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2020|數十萬億新基建「潮來」,充電樁要火?

2021-01-15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謝瑋

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最讓各界激動的關鍵詞是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七大領域、三方面內涵、超萬億投資規模,「新基建」瞬間凝聚了各方的共識、激發了各地的投資熱情。數十萬億基建項目如期而至,成為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的一針強心劑。

新基建強勢提速,不僅在短期內拉動有效投資,還能在長期內形成強大的乘數效應,通過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的基礎設施體系,為新經濟、新產業和新業態厚植根基,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新基建點亮新希望

從政策層面看,決策層對新基建謀篇布局已久。

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型基礎設施的概念,指出要「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以來,新基建被提到新的高度。

1月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2月21日、3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均提到新基建。3 月 4 日,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基建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

不同於傳統基建的架鐵路、建公路、修橋梁,新基建指向數位化和科技化: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科技創新領域基礎設施。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三方面內涵: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5月,全國兩會首次將新基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更是為新基建按下了快進鍵。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但它在客觀上也成為新基建的加速器之一。疫情下,電子商務、遠程辦公、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無人技術、機器人、健康碼、直播電商等基於新型基礎設施的應用和服務,為打贏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甦經濟「兩場仗」提供了重要支撐。

而作為兼顧短期經濟拉動和釋放中長期經濟增長潛力重要力量的新基建,也成為點亮中國經濟未來的新希望。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認為,投資新基建會帶動未來幾年中國高水平的投資,體現在投資模式的創新、投資綜合效益的增加、投資效率的提升等多個方面。新基建投資將顛覆傳統產業,使之走向數位化,產生不可估量的投資疊加效應、乘數效應。

各地發力新基建,搶佔新風口

從中央密集部署到地方積極響應,從企業主動投資到資本市場熱捧……不少省市相繼發布三年行動計劃,結合各地方特色,大力推動 5G、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

上海市把新基建作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高端產業發展的重要動能和戰略支撐。5月,上海市出臺《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聚焦具有上海特色的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建設,推出了8個方面35條任務舉措,旨在通過政府推動,加強新基建領域規範標準、資金引導等方面規劃,著力解決新基建「建不了」「建不好」「建不快」「建不強」的短板與問題。

「我們希望通過3年的努力,把上海打造成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標杆城市,率先形成全球綜合性大科學設施群雛形,率先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超大規模城市公共數字底座,率先構建一流的城市智能化終端設施網絡。」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如是說。

7月,浙江省印發《浙江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突出數字基礎設施、智能化基礎設施、創新型基礎設施三大方向,並啟動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NI10000計劃。「NI」就是新基建英文New Infrastructure的首字母,「10000」就是3年完成新基建投資近1萬億元。

計劃提出,到2022年,浙江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將比2019年增長2倍以上,2020—2022年累計完成投資近萬億元。到2022年,率先建成以自主安全可控、自主深度算法、超強低耗算力、高速廣域網絡和互通數據平臺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夯實數字浙江基底,推動全域智慧化發展。浙江省將建成5G基站12萬個以上,大型、超大型雲數據中心25個左右,率先完成雙千兆寬帶網絡布局,建成國家(杭州)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同時培育10個以上產業基地、100家以上標杆企業、100家以上高能級創新平臺,形成產業鏈上下遊和跨行業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生態。

10月,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

方案按照「1+4+10」框架即「構建一體化網絡、打造四大集群、推進十大工程」,分類提出三方面共19項重點任務。

其中明確,推進電動汽車智慧充電樁建設,到2022年全省建成約18萬個充電樁,建立可轉移負荷有序充電、V2G(車輛到電網)、充放儲一體化運營體系。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及重點城市創建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示範城市,加快推進氫燃料電池車輛加氫設施建設,到2022年新建200個加氫站,重點建設廣州—深圳、廣州—珠海氫能運輸走廊,規劃建設沿海經濟帶氫能高速運輸走廊。

新基建,「穿新鞋,走新路」

天下之事,非新無以為進。

新基建之新,絕不是停留在宏大的數據和高深的術語上。無論是5G、新能源汽車帶動的消費升級,還是大數據、人工智慧引導的產業升級,新基建正成為建設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智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利器。

5G作為新基建的重點領域,無疑是2020年的絕對主角。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介紹,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

5G連接之下,西藏開展了首例5G智慧醫療遠程會診,重症胰腺炎患者得以接受一流三甲醫院的專家遠程診療與指導;在四面大山環繞的山村,年輕人終於可以通過手機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可以藉助順暢的直播,打通綠色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一副小小的5G VR眼鏡和一部5G手機,就能享受55寸寬屏高清觀影體驗,如同移動的可攜式家庭影院……我國5G商用一年多來,湧現出5G+機器視覺檢測、5G+AR輔助診斷、5G+超高清視頻監控、5G+無人機巡檢等一系列成功應用,開啟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新空間。

位於北京朝陽區的崔各莊鄉,有一個面積僅0.68平方公裡、高峰期流動人口卻超過2萬人的城中村——費家村。2017年底,由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及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組成的「智慧型綜合管理平臺」正式「入駐」費家村。該平臺通過對轄區內電、火、人、車等異常情況進行24小時實時感應與秒級預警,解決費家村安全隱患的同時,切實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便利指數。

像費家村這樣依靠物聯感知設備和智能化管理模式建立的智慧社區,是目前全國各地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更是紮實的新基建根基之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真實寫照。

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則是工業網際網路建設之初就承載的願景。富士康通過部署智能設備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一條電子表面貼裝生產線由350人減少到28人,效率提升2.5倍;東方國信打造基於Cloudiip煉鐵雲解決方案應用於全國210座高爐,實現降低冶煉成本20億元/年;海爾基於COSMOPlat平臺打造房車定製解決方案,幫助房車生產企業康派斯打造線上用戶交互社群,部署研發協同、智慧生產等應用模塊,實現訂單交付周期由35天降低到20天,產品成本下降7.3%……不少「先行者」的探索,讓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釋放出巨大的價值和發展活力,也向整個社會展示了新基建帶來的廣闊前景。

開新局、育新機,在政策紅利與技術創新的驅動之下,新基建將釋放巨大的經濟勢能。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24期)

2020年第24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

相關焦點

  • 找到充電樁的根本問題 是比熱炒「新基建」更重要的事
    這條消息一出,無疑在充電樁新基建的浪潮中又加了一把大火。雖然國家電網公司還不是國內最大的充電樁運營商,但國家電網公司對充電樁的重視早在「新基建」概念火爆之前就已經路人皆知了。(來源:微信公眾號「享能匯」 ID:Encoreport 作者:享能匯工作室)但「新基建」絕不是大水漫灌,凡是涉事其中的企業都能分上一杯羹的事情也只是存在於大家的想像之中。
  • 看充電樁計費控制單元如何助力「新基建」?
    打開APP 看充電樁計費控制單元如何助力「新基建」? 深圳米爾電子有限 發表於 2020-05-07 09:01:28 導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是「新基建」的重點建設方向。
  • 2020新基建成績單折射什麼
    回顧2020年,「新基建」成為中國經濟的熱詞。去年3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加快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進度。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基建在2020年跑出了加速度,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 「新基建」給非晶合金材料產業帶來新機遇
    吳曉丹 張華  隨著各行業復工復產的有序展開,經濟逐漸恢復,立足於科技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基建」,成為近期關注熱點。「新基建」主要涉及5G基站及其應用、光伏電網及特高壓、工業網際網路、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車及充電樁、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中心等7大領域。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材料。
  • 新基建,新運力!能量魔方天團閃耀2020山東汽博會
    新基建,新運力!以品質為基底,綜合集群優勢,展示城市新運力,閃耀2020山東汽博會!產業鏈生態布局,盡顯國家電投集群優勢本屆山東汽博會,國家電投以持續領先的智能製造創新,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跟隨展區動線,從大屏宣傳展示到大噸位機械實體演示,國家電投技術創新成果逐一呈現,新機制下的內生活力持續湧動,吸引各地參展觀眾不停駐足、體驗、互動、交流。
  • 新基建深度報告:新基建開啟創新大時代,七大行業深度研究
    此後,2019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要求「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而 2020 年開年首次 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提出,要「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 可以說,從一開始,「新基建」這一概念便與 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產業 緊密相連。然而,我們認為,「新基建」也應該包括對傳統基建領域的補短板。
  • 星雲股份:我司擬新建儲能變流器和充電樁業務可應用於新基建中的...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28日訊,有投資者向星雲股份提問, 董秘,新建變流器和充電樁業務是否屬於新基建內容,對公司業績會有什麼影響,預期收益如何?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我司擬新建儲能變流器和充電樁業務可應用於新基建中的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公司預判行業發展趨勢,布局儲能及智能充電基礎設施的業務領域,並對其進行了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儲備。通過該項目的建設投產,將在公司現有業務的基礎上,加快儲能及智能充電基礎設施業務布局,從而構建「新能源汽車電池製造到新能源汽車電池充電服務裝備」的產業鏈,實現公司鋰電池產業鏈條縱向延伸,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增加利潤來源。
  • 新基建,是什麼?
    新基建是什麼?誰來建?能帶來什麼?有何趨勢?圍繞這一國家重大部署,《瞭望東方周刊》聯合有關機構進行了專題調研,推出《新基建,來了!》專題報導,共十篇,此為第一篇。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新基建絕非一蹴而就,也非政府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持續推進。
  • 黃土高原呈現鐵路基建新答卷
    新華社西安12月26日電題:黃土高原呈現鐵路基建新答卷新華社記者26日,跨越陝西、甘肅、寧夏三省區的銀西高鐵全線正式通車運行,沿線大部分地區也從手無寸「鐵」邁入「高鐵時代」。時間回溯,在近十年時間裡,中國鐵路建設者再次完成了一場「大考」。萬眾期待下,面對複雜的建設條件,他們如何克服諸多難題,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 新基建丨大勢所趨,但遠水難解近渴
    當前說的「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領域分別是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2018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已提出新基建,但2019年初經濟小陽春並不具備大規模啟動新基建的時機。若沒有此次疫情的出現,2020年大規模啟動新基建將是順勢而為的大好方針,但2019年末至今黑天鵝頻發,國內乃至全球經濟增長大幅低於預期,此時再大規模啟動新基建似乎是別無選擇,其成效也會被打折扣。
  • 如果1個指數囊括新基建七大熱門板塊,你會心動麼?
    拋開這糟心的盤面,我們來聊下詩和遠方吧 最近,A股「新基建」板塊可謂是火出了圈。5G、特高壓、充電樁等熱點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有不少小夥伴希望老司基能多挖掘介紹一下這方面的主題基金,當初也想寫一個系列文章,分別介紹一下。
  • 林毅夫吳曉波將現身暢談新基建新機遇 聯想創新科技大會2020重磅來襲
    受疫情影響,2020年人們的生活經歷了全面而深刻的變化。企業數位化轉型,學生上網課,職場人在家辦公,這些新變化無疑對科技企業的創新力和想像力提出了新要求。10月28-29日,全球數字經濟領導企業聯想將舉行一年一度的創新科技大會(Lenovo Tech World 2020),帶來「新常態「背景下的答卷。
  • 2020-2021年中國新基建產業發展白皮書:解讀未來3-5年行業機遇
    導讀新基建是科技時代的必要基礎設施。無論數字革命、能源變革還是科技賦能,要進一步發揮其產業、經濟帶動能力,都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撐。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基建」,到2020年明確以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7大領域為重要投資發展方向,已經多次明確表示加強「新基建」,發揮基礎設施建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補短和引擎的作用。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2020 年,從中央密集部署,到資本市場熱捧,「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相比傳統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於高新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 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
  • 新風口!國產化特斯拉充電樁計劃明年2月建成 設備廠商或將直接受益
    公開平臺顯示,特斯拉充電樁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報批前公示中,公示期到11月26日結束。 該報告顯示,特斯拉擬在上海建新廠,該廠建設計劃於明年2月建設完成。11月9日,特斯拉宣布在超級充電網絡中部署了第20000個充電樁。11月6日特斯拉官方微博表示,預計到2020年底,特斯拉在中國大陸建成近650個超級充電站(約5000餘個直流充電樁)以及超過2000個目的地充電樁(交流充電樁)覆蓋超過250個城市。預計到2020年底,超充和目充樁總量達7000餘個,覆蓋全國各主要城市及城市間連接線。
  • 新基建之充電樁行業深度報告:過去、現在、未來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規模化市場的不斷發展,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持續高速增長,2019 年全國充電設施新增 12.9 萬臺,充電樁保有量達到 121.9 萬臺。今年在疫情影響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新基建有望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推手,其中充電樁作為新基建重要一環,將迎來投資加速。
  • 科技知識:「新基建」
    「新基建」的內涵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 受資金追捧的新基建是什麼?——騎牛將軍1月21日早盤內參
    一、研報精選年初以來,A 股溫和上漲,新基建主題成型。以5G、特高壓、充電樁和軌道交通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板塊備受資金追捧,均取得不錯的板塊相對收益。5G 熱度高達 46 點,是新基建所有主題中最高的。發展基建是應對經濟下滑的常規手段。
  • 新基建如何發力?
    新基建既是實現「十三五」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條件,又是實現疫後經濟重振的物質基礎。我國政府從防控與生產「兩手抓」的實際出發,確定新基建投資對象集中在5G基站、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七大領域。這七大領域基礎設施和裝備都是具有數位化、智能化功能的系統配套設備和裝備。
  • 今年新建7.8萬個充電樁
    為助力新能源汽車發展,解決公共充電樁布局不合理等問題,據國家電網官網消息,國家電網於4月14日全面啟動2020年充電設施建設,全年計劃安排投資27億元,新建7.8萬個充電樁,預計可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超過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