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賦能,科大訊飛A.I.醫療助推中國智慧醫療建設_新華報業網
當中,最受歡迎的醫療王牌產品當屬「智醫助理」。 瞄準基層醫療痛點,科大訊飛推出智醫助理 中國醫師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科醫生距離實現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全科醫生的目標,還有將近40萬的缺口。在邊遠貧窮地區,優質醫療資源問題更加突出,本科以上醫生佔比鄉鎮衛生院4.6%,村衛生室佔比只有0.4%。科大訊飛針對這一供需矛盾,推出智醫助理來解決問題。
-
未來已來 智慧醫療
由中歐首創的針對智慧醫療行業的創業課程「中歐智慧醫療創業課程」於去年應運而生,在課程的畢業模塊上,十多位國內醫學資深實戰專家和學術權威作為嘉賓,為我們分享了醫療行業創新前沿以及未來醫療技術和趨勢。你會發現,移動醫療,方興未艾;精準醫療,拉開帷幕;未來醫療,走近人類。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現實。
-
安徽:智慧醫療,讓看病「觸手可及」
「張主任直接在線上開好電子處方,藥直接寄到家,真的很方便!」患者李女士由衷為網際網路醫院的便捷點讚。近年來,安徽省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融合發展,網際網路不斷為健康醫療行業賦能新業態,「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正成為現實。
-
左手醫生張超:用AI提高病患就診效率 機器人醫生助力打造智慧醫院
在生老病死的問題上,人們既謹慎又無知,更忌諱病急亂投醫。種種矛盾下,醫療資源在越來越稀缺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市場機會。近日,筆者採訪了左手醫生的創始人張超,曾經在百度工作過的他對醫患間的供需矛盾認知更深刻,「創業前,我們發現搜尋引擎上有7000萬人搜索健康的問題,全國的門診量超過2000萬人次,在線問診每天會有50萬人次左右。」
-
未來智慧醫療什麼樣?遠程診療協作、機器人看病正成為現實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佘振芳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8日17時33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未來,病人看病可能不用到醫院,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獲得專業的醫療服務——這是醫療界專家為我們描繪的智慧醫療藍圖。
-
殺入採血機器人賽道,哈工智能撬動千億智慧醫療藍海市場
瞄準市場空白,拓展新場景切入智慧醫療行業近年來,哈工智能已初步完成工業機器人全產業鏈布局,打造高端智能裝備製造、機器人本體、工業機器人一站式服務平臺等三大業務板塊。哈工智能正不斷謀求拓展機器人技術應用的場景,兩年前已開始布局智慧醫療行業。
-
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
醫療機器人能夠輔助醫生和擴展醫生的能力,具有減少誤差、更具安全性、可以模擬手術、實現全面護理的作用,在機器程序下設定的速度、準確性、可重複性、可靠性以及成本效益等方面相比傳統醫護人員更具優勢,一個機器人不管用得多久,都不會疲勞,它在第一百次使用時的準確性,也與第一次使用時一樣。
-
冷豔:5G時代智慧醫療新機會「星分享」
此外,冷豔還談到5G時代創新醫療器械面臨的新機遇,5G如何加速智慧醫療發展,以及5G時代醫療行業顯現的五個新機會。以下為冷豔分享,enjoy~1未來十年,智慧醫療前景可期大家好,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有機會來和大家聊聊我們對於智慧醫療新機會的一些看法。
-
機器人醫生首次超越人類醫生
同時,人類醫生給進行了同樣的任務,不過從手術結果來評判,小型組織自動機器人(STAR)完成得更加出色。不過,STAR的發明者並沒有宣布自己的機器人馬上可以代替人類醫生了。他們將此次成功視為對概念的驗證——驗證了此次手術中具體涉及到的技術,也驗證了手術室中「有監管的自動化」廣義概念。
-
專訪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孫東:細胞機器人技術助力精準醫療產業發展
智慧醫療作為一門融合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複雜學科,它比傳統醫療更加聰明、更加智慧,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在被問及智慧醫療產業落地有哪些困難時,孫東認為,智慧醫療產業的發展要結合市場導向與政策支持,而不只是用智能化技術加持傳統醫療。其次,智慧醫療作為一門跨學科的複雜技術,把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技術、傳統醫療手段完美結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5G+智慧醫療已被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
打開APP 5G+智慧醫療已被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 朱文鳳 發表於 2020-11-27 09:05:58 鍾南山指出,在今年的全球的抗疫、防疫以及復工復產的過程中,5G的智慧醫療及時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中國為例,5G+智慧醫療被廣泛的應用在社區管理、人群防控、疫情預警、遠程會診多個方面。
-
對話| 著名醫療機器人專家、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院士談...
目前使用的機器人是依賴於成熟的技術,但他認為機器人專家應與醫學專家更加密切地合作,共同開發新型的機器人來對抗傳染病。「我擔心,目前缺乏該類型機器人的可持續開發過程。我們需要醫療機器人領域以及整個研究領域進行協調努力,才能更嚴謹地考慮這個問題。」楊教授呼籲全球共同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就發展的方式而言,我認為我們需要進行全球範圍的協調,因為許多挑戰要求我們共同努力來應對。」
-
寶安人民醫院智慧藥學服務平臺入選「5G智慧醫療」應用十大優秀案例
寶安人民醫院智慧藥學服務平臺入選「5G智慧醫療」應用十大優秀案例 2020-11-29 1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大-閔行醫療機器人產業園啟動成立
近年來,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與醫療領域融合加速,「智慧醫療」正逐步走進大眾生活。國內產學研合作的逐步深入,以及資本對產業熱點的追逐,使得智能醫療機器人技術研發進展不斷加快,產品向更多應用場景延伸。臨床醫療用機器人、護理機器人、醫用教學機器人以及康復機器人在各個醫療環節能輔助醫護人員更好地完成工作。醫療機器人的研發與轉化,將顛覆傳統的醫療模式,帶來一場新的產業技術革命。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微型機器人外科醫生的使用可以幫助減少侵入性手術,從而減少患者不適和術後恢復時間。 基於機器人超微的外形及前沿技術加速發展,微型機器人將在精準醫療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未來,許多疾病或將通過微小的機器人在血液中遊走、輸送藥物等來治療。
-
楊廣中:醫療機器人可以解決某些根本問題
王輝 徐金忠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王輝 徐金忠)醫療機器人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科學家還在努力研發體型更小、更靈活,用途更廣泛的醫療機器人。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邀請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楊廣中介紹並展望新型醫療機器人的發展情況。資料顯示,楊廣中是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
養老、問診、心理諮詢,和聊天機器人聊聊未來醫療
調查顯示,在已使用過聊天機器人的這部分醫生中,表示非常滿意的佔13%,比較滿意的佔33%,不置可否的佔27%,不滿意的27%。其中,調查顯示出醫生群體對聊天機器人在後勤流程中的應具有相當的認可度;在醫護過程方面,幫助患者更好的管理健康、提供更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減少不必要的問診等應用得到醫生群體好評。整體而言,正面反饋遠大於負面。
-
田偉院士:我眼中的醫療機器人
田偉院士說,「我認為機器人應該是能夠模擬和超越人的某些能力,同時具備自主運動的設備。」田偉院士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專訪。靳佳麗/攝放棄替代,機器人應該是醫生的助手在醫學機器人方面,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矛盾」,工程師希望機器人能夠替代醫生,而事實上機器人只能成為醫生的助手。
-
IBM李少春:5G和數位化時代打造智慧醫療需要四個重要要素
即將到來的新常態大家對醫療行業有更高的期望,如何利用數位化的技術,如何用更好的連接來打造我們的智慧醫療,還需要什麼?我們看到四個重要的要素,深入醫療行業專長,數據的分析能力、數位化的醫療洞察、安全的可信和合規。IBM如何在這四個方面重要的能力來推進智慧醫療在全世界的創新和落地?下面簡單分享一下我正在做的事情。
-
陳根:打破醫院的圍牆,遠程機器人助力醫療
文/陳根摘要:衝破物理空間的制約,遠程機器人助力醫療,隔空手術落地實現,醫院圍牆被打破的時代即將到來。然而,一種新的近距離感應系統可以使這種手術比以往更安全、更精確。因此,這些系統通常都包含了觸覺反饋功能,操作者可以通過指尖上的振動來感受到他們對病人身體組織施加的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