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發布《2020智慧醫療發展研究報告》。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佘振芳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8日17時33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未來,病人看病可能不用到醫院,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獲得專業的醫療服務——這是醫療界專家為我們描繪的智慧醫療藍圖。今(8)日,中國(重慶)智慧醫療創新技術應用發展高峰論壇舉行,一批產學研企事業單位與全國醫療機構頂級專家、學者大咖一起,圍繞「智慧醫療信息化」「5G+醫療健康」等多個熱點領域進行了主題分享。
「隨著人工智慧、5G等新基建的發展,未來除了需要醫務人員親自為患者檢查和治療的情況外,其他所有的醫療行為都可以放在線上。患者在家裡或其他地方,都可以24小時在線享受醫療服務。」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何大維在接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採訪時介紹道,目前,兒童醫院已經在這方面進行探索,已在一些基層鄉鎮衛生院試點,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論壇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佘振芳 攝
比如,去年10月22日,兒童醫院成功為酉陽縣車田鄉衛生院開展首次網際網路醫院遠程協作聯合門診,皮膚科、口腔科、神經內科專家先後為4例患者完成了遠程聯合治療。12月18日,又成功為大渡口區跳蹬衛生院開展網際網路醫院遠程協作聯合門診2例。
據悉,2021年,該系統有望在大重慶區域得到廣泛運用,未來還將建成面向全國的開放性服務系統。
病人都想看專家,專家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如何有效補充優質醫療資源,讓更多患者能享受到更好服務?對此,醫院也在不斷探索。
何大維透露,目前,兒童醫院正在研發一款「機器人醫生」(人工智慧臨床專家系統)。「我們已經搜集了一些數據,正在搭建模型,並測試一些算法。設計完成後,將由專家進行訓練。最後它會自我學習,那時候就不需要我們再去訓練,而且它一定會比專家更聰明。屆時,普通患者和基層醫生都可以在監管下使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
而兒童醫院,只是重慶智慧醫療迅速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重慶深入推進5G、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與醫療健康服務深度融合。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發布了2020智慧醫療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目前重慶市衛生健康專網完成了市-區-鄉鎮的三級建設。2020年,重慶已完成44家「智慧醫院」示範建設和市-區縣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數據中心建設,全市近80%的二級及以上醫院可開展各類預約診療服務。此外,全市醫學影像雲中心也已初步建成,有17家市級醫院接入該雲中心。
與此同時,醫院內的智慧應用場景也不斷豐富。智慧導診,利用機器人改善服務環境,減少醫院矛盾糾紛,提高導診效率;智慧院區管理,利用5G海量連結的特性,構建院內醫療物聯網,提升醫院管理效率和患者就醫體驗;移動醫護,能提高查房和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報告稱,展望未來,數字賦能智慧醫療已成為主流趨勢,大數據分析也將在疾病監控、輔助決策、健康管理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而NB-IoT+物聯網晶片等融合應用,也將彌補傳統醫療設備的缺點,成為移動醫療設備的標配。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