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輕型雙網的組裝石墨烯氣凝膠及其在選擇性吸油中的應用

2020-12-01 網易新聞

2020-11-27 10:03:51 來源: 史蓉娛樂說

舉報

  

  1成果簡介

  通過在氣凝膠網絡中引入碳納米管、纖維素、木質素等添加劑,通常可以得到內部結構發達的高性能石墨烯氣凝膠,這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使製備過程複雜化。因此,以一種可行的方法來裁剪原始石墨烯氣凝膠的內部結構,以獲得高性能,對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戴彩麗教授團隊在《Langmuir》期刊發表名為「Assembly of Ultralight Dual Network Graphene Aerogel with Applications for Selective Oil Absorption」論文,研究採用一步水熱法和冷凍乾燥法製備了一種新型的半胱胺/l-抗壞血酸石墨烯氣凝膠(CLGA)。

  通過將還原劑l-抗壞血酸與交聯劑半胱胺的創造性結合,採用分層物理堆積和垂直化學交聯相結合的方法構建了一種雙網絡結構。與傳統水熱還原法製備的石墨烯氣凝膠相比,半胱胺的加入不僅提高了還原程度,而且有助於石墨烯納米片之間形成更多的垂直連接,從而形成更為豐富、尺寸更小的孔。CLGA具有4.2 mg/cm3的超低密度和397.9 m2/g的高比表面積。正如預期的那樣,這種雙網絡結構有效地提高了對各種油和有機溶劑的吸收能力,具有高達310 g/g的優異的吸油能力,CLGA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油水選擇性。吸附的油可以通過連續吸附去除和機械擠壓回收,使製備的氣凝膠具有優良的吸附性能,可用於選擇性吸油和水處理等多種應用。

  2圖文導讀

  

  圖1.(a)矽晶片基板上GO的AFM圖像。(b)GO在矽晶片襯底上的高度輪廓。

  

  圖2.(a)CLGA的製造過程示意圖。(b)在製造CLGA期間可能發生的反應。

  

  圖3. LGA和CLGA的FTIR光譜。

  

  圖4.(a)LGA表面形貌的SEM圖像和(b)CLGA表面形貌。(c)LGA結構網絡和(d)CLGA結構網絡的SEM圖像。

  

  圖5.(a)CLGA的水接觸角。(b)綠狗尾草支持的CLGA。

  

  圖6.(a–c)CLGA的壓縮和恢復過程。(d)CLGA在垂直方向壓縮時的應變-應力曲線。

  

  圖7.(a)溢油處理的可能應用模式。(b)連續吸收和去除汽油的模擬過程(用蘇丹三世染色)。漂浮的油被吸收到裝有CLGA的多孔管中,並在150 s內泵入收集燒杯中。

  3小結

  本文採用物理堆積和化學交聯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同時使用還原劑l-抗壞血酸和交聯劑半胱胺,製備了一種新型的雙網絡石墨烯氣凝膠CLGA。這項工作的結果提供了一個新的見解,新的氣凝膠材料的內部結構微妙的各種工程和環境應用。

  文獻:

  

  來源:材料分析與應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常溫發泡法連續製備石墨烯氣凝膠及其AI應用
    石墨烯氣凝膠(又名石墨烯泡沫、石墨烯海綿等等)是由二維石墨烯片組裝得到的一種超輕多孔材料,在智能傳感、能量儲存、吸附及隔熱隔聲等各領域展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目前,無論是模板法或者「溶膠-凝膠」法等,所得到的石墨烯氣凝膠都是從石墨烯前驅體稀溶液而來,組裝結構機械穩定性差,難以經受複雜變形;同時,複雜的冷凍乾燥工藝限制了其大規模連續化與高精度微型化製備,不利於其規模化應用。
  • 走進石墨烯小世界之石墨烯氣凝膠
    但是,由於石墨烯片層間強的範德華力和π-π鍵作用力,使其容易發生不可逆堆疊和團聚,嚴重降低石墨烯本身的性質和有效面積,從而限制了其在某些方面的應用,而將石墨烯片作為基本的構築單元,通過鍵接連接在一起,構建三維宏觀體—石墨烯氣凝膠,是解決石墨烯片層堆疊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 復旦等製備出新型碳納米管/石墨烯氣凝膠!
    導讀:本文通過一種簡便的原位水熱法和冷凍乾燥方法,開發製備出一種新型的碳納米管/還原型氧化石墨烯氣凝膠吸波材料。該氣凝膠具有極低的密度,並在18–26.5 GHz頻率範圍內實現了極強的介電損耗能力。強吸收、寬吸收頻帶,輕薄的性能使得CNT/石墨烯氣凝膠在電磁波吸收材料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近年來,由於電子行業及無線電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影響比以往增加了很多。為了減少電磁汙染,電磁波吸收材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種材料可以通過它們的固有的磁性和介電損耗去衰減電磁能量將其轉化為熱能。
  • 石墨烯氣凝膠獲得*輕材料金氏世界紀錄
    在各種氣凝膠中,石墨烯氣凝膠是關注度最高的一種,因為它可以應用在電子部件的電池和觸媒中。     3D列印石墨烯氣凝膠的正方形樣品非常輕便,可以掛在麥芒上而不會彎曲。該材料被金氏世界紀錄公司宣布為世界上最輕的3D列印材料。     近日消息,3D列印的石墨烯氣凝膠材料被金氏世界紀錄公司宣布為世界上最輕的3D列印材料。該材料密度是如此之小,可以安全放在花瓣或棉花上。
  • 北京化工大學:基於3D石墨烯氣凝膠快速響應的壓阻傳感器
    石墨烯氣凝膠通常通過氧化石墨烯的還原與冷凍乾燥製備的但是,氧化石墨烯在製備過程中容易發生團聚,使得氣凝膠孔隙結構不穩定,在較大形變使用時容易發生坍塌,限制其在壓阻傳感器領域的應用。目前,通過控制石墨烯氣凝膠的孔隙結構、對石墨烯進行化學改性、引入納米材料等多種方法來提高石墨烯氣凝膠的傳感性能。此外,研究表明,不同納米材料的引入可協同提高石墨烯氣凝膠的感應性能和力學性能。因此,製備具有良好力學性能和傳感性能的石墨烯氣凝膠傳感器仍然是一個挑戰。
  • Nature子刊:石墨烯氣凝膠的終極光熱效應
    本文要點:證明石墨烯氣凝膠的最終光熱聲(PTA)效率,取決於它們的特定熱和光學性質,可以通過降低其質量密度來實驗性地實現。在這裡,我們證明了石墨烯氣凝膠的最終PTA效率,取決於它們的特定熱和光學性質,可以通過降低其質量密度來實驗性地實現。此外,我們說明氣凝膠在整個可聽範圍內表現為全向源點,沒有諧波失真。
  • Interfaces 青島科大張建明教授團隊在規模化製備石墨烯氣凝膠取得重要進展
    石墨烯氣凝膠是由二維石墨烯納米片組裝搭接而成的三維多孔宏觀體材料,其具有極低的密度
  • 3D列印新工藝 石墨烯氣凝膠更精細
    好消息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已經展示了他們新開發的一種 3D 列印石墨烯氣凝膠方案,且其解析度遠高於此前的水準。通常情況下,石墨烯只需要以「單層厚度的碳原子片」的形式出現。儘管其在某些情況下得到了應用,但距離實際投入還很遙遠。
  • 北化工:3D石墨烯氣凝膠,用於壓阻傳感器的1D / 2D納米材料
    本文要點:一種新型的納米纖維增強石墨烯氣凝膠成果簡介 基於石墨烯的氣凝膠作為壓阻傳感器具有高的孔隙率然而,同時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優異的感測性能的石墨烯氣凝膠傳感器的製造仍然是一個挑戰。本文,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潘凱研究員團隊在《Adv. Funct.
  • 科學家研發世界最輕的3D列印結構——石墨烯氣凝膠
    據了解,由法羅大學、堪薩斯州立大學和中國蘭州大學的三位研究員開發的3D列印石墨烯氣凝膠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最密集的3D列印結構」。3D列印石墨烯氣凝膠重量極輕,每立方釐米僅重0.5毫克,放在棉花或花瓣頂都可以,可以製造出就有複雜微觀結構的超輕石墨烯氣凝膠。
  • 暨南大學:石墨烯氣凝膠微電機,用於主動運輸和微裝配
    本文要點:尺寸可控制的還原氧化石墨烯氣凝膠微球(RGOAM),用作微電機成果簡介 無燃料光碟機動微電機因其具有可逆、無創、遠程操作等優點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由於水在環境水體中的流動性,運動速度很小,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瓶頸。
  • 北京化工大學潘凱《AFM》:新型具有3D互連的分層微觀結構的納米纖維增強石墨烯氣凝膠
    石墨烯氣凝膠通常通過氧化石墨烯的還原與冷凍乾燥製備的。但是,氧化石墨烯在製備過程中容易發生團聚,使得氣凝膠孔隙結構不穩定,在較大形變使用時容易發生坍塌,限制其在壓阻傳感器領域的應用。目前,通過控制石墨烯氣凝膠的孔隙結構、對石墨烯進行化學改性、引入納米材料等多種方法來提高石墨烯氣凝膠的傳感性能。
  • Interfaces》:石墨烯氣凝膠微電機,用於主動運輸和微裝配
    尺寸可控制的還原氧化石墨烯氣凝膠微球(RGOAM),用作微電機無燃料光碟機動微電機因其具有可逆、無創、遠程操作等優點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吉林大學:通過不飽和水蒸氣還原形成任意形狀的氧化石墨烯氣凝膠
    探索用於製造低密度和高純度以滿足各種應用的石墨烯氣凝膠的簡便,經濟和環保的方法仍然是一個挑戰。水蒸氣水熱處理可以分解GO中所有的含氧官能團,有效修復GO表面缺陷。在較高的溫度(≥175°C)下,GO中的碳可能通過水煤氣變換反應與水蒸氣反應生成CO,CO也可用作還原GO氣凝膠的還原劑。水量和溫度是實現rGO氣凝膠高還原度和良好形狀控制的關鍵參數。可以使用各種用於冷凍GO懸浮液的模具來製備任意形狀的rGO氣凝膠。
  • 石墨烯氣體傳感器的作用機理
    第三,石墨烯的電荷載流子有靜止質量為零靠近其狄拉克點和石墨烯在室溫下表現出顯著的高載流子遷移率,使得石墨烯比銀導電並具有在室溫下的物質中是最低的電阻率。 幾種方法已經被用來創建能隙在石墨烯片來實現開/關比的場效應電晶體器件,包括常規納米光刻圖案化,合成石墨烯納米帶和分離從散裝石墨微小的石墨烯片高。在石墨烯片的電荷載體是因為其獨特的原子厚的二維結構的雙極性,並且電荷密度可以通過電視場中的應用被連續調節。這些特性使得石墨烯利於場效應電晶體的製造。在此傳感器中,RGO血小板的懸浮網絡擔當了導電溝道由橋接源極和漏極電極。
  • 國內科研機構氣凝膠最新研究成果梳理
    2 實現秒級溶致形狀記憶效應的可拉伸氣凝膠 形狀記憶材料是一種能在外界環境變化中自主改變自身形狀的新型智能材料;而溶致形狀記憶材料因其非加熱的響應方式進一步拓寬了形狀記憶材料的應用範圍。
  • 神奇的超輕超彈多孔氣凝膠材料——三維石墨烯
    另外,它還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且強度較高,並且具備超級高能量吸收能力而起到緩衝的作用:在理想狀態下,將一枚雞蛋包裹在微格氣凝膠中,即使從25層高樓扔下也不會導致雞蛋破損。但實際上,微格氣凝膠的壓縮過程中力學性能衰減嚴重,機械穩定性較差,規模化製備也比較困難,應用遇到一定瓶頸。
  • 北化:Na3V2O2(PO4)2F石墨烯氣凝膠用於鈉離子電池
    成果簡介 在眾多正極材料中,氟化磷酸釩氧鈉(Na3(VO1-xPO4)2F1+2x)由於兩電子反應以及較高的工作電壓,具有較高的理論容量和能量密度,是一種理想的正極材料。但是由於其相對較低的電導率和反應動力學,其表現並不能滿足商業使用的需求。與碳材料複合是一種很好的改善方法,但是與碳材料的複合勢必會降低電池的容量與能量密度。
  • 碳化木棉纖維/氧化石墨烯氣凝膠的製備
    製備的碳化木棉纖維/氧化石墨烯(CKF / RGO)氣凝膠具有特殊的功能,包括重量輕,耐火性,結構穩定,疏水性和親油性。碳化後,KF / GO氣凝膠的潤溼性轉變為疏水性,這為CKF / RGO氣凝膠提供了獨特的油水分離能力。CKF / RGO氣凝膠能夠吸附高達自身重量110倍的油液。
  • 石墨烯氣凝膠應用於高體積比能量鋰硫電池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