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氣凝膠是由二維石墨烯納米片組裝搭接而成的三維多孔宏觀體材料,其具有極低的密度、超高的孔隙率、超高的壓縮回彈性、優異的環境穩定性等獨特性質,在快速環境修復、高效能量轉化、超靈敏傳感器、電磁屏蔽以及高效催化等領域擁有極大的應用潛力。目前,石墨烯氣凝膠的一個顯著缺點是柔韌性較差,彎曲時易破裂,嚴重製約了該材料的應用領域。
近期,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學院張建明教授團隊基於氣泡模板法,將天然膠乳粒子成功地複合到了氣凝膠的孔壁中,形成了仿玫瑰花表面的石墨烯孔壁結構,顯著增加了材料的韌性,同時維持了超低的密度(4.6 mg cm-3)。該材料的接觸角可達131.8°,可以粘附水滴,並且仿玫瑰花表面結構使得石墨烯璧更加粗糙,顯著提高了其光熱轉化能力,使得該材料在太陽能淨水領域具有重大的應用前景。相關工作以「Tough, Ultralight, and Water-Adhesive Graphene/Natural Rubber Latex Hybrid Aerogel with Sandwichlike Cell Wall and Biomimetic Rose-Petal-Like Surface」為題發表於國際重要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該論文以青島科技大學為唯一通訊單位,博士生張曉方為第一作者。
圖1大塊天然膠乳/石墨烯氣凝膠圖片,其類玫瑰花表面的微觀結構以及疏水但粘附水滴性能。加入天然膠乳之後其具有優異的抗衝擊、超聲破壞以及快速光熱轉化能力。
近幾年,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學院張建明教授團隊一直致力於石墨烯氣凝膠材料的製備和應用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進展。前期工作中,張建明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石墨烯氣凝膠材料的常壓乾燥製備,並獲得了優異的材料性能(J. Mater. Chem. A, 2015, 19268-19272.)。該製備技術具有工藝簡單、設備要求低、能耗低、可大規模生產等突出的優點,為石墨烯氣凝膠的工業化生產奠定了重要基礎。基於此, 該團隊將ZIF-8通過浸泡方式負載到石墨烯氣凝膠孔壁上, 獲得了較高的比表面積,改雜化氣凝膠材料對CO2具有優異的吸附能力(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10, 827-834)。為了進一步推進石墨烯氣凝膠的規模化製備,得到機械性能優異且穩定的材料,該團隊將氣泡模板概念引入製備過程中,取得了重要的進展。該方法製備的石墨烯氣凝膠不僅擁有超低密度(2.2 mg/cm-3),超級壓縮回彈性(壓縮應變高達99%,回彈速率9464 mm min-1)以及耐疲勞性(~1000000次循環,5Hz,壓縮應變70%)等諸多優點,材料的機械性能更加穩定,並且有利於規模化製備(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 1303)。
圖2空氣泡模板結合常壓乾燥技術製備的具有各向同性孔結構的石墨烯氣凝膠,及其超輕、超可壓縮回彈及耐疲勞性能。
上述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
來源:青島科技大學
文章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9b18948
《輝瑞總結的400多個藥物合成路線匯總》
滿分推薦:化學科研必備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