續檢測馬拉約那費米子,找出控制它們性質的方法。他們的兩個重要目標,一是找到高溫超導的拓撲材料,二是開發內部高度絕緣的拓撲絕緣體。

相關焦點

  • 美研製奇特拓撲超導材料 表面金屬內部超導體
    兩年來,科學家經過不斷探索,完全扭轉其性質,使之成為表面是金屬、內部卻具有 超導性的拓撲超導體。這種新材料的發現有望發展出新一代電子學,使當前的信息存儲與處理方式完全改觀。而 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家查爾斯·凱恩預測,如果一種拓撲超導體取代了一種拓撲絕緣體,把這種混合材料置於強磁場中時,其邊界電子將變成馬拉約那費米子。由 於這種新晶體材料囊括了金屬、絕緣體和傳統超導體等多重「身份」,如何根據電子狀態來將它歸類讓科學家困惑不已。哈桑表示,拓撲超導體除了表面是金屬以 外,其他部分都是超導體,這將給我們帶來許多應用前景。
  • 拓撲超導體與拓撲半金屬研究獲進展
    圖4, HgCr2Se4中霍爾電導隨量子阱厚度d的臺階式跳變 近年來,作為一種新的量子物態,拓撲絕緣體因其豐富奇特的電子特性以及在未來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前景在尋找具有更高應用價值的強拓撲絕緣體材料的同時,許多新的拓撲物性被預言和發現,如磁單極、拓撲超導態、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化的反常霍爾效應等。其中,尤以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因其奇特的量子特性和應用價值而備受關注。
  • 科學家研製量子自旋霍爾拓撲絕緣體
    「拓撲絕緣體」,美國萊斯大學研究人員克尼茲在無塵室內度過了數百小時,不斷實驗半導體微型晶片。 北京時間10月11日消息,美國萊斯大學科學家近日研製出一種微型的「電子高速公路」--「量子自旋霍爾拓撲絕緣體」。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微型設備將來可用於製造量子計算機所需的量子比特,這一研究成果將大大促進量子計算機的研究進展。
  • 新型拓撲超導體:未來有望用於製造量子計算機
    導讀近日,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成功地製造出一種拓撲超導體,它能夠很好地產生馬約拉納費米子,克服量子退相干,有望成為量子計算機穩定的構建模塊。,馬約拉納費米子只在拓撲超導體中出現。拓撲超導體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新型超導體,它很難在實踐中發現。但是,近日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成為了世界上首個實際上成功製造出拓撲超導體的科研機構之一。查爾姆斯理工大學量子裝置物理實驗室的教授 Floriana Lombardi 表示:「我們的實驗結果與拓撲超導體一致。」
  • 中科院在鐵基超導體中發現天使粒子魅影,拓撲量子計算更近了
    不過,固體材料(比如金屬、非金屬、半導體、超導體)內部的自由電子,在何時的磁場、壓力、溫度等外部條件下,會產生特定的集體活動趨勢,仿佛是一個虛擬粒子。這些「準粒子」,在合適的環境條件會表現出和真實粒子一樣的物理規律,只是「附身」在固體材料上,可以視作粒子投射其上的魅影。
  • 物理所等提出一類基於鐵基非常規配對的拓撲超導體
    近年來,鐵基高溫超導體作為自賦性拓撲超導體,引起了科研人員的興趣。理論研究表明,鐵基高溫超導體是一個理想的實現Majorana零能模的體系;科研人員在多個鐵基材料表面觀測到Majorana零能模,揭開了在鐵基超導體系中探尋Majorana零能模的序幕,這使鐵基超導體可能成為拓撲計算的載體。但目前的研究與鐵基超導態最根本的性質——非常規電子配對,沒有直接聯繫。
  • 發當半導體納米線與超導體耦合時,可以被調諧到拓撲量子態!
    馬約拉納零模是它們自己的反粒子,在拓撲量子計算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由於粒子-反粒子的等效性,馬約拉納零模在低溫下表現出量子化的電導。雖然在固態系統中實現馬約拉納零模的理論很多,但實驗實現面臨著非理想化的問題,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 拓撲晶體絕緣體的拓撲超導電性研究獲得進展
    近日,李耀義特別研究員、賈金鋒教授研究團隊在拓撲晶體絕緣體Sn1-xPbxTe與超導體Pb形成的異質結中發現了超導拓撲晶體絕緣體存在拓撲超導電性的證據。拓撲超導體在體內具有全開的超導能隙,在表面具有無能隙的拓撲表面態。理論預言,在拓撲超導體磁通渦旋中能夠形成Majorana零能模,其具有非阿貝爾統計特性,適合用於構建拓撲量子比特,有望實現可容錯的拓撲量子計算。所以,拓撲超導體是目前一個非常熱門的前沿研究領域。拓撲絕緣體的拓撲表面態受時間反演對稱性保護,而拓撲晶體絕緣體的拓撲表面態受晶體對稱性保護。
  • 一種新的量子材料--拓撲絕緣體
    本工作發表在2010年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上。另外還預測黃銅礦體系中存在著大量拓撲絕緣體材料。圖:理論計算顯示NaCoO2的表面態具有與拓撲絕緣體表面態類似的電子自旋分布,與s波超導體一起可以在界面實現拓撲超導態,為實現拓撲量子計算打下材料基礎。
  • 二維超導體的特殊基態相,超導材料的奇特多態躍遷!
    足夠強的磁場應用會導致材料中超導態的破壞,即使是在極低溫度下,也會使它們直接轉變成絕緣體——至少傳統上是這樣認為的。現在,東京理工學院(東京理工大學)、東京大學和東北大學科學家們報告了這些超導體的奇特多態躍遷,在這種躍遷中,超導體從超導體轉變為特殊金屬,然後轉變為絕緣體。
  • 物理所一維拓撲超導體中的安德森無序轉變研究取得新進展
    拓撲物質態的研究是近年來物理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除了拓撲絕緣體之外,拓撲超導體也是一類備受關注的系統。與拓撲絕緣體類似,體內具有的超導能隙的拓撲超導體在邊界或表面上具有被拓撲保護的零能態。對於一維拓撲超導體,這些零能態是局域在邊界上的馬拉約那(Majorana)費米子態。
  • 稀土超導體材料
    一、稀土超導材料當某種材料在低於某一溫度時,出現電阻為零的現象即超導現象,該溫度即是臨界溫度(Tc)。超導體是一種抗磁體,低於臨界溫度時,超導體排斥任何試圖施加於它的磁場,這就是所謂的邁斯納效應。在超導材料中添加稀土可以使臨界溫度Tc大大提高,一般可達70~90K,從而使超導材料在價廉易得的液氮中使用,這就大大地推動了超導材料的研製和應用的發展。超導現象是1911年由一位荷蘭物理學家首先發現的,當水銀溫度降低到43K時,水銀便失去了電阻。隨後超導體的研究開發一直在進行,到1973年,科學家們製得一種鈮鍺合金,其臨界溫度是23.3K。
  • 更接近馬約拉納費米子,新材料顯示出:量子計算的巨大潛力!
    量子計算使用量子現象來進行計算,馬約阿納費米子存在於被稱為拓撲超導體的特殊超導體邊界上。拓撲超導體的內部有一個超導隙,而外部邊界上有一個馬約阿納費米子。馬約阿納費米子是量子物理學中最受歡迎的對象之一,因為它們是自己的反粒子,它們可以將電子的量子態一分為二,而且它們遵循的統計數據與電子不同。儘管許多人聲稱已經發現了它們,但科學家仍無法證實它們奇特的量子性質。
  • 物理所等揭示鐵基超導體超導渦旋中馬約拉納零能模的拓撲本質
    理論學家預測在多個體系中存在馬約拉納零能模,如5/2填充的分數量子霍爾效應(Pfaffian state)、手性p波超導體、BCS超導體/非平庸能帶異質結(半導體納米線、拓撲絕緣體、磁性原子鏈等等)。近十年來,人們在這些體系中多次觀測到了馬約拉納零能模的跡象,然而不穩定的p波超導配對以及複雜的異質結結構限制了實驗觀測的可信度,不利於相關性質的進一步研究。
  • 科學家首次在鐵基超導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
    當一個馬約拉納費米子被束縛在一「點」上時,會變成兩個馬約拉納任意子,具有奇特的非阿貝爾統計,可用來構造拓撲量子比特,應用於自容錯的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相較於傳統計算機具有更快的運行速度與更大的計算量。
  • 具有自旋量子霍爾效應的拓撲材料,咖啡杯與甜甜圈拓撲等價?
    咖啡杯與甜甜圈可以在拓撲學上等價是因為甜甜圈和咖啡杯都只有一個洞,你服不服。拓撲材料的定義到底是什麼?霍爾效應扯上量子力學,這樣的拓撲材料是華人科學家發現的!今天和大家聊聊具有自旋量子霍爾效應的拓撲材料,在開始之前要先說說著名的華裔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雖然這位老師已經離世,但是其學術貢獻依然造福著人類。
  • 物理所高壓誘導拓撲絕緣體碲化鉍超導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趙忠賢院士、孫力玲研究員及博士研究生張超等與周興江研究員及博士生陳朝宇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先進的低溫-高壓-磁場綜合測量系統,對拓撲絕緣體Bi2Te3單晶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通過高壓原位磁阻和交流磁化率的雙重測量,研究了壓力誘導的拓撲絕緣體至超導體的轉變。
  • 物理所鐵基高溫超導體電子結構與超導能隙研究取得新進展
    2008年發現的鐵基超導體其超導轉變溫度最高可達55K,是繼1986年發現的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之後發現的第二類新的高溫超導體系。它的發現,為高溫超導電性的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與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研究類似,鐵基超導體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理解其高溫超導電性產生的機理。對材料電子結構的研究是理解材料的宏觀物理性質尤其是超導電性的關鍵。
  • ...發表拓撲和超導領域的重要發現:三維拓撲狄拉克半金屬中的超導...
    最近,三維狄拉克半金屬作為一種新的拓撲非平庸材料,由於其能帶的導帶和價帶在狄拉克點接觸,並且在三維動量空間中表現出線性色散關係,已成為凝聚態物理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三維狄拉克半金屬可以看成是石墨烯的三維形式或是無能隙的拓撲半金屬態。有趣的是,三維狄拉克半金屬作為一種量子材料和物相,處於各種拓撲材料的相臨界點。
  • 物理學諾獎揭曉後拓撲相變火:開啟了一個未知世界
    到了80年代,索利斯又對之前的一項實驗做出解釋,即超薄導電層的導電率可以實現整數級精確度量,證明了這些整數本身的自然屬性都是拓撲狀態。幾乎同一時期,霍爾丹發現可以利用拓撲概念來解釋一些材料中存在的小磁鐵鏈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