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找找那些隱藏在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的牛掰企業

2020-07-24 園區薈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找找那些隱藏在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的牛掰企業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近幾十年來,中國航天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隨著空間技術的突破和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我國已經具備了加快推動太空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和良好環境。這背後也離不開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的貢獻。

隨著近幾年我國對低空空域管制體制改革試點的開展,通用航空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2011年底,我國通用航空器總量為1154架,比上年同期增長14.3%;2017年底為3112架,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9.9%。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找找那些隱藏在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的牛掰企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1-2017年期間,我國通用航空器總量從1154架增長到3112架,增長了近3倍,年均增長率達到18%,同時,國通用航空領域的企業數量、通用機場數量、從業人數都逐年增加,通用航空機隊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另外,我國航天產業發展正迎來「黃金時期」。數據表明,在2011年我國航天航空行業年產值為1913億元,到2015年的增長到了4429.3億元。根據初步資料預算,在2017年我國航天航空行業年產值達到了6739.5億元,展現了這幾年航天產業發展迅速。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找找那些隱藏在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的牛掰企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航天產業園是以航天航空產業為主導,配套相關設施,打造航天全產業鏈發展的聚集區域,可以充分發揮產業聚集效應和規模經濟。並按照「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思路建設,通過建設航天產業園可以進一步推動我國航空航天及相關產業發展;也是促進區域發展、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措施。

本文通過五個案例,給大家介紹我國航天產業園的基本狀況——


國家航空航天產業基地(天津)


國家航空航天產業基地坐落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空港經濟區內,是由工信部批准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航空航天產業在天津市已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目前已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火箭、衛星、太空站為產業核心的「三機一箭一星一站」 的產業集群格局。

2010年,天津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航天產業成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天津與深圳、內蒙古、海南一起被確立為21世紀中國航天重點發展的四大基地,天津同時還是中國航空直升機產業龍頭基地。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集聚區已被確立為中國航天在21世紀重點發展的四大基地之首,成為中國航空直升機產業龍頭基地。天津航空航天產業已形成了以臨空產業區(航空城)航空製造業,開發區西區、濱海高新區航天製造業為核心的航空航天產業集聚區。

航空城規劃面積102平方公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家國內航空航天產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相繼建立了研發試驗基地,全市有多家企業參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二代導航、大型飛機的國家航空航天領域重大工程研製。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行政區劃內,基地不僅有便捷的陸路、空路交通,同時坐擁長江中遊唯一的深水良港——陽邏港,水路交通也極其方便。

基地以打造商業航天、新材料、高端裝備等產業集群為目標,推動三大主導產業發展:

第一,打造世界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依託航天科工龍頭項目落位,圍繞新型運載火箭及發射服務、衛星平臺及載荷、空間信息應用、地面及終端設備製造等領域,打造世界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

第二,打造華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高地,重點聚焦智能製造裝備、物流裝備、能源裝備等領域,從工業機器人零部件及本體製造、分揀運輸裝備和輸配電設備快速切入,形成高端裝備研發製造產業集群,打造華中地區規模製造中心。

第三,形成武漢新材料產業增長極,在商業航天龍頭項目牽引下,快速切入航天新材料領域,逐步拓展產業鏈條,導入電子信息上遊配套材料企業,超前布局石墨烯、納米材料等前沿領域,打造中部地區新材料產業示範區。

目前,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已經建成四大分區梯次進行開發,分別為東部產業核心區、中部商務中心區、北部生態創新區、西部產業配套區,通過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打造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先行區和武漢長江新區核心產業承載區,力圖成為國內領軍、國際知名的航天產業新城。


吉林航天信息產業園


吉林航天信息產業園吉林長春高新區,總投資60億元,總佔地面積2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1萬平方米,主要用於衛星、無人機的研製生產以及航天信息產品的開發。

目前,該產業園建設了光學加工、相機裝調、綜合電測、衛星總裝及環境試驗等廠房;集成了KM6000空間環境模擬試驗系統、1000立方米混響實驗室、可見光-短波紅外輻射定標系統等大批先進設備系統。

2015年,長光衛星公司自主研發的「吉林一號」商業衛星組星成功發射,創造了中國航天史多個第一,吉林省也由此向衛星產業進軍。

目前,「吉林一號」衛星已累計執行了10000餘次拍攝任務,拍攝面積超過4000萬平方公裡,提供了高效、高質量的遙感信息服務。未來,產業園區將以「吉林一號」小衛星等核心項目帶動機械製造領域、光學製造領域、光電傳感技術等上遊產業發展,擴大載荷與測控、自主遙感信息處理等下遊產業應用,形成以衛星研發與生產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以及空、天、地一體化的遙感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引領吉林衛星及航天信息產業集聚創新發展。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位於彭州市西南部,地處天彭街道辦、致和鎮、麗春鎮。在彭州市域區和麗春鎮城鎮規劃區內,園區規劃總面積27平方公裡,按產城一體規劃建設。

產業園按照「一區一主業,一園一特色」的原則,分為西區和南區,重點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產業積極發展增材製造產業。

西區功能區主要發展航空動力、智能裝備製造、高端再製造、新材料新能源及通用航空等先進位造業,是工信部確定的國家級&34;和四川省&34;,園區所在的麗春鎮是四川省首批「百鎮建設試點行動」試點鎮和成都市航空產業特色鎮。而南區主導產業為生物醫藥和家紡服裝,兼有石化下遊、新材料、機械裝備、家具製造等產業。

目前,園區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逐步形成,航空動力、增材製造兩大高端新興產業鏈正在形成。位於園區的一家軍工企業,具備引進新型航空發動機整機及所有控制裝置、全部工序修理能力。園區繼續堅持軍民深度融合、產城一體發展,著力構建主題鮮明、要素可及、資源共享、多元互動、協作協同、綠色循環、安居樂業「六位一體」的產業生態圈的目標。


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科技產業基地


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即國家級陝西航天經濟技術開發區,總規劃面積86.64平方公裡,是陝西省、西安市政府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建設的航天技術產業和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也是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功能承載區。

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的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基地充分發揮陝西省航天科技的雄厚基礎和資源優勢,以民用航天產業為主導發展方向,以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九院771所、中國衛通等掌握尖端高新技術的航天單位為依託,以航天科技西安衛星應用產業示範基地、中國-加拿大國際衛星與通訊產業園、衛星導航與時間頻率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基地等項目為平臺,著力發展以衛星及衛星應用為主的民用航天產業集群。

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科技產業基地將繼續以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為牽引,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導向,以特色產業園區為依託,發展航天及軍民融合、衛星及應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四大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優化要素配套,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軍品和民品融合、產業化和城市化融合,大力提升主導產業規模及競爭力雙提升,建設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航天產業新城。


關注 | 園區薈(ID:biaozhunpark)

來源 | 中商產業研究院


——往期文章推薦——

2019年度高新區排名 | 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名單

中國服務機器人報告 | 國家級開發區土地集約排名

蔚來汽車落戶合肥背後 | 不見面招商成主流

2019年度國家經開區排名 | 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名單

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背後的產業密碼

相關焦點

  • 石景山園區企業航天測控助力「天問一號」 開啟探火之旅 星辰大海 再鑄輝煌
    2020年7月23號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園區企業航天測控在這次探火之旅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石景山園區企業航天測控助力「天問一號」開啟探火之旅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航天產業鏈要嗨?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張鶴儀)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周四午間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的升空標誌著中國加入了火星探測「俱樂部」。「天問一號」此前計劃於26個月一遇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內(即7月下旬到8月上旬)實施發射。美國和阿聯也都計劃在此期間發射各自的火星探測器。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但一些國家的反應很耐人尋味
    ​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於7月23日12:41成功發射,預計明年到達火星。現已成功進入預定的飛行軌道,這意味著「天問一號」已正式涉足。在前往火星的旅途中,許多國家航天局向中國的航天成就發出了賀電。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通過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今年疫情以來,中國的航天也出現了兩次重要型號的失敗:3月17日新型號長徵七號甲與7月10日新型號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許多人也開始質疑中國航天怎麼了?不嚴謹了?人才流失了等等。
  • 高調的「天問一號」發射,低調的中國航天對外傳播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航天大國紛紛祝賀。何以見得,請看推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第一時間通過推特表示祝賀,他在推文中寫到,隨著這次發射,中國步入火星國際科學探索的團體,祝「天問一號」一路順利! 法國國家航天局(又稱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局長樂加勒在推文中寫到,祝賀我們的中國朋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下一站,火星!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然而已經有公司註冊了「天問一號」零食商標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將在深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的時間,2021在商標方面,「天問一號」已經被多家企業申請註冊商標。據中國商標網數據顯示:共有四家企業,申請了五枚商標。
  • 「天問一號」來啦!揭秘航空航天的「山東力量」
    2020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為——「天問一號」。50年前,「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如今探測火星任務發布,正是一代一代航天人的努力,成就了今天中國航天事業的「高光時刻」。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這些「硬科技」來自西安航天基地
    海南文昌發射場,一道耀眼的橘色烈焰滑過長空,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中華民族深空探測邁出重要一步。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首次應用性飛行,也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飛之戰。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搜索熱度1小時增長1560%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瞬間引爆全民關注。百度發布《「天問一號」搜索大數據報告》,網民對中國首次火星之旅的好奇和最關注的內容,以及航天熱帶來的影響,在報告中一一得到呈現。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揭開中國行星際探索的序幕
    作者:劉鐵軍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周四成功發射,開始了中國深空和行星際探索的新階段。長徵5號火箭火箭從海南東部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軌道飛行器和漫遊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大約40分鐘後確認發射成功。長徵5號火箭將飛過菲律賓上空,並靠近首都馬尼拉。並按計劃在菲律賓周邊海洋墜落。中國的遠望測量跟蹤船在歐洲航天局ESTRACK設施的支持下協助了發射作業。太空飛行器與長徵5號火箭分離後,首次發現該太空飛行器是由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的15米天線完成的。現在,這艘重約5公噸的宇宙飛船正在進行7個月的旅程以前往紅色星球。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航天精選」「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俄羅斯成功發射貨運飛船
    本周新鮮的出爐的航天要聞精選!敲黑板,劃重點、遺漏的小夥伴快來這裡補課哦!「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枚火箭裝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探測儀器,包括火星軌道飛行器、火星著陸器和火星探測車。實際上,「天問一號」是計劃於2020年7月前往「紅色星球」的三個任務中的第二個任務,阿聯於7月19日率先發射了「希望號」火星探測器,而NASA 計劃於7月30日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它也是2020年火星計劃的最後一次發射。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我們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鹹陽這家企業功不可沒!
    7月27日,「天問一號」成功獲取了地月合影,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實現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目標!「天問一號」奔向火星,「攬星九天」的太空環遊航空航天工程自然少不了「高新製造」。 數10種密封製品,為天問一號助力高新區企業西北橡膠院作為國內橡膠密封製品的重要企業,此次又為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厲害了我的國
    就在今天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而我們在航天航空上的探索,也的確沒有辜負「天問精神」!據科技君了解,咱們國家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十年的堅守與探索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人心態崩了
    今天,咱們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著中國自己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從地球飛向了火星。雖然這也只是中國人探索火星萬裡長徵的一個開始,不少國家的宇航機構還是紛紛發來祝賀,並祝願我們的火星項目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人心態崩了
    今天,咱們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著中國自己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從地球飛向了火星。雖然這也只是中國人探索火星萬裡長徵的一個開始,不少國家的宇航機構還是紛紛發來祝賀,並祝願我們的火星項目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本次負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與過去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相比,具有多個突出優勢,其一,飛行速度快達到每秒11.2千米,即第二宇宙速度,幫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順利飛往火星。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航天科普教育還在探索中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現場 圖源新華社芥末堆訊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開啟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中午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探測器飛向太空,經過約2180秒的飛行後進入預定軌道。據新華社報導,「天問一號」到達火星附近後,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將在火星上進行為期90天的科學探測。「天問一號」的名字,來源於屈原的長詩《天問》,對天地變化、日月星辰的不斷發問。
  • 天問一號飛出一億公裡,航空航天承載大國夢
    important}據環球網報導,8月28日,我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累計飛行一億千米。這是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正在不斷向前邁出堅實步伐的重要標誌。儘管,一億千米大概只佔天問一號預計行程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是從目前天問一號的良好運行來看,我們有理由祝福天問一號按計劃圓滿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