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紡苦瓜摻雜聚乙烯醇(PVA)納米纖維的製備及其抗菌應用

2021-01-07 易絲幫

Mater.Today Commun.:電紡苦瓜摻雜聚乙烯醇(PVA)納米纖維的製備及其抗菌應用

DOI:10.1016/j.mtcomm.2020.101161

苦瓜(MC)是糖尿病患者的自然藥物。鑑於MC寶貴和多產的特點,作者在靜電紡絲過程中將苦瓜提取物與聚乙烯醇(PVA)結合使用,並對其進行表徵,為進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通過圓盤擴散法檢測了PVA/MC納米纖維的抗菌性能,發現PVA/MC納米纖維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都具有潛在的抗菌活性。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了PVA/MC納米纖維的形態學特徵,並且觀察到在靜電紡絲PVA/MC溶液過程中,MC提取物的添加導致了微珠的形成。在PVA溶液中添加50%MC幾乎不會產生納米纖維,而表面則完全被粗珠覆蓋。然而,作者認為,考慮到不同的表徵結果,40%(w/w)MC提取物將是最佳比例。通過FTIR-ATR光譜也觀察到PVA和MC的活性官能團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可能性,但是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峰變化。通過WST-1吸附法檢測了所製備複合納米纖維的細胞毒性。此外,利用X射線衍射儀(XRD)和通用測試機(UTM)研究了該複合纖維的結晶度和機械性能。製備的複合納米纖維有望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抗菌創面敷料,用於開放性創面的順利和快速修復。

圖1.PVA/MC納米纖維製備過程示意圖

圖2.(a)純PVA納米纖維,(b)含20%MC、(c)30%MC、(d)40%MC、(e)50%MC的PVA/MC納米纖維的SEM圖像和(f)納米纖維的平均直徑

圖3.純PVA納米纖維、純MC提取物和含不同MC濃度的PVA/MC納米纖維的FTIR-ATR光譜,純PVA納米纖維和PVA/MC納米纖維的XPS光譜(寬)以及純PVA納米纖維和PVA/MC納米纖維的XPS光譜(窄,C-1s和O-1s)

圖4.PVA納米纖維、MC提取物和PVA/MC納米纖維的熱降解研究

圖5.純PVA和PVA/MC納米纖維的X射線衍射

圖6.PVA和PVA/MC納米纖維的抗菌活性測試(上部)和細胞毒性分析(下部)

連結地址:http://www.espun.cn/News/Detail/43255

文章來源:易絲幫

相關焦點

  • Molecules:摻氧化鋅/氧化石墨烯的電紡明膠墊的製備及其抗菌活性
    Molecules:摻氧化鋅/氧化石墨烯的電紡明膠墊的製備及其抗菌活性DOI:10.3390/molecules25051043當前的傷口敷料抗菌活性較差且難以降解。因此,迫切需要可生物降解和抗菌的敷料。在本文中,研究者使用水熱法和並排靜電紡絲技術製備了摻有氧化鋅/氧化石墨烯(ZnO/GO)納米複合材料的明膠墊。通過場發射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EDX)、X射線衍射法(XRD)和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對所製備纖維進行了表徵。結果表明,明膠纖維具有良好的形貌,ZnO/GO納米複合材料均勻地分散在纖維上。
  • 聚乙烯醇膠原蛋白複合纖維值得研究
    高性能聚乙烯醇及膠原蛋白複合纖維的研究要從聚乙烯醇與膠原蛋白的分子結構說起。聚乙烯醇滿足製備高性能纖維的條件:一是分子鏈處於伸直鏈構象,單位面積排列分子數多;二是可以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醇(pva);三是分子鏈間相互作用力強,結晶度高;四是含烷基和大量羥基,具有乳化作用,易於加入功能性改性劑製得功能化。
  • 電紡木質素基碳微纖維和納米纖維的前體、性質和應用綜述
    碳納米纖維(CNFs)是碳的一維形式,其直徑在亞微米和納米範圍內,在能量存儲、催化和吸附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木質素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用於生產CNFs的低成本、可生物再生前體。本綜述全面介紹了通過靜電紡絲技術由木質素製備碳納米纖維的最新技術。本文首先介紹了木質素的特性,CNFs的結構和應用,尤其是儲能方面的應用,以及對靜電紡絲法的描述。
  • 電紡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複合納米纖維膜作為形狀穩定固-固相變材料
    :電紡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複合納米纖維膜作為形狀穩定的固-固相變材料DOI:10.1007/s42765-020-00038-8在這項工作中,通過簡單地靜電紡絲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醇(PVA)製備了形狀穩定的固-固相變材料(PCMs)。由於PEG和PVA的分子鏈之間存在較強的氫鍵和纏結,PEG由PVA包裹。
  • 電紡CA納米纖維墊增強HPL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其性能研究
    在本研究中,通過靜電紡絲法製備了非織造醋酸纖維素(CA)納米纖維墊,並將CA納米纖維摻入高壓層壓板(HPLs)芯層中。當CA的濃度為16wt%時,SEM圖像顯示CA納米纖維氈的形貌最好,平均直徑為654±246nm。
  • 電紡PVA/TiC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
    :電紡PVA/TiC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DOI:10.1016/j.microc.2020.104974在本工作中,通過將TiC 納米粒子添加到聚乙烯醇基體中,隨後採用最具成本效益的靜電紡絲技術,製備了基於聚合物PVA/TiC納米纖維的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器。
  • 低溫合成新型聚乙烯醇(PVA)納米纖維膜用於催化染料降解
    :低溫合成新型聚乙烯醇(PVA)納米纖維膜用於催化染料降解DOI:10.1016/j.jclepro.2020.121301電紡納米纖維膜由於其出色的性能而被用於處理染料汙染的廢水。在這項研究中,使用過硫酸鹽(PS)試劑,在50℃下通過低溫合成(LTS)製備了新型的聚乙烯醇(PVA)基親水性電紡納米纖維膜,並將其成功地用於催化亞甲基藍(MB)染料的降解。
  • Sci:電紡聚合物生物材料
    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的納米纖維具有極高的表面積比、複雜的多孔結構和良好的孔互連性,並且纖維形態多樣。這些顯著的特性賦予電紡基質廣泛的理想性能以滿足先進生物醫學應用的要求,如藥物載送、組織工程支架、傷口癒合、傳感器、增強、吸聲和過濾等。與其他形態相比,由微/納米纖維組成的電紡基質具有極高的比表面積,可以與細胞相互作用,是細胞粘附和增殖的理想材料。
  • 電紡碳納米纖維在能源應用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持續的方法和挑戰
    Nanoscale:電紡碳納米纖維在能源應用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持續的方法和挑戰DOI: 10.1039/D0NR03425H電紡碳納米纖維(CNFs)具有一維(1D)形態、可調尺寸、機械柔性、自身功能和可添加到自身的功能,在超級電容器、電池和燃料電池等儲能和轉換方面得到了深入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 北航趙勇教授、王女副教授課題組:靜電紡絲製備多級結構微/納米複合纖維及其應用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勇教授、王女副教授課題組就靜電紡絲製備多級結構微/納米複合纖維,及其在自清潔、油水分離、乳液分離、有機液體分離、定向集水、液體單向透過和智能相應材料等多種領域的應用作了深入研究,並取得進展。
  • 綜述:MOFs材料如何助力電紡納米纖維改善性能?
    為了進一步拓展納米複合材料的應用,一維納米複合材料及其衍生物的設計與製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例如,可將MOFs/納米纖維碳化,製備MOFs衍生的碳納米纖維。MOFs/納米纖維(M-NFs)及其碳化產物含有豐富的活性位點,有利於提高反應活性。同時,微孔和中孔的共存顯著提高了催化過程中的吸附能力和導電性。
  • 鎂礦化抗菌納米纖維敷料的傷口癒合特性—共混和核殼納米纖維比較
    :含硫酸軟骨素的鎂礦化抗菌納米纖維敷料的傷口癒合特性—共混和核-殼納米纖維的比較DOI: 10.1039/D0BM00530D抗菌納米纖維敷料的開發可以保護受損組織免受共生病原體的侵害,同時促進組織再生,在整形和重建手術實踐中具有巨大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研究了硫酸軟骨素對含礦化鎂的聚多巴胺交聯電紡明膠納米纖維的形態、機械性能、潤溼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影響。
  • 天津工業大學:聚乳酸/石墨烯電紡複合納米纖維的穿戴式傳感器
    本文要點:通過靜電紡絲製備具有各種石墨烯含量的PLLA /石墨烯複合納米纖維,進行生物電子皮膚的性能測試和應用探索成果簡介 PLLA /石墨烯電紡複合納米纖維的相對結晶度從9%增加到30%。與樣品K0(d 14 = 0.42 pC N -1)相比,樣品K0.1 的d 14值(d 14 = 9.02 pC N -1)增加了2048%。
  • 基於軟骨衍生細胞外雜化納米纖維支架的製備及在軟骨組織中的應用
    :基於軟骨衍生的細胞外基質cECM/PCL雜化納米纖維支架的製備及其在軟骨組織中的應用DOI:10.1016/j.matdes.2020.108773衍生自脫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細胞外基質(ECM)已在各種臨床前和臨床應用中用作生物支架。但是,缺乏機械性能和形狀可控性是一個缺點。相比之下,合成聚合物可以很容易地設計出具有良好機械性能的支架,但它們的生物功能有限。
  • 電紡纖維作為一種治療骨疾病的新型方法
    :電紡纖維作為一種治療骨疾病的新型方法DOI:10.1080/17425247.2020.1767583現有的外科手術治療材料對高能量創傷造成的損傷的治療效果較差,這些疾病包括長時間的骨缺損、神經纖維斷裂以及修復後血管肌腱反覆痙攣或粘連。由於其三維結構,載有藥物的電紡纖維已成為治療骨科疾病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控釋性能和與局部組織的高親和力。
  • HFIP功能化電紡Co3O4/CuO p-p異質結納米管的製備及其應用
    :HFIP功能化電紡Co3O4/CuO p-p異質結納米管的製備及其應用DOI:10.1016/j.snb.2020.128076有機功能化複合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基於與靶分子的化學鍵和電荷的快速傳輸路徑,有望用於可靠選擇性和高靈敏度的氣體傳感器。
  • 電紡快報:J. Mater. Chem. A期刊近期電紡纖維進展精選
    以二氯甲烷和乙醇為混合紡絲溶劑,通過電紡聚(D-lactide,PDLA)/聚(l-乳酸)(PLLA)/碳量子點(CQDs)製備了直徑均勻、表面光滑的多功能柔性納米纖維。高壓電紡絲增強了立體絡合聚乳酸晶體的取向和形成,同時顯著抑制了三元複合納米纖維中同晶的生長。該研究所製備的生態友好型生物納米纖維可用於瞬態電子和植入式醫療設備中,如自供電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壓電納米發電機等,實現生態位的多樣化應用。
  • 技術研究: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碳納米纖維
    由於碳纖維具有導電性,其作為複合材料和電極中的增強材料應用於很多方面,將其尺寸縮小至納米級可能會提高其性能並開闢新的應用[Mao等2013]。靜電紡絲是紡絲聚合物溶液形成納米纖維的簡單方法,由於碳纖維通常由碳化聚合物製備,因此,靜電紡絲是製備用於碳化的聚合物納米纖維的有效方法。
  • 電紡纖維在生物傳感器方面的研究進展
    電紡纖維的高表面積使其可用於將生物元素暴露於環境中以進行更靈敏的檢測。將生物元素負載到電紡纖維上,包覆技術都有其優缺點。除了作為生物元素的載體之外,電紡纖維還可以用作提高生物傳感器性能的組分。 生物元素的載體:電紡纖維用作生物分子載體有多種方式。通常將生物分子直接混合到靜電紡絲溶液中。為了將生物分子更牢固地附著到電紡絲纖維基質上,可以使用化學方法,例如共價鍵合或氫鍵合。
  • 金摻雜氧化錫納米纖維對H2S的氣敏特性及其在口臭診斷中的應用
    通過多功能靜電紡絲技術,隨後在600℃下煅燒2h,成功合成了一維原始和金摻雜氧化錫(SnO2)納米纖維。通過X射線衍射(XRD)、配備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儀(EDAX)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對合成的納米纖維進行了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