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智慧醫療什麼樣?遠程診療協作、機器人看病正成為現實

2021-01-10 騰訊網

論壇發布《2020智慧醫療發展研究報告》。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佘振芳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8日17時33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未來,病人看病可能不用到醫院,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獲得專業的醫療服務——這是醫療界專家為我們描繪的智慧醫療藍圖。今(8)日,中國(重慶)智慧醫療創新技術應用發展高峰論壇舉行,一批產學研企事業單位與全國醫療機構頂級專家、學者大咖一起,圍繞「智慧醫療信息化」「5G+醫療健康」等多個熱點領域進行了主題分享。

「隨著人工智慧、5G等新基建的發展,未來除了需要醫務人員親自為患者檢查和治療的情況外,其他所有的醫療行為都可以放在線上。患者在家裡或其他地方,都可以24小時在線享受醫療服務。」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何大維在接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採訪時介紹道,目前,兒童醫院已經在這方面進行探索,已在一些基層鄉鎮衛生院試點,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論壇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佘振芳 攝

比如,去年10月22日,兒童醫院成功為酉陽縣車田鄉衛生院開展首次網際網路醫院遠程協作聯合門診,皮膚科、口腔科、神經內科專家先後為4例患者完成了遠程聯合治療。12月18日,又成功為大渡口區跳蹬衛生院開展網際網路醫院遠程協作聯合門診2例。

據悉,2021年,該系統有望在大重慶區域得到廣泛運用,未來還將建成面向全國的開放性服務系統。

病人都想看專家,專家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如何有效補充優質醫療資源,讓更多患者能享受到更好服務?對此,醫院也在不斷探索。

何大維透露,目前,兒童醫院正在研發一款「機器人醫生」(人工智慧臨床專家系統)。「我們已經搜集了一些數據,正在搭建模型,並測試一些算法。設計完成後,將由專家進行訓練。最後它會自我學習,那時候就不需要我們再去訓練,而且它一定會比專家更聰明。屆時,普通患者和基層醫生都可以在監管下使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

而兒童醫院,只是重慶智慧醫療迅速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重慶深入推進5G、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與醫療健康服務深度融合。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發布了2020智慧醫療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目前重慶市衛生健康專網完成了市-區-鄉鎮的三級建設。2020年,重慶已完成44家「智慧醫院」示範建設和市-區縣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數據中心建設,全市近80%的二級及以上醫院可開展各類預約診療服務。此外,全市醫學影像雲中心也已初步建成,有17家市級醫院接入該雲中心。

與此同時,醫院內的智慧應用場景也不斷豐富。智慧導診,利用機器人改善服務環境,減少醫院矛盾糾紛,提高導診效率;智慧院區管理,利用5G海量連結的特性,構建院內醫療物聯網,提升醫院管理效率和患者就醫體驗;移動醫護,能提高查房和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報告稱,展望未來,數字賦能智慧醫療已成為主流趨勢,大數據分析也將在疾病監控、輔助決策、健康管理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而NB-IoT+物聯網晶片等融合應用,也將彌補傳統醫療設備的缺點,成為移動醫療設備的標配。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相關焦點

  • 安徽:智慧醫療,讓看病「觸手可及」
    近年來,安徽省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融合發展,網際網路不斷為健康醫療行業賦能新業態,「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正成為現實。其中,為了讓患者體驗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有的醫院在線上開啟網際網路醫院「線上診間」,有的醫院在門診處開闢「網際網路醫院」線下體驗區,緩解患者「排隊兩小時,看病5分鐘」的就醫痛點。
  • 廖洪恩:智慧醫療,診療新突破
    廖洪恩:智慧醫療,診療新突破   來源:《澳門月刊》5月號引言:資訊通信技術的發展支撐起現代醫院的運營,同時醫院的資訊化也顯著地提升了醫療服務品質與效率,代表智能化發展方向的資訊系統正在成為現代化醫院的神經系統和核心資產。未來「未出門,已診療」的便捷模式能否出現,困擾許多地區的看病難,輪候久的問題是否在智慧醫療的時代大有緩解?
  • 未來已來 智慧醫療
    由中歐首創的針對智慧醫療行業的創業課程「中歐智慧醫療創業課程」於去年應運而生,在課程的畢業模塊上,十多位國內醫學資深實戰專家和學術權威作為嘉賓,為我們分享了醫療行業創新前沿以及未來醫療技術和趨勢。你會發現,移動醫療,方興未艾;精準醫療,拉開帷幕;未來醫療,走近人類。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現實。
  • 5G讓醫療更「智慧」,機器人醫生真的要來了
    +醫療健康、5G+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醫療機器人、工業網際網路+醫療器械等多個熱點領域開展主題分享。尤為值得期待的是,未來,給患者看病的專家可能會是機器人。據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何大維透露,該醫院正在研發人工智慧臨床專家系統。項目已啟動,目前正在搭建模型、測試算法。
  • 2019智慧醫療行業與市場趨勢專場成功舉辦
    李曉陽先生表示,智慧醫療以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集成創新為驅動,正成為醫療行業痛點的新解決方案。未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高新技術,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推動醫療事業的繁榮發展。同時,希望更多科技業內人士共同加入OFweek展會和大會平臺,把我國生物生命健康和智慧醫療產業持續推向新的高度。
  • 中央一號文件:遠程醫療的春天
    其中,文件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惠及農村的遠程會診系統,推進各級定點醫療機構與省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這是近年來中央1號文件針對農村醫療衛生體系的新提法,將通過信息系統建設,大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互聯互通、遠程會診、資源共享的形式,緩解基層醫療機構醫生資源不足、診療水平低、病人信任度小的狀況,利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留住病人、擴大農村醫療市場,從而在某種程度上緩解大醫院看病難、掛號難的壓力,
  • 智慧醫療將迎來步態識別:輔助診療 助力科研分析
    12月16日,銀河水滴創始人兼CEO黃永禎博士在「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學術論壇」上表示,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支撐下,我國智慧醫療進入飛速發展時期,智慧醫療科技研究與產業發展步入新的階段,步態識別技術在輔助診療、醫學研究與科研分析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相關解決方案擁有部署快捷、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等諸多優勢
  • 六大判斷、四大模式解析未來醫療生態和信息化
    點擊查看 未來醫療生態的六大判斷1.患者與醫生、醫院的關係互聯在網際網路醫療背景下,網際網路的連接能力改變了原來患者、醫院、醫生三者之間的固有連接模式,從過去患者到醫院才能找醫生看病的單線模式轉變到現在患者
  • 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孫立寧:醫療機器人的機遇、現狀和未來
    4、新技術推動醫學新的發展方向而從大的健康領域來看,不僅僅是看病、吃藥的問題,而是從預防、預測、個性化診療包括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都為這個領域提供了很好的變化。這裡面智能健康發展的思想,就講機器人技術、微納米技術、3D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未來的發展會涉及到疾病診斷與監測、微創治療、遠程醫療、移動醫療、健康監護、康復、助老助殘、健康信息化、網絡健康顧問服務。通過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未來在健康信息化和網絡健康顧問方面會得到非常重要的發展。而在裝備層面,無論檢測、診斷和助老助殘包括微創手術都跟機器人先進位造技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 智能醫療: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等將成為未來醫學的重點
    會議期間,廣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耿慶山分享了「基於大數據的未來醫學」,在其看來,量子計算、人工智慧、醫療機器人、3D列印等十大技術領域都將成為未來醫學的重要發展方向。  據了解,未來量子計算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主要是服務於大數據下的精準醫療發展。
  • 政府企業共智慧 分級診療惠民生——分級診療及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研討會在瀋陽召開
    東軟醫療作為醫療器械行業的領軍企業,有責任把自己二十多年的創新成果和行業智慧投入到「分級診療」這項惠及億萬百姓、蔭庇後代的民生工程中來。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和服務能力,完善以強基層為重點的診療服務體系。
  • MiR自主移動機器人:人機協作是未來趨勢
    圖片來源:MiR自主移動機器人在去年的工博會上,來自國內外的眾多優秀名企紛紛秀出了自家的最新產品,其中佔比最多的就是協作機器人,且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汽車、3C、食品、機械加工等。不難看出,研發協作機器人已成為國內外不少機器人企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 養老、問診、心理諮詢,和聊天機器人聊聊未來醫療
    在科技升級、遠程醫療成未來大趨勢的背景下,聊天機器人仍潛力可觀。聊天機器人步入醫療圈chatbot又可簡稱為bot,即聊天機器人。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chatbot並非實體的機器人,而是指以聊天界面為基礎(可以是文本聊天,也可以是語音聊天),通過聊天解決用戶需求的一種服務模式,類似於虛擬助理。
  • 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梁穎:未來十年,最好的醫療賽道在哪兒?
    圍繞診療全鏈條的數位化提升我們認為,診療全價值鏈的數位化是未來最主要的發展趨勢。其中的核心,就是以患者為中心,由診療向預防、康復兩端延伸,實現院內院外協同發展,對醫療服務體系進行全方位數位化、智能化提升以及數據的打通,這裡面包含了智慧醫院和網際網路醫療。
  • 打破進口壟斷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攻堅市場破解「看病貴」
    作為國之重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中國產品牌長期缺位的結果,給健康中國之國策落地帶來一定的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強調,「高端醫療裝備主要依賴進口,成為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要切實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在醫療器械這一關鍵驅動領域的科技發展方面實現新的跨越。但是由於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基礎薄弱,我國醫療設備自主保障水平不高。
  • 強生支持「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智慧醫療論壇」於第三屆進博會期間...
    以創新為動力 協力推動智慧醫療發展在以科技變革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經濟時代下,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取得長足發展。加之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新興技術為動力的智慧醫療成為深化醫療改革、升級和完善未來醫療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方向。
  • 陳根:打破醫院的圍牆,遠程機器人助力醫療
    文/陳根摘要:衝破物理空間的制約,遠程機器人助力醫療,隔空手術落地實現,醫院圍牆被打破的時代即將到來。但受制於物理空間的制約,還無法實現遠程手術。而《科學報告》上最新的這項研究讓外科手術推倒了醫院的圍牆,真正讓手術可以無國界的扁平化,這也是網際網路醫療真正的目標。
  • 行業|新冠疫情會是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催化劑嗎?
    未來,AI是否能成為預測、診斷疾病以及疾病數據管理的好幫手?這次新冠疫情又是否能成為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催化劑?出售的RP-Lite V2遠程醫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可以實時將數據傳輸到雲端,如果數據出現異常,醫生可以通過遠程會診對居家隔離的人進行診斷,再決定他們是否需要去定點醫院就診。除了風險人員追蹤外,物聯網還能搭建醫用廢棄物智慧雲等。未來如果搭建了數字醫療生態系統,人、藥品、器械、醫療物資的關係是不是會更加和諧?
  • 殺入採血機器人賽道,哈工智能撬動千億智慧醫療藍海市場
    2020年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公共醫療」、「醫療健康」成為全民關注焦點。因此,醫療衛生系統如何能夠更好地應對危機,智慧醫療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格外備受關注。瞄準市場空白,拓展新場景切入智慧醫療行業近年來,哈工智能已初步完成工業機器人全產業鏈布局,打造高端智能裝備製造、機器人本體、工業機器人一站式服務平臺等三大業務板塊。哈工智能正不斷謀求拓展機器人技術應用的場景,兩年前已開始布局智慧醫療行業。
  • 到2020年瀋陽「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將全面上線
    瀋陽市印發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實施方案今年市屬三甲醫院至少一家實現線上診療 推進「一站式」結算 探索醫保脫卡就醫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讓瀋陽居民看病少跑腿、少花錢,這些都將在今明兩年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