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政府網消息】金鷹重工公司軌道養護車產量居世界第三、全國第一;五二五泵業公司的耐酸泵、耐腐蝕泵閥產量居全國第一;航宇救生裝備公司是亞洲最大、全國唯一的航空救生裝備製造基地……
上世紀70年代末,一批軍工企業奠定了襄陽市工業城市地位。歷經市場經濟洗禮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如今,襄陽市裝備製造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並綻放出光彩。
8月8日,在襄陽自貿片區金鷹重工聯運物流園裡,專用車正在堆放金鷹重工生產的鐵路物流貨櫃。不久前,金鷹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軌道作業車等產品被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運往海外,參與匈塞鐵路建設。「我市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初顯,細分產業特色鮮明。」市經信局裝備製造辦負責人說,目前,襄陽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金鷹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襄陽中車電機技術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七一三工廠、湖北航宇嘉泰飛機設備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航空航天裝備產業;以中航工業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四十二所等為代表的應急救援救生裝備產業;以襄陽博亞精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日龍(襄陽)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以襄陽五二五泵業有限公司、襄陽航生石化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節能環保裝備產業;以東風井關農業機械(湖北)有限公司、湖北富億農業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農業機械產業。
湖北航宇嘉泰飛機設備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持有16G動態飛機座椅CTSOA的廠家,是ARJ21-700座椅唯一供應商,取得波音、空客、龐巴迪民航座椅供應商資質;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屬增材再製造中心」將使中國的金屬增材再製造技術達到世界同步水平;襄陽中車電機研製出國內最大功率的高鐵永磁牽引電機;湖北時瑞達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19米曲線轉向架國內首創、國際領先……
襄陽市裝備製造業已形成高端裝備、傳統裝備、特色裝備三位一體,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智能製造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應急救援裝備、農業機械裝備等特色鮮明,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具有相當區域競爭力的產業體系,不僅在全市產業發展格局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全省產業布局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一條生產線,4個機器人,有條不紊地工作,外面只需兩個工人進行實時控制和監控,這是記者在湖北三環鍛造有限公司看到的場景。據介紹,該公司累計投資5億元,應用物聯網技術、3D技術,推進工藝創新,建立數位化車間,實現了產品的智能製造。
為了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獲勝,襄陽市裝備製造企業積極推進智能製造。三環鍛造、衛東機械等被評為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江山重工、襄軸、新火炬等被評為湖北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三環鍛造、新火炬、美利信等3家企業獲得國家智能製造專項資金支持;金鷹重工提升智能化製造能力,調整改善產品結構,謀求戰略轉型;航宇嘉泰專注發展民航座椅、內飾等產品。
2018年,裝備製造產業實現產值631.3億元,同比增長15.4%,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從監測的重點企業細分板塊營業收入來看,智能製造板塊表現突出,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1億元,同比增長36.5%,分別高於全市和行業平均增幅24.6、28.5個百分點,成為裝備製造產業最突出的細分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