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航天
又一次實現重大突破!
點火,起飛!
今天
北京經開區企業
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
(簡稱「星河動力」)
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
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商業運載火箭
「穀神星一號(遙一)」成功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實現將載荷送入軌道,並成功驗證多項創新技術,標誌著北京經開區構建的飛天場景再次升級。
初冬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片寂靜,15時12分,伴隨著「發射」的口令,記者在現場看到,矗立在發射臺上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火箭騰空而起,拖著白色的尾焰在天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隨著時間的推移,火箭逐漸越來越小,2分鐘後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進入太空。隨後,指揮中心宣布此次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成功,衛星載荷順利進入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
據介紹,「穀神星一號(遙一)」運載火箭是星河動力自主設計的四級固體運載火箭,一二三級採用固體發動機,四級為先進液體上面級,火箭直徑1.4米,全長19米,起飛質量30噸,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約300公斤。此次發射除衛星之外,艙內還攜帶了3顆晶片,它們與火箭末級共同進入太空;同時,在此次發射中藉助火箭末子級離軌鈍化,星河動力與合作夥伴聯合開展了「商業返回式衛星變軌再入」關鍵技術驗證。
「穀神星一號(遙一)」成功入軌發射,是中國商業航天道路上又一裡程碑。與國有體制不同,商業航天以市場為主導,在可靠經濟的基礎前提下,企業必須在推陳出新、快速迭代、實現商業航天技術飛躍上擁有極其優異的能力,圍繞「穀神星一號(遙一)」運載火箭,星河動力開展了多項創新:
自主研製了低室壓、高比衝、高裝填比的姿軌控動力系統,實現了減重增效;
創新採用了面向低燃料消耗的火箭滾動通道簡約控制技術,實現了運載效率大幅提升;
首創基於三維實體建模和參數正交化的火箭模態精確預示方法,預示精度提升一個數量級。
此外,本次發射也是垂直自瞄準、矢量固體推力控制等技術在民營商業運載火箭上的首次應用。
星河動力董事長劉百奇
除本次發射的「穀神星一號」小型運載火箭外,星河動力瞄準填補國內空白,自主研製的更大規模的中型重複使用液氧/煤油運載火箭「智神星一號」將於年內完成40噸級主發動機的全系統地面熱試車,從而進一步加快構建「固液組合、高低搭配、遠近銜接」的運載火箭商業型譜。
🚀🚀🚀
火箭作為運輸工具
是承接航空航天龐大產業鏈上下遊的核心環節
掌握了運輸火箭這一環節
便等於掌握了行業「入口」
此次發射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的第4次民營商業航天火箭發射,全部由北京經開區企業執行。當前,北京經開區聚集了中國最知名的航天企業,產業涵蓋運載火箭、衛星、載荷研製等各個領域,初步形成了集上遊研發設計、中遊生產製造、下遊航空航天應用和市場服務的產業鏈條,著力構建的「飛天」場景也在不斷完善升級。
眾多商業航天企業在經開區開花結果,這背後離不開區域完善的產業鏈、創新鏈及與國內外科技界廣泛的合作基礎。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經開區將繼續加大對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的支持。未來將重點吸引航天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入區落地,形成百億規模產值的航天產業集群,搭建行業研發平臺、生產基地,與經開區主導產業發展應用領域密切結合,形成涵蓋從總體設計研發、到關鍵技術部件開發、生產製造的一條完整產業鏈。
END
本文由北京亦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融媒體中心特派記者方針酒泉電
編輯: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