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30 09:00:47 來源:搶沙發
2009-09-30 09:00:47 來源:
對比伊利和蒙牛兩家乳品企業的供應鏈系統,可以發現,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蒙牛的「聰明牛供應鏈」是建立在一個完整、統一的平臺體系架構基礎之上,其特點是儘可能在一個系統內構建所
關鍵詞: 食品 伊利信息化 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
內蒙古伊利集團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 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之一,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所屬企業130多個,所生產的「伊利」系列純奶、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酸奶、奶酪等達1000多個品種。
在「世界品牌實驗室」最新公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評選結果中,作為第一家同時服務於奧運會和世博會兩大頂級盛會的乳品企業,伊利集團的品牌價值上升至205.45億元,以絕對優勢第6次蟬聯乳品行業首位。這意味著伊利無論在經濟影響力、技術影響力、文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已經展示了行業領導者的絕對優勢。
集團信息化建設
企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基礎,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信息化是企業生存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作為國內乳品行業的領頭羊,伊利集團同樣走在了信息化建設的前沿。
2009年3月29日,由CECA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主辦的「2008年度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大會」在京召開。作為中國乳業的領軍企業,伊利再次成功入選信息化500強企業,綜合排名第111位,同比2007年度大幅提升了27位。
進步背後付出的是不懈的努力,同時也見證了伊利信息化建設走過的漫長曆程。
早在1996年,伊利集團就投入200多萬元購買了美國四班(Fourth Shift)的MRPⅡ(生產資源計劃)系統,極大地提高了生產計劃的準確性。
2001年,分銷系統和分銷財務系統的成功上線,為伊利集團的信息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4年,伊利開始在全集團範圍內部署VPN網絡,根據集團全國業務分布、網絡情況和保證業務數據安全的需求,使用了華為3Com提供的全套高端路由器Secpath系列VPN網關和接入路由器產品,並使用了動態VPN技術。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伊利集團利用VPN技術,建立了聯接集團總部、業務中心、分支機構、辦事處及移動辦公人員的虛擬區域網,承載ERP、OA、多媒體等系統的使用,為伊利集團各項業務的不斷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利的支撐和保障。截止目前,公司VPN網絡已覆蓋全國300多個分支機構。
2006年,伊利集團信息化建設邁出了強有力的一步。在集團總裁潘剛的大力支持下,由總裁潘剛親自掛帥擔任項目組長的供應鏈系統項目開始實施應用。
供應鏈系統實施對象為集團下設的液態奶事業部、奶粉事業部、冷飲事業部、酸奶事業部、原奶事業部及下屬企業,選用了全球最知名軟體公司ORACLE的ERP系統,該系統由財務管理、採購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等模塊組成。通過兩年多的努力,現已完成液態奶和奶粉事業部的系統上線。系統的成功應用實現了從銷售訂單—生產任務—原輔料採購—原輔料和成品庫存—財務的全過程管理;實現了根據生產計劃形成原輔料採購需求、耗用、批次跟蹤及庫存情況;實現了銷售計劃制定、訂單下達、貨物流通及產品庫存管理;實現了自動核算每月材料的領用成本和產品的銷售成本;實現了事業部與分子公司的業務銜接及銷售分倉的業務管理;實現了全面預算管理及資金流管理;實現了經營信息系統輔助決策智能化。先進的系統理念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伊利逐步調整企業管理與組織模式,使之與信息化系統相配套,使企業各項工作始終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2008年,伊利集團協同辦公系統(OA系統)正式上線投入使用,為集團辦公的流程化、無紙化、網絡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OA系統集成了信息發布、文件傳輸,流程流轉等功能模塊,並為其他業務系統的整合提供了接口,系統先後將郵件系統、簡訊系統、供應鏈系統、檔案系統等做了深入整合,實現了真正的辦公協同和軟體協調,徹底解決了以往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出錯率高和查詢不便的問題,解決了企業員工溝通交流不暢,以及集團總部和其他事業部之間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協同辦公系統使信息得以有效的傳遞和共享,大大降低了辦公成本,提高了員工與員工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同辦公效率,提高了員工的學習能力,掃清了員工溝通的障礙,使生產和工作經驗得到了有效、及時的傳遞,使資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
2009年,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商業智能(BI)、原奶管理系統等四個系統項目啟動會的成功,成為伊利集團信息化建設再次步入快車道的重要標誌。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項目
伊利集團借著牽手世博的時機,開展了質量年活動,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如何把質量管理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是伊利集團管理層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以前的質量系統只能記錄部分數據,大部分數據還要依靠人工維護,有關質量的信息特別分散,無法為質量分析創造便利條件,無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難度,為了能夠更加全面的掌握質量信息,讓信息更好地為企業服務,伊利集團與西門子公司合作,著力打造適合我公司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可以自動判定實驗室檢驗的原輔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是否合格,自動提醒檢驗儀器校準,提供了從成品到半成品,半成品到原輔料的追溯等功能,系統上線後可以大幅度提高實驗室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維護出現的錯誤,為管理層提供真實、完整的數據,從而更好的保證伊利集團生產的每一批次產品都能達到100%的安全。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項目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人力資本的競爭逐漸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因素,員工是企業的財富,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迅速擴大以及員工隊伍的逐步壯大,人力資源管理也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由於伊利以前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伊利集團重新購買了人力資源管理軟體,預計在2009年10月份正式上線。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全面應用,可以在系統中實現人員基礎信息、薪酬、績效、招聘、培訓及人力資源規劃的信息化管理,從而解脫人力資源部門日常工作的繁雜,使其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更深層次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去。
商業智能(BI)項目
2009年,伊利集團開始逐步完成商業智能系統的打造。BI系統能夠對業務系統中存在的龐大數據進行積蓄、分析和加工,從而為企業決策服務。BI系統的建設和其他系統不一樣,需要大量的行業經驗和管理經驗,總體來說需要三種能力--IT能力、分析能力和業務能力。伊利集團的供應鏈系統中已經沉澱了兩個事業部近兩年的數據,對於管理層來說,數據分析意義重大。
原奶管理系統
此系統為信息工程部開發組成員自主開發,系統可實現對收奶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管控,主要運用條形碼技術和GPS定位系統防止收奶環節舞弊行為的發生。
截止2009年,伊利集團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已投入資金過億元,充分體現了集團公司領導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和關心,在集團上下一心的不斷努力下,伊利信息化建設已取得了非凡的業績。通過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伊利集團從普通員工到公司領導層都深刻感受到了信息化給伊利帶來的變化。一直困擾大家的諸多問題通過各種管理系統的不斷深入應用獲得了一一解決。
目標和理念
伊利集團信息化建設進展到現在,已擁有多套現代化的業務管理系統,如供應鏈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BI系統、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等,隨著信息化工作的不斷深入,如何更好地保證這些系統更加全面、高效、安全的運行,減少故障時間和停機時間,做到系統最大化地服務於各項業務成為我們新的追求目標。
總之,伊利集團會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培訓、高水平管理、高效率應用的理念,使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研究筆記(張巖)
伊利的競爭實力
到伊利採訪,伊利集團信息工程部總經理王曉剛自豪地告訴記者:2009年第一季度,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增長8.25%,達到50.99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03.59%,達到了1.13億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以上。伊利因而成為中國乳業第一集團軍中唯一一家銷售額和利潤同時全面超越2008年同期水平的企業。毫無疑問,這再次彰顯了伊利集團作為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的競爭實力。
為什麼選擇ORACLE ERP
顯而易見,作為一家大型乳業集團企業,伊利能夠最早、最快地從三聚氰胺事件中擺脫出來,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與其擁有非常成熟、並始終處於不斷完善中的信息系統的支撐是密不可分的。記者此次是第三次赴伊利採訪該集團的信息化成就,可以感覺到,伊利今天的信息化建設與2004年記者第一次採訪時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不過,與蒙牛首席信息官楊小波不同的是,伊利集團信息工程部總經理王曉剛面對記者採訪時,要顯得低調得多,他身上沒有楊小波那種四射的激情,卻多了幾分冷靜、沉穩和謙和。
也許並不完全出於巧合,2006年,當蒙牛開始其「聰明牛供應鏈」系統建設時,伊利也開始了集團供應鏈系統項目的實施應用。不過,與蒙牛截然不同的是,伊利選擇了ORACLE ERP作為自己的集團供應鏈系統平臺。談到之所以選擇ORACLE ERP的原因,王曉剛解釋說,這首先是由於ORACLE ERP在國內快速消費品行業有很多成功案例,用戶包括青島啤酒、光明乳業、珠江啤酒等國內最知名的大型乳品飲料集團,應該講,ORACLE ERP在中國積累了大量乳品飲料行業客戶的實施經驗,產品適用性比較強,與企業實際業務需求的吻合度比較高。
其次,與SAP ERP等其他國外大型管理軟體產品相比,ORACLE ERP的靈活性更強,更加適合那些仍然處於快速發展變化中的大型企業,而且價格也更加容易接受。
再次,像ORACLE這樣實力雄厚的管理軟體供應商對乳品飲料這樣的製造業細分行業的實際深入程度更高,其產品更能集中行業內最優秀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經驗,具有更強的前瞻性和長遠性,是行業內眾多企業通過實際應用驗證過的好東西!因此,在反覆考察、對比了多家國內外知名管理軟體供應商的產品之後,伊利最終確定了ORACLE ERP。
通往羅馬的大道不止一條
對比伊利和蒙牛兩家乳品企業的供應鏈系統,可以發現,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蒙牛的「聰明牛供應鏈」是建立在一個完整、統一的平臺體系架構基礎之上,其特點是儘可能在一個系統內構建所有的業務,避免進行多個系統的集成。而伊利的供應鏈系統平臺並不反對和排斥進行多個系統的集成。談及原因,王曉剛認為,信息系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將數據信息展示給所需要的人,只要保證使用者可以在一個統一的界面下進行使用和操作,技術層面上由多少個系統共同提供信息支持並不重要,聯想的SAP ERP外掛了40多個分系統,但並不影響聯想成為運用信息技術最成功的中國企業的典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此,記者不想評判伊利和蒙牛的供應鏈系統孰優孰劣,也不想評論王曉剛和楊小波的觀點孰是孰非,通往羅馬的大道不止一條,記者惟願這兩家優秀企業都能夠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取得獨一無二的成功,惟願王曉剛和楊小波都能通過切身的信息化實踐,驗證自己信息化理論和IT思想的價值與正確……
還有一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三聚氰胺事件,伊利和蒙牛都加強了對原奶收奶環節的管控。以伊利為例,伊利將GPS定位系統運用於奶車運輸管理,如果奶車運輸超過預定時間,或者駕駛員中途無故停車,相關質檢人員就會對駕駛員進行詳細詢問,並對奶車進行開封檢驗,從而有效杜絕了原奶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摻假、造假等質量風險,為消費者喝上放心奶多加了一道保險。
責編: