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判斷、四大模式解析未來醫療生態和信息化

2020-11-28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未來醫療生態的六大判斷

1.患者與醫生、醫院的關係互聯

在網際網路醫療背景下,網際網路的連接能力改變了原來患者、醫院、醫生三者之間的固有連接模式,從過去患者到醫院才能找醫生看病的單線模式轉變到現在患者、醫院、醫生三者直接的互通連接模式。

患者根據病情選擇匹配的醫院,同時可以與醫生進行選擇溝通,醫生藉助信息化工具更好的管理患者,醫院提供醫生服務患者的環境與輔助條件。

2.醫生自由執業成為主流模式,個人品牌崛起

當前,在醫院體制內的醫生與醫院是僱傭關係,醫生與醫院是相互依賴的,醫院品牌傳遞賦予醫生品牌,醫生品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醫院品牌,帶來患者流量。

醫生自由執業政策的全面推開,在職醫生開辦診所,自由創業,帶來醫生集團與個體診所的崛起,醫生與執業醫療機構是一種雙向選擇關係,變成合伙人關係,醫生自由執業成為主流模式。

當醫生從體制內的醫院脫離出來後,從而個人品牌也從醫院品牌脫離,需要打造醫生個人品牌,從而帶動個體診所或醫生集團品牌。同時,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人人皆自媒體,不是大專家才有品牌,每一個醫生都可以成為一個品牌,醫生的個人品牌價值愈發突顯。

3.醫院更加聚焦於診斷與治療職能

隨著國家對第三方醫療服務機構的鼓勵認可,建立影像、心電、檢驗、消毒供應等區域中心,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作用。對於基層醫院來講,可以降低服務成本,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對於大中型醫院來講,在第三方服務與自建的性價比、投入收益等比較下,迫於市場壓力,也會選擇與第三方服務機構合作。

另外,國家分級診療政策的推進促進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分工協作,醫生集團的興起倒逼醫療服務定價市場化,商業保險支付改變醫療支付體系,醫院將更加聚焦於核心的診療業務,比如病理診斷、手術治療等。

4.處方不再是連接醫與藥的利益鏈

處方回扣,藥品加成一直為社會所詬病,社會關於「醫藥分開」「取消藥品加成」已經喊了好多年,各地醫院也探索試點了各種模式,比如藥房託管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藥企仍然有尋租空間,醫院依舊控制藥品來源,醫生仍可以從藥品獲利。

2017打響了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的號角,禁止限制處方外流,患者可以在線下藥店拿藥或網絡購藥,醫院實行藥品集中採購,藥品來源不受醫院直接控制。

未來,隨著電子處方認證、藥品物流網絡的完善,處方完全自由流動,醫藥實質分開,處方將不再是醫與藥的利益鏈,患者可以根據處方自由選擇正規的藥品購買方式,同時,醫生更加專注於醫療醫技服務。

5.遠程醫療從輕問診走向分級診療

當前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醫生入駐第三方網際網路醫療平臺,患者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在線掛號、諮詢問診,而這些醫生基本上都是以兼職的身份在網際網路上提供服務。另外,由於國家政策的限制,這種網絡醫療諮詢只能形成建議,並不能作為醫療診斷。

未來網際網路在醫院層面的滲透讓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網際網路遠程醫療平臺,這種模式以線下的醫療機構為主體,醫生通過所在執業醫療機構的遠程診療平臺為患者提供服務,如在線問診、電子處方、診後隨訪等。

基於遠程醫療平臺,患者病情的遠程跟蹤可以幫助選擇醫療機構級別,上下級醫療機構間的患者服務協同將得到應用,另外上級醫院醫生為基層醫生也可通過遠程平臺提供醫療技術指導、遠程會診等,都有利於促進分級診療的推進。

6.新的環境改變醫院運營管理模式

不管是醫改大環境,還是社會辦醫的外界挑戰,醫院現存的運營管理模式不足以支撐醫院的質量與效率持續發展。醫院自負盈虧、取消藥品加成、嚴控採購大型設備、降低醫療總費用等市場環境改變醫院運營管理模式。

醫院一方面試圖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改善患者就醫滿意度,另一方面需要提升醫務工作者的待遇和工作滿意度,並且醫院不虧錢。所以企業精益管理思想在醫院將全面應用,醫院更加關注於流程效率、服務質量、醫療安全、經濟效益,專門的運營管理部門進行醫院運營狀態的管控。

未來醫療生態信息化模式判斷

1.形成醫療價值鏈的核心媒介一定是數據

數據絕對不是手工採集,而是醫療智能化、雲端自動生成。醫療核心數據還是在醫院,醫院信息化的建設模式成為最重要的一環,信息數據的開放共享、系統間的互聯互操成為未來醫療信息化的標準,數據形成醫療價值鏈,患者健康數據監測、醫生數據臨床診斷、藥企新藥研發等。

2.信息化實現醫療人性化

信息化工具更加智能,醫療數據信息主動獲取、移動化支持成為必然方向,比如說,把臨床路徑與圖形化界面相結合,就像汽車導航一樣,一步步告訴醫護人員應該做哪些事,另外在理念上深入解決臨床業務的核心問題。

3.「雲醫院」是醫院信息化服務的新模式

「雲醫院」數據在雲端,服務本地化,隨時調用。能夠將醫院業務系統快速部署和統一運維,醫院可以通過購買更少的硬體設備和軟體許可,來降低一次性的採購成本,通過更新自動化的管理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4.線上線下協同與精益管理應用

醫院核心的診療業務在線下的特徵無法改變,如檢驗檢查、治療處置、手術,但是非核心的業務完全在線上進行,如掛號繳費、報告獲取、諮詢分診、診後隨訪等,前期的線上服務從非核心診療業務開始,建設一個獨立的線上服務平臺即可,隨著線上核心診療業務的開展,必定需要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新信息系統,各類線上線下服務流程的協同更加緊密。醫院新的運營管理模式促使信息化體現醫院的精益化管理思想與流程,注重財務、戰略、運營管控,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統一。

原標題:六大判斷、四大模式解析未來醫療生態和信息化

相關焦點

  • 樹蘭醫療集團:全面布局「六大板塊」 打造未來醫療宏偉藍圖
    隨著醫學發展,人們對未來醫療的願景,是希望能少生病,更健康。 在樹蘭醫療集團總裁鄭傑看來,未來醫療的趨勢是從預防入手,關口前移,減少疾病的發生。與此同時,醫療服務也會越來越追求性價比,讓老百姓用更少的錢,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 「面向未來醫療,僅著眼於醫療服務是不夠的,還要充分去擁抱技術和醫療產業發展。
  • 北京發布「新基建」方案:聚焦生態系統基礎設施等六大方向
    此次發布的《方案》聚焦「新型網絡基礎設施、數據智能基礎設施、生態系統基礎設施、科創平臺基礎設施、智慧應用基礎設施、可信安全基礎設施」六大方向,暨「新網絡、新要素、新生態、新平臺、新應用、新安全」,實施30個重點任務。到2022年,北京市基本建成網絡基礎穩固、數據智能融合、產業生態完善、平臺創新活躍、應用智慧豐富、安全可信可控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
  • 移動醫療板塊11隻概念股價值解析
    目前醫改進入深水區,醫療衛生信息化市場空間巨大,公司作為醫療衛生信息化服務的領先企業,已完成了醫療信息化全產業鏈的布局,未來業務發展具有較大想像空間。  移動醫療行業空間巨大,公司率先探索多種合作方式。2017年全球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將達到230億美元,2014年我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約28.4億元,預計2017年將突破12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64%。公司是移動醫療領域領頭羊,有望分享移動醫療行業的高速增長。  定增投資移動醫療周邊生態,保障公司未來發展。
  • 《大數據生態下的商業健康保險前沿發展模式研究白皮書》發布
    《白皮書》以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現狀與供給需求側調研結果為基礎,通過分析大數據與商業健康保險融合的現狀、痛點和未來機遇,剖析當前最新的國內、國外發展和實踐案例,探索適應中國國情的健康險發展商業模式,為商業健康險市場轉型和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了預判和指引。
  • 2019未來醫療產業樹報告:供需視角解析產業結構,三維視角觀察行業...
    故希望在本報告中呈現我們的一部分思考:  ①跟隨需求這一核心變化,從社會、經濟、政策、生態等四個方向分析醫療服務機構的需求趨勢;  ②製作一份醫療健康創新產業圖譜;  ③探尋細分領域的解決方案,分析其所需的場景以及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下的工具及企業案例。
  • 煙臺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重點抓好六大項目建設———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水母網6月4日訊(YMG記者 徐睿 通訊員 王洪崴)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目前,煙臺萊山區正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發展四大海洋產業,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海洋經濟產業體系,為煙臺海洋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建設海洋強市,離不開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光盯著海岸線可不夠,必須要轉變發展理念,推動漁業與海工、旅遊等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最大程度發展海洋優勢。在這方面,萊山的「涉海」企業為海洋強市建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 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峰會暨2020國藥器械生態大會在武漢成功舉辦
    著眼未來,國藥集團將依託國藥器械積極探索醫療器械工業的製造和研發,加快發展布局,搶抓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戰略機遇。在李楊看來,醫療器械在大健康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行業或將產生深刻變革。 立足於新時代的起點,李楊認為,「我們這個行業生態需要更多元素、需要更多角色,幫助它更加健康發展。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兩個關鍵詞,一是創新,二是科技,以創新驅動業務成長,用科技賦能業務、管理和戰略。」在談到未來發展的核心舉措時,李楊指出,第一個核心是一體化營銷。
  • 阿里、騰訊的智能醫療暗戰從平臺走向生態
    從兩家的布局對比不難發現,兩家在生態布局方面有明顯的不同。阿里在智能醫療領域布局的是將智能醫療融入其電商生態,而騰訊則致力於提升醫療體系的信息化能力;而在生態擴展方面,兩家在的布局則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阿里以智能醫療生態擴展電商生態,騰訊則是將其融入社交生態。
  • 劉慶峰:AI發展面臨四大機遇 只有生態才能生生不息
    10月23日,在2020科大訊飛全球開發者大會現場,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詳細闡述了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思考,並提出了未來AI發展的四大機遇「我想正是這樣又一個的登頂和攀登的過程,使我們看到了越來越遠、越來越大的未來。」劉慶峰談到。此外,他還首次總結闡述了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四大機遇:一、場景驅動。中國在人工智慧場景應用上的獨特優勢,以及在教育、醫療這些需要補短板的民生領域的迫切需求,將帶動中國新基建的發展,這為中國人工智慧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二、數據支撐。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戰略下,雲祺助力醫療行業信息化安全建設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國家金衛工程的持續展開,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信息系統建設在全國各地醫療單位大量實現。十三五期間,不斷發展和推廣的醫療信息技術,使得醫療信息化系統逐漸成為了醫療行業的業務服務支撐體系。 醫療信息化即醫療服務的數位化、網絡化、信息化,是指通過計算機科學和現代網絡通信技術及資料庫技術,為各醫院之間以及醫院所屬各部門之間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並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
  • 太美醫療科技:建立信息化溝通平臺,有效管理臨床試驗安全性報告
    對此,研究機構、倫理的安全性信息接收、審閱和審查等流程均需要一定程度的調整和適配。然而,各研究機構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程度不盡相同,制定一個既符合各方業務及合規訴求,又能為不同的研究機構提供可借鑑的行動路徑至關重要。對此,《指引》工作組參考ICH-E6、新版GCP、ICH E2B等國際規範、國內法規及行業經驗編撰而成。
  • 未來已來 智慧醫療
    伴隨中國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最具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的行業當屬醫療健康產業。未來十年,醫療健康行業的創業投資將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由中歐首創的針對智慧醫療行業的創業課程「中歐智慧醫療創業課程」於去年應運而生,在課程的畢業模塊上,十多位國內醫學資深實戰專家和學術權威作為嘉賓,為我們分享了醫療行業創新前沿以及未來醫療技術和趨勢。你會發現,移動醫療,方興未艾;精準醫療,拉開帷幕;未來醫療,走近人類。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現實。
  • 「生態」成BCS大會最熱詞 內生安全框架開啟安全新生態
    可以說,「生態」是此峰會上被提及最多關鍵詞之一,經粗略統計與會嘉賓提及「生態」一詞超過2000餘次。尤其是內生安全框架重新定義安全廠商與信息化廠商、安全廠商之間的合作模式,給安全與信息化的真正融合、安全廠商間弱化競爭提供了新思路,讓共享、共生、共贏有了現實基礎。
  • 4位大佬解讀:「醫療人工智慧、信息化、政策與科研」的新風向與新...
    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慧迅猛發展,向我們展示美好前景的同時,也給了醫療領域帶來了壓力和動力。擁抱信息化、擁抱大數據,要以一個主動的姿態來融入、推動。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越來越成熟,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來做好大數據和AI等工作。與此同時,金小桃談到信息化的發展給社會各方面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他重點強調了這句話:未知永遠大於已知。
  • 人工智慧產業的應用場景和發展模式
    東灘顧問最新的產業內參《人工智慧產業投資趨勢及發展模式》聚焦人工智慧產業,我們認為,人工智慧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各地方政府和園區在謀劃未來或十四五規劃中必須要給予重視。
  • 雲智時代,中小醫療機構信息化該怎麼建?
    智慧醫院信息化建設需要能夠順應趨勢,並高效推動醫院業務持續發展和優化。而「高效運維服務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信息化建設收效」是當下中小型醫療機構信息化最容易出現瓶頸的節點,因此需要一款順應趨勢、可高效推動醫院業務持續發展的核心信息化產品。
  • 海爾盈康科技產業園落地成都,工業網際網路賦能醫療健康新生態
    這一目標背後,是海爾集團深厚的產業積澱和品牌底蘊,以及在大健康領域的超前布局。 項目具體執行方青島盈康醫療投資有限公司,是海爾物聯網大健康生態平臺盈康一生旗下全資子公司。作為海爾旗下的物聯網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與海爾集團旗下的海爾智家、卡奧斯COSMOPlat、海納雲、海創匯等共創海爾全球物聯網生態品牌。
  • 對話翼展科技:傳統醫療影像系統商做AI的「不另類」打法
    大而全的影像生態:AI提供動力在我國,醫療影像系統公司共有209家,普遍規模小、地域分散、競爭激勵、市場集中度低。與激烈角逐相對的,是市場尚未飽和的美好藍圖,火石創造創始人兼CEO楊紅飛曾表示,「從醫院投入和市場規模來看,醫療機構在信息化上的投資佔比只有0.5%~0.8%,大醫院最高不超過2%,但發達國家是3%~5%水平。
  • 信息化的未來是什麼?
    信息化的未來是什麼?應網友提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未來是什麼,思考良久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數據—信息—知識—智能這幾個階段開始。當了解了數位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等區別之後,我們再回頭審視企業信息化情況:企業信息化的定義及現狀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以業務流程的優化、業務數據的可見/可追溯為基礎,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資料庫等信息技術,集合企業業務,融合企業管理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種信息,實現企業內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 爭取有軌電車年內動工、打造四大主題公園、推動三大連片改造!未來...
    推進有軌電車年內動工全力推進裡湖新城及四大公園建設四大千畝村級工業園改造,3年出亮點項目……未來的裡水值得期待!同時,全力推進裡湖新城及金溪溼地公園、展旗峰生態公園、裡湖中央公園、西華寺公園等四大主題公園建設,推進南方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三甲創建、南海雙語實驗學校等一批優質學校建設,為廣佛兩地優秀人才提供優質醫療、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