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紡木質素基碳微纖維和納米纖維的前體、性質和應用綜述

2020-12-05 Espun

利用低成本的可再生資源或廢物資源開發先進的工程材料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碳納米纖維(CNFs)是碳的一維形式,其直徑在亞微米和納米範圍內,在能量存儲、催化和吸附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木質素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用於生產CNFs的低成本、可生物再生前體。本綜述全面介紹了通過靜電紡絲技術由木質素製備碳納米纖維的最新技術。本文首先介紹了木質素的特性,CNFs的結構和應用,尤其是儲能方面的應用,以及對靜電紡絲法的描述。

第二部分重點介紹了用於生產電紡CNFs的不同木質素基前體配方。其中包括單獨使用木質素或以不同質量比與其他聚合物混合使用(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環氧乙烷、醋酸纖維素、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此外,結合CNFs在相關應用中的性能,討論了不同的製備方法以及提高CNFs織構、力學和電化學性能的策略。

圖1.a)三種木質素單體;b)軟木木質素的典型結構。

圖2.a)木質素基靜電紡絲CNFs得SEM圖像(由研究小組拍攝,比例尺為5μm);b)由缺陷石墨烯層堆疊構成的CNFs結構。

圖3.a)鋰離子電池的典型配置;b)超級電容器的典型配置。

圖4.木質素基柔性CNF墊的示例;a)由質量比為75/25的牛皮紙木質素/PVA製備,以及b)由質量比為80/20的牛皮紙木質素/PVA製備。

圖5.垂直方向的典型靜電紡絲裝置。

圖6.使用靜電紡絲技術由木質素製備CNFs的方法。

圖7.a)和c)非活化的木質素基CNF得TEM圖像;b)和d)活化的木質素基CNF的TEM圖像。d)中的衍射圖表明存在多晶石墨。a)和b)中的比例尺為50nm;a)和b)中的比例尺為5nm。

圖8.a)在前體中不同木質素含量的木質素/PAN基CNFs上生長的NiCo2O4納米片和b)納米針[a)和b)分別為20wt%和50wt%]

圖9.在a)和b)摻Pd,c)&d)摻鐵的木質素/PAN基CNFs上生長的碳納米管。d)中的紅色標記表示層間距為0.340nm。

圖10.TEM圖像顯示在木質素/PVA基CNFs上生長的MnO2納米晶須。在a),b)和c)中,CNF和MnO2的質量比分別為2/1、1/1和1/2。

圖11.捻合的木質素/PVA電紡纖維的光學圖像,其中a)23,b)44,c)54和d)78次/釐米(比例尺為500μm);e)-h)相應CNFs的SEM圖像(比例尺為200μm)。

圖12.控制木質素/PEO基CNFs中融合度的示例。a)&b)通過使用不同比例的硫酸鹽木質素和相同量的PEO(30wt%)誘導不同程度的融合;在a)中使用木質素的甲醇/二氯甲烷可溶級分,在b)中使用木質素的甲醇可溶級分。c)和d)通過使用不同量的PEO和相同的木質素前體誘導不同程度的融合;c)3wt%PEO和d)10wt%PEO。比例尺:a)和b)為5μm;c)和d)為2μm。

相關焦點

  • 電紡纖維在生物傳感器方面的研究進展
    電紡纖維的高表面積使其可用於將生物元素暴露於環境中以進行更靈敏的檢測。將生物元素負載到電紡纖維上,包覆技術都有其優缺點。除了作為生物元素的載體之外,電紡纖維還可以用作提高生物傳感器性能的組分。 生物元素的載體:電紡纖維用作生物分子載體有多種方式。通常將生物分子直接混合到靜電紡絲溶液中。為了將生物分子更牢固地附著到電紡絲纖維基質上,可以使用化學方法,例如共價鍵合或氫鍵合。
  • 電紡纖維作為一種治療骨疾病的新型方法
    本文綜述了電紡納米纖維的形態、在纖維上負載藥物的方法以及提高藥物滲透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改性方法。本文重點介紹了載藥電紡纖維在不同治療方法中的創新應用,包括骨骼和軟骨缺損、肌腱和軟組織粘附、血管重塑、皮膚移植和神經系統損傷。隨著靜電紡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組織工程學的進步,載藥電紡纖維在控制藥物釋放、傷口閉合以及組織再生和修複方面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 電紡碳納米纖維在能源應用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持續的方法和挑戰
    Nanoscale:電紡碳納米纖維在能源應用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持續的方法和挑戰DOI: 10.1039/D0NR03425H電紡碳納米纖維(CNFs)具有一維(1D)形態、可調尺寸、機械柔性、自身功能和可添加到自身的功能,在超級電容器、電池和燃料電池等儲能和轉換方面得到了深入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 基於全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和納米纖維電極的可再生柔性超級電容器
    可再生材料製備電解質和電極有望為儲能材料的設計提供一種創新的可持續化學方法,並擴大廢棄物的應用領域。在可再生材料中,從木材生物質中提取的木質素是第二豐富的可再生天然聚合物,木質素作為生產能源、材料或化學品的原料,減少人們對不可再生礦物燃料來源的依賴。
  • 電紡苦瓜摻雜聚乙烯醇(PVA)納米纖維的製備及其抗菌應用
    :電紡苦瓜摻雜聚乙烯醇(PVA)納米纖維的製備及其抗菌應用DOI:10.1016/j.mtcomm.2020.101161苦瓜(MC)是糖尿病患者的自然藥物。鑑於MC寶貴和多產的特點,作者在靜電紡絲過程中將苦瓜提取物與聚乙烯醇(PVA)結合使用,並對其進行表徵,為進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 天津工業大學:聚乳酸/石墨烯電紡複合納米纖維的穿戴式傳感器
    本文要點:通過靜電紡絲製備具有各種石墨烯含量的PLLA /石墨烯複合納米纖維,進行生物電子皮膚的性能測試和應用探索成果簡介 PLLA /石墨烯電紡複合納米纖維的相對結晶度從9%增加到30%。與樣品K0(d 14 = 0.42 pC N -1)相比,樣品K0.1 的d 14值(d 14 = 9.02 pC N -1)增加了2048%。
  •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納米發電機用於...
    成果簡介近日,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通訊作者)團隊報導了基於可穿戴纖維/織物的壓電納米發電機和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基本分類、材料選擇、製造技術、結構設計、工作原理以及潛在的應用前景的綜述。同時還總結和討論了阻礙其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潛在困難和艱巨挑戰。
  • 綜述:MOFs材料如何助力電紡納米纖維改善性能?
    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Ⅰ)原位生長法,製備含有金屬離子(或配體)的電紡納米纖維,然後在靜電紡絲納米纖維上原位生長MOF納米粒子;     (Ⅱ)同軸靜電紡是將納米粒子與聚合物溶液混合形成前驅體,然後通過電紡絲形成M-NFs。  圖1 ZIF-8/PAN電紡納米纖維的製備。
  • Sci:電紡聚合物生物材料
    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的納米纖維具有極高的表面積比、複雜的多孔結構和良好的孔互連性,並且纖維形態多樣。這些顯著的特性賦予電紡基質廣泛的理想性能以滿足先進生物醫學應用的要求,如藥物載送、組織工程支架、傷口癒合、傳感器、增強、吸聲和過濾等。與其他形態相比,由微/納米纖維組成的電紡基質具有極高的比表面積,可以與細胞相互作用,是細胞粘附和增殖的理想材料。
  • 電紡CA納米纖維墊增強HPL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其性能研究
    在本研究中,通過靜電紡絲法製備了非織造醋酸纖維素(CA)納米纖維墊,並將CA納米纖維摻入高壓層壓板(HPLs)芯層中。當CA的濃度為16wt%時,SEM圖像顯示CA納米纖維氈的形貌最好,平均直徑為654±246nm。
  • 電紡PVA/TiC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
    :電紡PVA/TiC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DOI:10.1016/j.microc.2020.104974在本工作中,通過將TiC 納米粒子添加到聚乙烯醇基體中,隨後採用最具成本效益的靜電紡絲技術,製備了基於聚合物PVA/TiC納米纖維的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器。
  • 電紡快報:J. Mater. Chem. A期刊近期電紡纖維進展精選
    以二氯甲烷和乙醇為混合紡絲溶劑,通過電紡聚(D-lactide,PDLA)/聚(l-乳酸)(PLLA)/碳量子點(CQDs)製備了直徑均勻、表面光滑的多功能柔性納米纖維。高壓電紡絲增強了立體絡合聚乳酸晶體的取向和形成,同時顯著抑制了三元複合納米纖維中同晶的生長。該研究所製備的生態友好型生物納米纖維可用於瞬態電子和植入式醫療設備中,如自供電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壓電納米發電機等,實現生態位的多樣化應用。
  • 電紡PMMA/薑黃素納米纖維的結構和光學性能及其在白光LED中的應用
    但是,薑黃素類化合物發光的性質及其較差的穩定性限制了其照明應用,但可以使用薑黃素類化合物納米纖維和納米粒子進一步加以改善。在這項研究中,採用靜電紡絲法製備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薑黃素納米纖維(PICNFs),並對其進行了表徵。將PMMA與薑黃粉末混合以獲得無雜質的薑黃素溶液。改變溶液的體積(1、2、3、4和5ml)以紡制所需的PICNFs。
  • 基於軟骨衍生細胞外雜化納米纖維支架的製備及在軟骨組織中的應用
    :基於軟骨衍生的細胞外基質cECM/PCL雜化納米纖維支架的製備及其在軟骨組織中的應用DOI:10.1016/j.matdes.2020.108773衍生自脫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細胞外基質(ECM)已在各種臨床前和臨床應用中用作生物支架。但是,缺乏機械性能和形狀可控性是一個缺點。相比之下,合成聚合物可以很容易地設計出具有良好機械性能的支架,但它們的生物功能有限。
  •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
    成果簡介近日,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通訊作者)團隊報導了基於可穿戴纖維/織物的壓電納米發電機和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基本分類、材料選擇、製造技術、結構設計、工作原理以及潛在的應用前景的綜述。同時還總結和討論了阻礙其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潛在困難和艱巨挑戰。
  • Science:兼具高強度與高韌性的聚合物電紡纖維紗線
    當先進的材料在實際應用時,必須要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韌性。儘管通過靜電紡絲製備的單根納米纖維可以同時具有很高的強度和韌性,然而單根納米纖維卻無法用於實際應用。近日,德國拜羅伊特大學高分子化學組Prof. Dr. AndreasGreiner教授課題組聯合江西師範大學侯豪情教授、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Prof. Dr.
  • 北航趙勇教授、王女副教授課題組:靜電紡絲製備多級結構微/納米複合纖維及其應用
    電紡多級結構微納米纖維形貌圖靜電紡絲技術是一種利用靜電拉伸製備直徑範圍在幾納米到幾微米之間的超細纖維的技術。通過調控靜電紡絲過程中的實驗參數,如溶液性質、施加電壓和環境參數等,可以製備具有多種結構的電紡纖維,實現外部形貌和內部形貌的調控。
  • 鎂礦化抗菌納米纖維敷料的傷口癒合特性—共混和核殼納米纖維比較
    :含硫酸軟骨素的鎂礦化抗菌納米纖維敷料的傷口癒合特性—共混和核-殼納米纖維的比較DOI: 10.1039/D0BM00530D抗菌納米纖維敷料的開發可以保護受損組織免受共生病原體的侵害,同時促進組織再生,在整形和重建手術實踐中具有巨大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研究了硫酸軟骨素對含礦化鎂的聚多巴胺交聯電紡明膠納米纖維的形態、機械性能、潤溼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影響。
  • 電紡ZnO/Pd納米纖維在不同空氣溼度下的CO傳感特性
    可變的空氣溼度會影響半導體金屬氧化物的特性,這使得用電阻式氣體傳感器測定環境空氣中CO含量的可靠性和可重複性變得相對複雜。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測定了電紡ZnO和ZnO/Pd納米纖維在乾燥和潮溼空氣中檢測CO的傳感特性,並研究了其傳感機理。
  • 電紡赤鐵礦/紫杉醇複合材料的微觀結構和磁性
    :電紡赤鐵礦/紫杉醇複合材料的微觀結構和磁性DOI:10.1007/s10854-020-03526-0研究了電紡赤鐵礦/紫杉醇複合材料的相組成、顯微結構和磁性。以相對於鐵為0至10mol%的銅開始合成樣品。在空氣中加熱到600℃時,參照電紡纖維的圓形保持不變,而在700℃時,額外形成了中空子結構。在這些參照樣品中,通過XRPD檢測到赤鐵礦相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