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數位化轉型的浪潮中,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網際網路+技術發展,中國醫療衛生機構在國家醫改的持續推進下,迎來了全新的、數位化的轉型發展階段--「雲智時代的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 智慧醫院信息化建設需要能夠順應趨勢,並高效推動醫院業務持續發展和優化。而「高效運維服務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信息化建設收效」是當下中小型醫療機構信息化最容易出現瓶頸的節點,因此需要一款順應趨勢、可高效推動醫院業務持續發展的核心信息化產品。 近日,東軟在「東軟解決方案論壇2020」上正式發布了面向中小醫療機構的「東軟雲智慧醫院CloudOne解決方案」,其核心理念就是為醫院發展提供可持續服務、主動升級、高性價比的雲化智慧醫院核心業務平臺產品。 「三全」套件打造智慧醫院 據東軟集團副總裁兼醫療解決方案事業本部總經理姚勇介紹,該解決方案以「雲原生」為技術基礎,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區塊鏈等前沿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為創新驅動,以國家相關政策與對應評級要求為指引,重點面向中小醫療機構、醫聯體/醫共體,提供便民服務、醫療服務、醫療管理、醫療協同、運營管理等核心業務應用,幫助區域醫療實現衛生業務一體化、軟體平臺化、服務智能化。
東軟集團副總裁兼醫療解決方案事業本部總經理姚勇
該解決方案能提供全雲架構、全AI、全棧的產品套件,包含醫院信息系統、電子病歷、實驗室信息系統、醫學影像管理系統、臨床數據中心(雲CDR)、基於AI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雲CDSS)、醫院信息平臺(雲中臺)等產品。 基於東軟在醫療IT領域二十餘年的行業沉澱,「雲智慧醫院CloudOne解決方案」積累了四大優勢: 1、該產品套件易用性強、業務流程簡潔、管理模式清晰,完全滿足客戶需求。 2、該產品套件採用雲原生架構設計和代碼實現,支持混合雲、多雲部署,支持多租戶、快速伸縮、按需自助服務等雲特性。 3、基於東軟和百度的深入合作,在百度智能雲上,能夠為客戶提供全棧的技術服務,包含東軟IT諮詢服務、百度DevOps、百度飛槳(PaddlePaddle)平臺、百度雲平臺、NCD東軟二次開發認證服務。 4、基於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語音識別、圖像識別、OCR識別等全棧技術能力,打造了中國領先的電子病歷系統評級、新一代智慧合理用藥、智慧醫療質控、專科專病智慧化等聯合解決方案,將AI技術融合到每一個流程、每個業務環節、每一個決策時機。 「專治」中小醫療機構信息化痛點 據悉,此次推出的「雲智慧醫院CloudOne解決方案」是東軟布局的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之一。作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體公司,東軟在醫療IT領域已經深耕了二十多年,基於不斷的積累與創新,東軟推出了 「All-in-One」戰略:One-Stop Solution,即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包括:面向大型醫療機構的「RealOne」,此次發布的面向中小醫療機構的「CloudOne」,以及面向各級衛健委和分級診療業務領域的「HealthOne」。 那麼,此前在大型醫療機構領域裡發展的如魚得水的東軟,為什麼會轉向中小醫療機構市場呢? 姚勇告訴記者,中國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化成熟度,在建設投入、人員配置、標準與安全體系建設、互聯互通水平、智能化水平、運維能力等方面還比較低,這些問題極大地制約了數位化轉型。尤其是中小醫療機構,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拿可以度量的標準來看,他們的電子病例只有二級或者三級的水平。如今國家正在推動三級醫院全部互聯互通,電子病例達到四級。如果縣級醫院希望規模發展得更大、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也就意味著電子病例級別至少要達到三級,那就必須改變過去無序的、沒有計劃的信息化建設模式。 目前我國公立縣級醫院大概有8000-9000家,加上民營醫院,約有兩萬家中小醫院。這些醫院的水平參差不齊,供應商的水平也參差不齊。現在除了像東軟這樣的提供醫療健康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的供應商,還有網際網路企業、保險公司也開始進軍這個市場。 但是東軟在為中小醫療機構提供信息化服務時發現,大醫院和中小醫療機構無論在運行邏輯和制度上都存在不同。大醫院的科室劃分非常細,但在縣級醫院裡,一個醫生可能會有兩三個職責,是整合型人才。而且,由於地域經濟發展差異,不同地域的縣級醫院水平也不一樣。這時就需要一個靈活的、可以配置的、集成化的工作站。「所以把服務大醫院的能力移植到小醫療機構時,需要重構,要量體裁衣。」姚勇強調。 據悉,雲智慧醫院CloudOne解決方案在發布之前也進行了很多試點,在河南、山西、雲南等不同區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而且在這9家試點醫院中,既有綜合性的縣人民醫院,也有專科的縣婦幼保健醫院、縣精神病院和縣中醫院。 對此,姚勇解釋到,東軟特意選擇了不同的專科醫院,因為不同專科的電子病歷都存在很多不同,所以東軟在解決方案裡,除了構建通用的界面,還構建了不同的專科界面和不同的知識庫。 姚勇坦言,在中小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中,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阻礙還是人才,因為很多醫院裡都沒有技術人員,很多負責技術的人員都是醫務科長來兼任。為了改變這種困境,東軟特意在全國很多學校裡部署了人才資源,也設置一些課程計劃,可以與醫院聯合培養一些人才,培養好了再送到醫院裡去。 把背後的技術交給東軟 如今,越來越多的信息系統部署在雲端,人工智慧技術將作為基礎設施融入所有的系統,醫療產業鏈中的各類機構在雲端實現信息共享。這些IT紅利,都將會極大地促進中國醫療衛生機構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提高IT投資回報。 同時,姚勇也指出,相較於背後的技術,客戶更關心的是應用簡單、體驗友好、性價比高,所以客戶把利用技術提升效果、降低成本的事情交給東軟就好了,東軟會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通過引入合作夥伴的技術、產品和生態,合作構建更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共同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